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什么不能自觉去学习?

文摘   2024-07-26 07:02   浙江  

一个浅显却深刻的道理:

当你身边环绕着几位志同道合的伙伴,他们学业有成,彼此间不仅交流解题思路,分享高效学习策略,更在内心深处暗暗较劲,这样的氛围下,你的学业成绩自然稳固难撼。

反之,若周遭尽是些学业欠佳的朋友,日常话题 整天研究的是王者怎么开黑?谁谁刚和谁谁分手,就和谁谁好上了。谁谁家爸妈离婚了,她最近好像不高兴,跑男你看了吗?蔡徐坤不适合这个综艺,坤坤应该去xx团综,对学习的热情与追求便被这些琐碎之事所淹没,这样的环境下,孩子想要脱颖而出,难度可想而知。


这背后反映的,是中等生与差生家长普遍面临的困境——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他们往往成了唯一的“学习监军”。


相比之下,优秀的学生则幸运地置身于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社群中,周围人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他们学习道路上的助推器。


尽管身处同一屋檐下,接受相同老师的教导,但学生间的世界却大相径庭。




往大了说,这映射了每个人所处的“信息茧房”现象。

我们每天接收的信息质量与数量,悄然塑造着我们的思维认知,进而指导行为,形成习惯,最终决定了我们的成就——无论是学业分数还是经济收入。

因此,人生的本质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圈层的划分。


若你从未接触过学霸的世界,或许连“学习方法”这一概念都未曾听闻,更遑论实践应用。这并非因为你缺乏勤奋或努力,而是因为你被限制在了自己的信息茧房内,对外界的探索欲望被逐渐消磨。

如今,社交媒体如抖音、头条等,通过个性化推送机制,进一步加固了这一茧房效应,连微信也在逐步转向兴趣导向的内容分发。

大多数人乐于沉浸在这样的舒适区里,不愿也不易打破现状。


长期处于信息茧房中的人,容易变得狭隘与固执,面对新观点时往往采取抵触态度,这无疑阻碍了他们的成长与进步。

但现实是残酷的,多数人终其一生都将安于现状,不愿走出舒适区。


你之所以未能行动,往往是因为你的社交圈子未能引入那些激发潜能、引领成长的信息。

这并非个人勤奋与否的问题,而是环境使然。

有些人或许终其一生都不曾知晓“题型总结”这样的学习技巧,只因他们未曾踏入那个充满知识与方法的圈子。

正如我们若非亲历医学领域,便无从知晓那些专业的医学术语一样,认知的局限往往源于圈层的隔阂。



杭州生活纪
杭州的生活记录、一些经验、一些人生道理以及一些故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