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分析姜萍事件,数学天才难道是一场弥天大谎?

文摘   2024-06-30 22:47   山东  

文 = 鹿野

01

决赛落幕,质疑全面爆发
6月13日阿里全球数学竞赛(下文简称“阿赛”)公布决赛名单后,全国上下都为发现一名数学天才惊喜不已。
但质疑的声音从一开始就存在。
因为一个中专生,自学不到两年就力压数不清的本科、硕士、博士,成绩在五六万名选手中排第12名,实在不可思议。
这对长期从事数学学习、研究的专业人士冲击特别大,他们对此也特别敏感,所以质疑声基本都来自数学圈。
他们从姜萍的板书中、笔记中、月考中发现了大量疑点。
这些疑点包括大量数学符号、公式书写错误,常识性错误,等等。
这些疑点综合在一起反映出来的数学水平,明显不符合姜萍在预赛中所表现出来的数学水平。
简单来说,姜萍的93分预赛成绩有作弊嫌疑。
6月23日,阿赛决赛结束的第二天,知乎上出现了两封公开信,要求阿里达摩院调查姜萍的预赛成绩,调查王闰秋的作弊嫌疑。
其中一封信由知乎网友@Richard Xu联合39名决赛圈选手发起,他们有两项诉求:
① 向决赛圈选手公开姜萍、王闰秋的预赛答卷,以供审阅。
② 由组委会和第三方专家进行独立调查,并及时、公开公布调查结果。
另一封信由知乎网友@间宫羽咲sama公布,同时有不少联名网友,他们的诉求更细,包括:
① 调查2023年王闰秋、周英英等人是否存在作弊行为。
② 彻查田金方与王闰秋历年来的“大小号”作弊行为。
③ 调查确认姜萍的数学水平是否与其预赛93分的成绩匹配。
④ 要求涟水中专核实这两份成绩单(姜萍月考成绩)的真实性。 
⑤ 核实历年参赛人员是否存在作弊行为,强化监督或改革赛制,避免此类舞弊行为的发生。 
除姜萍与王闰秋之外,公开信涉及的人员还有周英英、田金方等,前者据说是王闰秋的女朋友,后者是王闰秋的大学同学。

02

数学权威:至多是高中数学水平
最开始的质疑基本来自普通的数学专业学生或数学爱好者群体,影响有限,关键的一点是没什么权威性。
这种情况在北大教授袁新意下场后开始转变。
6月27日凌晨,北京大学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教授袁新意在知乎发帖《姜萍事件的疑点分析》。
袁新意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2008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数学博士学位,之后在普林斯顿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执教,2020年回到北大。
他是北大数学“黄金一代”的中坚力量。
袁新意在帖子里解释了几个关键性问题:
① 阿赛预赛93分的成绩是什么水平?
他认为,阿赛预赛的考试范围基本达到了“数学系三至四年级的本科生学习的内容”,“93分代表的水平可以对应到北大和清华等名校数学系高年级本科生的中上等水平。
他认为,如果成绩属实的话,姜萍“花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学完了高中数学和数学系的本科数学”,“全国每年的初中毕业生中,应该有10个左右的学生具有这个天赋”。
② 板书中的大量书写错误说明了什么问题?

来源:袁新意
袁新意在姜萍的板书中标注了13处数学公式和符号错误。
他分析后断定,“书写这个板书的人的数学水平至多是高中水平,完全没有学过数学分析,更不用说视频里提到的Evans的PDE教材这种以数学分析为基础的数学系的研究生课程。”
从视频的细节以及拍摄效果等方面分析,基本可以确定板书是姜萍亲自写的。
由此可推,姜萍的数学水平至多是高中水平,根本没学过数学分析、偏微分方程。
在此,他提到了一个旁证,姜萍在采访时把“数学分析”说成了“数学方面”,对于一个学通了“数学分析”的人来说,这是完全不可能出现口误。
其荒谬程度相当于一个熟读《三国演义》的人,在紧张口吃的情况下把“三国演义”说成了“三国世界”。
③ 姜萍熟练使用LaTex软件的可能性有多高?
姜萍预赛的答卷用LaTex书写,复旦教授姚一隽评价,其LaTex的熟练程度超过了国内95%的数学专业学生。
LaTex是一种学术界通用的数学公式排版软件。
袁新意解释,学会LaTex的基本操作只需要几个小时,但要达到熟练应用的水平,“一般需要用这个软件写过总共将近一百页的论文。”
因此,没开始写论文时,多数数学系的学生“不会主动使用LaTex”。
姜萍只是一名中专生,完全没有论文要求,怎么会如此熟练的使用LaTex?
用LaTex抄写一页比较复杂的数学公式,即使一个LaTex高手也要花40分钟,姜萍为什么不直接拍照上传答卷,而要舍易求难?
基于网友公布的大量涉及王闰秋作弊的聊天记录,袁新意提出一种假设:
姜萍可能从头到尾都没有看过预赛的题目,因为答题的是王闰秋。王闰秋之所以要用LaTex提交答卷,是怕手写答卷会暴露自己的笔迹。

