真正的数学思维——以幼儿、儿童、幼小衔接启蒙为例

文摘   2024-07-20 09:00   浙江  

北大心理学教授魏坤琳提到,家长在数学启蒙上存在误区。2-3岁孩子从1数到100就认为是天才,其实不然。孩子能数到100,但是让他数4个苹果,他不会数。必须要按照顺序从1数到4,才知道是4个苹果。

让他把桌子上的6个苹果分给大家,一人一个,问他分完后还剩下几个,他也回答不出来。

这些现象都说明孩子不懂数字背后的逻辑关系,如果这种状态不进行改观,到小学以后数学就会越来越吃力。

有的孩子两岁就已经会从1数到10甚至更多了,家长觉得孩子这么小就会数数,在数学方面很有天赋,但是他是真的会数数还是只是根据记忆的“口诀”唱数呢?两岁的孩子就认识“1、2、3”等数字符号,但他是否明白数字代表的意思呢?即使孩子快三岁了,可以准确数出5个苹果、8个西瓜了,他是否就真的会数数了呢?让他从一袋五颜六色的糖果中数出红色糖果有多少,他能够数清楚吗?

因为数学不是死记硬背数字和运算符号,而是要了解背后代表的含义,能理解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运用。也就是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还是要落实到思维能力层面。

数学思维能力的基础之一就是数感。数感是关于数和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孩子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并且能理解或表达具体情景中的数量关系。

口头数数


我们都习惯性地让孩子数数,也没错,但是要变换一些花样。让孩子正着数,熟练之后再倒着数,进一步升级,跳着数,能说出某个数字的邻居是谁。

比如,让孩子从1数到100,再从100数到1,再按照1、3、5、7或2、4、6、8这样的顺序数,或者10、20、30这样的方式数。还可以问孩子6的邻居是谁,孩子能知道是5和7.

这样,孩子能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而不只是口念数。只会顺序数,单挑一个数字就不认识了。

比较估算法

孩子一岁多就有估算能力,随着年龄增长,估算能力会越来越强。不要小看估算能力,估算法可是自信的数学家喜欢使用的方法。精准的计算,以后靠计算器、计算机就能实现,估算能力其实更重要。

比如,可以抓一把糖放在桌子上,让孩子猜数量。或者倒一堆积木,让孩子数积木数量,都是一个道理。这种方式像是玩游戏,孩子很喜欢玩。

这种趣味学习法,可以提升孩子对数量的判断力,对数字、数量关系非常敏感。

生活运算

在生活中,可以带孩子做运算,比如5颗开心果,吃掉3颗,还剩几颗?这是减法;比如8个包子,分给4个人,要保证每个人一样多,每个人可以分几个?这是除法。

找规律

家长可以利用积木或者扑克牌摆放一个示例出来,比如:把扑克牌的数字按照354354354的摆法,然后让孩子找到其中的规律。

让孩子继续补充或者按照说出自己观察出来的规律是什么。

锻炼记忆力


桌面上可以放5到10样玩具/扑克牌/积木,让孩子闭眼,家长拿走其中一个或者增加一个。


看孩子能不能发现到底是谁不见了,或者哪里多了什么。


凑5法/凑10法


可以初步锻炼孩子的加法,用一些打乱的扑克牌来玩。


家长和孩子一起分别出牌接龙,看谁能先凑到数字5或者10就可以拿走两张牌,后面看谁的牌多就算赢。



抢十小游戏


比如,可以利用纸牌,选出1- 10的牌,分成几堆,多的拿堆摆在桌面上,另外几堆每人自己拿着。

然后粑粑麻麻和娃轮流出牌,出牌后赶紧观察桌面上是否有和刚刚出的牌加起来刚好等于10的组合,如果有的话,就飞速把它们拿走归为己有,并大声喊出来,最后谁的牌多谁获胜。


这个游戏,玩的就是心跳!


