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biology Spectrum® | 南昌大学江西医学院:耐多药结核病在中国江西省的传播及相关风险因素

文摘   2024-11-06 08:27   江西  

点击蓝字x关注ASM微生物



介绍




结核病的负担仍然是一个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尽管新冠肺炎是2021年的主要流行病,但2023年世界卫生组织结核病报告引起了人们对1060万新结核病病例和130万死亡病例这一惊人数字的关注。这超过了其他传染病,包括艾滋病。承认结核病是一种重大传染病至关重要。耐药结核病(DR-TB),尤其是耐多药结核病(MDR-TB),已引起参与结核病预防和控制的卫生保健专业人员和研究人员的极大关注。这主要是由于其治疗持续时间长、治疗费用高、传播潜力大和患病率高。2022年,全球MDR/RR-TB患者人数估计约为41万。MDR/RR-TB患者估计占新病例的3.3%,占既往治疗者的17%。这些统计数据给结核病控制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就结核病负担而言,中国在全球排名第三,每年报告的新病例估计为75万例。尽管如此,中国在结核病控制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从1990年到2019年共减少了55.4%,提前5年实现了联合国结核病控制目标。然而,极大的人口规模和结核病发病率的地区差异给中国高度流行地区的疾病控制工作带来了挑战。


在中国东南部的江西省,MDR-TB的发病率相当高,这可能是由于专业人员短缺、资金支持不足或患者对短期直接观察治疗方案的依从性差。以前的单中心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江西省的MDR-TB流行率为14.7%,超过了中国(6.9%)和全球(3.3%)的MDR-TB报告水平。理解导致MDR-TB流行率升高的潜在因素对于制定有效的结核病控制策略至关重要。外源性感染常因群体间传播而产生。控制措施应包括积极识别传染源,并及时隔离和治疗结核病患者。


分子分型技术,尤其是全基因组测序(WGS),有助于识别外源性感染或内源性复发。相同类型的菌株通常表明最近的传播关联。近年来,全基因组测序已被广泛用于研究结核病的分子流行病学。该方法需要从特定的地理区域和时间段采集结核细菌,仔细检查不同菌株间保守核苷酸序列的多态性,并根据菌株的常规突变频率确定菌株身份。该方法用于定义聚类,同一聚类内的菌株通常被认为是传播结果。 


为了调查导致江西省耐多药结核病高流行率的因素,2018年至2021年期间,从江西省一家指定的三级结核病医院获得了耐多药结核病细菌的收集物。随后,开展了广泛的基因组流行病学调查,以分析耐多药结核病菌株的耐药谱和传播动态。最终,产生了宝贵的流行病学见解,有助于控制耐多药结核病。


图1 使用130种耐多药结核病菌株构建的最大似然树,包括详述菌株耐药谱的注释。

该树利用颜色编码指标来代表谱系和基因型耐药谱。对八种抗结核病药物的基因型耐药性由黑色或白色圆圈表示,分别表示耐药性和敏感性。

菌株注释:表型耐药性类型、来源年份和取样数量。 


论文信息



论文标题:

耐多药结核病在中国江西省的传播及相关风险因素


作者:

Jiahuan Zhan、Wei Wang、Dong Luo、Qiang Chen、Shengming Yu、Liang Yan、Kaisen Chen 


作者机构:

1. 南昌大学江西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检验科

2. 南昌大学江西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3. 江西省胸科医院检验科


https://journals.asm.org/doi/10.1128/spectrum.03555-23 



摘要



为了有效应对耐多药结核病(MDR-TB)的紧迫威胁,必须全面了解耐药谱、传播动态和相关风险因素。我们的研究包括一项基于人群的回顾性分析,涉及2018年至2021年的130名耐多药结核病患者。该研究方法纳入了全基因组测序、药物敏感性试验和逻辑回归分析,以识别与近期传播相关的基因组聚类的风险因素。表型耐药性评估结果显示了显著的耐药率:乙胺丁醇为62.3%(81/130),链霉素为72.3%(94/130),左氧氟沙星为51.5%(67/130),莫西沙星为50.0%(65/130)。


此外,在所有患者中,发现38例(29.23%,38/130)属于17个群集,表明最近的耐多药结核传播实例。对基因组聚类患者进行了深入调查。谱系2.2.1经确定为主要亚谱系(86.15%,112/130),其次是谱系4(9.23%,12/130)。此外,逻辑回归分析强调失业、农业职业和既往结核病治疗被认为是近期传播的重要风险因素。




免责声明

本文仅为对该研究文献内容的摘抄,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查看原文。研究文献中的内容和观点均属于作者,我们不对上述观点和言论承担责任。本文不能作为对所涉疾病、药品或治疗方法等的参考,如有相关问题,请咨询有关有资质的机构。



扫码关注

ASM微生物


🔬知道你“在看”




V言微语
从微生物与健康视角,以小见大,推荐并探讨微生物科技前沿与行业动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