03

王闰秋是不是背后推手
从一开始针对姜萍的质疑就包含两方面,一是质疑她是不是天才,二是质疑王闰秋有没有作弊。
关于王闰秋作弊,网友公开了一些较为直接的证据,这些证据基本由聊天记录构成。
尤其是@间宫羽咲sama的公开信,它搜集了大量聊天记录,以证明王闰秋的身边有一群人在帮他作弊。

来源:@间宫羽咲sama的公开信
其中最有份量的聊天记录来自参加阿赛的某名选手,有网友(公开信认定为王闰秋的同学田金方)试图说服他在决赛时互换答案,但被他拒绝(具体可到知乎@间宫羽咲sama的公开信查看)
关于作弊,阿赛赛制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其预赛采用开卷方式,要求选手在48小时内完成答题。
如果有选手想在预赛中取得尽量好的成绩,他完全可以提前与其他选手约好,然后在48小时内互换答案,最后攒出一份优秀的答卷来。
决赛是闭卷,要求选手在指定的24小时内,选择任意8小时完成答题。
按照个别网友的推测,王闰秋在决赛中有三个账号,除他本人外还有“周英英”“姜萍”两个号。

来源:@间宫羽咲sama的公开信
决赛那天,他在0-8点用姜萍账号答题,8-16点用周英英账号答题,16-24点用自己的账号答题。
之所以采用这种方式,是因为他在8小时内答不完所有题目。
以今年决赛为例,“分析与方程”赛道共有六道题,手握三个号的王闰秋只需在每个账号下解答两题即可,最后把所有答案汇总到自己账号下提交。
这样一来既能保证答题质量,也能保证答完所有赛题。
王闰秋为什么如此迫切的在阿赛中获奖呢?
依照“田金方”在聊天截图里的说法,是因为获奖能提高申博的成功率,而王闰秋一直在寻找申请数学博士的机会。
袁新意在帖子中转述了另一种可能,网传王闰秋开了一个考研辅导班,他急需获奖来提升知名度、吸引报名。

04

基于多种质疑的一种推测
回到姜萍的预赛成绩上,如果把上述质疑凑在一起,大概会形成这样一个故事:
2020年,王闰秋结束了数学硕士学习,从江苏大学数学学院毕业。
2022年,王闰秋和初中毕业的姜萍同时进入涟水中专,他成了姜萍的老师。
王闰秋硕士毕业后一直在考博,但没成功。
进入涟水中专后,他还在努力寻找考博的机会,而阿赛就是机会之一,因为获奖可以为申博“加分”。
2022年阿赛,他获得预赛166名,2023年获预赛432名,2024年获预赛125名。
同时,他的个别同学或朋友也加入进来,想方设法帮他提高比赛成绩,目标是在决赛中获奖。
2022年、2023年阿赛决赛的赛制基本一致,五个赛道,
代数与数论
几何与拓扑
分析与方程
应用与计算数学
组合与概率
每位选手可任选一主、一副两个赛道答题,其中主赛道5题,副赛道选2题。
王闰秋比较擅长分析,其他方面稍弱,所以“田金方”才在决赛选手中找人,希望对方提供答案以补强王闰秋的副赛道。
2024年阿赛开始之前,姜萍也加入进来。
此时的姜萍,数学水平不超过高中水平,她的作用是为王闰秋提供一个比赛的“小号”。
或者,姜萍参赛还存在其他动机。
预赛时,王闰秋先提交了自己的答卷,再在姜萍账号下把优化的答卷用LaTex提交,结果姜萍取得了93分的成绩。
预赛成绩一出来,阿里方面就发现了姜萍,就有了宣传思路,马上到涟水采访、拍摄……6月13日宣传片一播出便引爆了舆论。
注意!
以上只是推理,是假定数学圈的质疑为真的情况下的推理。
在质疑中,姜萍不是数学天才,只是一名普通的中专少女。
在质疑中,王闰秋在比赛中作弊,把阿赛当作申博的踏板。
在质疑中,姜萍只是王闰秋参赛的“小号”。