如果这个对宝宝来说太简单,我们也可以把难度升级,利用麻将,因为麻将上没有数字,只有几条、几筒,更考验娃的反应能力和对10以内的加法的熟练程度。


奇偶数


教会孩子把单个阿拉伯数字拆解开,能凑成对的就是偶数,不能凑对就是奇数。


可以借用扑克牌来玩,孩子和家长分别代表奇数和偶数,大家出牌比比看,看看最后奇牌数、偶数牌各有多少张。



空间能力

这是数感能力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可以帮忙孩子了解上下、左右、前后、里外等空间概念。

我们可以先通过认识基本的平面图形,例如正方形、长方形等,再进一步了解认识立体图形,如正方体、长方体等。

接着就可以拿一个玩具,放在一个形状的不同位置,让孩子说出玩具的具体方位。

数数字

很多孩子顺着数数的确难不倒他们,但很多时候靠的只是顺口溜。我们要让他们学会顺着数,倒着数,从某个数字往后数,这几个方式孩子都能运用顺畅,那才算过关。

难度再升级一点的话,可以说出一个数字,然后问孩子,它的前面和后面分别是什么。

例如:5的前面一个数字是多少,后面一个是多少,让孩子回答。

数字分解

10以内分解组成:比如4可以分解成1和3、2和2。

提高应用能力——答题闯关的游戏

在孩子掌握了基本算术之后,我一直在寻找一个场景,能让孩子发挥自己算术能力的地方。

刚开始,我们玩开超市的游戏,让孩子当超市老板,我是顾客。

每次买完东西之后,让孩子算一算需要付给他多少钱。

只是,超市游戏需要的道具比较多,操作起来比较繁琐。

后来,我们在外出旅行时,发明了一个答题闯关的游戏。

游戏玩法:

孩子和家长轮流出题,对方作答。

比如:

家长出题:池塘里有5只鸭子,又游来3只,请问现在总共有几只鸭子?

孩子作答:8只。

孩子出题:爸爸买了10颗糖,被我吃了5颗,请问还剩下几颗?

家长作答:4颗?

孩子高兴地说:答题错误,请继续作答。

家长作答:5颗。

家长出题:草地上有9只羊,被大灰狼抓走了3只,请问还剩下几只?

孩子作答:6只。

游戏玩法:

将两副扑克牌一起打乱,背面朝上,放在桌上。

先石头剪刀布,获胜的人第一个翻牌,后面就是轮流翻牌。

如果翻出来的牌中数字与之前已经翻开牌中数字有相加等于10的,就可以拥有这两张牌。

这个过程需要耐心等待孩子自己慢慢算,牌上有点,开始可能会一个一个数,玩熟了,就会心算了。

如果翻到花牌或10,直接拥有这张牌,并且还可以继续翻一张。

所有牌翻完之后,拥有牌多的人获胜。

用合适的语言进行描述

孩子最初认识加减法算式一定早于学校学习,很多家长会关注孩子运算的速度和准确率,其实如何理解算式才是最重要的。

他们现在接触到加法的本质就是把几部分合起来,所以孩子在描述的时候,要说清楚每部分有几个,合起来一共有几个。

以“2+3=5”这道算式为例,应该让孩子在生活中接触大量关于“2个物体和3个物体合起来是5个物体”的例子,可以是亲身操作体验,可以是观察实物,也可以是看图说图意。

之后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促进他们对算式含义和加法意义的理解。

我刚才吃了2颗葡萄,现在又吃了3颗,一共吃了5颗葡萄。

我有2块巧克力,你有3块,咱俩合起来一共有5块巧克力。

把2支笔和3支笔合在一起是5支笔。

减法的本质是“去掉”,从整体中去掉一部分。以“7-3=4”这道算式为例,应该让孩子更多的体验“从7个物体中去掉3个,还剩下4个”这样的相关活动,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过程。

盘子里有7个苹果,我们拿走了3个,现在只剩下4个。

我有7辆小汽车,送给好朋友3辆,还剩下4辆。

每当孩子接触到生活中的相关例子时,就引导他用这样完整的语言进行描述。孩子在这样的过程中,就把相关的数学概念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了,这个过程也是他们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的重要过程。

