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活在当下的3种心态

文摘   2024-06-18 08:30   四川  

前言:以下内容整理自羊爸爸健康养生营02期的培训记录,感谢所有小伙伴对传播自在生活之道的贡献!

一、为何我们总是容易着急、心急

学员A:因为工作上容易带给自己一些压力,就会尽可能的想把这件事情更好、更快地去完成,有时候我觉得自己会比较着急一些。

学员B:我就是事儿太多了,急着赶紧一件一件全部做完。

学员C我觉得可能带有期待的目的在里面。

学员D:我着急是因为我最近习惯给自己安排很多的事情,但是自己又做不到。

杨老师:一是想满足自己的期待,然后自己想要更完美,还有可能确实事情太多了,压力太大,还有自己觉得可能是自己的性格就这样。

这些模式可能已经持续很多年了,也可能几十年以来一直都这样。我们可以看看怎么样去打开,就像一把锁,它可能一直锁着我们。一定需要去找到一些办法,慢慢地把它解决掉,把它打开。

因为这种模式如果不断重复,那么所有的养生其实都是没有用的。你想我们一天有多少个小时在养生?一天有多少个小时都在重复这些模式?在做这个事,做那个事,看看那个比例,你就能明白:养生起的作用可能微乎其微。

比如说,你一天花半个小时养生锻炼,结果你做梦的时候都在着急,你就有23.5个小时都在着急,那养生等于是几乎没啥用处。

所以这个需要我们慢慢去破解,接下来我们会持续地让大家发现自己也有能力找到方法去破解的可能性。

二、为什么我们做事走神、容易心神不在?

学员D:我觉得大部分时间是手机信息量太多,刚才我在做一个事情,然后手机消息提示跑出来,就想起来拿手机,其实根本没看信息,然后就不知道该干嘛去了。

学员E:我觉得还是跟手机有关。我们现在为了效率,经常会习惯同一个时间做多个事情。比如说吃饭时看手机,走路时看手机,或者做着其他的事情,也要同时想着另外的事情,那么我们的神可能就不在我们的心里。

学员F:我经常爱走神。我有时候洗碗在想着孩子作业有没有写完的事情,后来发现了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我洗碗时就洗我的碗就行了,少想能解决问题。

学员G:对于我来说事情太多,想的太多,然后会比较浮躁。

学员H:可能因为有时做的事情是不得不做的,或者说因为被迫做,所以做的时候就没有进入心流的那种状态,心里想的与做的就背离了,也就会心神不宁的想其他的事情。如果是你自己很喜欢做的事情,不会有这个情况。

学员I:我觉得心神不宁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工作或者生活当中都有这么一个时期,有特别重要的事情要做,而我们又都有拖延症,然后就一直拖着,不到最后一两天的时候,可能根本就不会投入到这方面的工作中去。那么在截止日期之前,时间有限的时候必然是心神不宁的,也会想特别多的事儿,会不会完不成,会有什么后果等等。其实根本原因是我们的拖延症。

杨老师快要到那个节点了,然后你老想着:我这要是完不成怎么办?接着就会继续编故事,想到老板会开始骂

学员J: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可能身体的状态不好,精力不够或者身体有点儿什么毛病,就很难专心做一件事。

杨老师:身体不支持,是的,身体不好的时候,确实就更容易走神。

学员K:我最近也发现,现在很多小朋友抑郁,小朋友精神不集中、上课小动作多,就是他们的能量不够了,能量不够支持到脑袋,所以才会老走神。

杨老师:我们简单总结一下:很多时候事情太多了,就会容易不在当下,因为要关注的事情太多。

有个结论说:一个人同时只能关注7件事情,如果太多了,心神忙不过来,心神反而就散了。

还有身体状态,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如果你精力特别足,精气神特别旺盛,你会觉得再多事情也不怕,我都可以搞定。但是如果你身体不太好,就容易觉得好烦,又来个事情,你马上就觉得鬼火冒。但是你又不能发火,经常会这样。

这些问题大家也都需要提给自己。那么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于我们能否真正把健康搞定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在平常生活中,我们会发现,一旦心神不在,自己就特别容易受伤,对吧?可能突然脚就扭到了,可能突然就感冒了。经常感冒都是心神没在时容易着凉导致。生病都是次要的,重点是,在这个过程中必定会造成内耗,身心的损耗。

(杨老师带大家做完提笔的精神内守练习后说)

杨老师:就像这个笔,你心神不在的时候,你会不自觉地抓得很紧,但又不知道为什么要抓很紧。


还有,比如说,你的手可能在电脑上回邮件或者干别的,然后你抓着鼠标的手,感觉要把鼠标杆都要捏烂。你不知道自己为啥会这么干。当然鼠标肯定也不需要捏这么紧也能操作好。

所以,我们工作生活中总是一直在耗损自己,每天不自觉地就这样出现不必要的精气神损耗。

接着就是不放松,你看抓得很紧的时候,身体是紧绷的,气血就不流通。气血不流通,就可能产生垃圾,一些湿气会开始堵起。堵得越来越多之后,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放松,可能局部就会产生淤堵,产生淤堵之后,如果不及时运动、锻炼、做调整,可能就有一些东西一直停在那里。

再过一些时间可能会变成一些结节,或颗粒状东西,条索状的东西,再后面可能会越来越严重。身体平时点点滴滴的这种损耗,会慢慢积累成一些大的问题。

心神如果一直在,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活在当下。如果我们每时每刻都能活在当下,那身体就能保持放松。

我们允许自己稍微慢一点,在每个当下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身体就会自己调整,调整到放松状态。

但是如果很着急,身体就调整不了,身体跟不上。有句话叫“让灵魂跟上你的脚步”,你只有慢一点儿才能跟得上。

三、为何有完成任务的心态?