05

质疑合理,但也有漏洞
这些质疑尽管在逻辑上合理,但也有着明显漏洞。
① 让小号得高分的操作让人看不懂。
按照质疑中的叙事,姜萍只是王闰秋参加阿赛的小号。既然是小号,为什么预赛中成绩如此突出?
如果是王闰秋在姜萍账号下答题,并提交了优化后的答卷,那以他多次参赛的经历和教育经历,不可能不了解最终成绩的高低。
一个中专生获得高分,肯定会引起赛事组织方的关注,既然如此,王闰秋难道不怕暴露?
再者,优秀的成绩难道不是本人获得更有利,为什么要给小号?
② 用姜萍做小号,是完全不必要的行为。
先看预赛。
如果王闰秋要在预赛作弊,本人账号登陆,然后找几个高手一起解题就可以,根本不需要大小号。
再看决赛。
前文说到,网友推测王闰秋会用三个号轮流答题,这个思路是完全错误的。
不论是往届的主副赛道制,还是本届的一赛道制,要在决赛中作弊只需要两个账号即可
第一个8小时用小号答题,同时掌握所有题目,交卷后继续离线解题,最后8小时用自己的账号提交优化后的答卷。
公开资料显示,2022年阿赛,王闰秋和田金方进入决赛。
2023年阿赛,王闰秋和周英英进入决赛。
2024年阿赛,王闰秋、田金方、周英英都进入了决赛。
很明显,今年王闰秋已经有大小三个号了,再让姜萍当马甲有什么意义?
所以,单纯认为姜萍是为了协助王闰秋作弊才参加阿赛的质疑不完全成立。
姜萍参赛可能有其他目的,当然不排除她就是为了比赛而来的。
③ 板书不能完全为准。
姜萍在视频里抄写的板书确实很糟糕,大量低级错误,袁新意因此断言写板书的人最多是高中水平。
在正常状态下,这种判断没有问题。
但是,当一名农村少女被巨大的惊喜包围,第一次成为焦点,第一次站在摄像机前,且个性活泼,她不是没有可能抄出一堆错误来。
她手在抄,但心早就飞到了天外。
不是所有天才都像韦神一样内敛如松。
④ 不能以常理理解天才。
姜萍进入中专后,王闰秋向她推荐了同济大学的《高等数学》、谢惠民的《数学分析》以及 Evans编写的《偏微分方程》。
在不到两年时间里,她通过自学这三门课程,在阿赛预赛中考了93分。
袁新意认为,全国每年的初中毕业生里,有10个左右的学生具有同样的天赋。
所以,姜萍的表现虽然离谱,但也正常。
关于质疑,就像有网友说的,想要理解这个事情你首先得是数学天才。

06

沉默,让姜萍的可信度越来越低
我依然倾向于相信姜萍,相信她是货真价实的数学天才,但种种迹象显示,她的预赛成绩的可信度正变得越来越低。
有一个细节外界基本都没注意到,达摩院的宣传片中出现了大量姜萍学习笔记的镜头,这些笔记几乎全是红色笔迹书写的。

左:宣传片中的笔记,右:王闰秋的笔记

经与江苏大学发布的王闰秋笔记对比,可以肯定,宣传片中的红色笔记都来自王闰秋。
这就不能不问,既然是宣传姜萍,为什么拍的都是王闰秋的笔记?姜萍难道没有笔记,笔记都去哪了?
今天重新看了一遍达摩院发在B站的宣传片,发现片子已经被重新剪辑过了,掩饰了一些明显的争议之处。
这说明达摩院心里也开始没底。
近两天还有消息,涟水地方已经在着手调查该事件。
此外,浙大曾邀请姜萍参加数学夏令营,但她最终没有出现在夏令营的名单里。
网传,在夏令营申请渠道关闭之前,浙大曾通过阿里联系姜萍本人、通过阿里联系姜萍老师、通过邮件联系涟水中专、通过教育局联系中专校长等方式邀请姜萍,但都没成功。
通过浙大的数学夏令营,应该是最理想的反击质疑的手段,但是姜萍没有来。
关于质疑,姜萍以及王闰秋方面最不利的一点在于,外界质疑成绩、质疑作弊,甚至公布了相关人员的名字,但他们却从未公开回应、解释情况。
他们的沉默无形中增强了质疑的可信度。
姜萍需要出面解释或证明吗?
仅仅从个人角度来说她完全没有必要,如果她是天才,她就根本不需要证明。如果她不是天才,她也没理由暴露自己。
同理,王闰秋也是这种情况。
所以这件事如果继续发展,就需要阿里或教育部门介入调查,它们有这个权力,也有这个义务。
或者,在适当的时机让警方介入调查……
特别希望,经调查核实,确认姜萍是确凿无疑的数学天才!
>>>长按关注本号<<<

星球食物链
吃与被吃都是人生大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