量的可比性

量的可比性是指同类量之间可以进行比较。通过比较,人们能作出某量较多,某量较少或某些量同样多的判断。很小的孩子在挑选物品时,在包装、颜色等方面的因素相同的情况下,一般会选择多的、大的。这无关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性本恶的讨论,而关乎:孩子的这种能力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是一种什么能力?这种能力就是人类先天具备的“量感”。许多动物也具备这种“量感”,比如鸟,窝里的蛋少了,就能察觉。“量感”是人们认识量的可比性的先决条件,毫不夸张地说,没有“量感”就不能认识量的可比性,没有量的可比性,就不能建立数概念,也就没有数学。


对人类先天的“量感”,家长的任务就是刺激、唤醒。数学启蒙第一件事就是刺激、唤醒儿童的“量感”,让孩子更多地去体验和表达。


家长把长短不一的两根小棒呈现在儿童面前,让儿童取出长的一根,操作正确给予表扬,并指出剩下的一根是短的;也可以让儿童取出短的一根,操作正确给予表扬,并指出剩下的一根是长的。进一步可以把更多的小棒呈现在儿童面前,要求儿童取出最长的和最短的一根,并在剩下的木棒中继续取出最长的和最短的。适当的时候可以要求儿童找出同样长的两根小棒。也可由孩子发指令,家长按指令操作,训练孩子的语言表达。


除了语言表达,还可以训练图画表达。家长画一根小棒,让孩子画出更长的一根或更短的一根;家长画一个圆圈,让孩子画出更大的圆圈或更小的圆圈。


以上活动也可以改用大小不同的硬币或棋子进行,比比谁叠得高。对大一些的孩子还可以去体悟时间的长短,如“木头人”的游戏,家长和孩子一起念念有词:“转转转,转转转,我们都是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然后摆个姿势就不动了,谁能坚持住到最后谁就是胜者,并请裁判宣布获胜者的时间。


“配对”活动是建立“多”“少”“同样多”概念活动最为有效的方法。让儿童学会用“……比……多”“……比……长”“……比……圆”“……比……重”的句式表达。如乘车时,可以向儿童提问:是人比座位多,还是座位比人多,当有座位空时,座位多,人少;当有人站着无座位空时,人多,座位少;当每个人都有座而且无座位空时,人与座位同样多,这是生活情境。


家长也可以创设操作情境,如让儿童把茶杯盖上杯盖,然后比较茶杯与杯盖的多少。还可以做“抢椅子”的游戏,让儿童体悟到游戏中人始终比椅子多。正因为人多椅子少才有抢椅子的需要。


当儿童有了初步的“多”“少”“同样多”的概念后,可以让儿童把一些物体按大小次序排列起来,或者把长短不一的小棒按长短次序排列起来,以加深对量的可比性的理解。


通过多种形式的玩动,让儿童逐步形成长、短、同样长的概念,并知道长、短的相对意义,使儿童的“量感”在生活情境中得到体验和表达。



数学启蒙还将延续到儿童入学以后。数概念的形成是一个抽象概括的过程,一般在儿童入学后完成。例如“2”这个数就是从2个人、2张桌子等凡是代表2个物体的许许多多具体实物中抽象出来的概念,它是精确的、抽象的量。要学生掌握理解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纵观人类数概念的形成历史,早期的数概念是极端具体的。如英国有一个民族的语言,有好几种不同的数字:一种用于走兽和扁平的物体,一种用于时间和圆形的物体;一种是用于来数人的;一种是用于树木和长形物体的等。不知过了多少年,人们才发现了对飞鸟和两天同是数“2”的例子。可见,具体的东西总是在抽象的东西之先。我们至今也保持着这种具体的数。如“5”用“一只手”表示。儿童数概念的形成过程只不过是人类数概念建立过程的一个缩影,这是不可违背的规律。

杭州生活纪
杭州的生活记录、一些经验、一些人生道理以及一些故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