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界车祸 | 想给车企一个忠告:别学房地产,别收割老百姓

文摘   2024-05-09 21:43   山东  

文 = 鹿野

5月6日问界汽车针对山西车祸做了说明后,网上出现舆论反转的迹象。
有不少声音认为,车祸属于正常交通事故,和问界M7没啥关系,还有些网友强烈建议问界汽车追究“造谣者”的法律责任。

来源:AITO汽车微博
问界的四点技术说明(上图)确实澄清了部分疑问,但也带来了新疑问,它披露的某些细节很值得推敲。

01

没有反转,只有更多疑问
先说消费者看不太懂的AEB功能。
本次事故的车型是问界新M7 Plus,车企表示,“其自动紧急制动(AEB)工作范围为车速4~85km/h。事故车辆碰撞发生时车速115km/h,超过自动紧急制动(AEB)的工作范围。”
AEB是什么?
汽车即将发生追尾,在驾驶员反应不过来的情况下AEB会主动刹车,避免撞击或减轻撞击。
开过车的都懂,这个功能简直不能说更贴心了。
但是新M7的AEB功能有限制,它只有在时速4~85公里时才有用,超出就没用了。
时速4~85公里,基本属于城市道路的车速,那么问题来了:
难道高速公路不需要该功能?
难道不是高速公路更需要该功能?
一款汽车的AEB功能无法覆盖高速公路场景,这难道不是设计缺陷

来源:问界官网
更离谱的是,在问界官网上,AEB功能是作为新M7的重要卖点来介绍的,可事实上它是瘸腿的。
问界对AEB功能的说明还带出一个关键问题:
既然AEB的工作条件有限制,那么每个新M7车主是否了解这种限制?
这个问题相当重要,因为如果不是真正了解,个别车主就有可能误以为AEB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发挥作用,从而降低了驾驶的专注度。
一方面AEB功能不完整,一方面因为相信AEB而放松了注意力——这在高速路上是要人命的误会。
事实上,问界完全有能力让新M7的AEB功能覆盖高速场景,因为M9的AEB工作范围最高为150公里/小时。
但是M9贵的多,所以新M7装了个瘸腿的AEB?
这种做法在商业上没什么问题,但在心理上特别膈应。
价格有差别,安全怎么能有差别。对待安全的态度,将决定新能车企业的最终命运。
再说车门打不开的问题。
这个问题是外界关注的焦点。
事故车追尾养护车后起火,路人施救却发现车门打不开,只好打碎了玻璃救人。
问界汽车表示,“问界新M7 Plus具备碰撞自动解锁功能”,紧急情况时,可拉动车门内把手解锁开门。
但追尾时养护车的“尾部突出梁状坚硬结构瞬时严重侵入事故车辆左上侧前机舱及乘员舱,导致前机舱及乘员舱内电源线及信号线被瞬间切断,门把手控制器无法收到弹出信号”,所以从外面打不开车门。
简单说就是,追尾发生瞬间,汽车电脑的解锁指令还没传出去电线就被切断了。
这个解释乍一听挺合理,因为情况很极端,导致信号传输失败,但仍有疑问。
首先,“碰撞自动解锁功能”只有电脑信号才能触发,没有备选方案?
其次,车门内的解锁把手只能应付一般情况,发生严重车祸后乘客可能已经昏迷或失去行动能力,怎么从车内开门?
新M7的安全性或许已经做的相当好了,但通过本次车祸可以发现,它本应该可以做的更好。
再说说新M7的华为因素。
基于问界与华为的合作关系,本次车祸后很多人认为事故车用的是华为智驾系统。
问界澄清,新M7 Plus搭载的L2级辅助驾驶系统不是“华为ADS 2.0智能驾驶系统”。
去年9月上市的新M7系列共有五个版本,包括M7 Plus五座后驱版、五座四驱版、六座后驱版,以及M7 Max五座智驾版和六座智驾版。
这其中,只有Max版本搭载了华为智驾系统。

余承东在新M7发布会上。
问界与华为一直是深度绑定的关系,新M7上市时余承东说华为“在AITO问界新M7系列上重金投入五个亿”。
新M7的宣传,也在重点突出自己的华为属性。
上个月余承东透露,新M7上市7个月累计大定突破17.4万台。这其中因为华为才选择问界的车主恐怕不在少数。
那么,问界和华为都强调新M7系列的华为属性,实际上五种车型里有三种并没有搭载华为智驾系统,这算不算误导,算不算虚假宣传?
可能有人会说,含混的说法是一种营销手段,和车祸能有什么关系?
目前还看不出关系来,因为调查结果还没出来,但是这种误导存在致命的隐患。
有些人对辅助驾驶系统的信任超过了对自己的信任,网上经常看到有人开着新能车看电影、玩游戏,甚至跑到后排睡觉。
如果连新兴科技公司的智驾系统都能让人完全放心,那华为的智驾系统岂不是更值得完全托付?
试想,有人在高速上开一辆新M7 Plus,他信任华为、信任AEB功能,放心的把驾驶权交给车载电脑。
可实际上,他的车子既没有华为的智驾系统,也失去了AEB的保护,最终结果可能就是山西车祸的样子。

02

新能车面前,消费者只有挨宰的份儿
新能车一旦出事故,消费者会很被动,因为完全不懂,尤其是自动驾驶方面。
所以很多时候,车企的解释说明能引导舆论风向。
因为信息不对称,消费者还很容易陷入某种幻象,这种幻象就是对汽车智能化的盲信。
几乎所有的新能源汽车,尤其是造车新势力,都把智能驾驶、自动驾驶作为核心卖点来大力宣传推广,消费者很难搞懂其中的道道。
通常,自动驾驶被划分为5个阶段(L1-L5).
L1、L2是辅助驾驶阶段,核心是“辅助”,车必须得人开,智驾系统只起辅助作用。
目前车企不管怎么吹,智驾系统都不超过L2。
L3被看作是由人开车到电脑开车的过渡阶段,这个阶段人车可以丝滑切换,无缝衔接。
真正的自动驾驶要到L4、L5阶段才能实现,这时候车比人更聪明、更安全,它可以完全自主行驶,人完全从驾驶工作中解放出来。
这时候,人就可以在车里娱乐、工作,做能做的任何事情。
现在车企把冰箱、电视、大床使劲往车里塞,其实是把自动驾驶的场景提前了。
不仅如此,他们还有意无意的把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的界限模糊了,比如常用的智能驾驶概念。
L1是智能,L5也是智能,智能与智能间的距离可能比猴子到人的距离还大。

最典型的误导是特斯拉的Full-Self Driving(完全自动驾驶)系统,官网对这此有说明。来源:特斯拉官网
普通人本就不具备这方面的分辨能力,再加上行业过度宣传,有些车主就误会了车子的智能水平。
所以经常看到在疾驰的新能车上,司机双手离开方向盘、睡觉、看电影等一类的自杀行为。
此外,消费者还面对一个很不利的因素,我国在新能车方面的标准和制度比较欠缺,给汽车安全以及责任认定带来更多变数。
就比如AEB功能,美国要求在美国生产销售的所有汽车必须安装AEB系统,但是我国只是推荐安装(仅商用车强制安装)。
公开资料显示,2023年我国市场(不含进出口)乘用车AEB的前装率不足六成。
房地产拉了后,新能源汽车成了最耀眼的消费行业。
希望房地产收割老百姓的恶臭,别传染给新能车产业。

>>>长按关注本号<<<

星球食物链
吃与被吃都是人生大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