学员L:第一是可能对这个事情喜欢,或者是不喜欢。喜欢的,可能我就很愿意去完成这个过程,去体验过程当中的愉悦感;如果不喜欢,可能我就会有一个完成任务的这种心态。

第二是可能我们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太在意它的结果了,然后忽略了我们在做这个过程当中的一个体验感。

第三个就是我们怕自己做不好,就去拖延。

我觉得这个解决方法是,我们得去接纳不完美的自己,但它需要一种过程。

学员M:第一是自己想要的太多,比如觉得自己是亚健康,然后就想让自己健康一点,每天给自己安排很多打卡,这种打卡,那种打卡,但做的时候一边做着这个,又想着另外还有一个。

第二个是太用力,啥事都想做得很好,符合内心期待。

学员N:大家都在职场,天天上班干的事情都讲究目标,有结果导向。这就造成一个惯性。我们理工男,平常的工作就是在搞定这个,搞定那个。搞定生活,搞定家庭,搞定孩子。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惯性,干什么事情都有这么一个惯性。如果没这个惯性,比如说,今天星期天了,我出去放松一下,散步去,漫无目的,实际上还很累。

学员O:有时候我心情比较烦躁,对待工作上的事我可能就会很烦躁,往往就会抱着一种完成任务的心态去做事。

就像刚才旁边的姐姐说的,不是自己喜欢的,不是自己想要的,可能不会有认真的态度去对待。就是在干着这个事,然后心里想着另外一件事,心神不在这个事上,就会觉得是完成任务的那种状态。

杨老师:我简单总结一下:这个也是影响我们活在当下并且去享受生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误区。我们可能因为一些惯性,或者不知道有活在当下的可能性,生活里面不停地用这种惯性去完成任务,哪怕真的是自己完全可以支配的时间,哪怕是这个事情好像也不是非要很快完成不可,我们都在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去做。

我前些年就经常是这样。比如说,我给自己定一个跑步的目标,每天要跑多少距离,然后自己就会变成实现目标的机器,变成一个强迫症患者,我今天必须去跑完。如果跑不完整,好像一整天都不太对。跑的时候,也会老想着是不是快到目的地了,已经跑了多少距离了等等。老是会去关注这个目标,关注完成任务的数字去了。

跑步过程本身到底跟我是什么关系呢?我享受到跑步了吗?跑步对我有产生作用了吗?好像啥都忘了,不知道了。这样的跑步模式,我只是举例,前些年还有一些锻炼也是这样的,包括静坐,延续了很多年。

你想这样可能效率高吗?不可能效率高的,虽然是在锻炼,但其实跟你在工作有什么区别?没区别,还是在工作。

想达到理想的锻炼效果,重点还是在于心态。比如说跑步,我可能最近半年,一年多,我突然就意识到我原来经常还在强迫症,还在要完成跑步的任务。

当这个心态放下之后,我可以去关注一下我跑步本身,可以关注身体动作,也可以关注周遭的声音。

我为什么想重点提这个?是因为我发现小朋友现在也被搞成这样了。我家小孩初二,他说收到一个观念,觉得跑步挺好的,就要去跑步,多多益善。但是他说跑步好枯燥,所以他就戴着耳机听音乐,每天要完成多少距离。

我就觉得好像不太对劲。怎么这么卷,小朋友10多岁就开始这么卷。你想这样子卷几十年,你的身体能好吗?不可能好,肯定过了30多岁就容易出状况了。

我觉得不太对,于是,我说:“我带着你体验一下。”

我们找了个小树林,小朋友10多岁他还是比较敏锐的。我说:“你现在就打开心扉,你就完全地融入环境,全身心地去感受环境。”

我没有刻意引导说你到底要干嘛,我只是说,你尝试感受。

走了几百米后,我突然问他:“你刚才一路过来你听到了几种声音?”

他说:“7种声音。”

问:“你闻到了几种味道?”

他说:“3种味道。”

我就有点惊讶,因为我闻不到那么多味道。我有鼻炎,很多味道都闻不到,声音也没听到那么多。

我问:“所有的声音里面有没有让你特别舒服的,你可以形容一下。”

他说:“有一种声音,不紧不慢的一种鸟叫声,就特别舒服。味道中有一种不浓不淡的花香,特别舒服。”

我接着问他:“跑步你想怎么样去改善一下,或者去探索一下新的体验?”

他说:“可以试试。”

然后,他回去后的当晚,他就开始尝试不听着音乐跑步,可以去听自己脚步的声音,可以听环境的声音。

心态的觉知与调整,是练习的重点

心态变了,整个体验就不一样了,跑步的效果也会完全不一样。接下来我们这两天会有很多的练习都会跟这有关。

大家可以看一下第二页的第二行,心脑身这个图,我们的身体就是这样子的,我们很容易会因为一些心态的缘故,陷入一种强迫的模式。

但身体是受心支配的,我们说“言为心声”,我们的一言一行,我们身体的所有动作,也包括我们后面要做的所有练习,都是因为你的心在驱动,你愿意去这么做,你愿意尝试一下,愿意体验一下,愿意看看会怎么样。

你有这个心态,心里有这个念头之后,你才会接着去有所行动,有所动作,然后这个过程会产生体验,也会产生一些情绪等等。

心,是背后的驱动者,心态的部分其实最重要的。好,为了让大家来进一步来体验一下什么是心态,我们一起来做一个两两分组的互动练习。

(未完待续……)


松果会铜风铃项目
中医松果会(注册NGO)公益项目,致力于传播身心健康知识,联合创始人 杨千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精神内守则能觉知、则能心定;心定则万事可解;心定之道在养生、修身、修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