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到底对检验结果有多大影响?

文摘   2024-12-03 23:13   重庆  

标本溶血是指在采集、运送、分离和保存血液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红细胞在体外破裂。红细胞破裂后会引起大量的细胞内物质进入血浆/血清,也会引起相对稀释等一系列变化。



溶血的原因


1. 患者末梢循环差而导致采血时间过长,血液凝固而细胞机械性破坏。

当患者末梢循环差时,采血时间会相应延长。在这个过程中,血液可能会逐渐凝固,而凝固的血液会对红细胞产生机械性破坏,从而引发溶血。这种情况在一些患有心血管疾病、外周血管疾病或者长期卧床的患者中较为常见。


2. 血液接触到患者采血部位未干的消毒液。

如果在采血时,患者采血部位的消毒液未干,当穿刺针进入血管时,消毒液可能会随穿刺针进入血液,导致血液发生溶血。因此,护士在进行采血操作时,一定要确保采血部位的消毒液完全干燥后再进行穿刺。


3. 患者本身有溶血,抽出的血本身就是溶血状态

有些患者本身就患有溶血疾病,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地中海贫血等,这些患者抽出的血本身就可能处于溶血状态。此外,一些新生儿由于母婴血型不合、家族性遗传或自发突变等原因,也可能出现溶血,导致抽出的血本身就是溶血状态。


4.真空采血管质量问题

如负压太大(血液进入采血管后由于血细胞之间的激烈碰撞,导致细胞破裂发生溶血)、试管质量不过关(试管内壁处理不好导致血细胞挂壁而造成血细胞破裂导致溶血、添加剂质量问题等)。


5.采血不规范造成标本溶血

如操作者采血时将止血带扎得太紧,时间过长,采血时负压过大,红细胞受外力而溶血;采血时定位进针不准针尖在静脉中探来探去,造成血肿和血样溶血;静脉穿刺处用乙醇消毒,乙醇未干即开始采血也会发生溶血;采样后混匀剧烈引起的机械性损伤等。


6.标本运输过程引起的溶血

运输过程不当也会引起溶血,特别是气动传输过程中,对于某些标本在长距离高速运输过程会引起标本溶血的现象。


7.标本处理时候引起的溶血

如离心时速度过快引起细胞破裂,标本溶血;离心时提速太快,离心管和套管底部有硬物,使红细胞过度挤压,产生溶血。



溶血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标本溶血会对很多检验项目产生影响,比如血常规检测时,溶血使红细胞计数和红细胞参数均发生变化,红细胞计数随溶血程度加深而减低,红细胞比容下降。

凝血结果血标本溶血会使一些酶和钾离子以及血红蛋白从红细胞中释放出来,导致生化检验结果有一定程度影响,会导致一些结果的假性升高。

其他检测项目乳酸脱氢酶等项目可能会受到影响,导致检查结果偏低。对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等有正向干扰,轻度溶血即可显著升高。

从心肌损伤标志物的角度来看,发生心肌损伤时,心肌细胞膜破裂,一些物质外漏到细胞间液及外周血中,乳酸脱氢酶及其同工酶 LD1 在急性心梗发作后 8~12 小时开始升高,48~72 小时达高峰,7~12 天恢复正常。

对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尿酸、肌酐等有负向干扰,中度或重度溶血时会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溶血主要是红细胞破坏,经过肝脏代谢导致一些异常,

对生化结果主要是肝功的异常,引起总胆红素升高,主要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有时直接胆红素也可以轻度升高,而对于急性严重溶血的患者,除了出现胆红素异常之外,还可以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导致肌酐升高等。

对总蛋白、白蛋白、磷、前白蛋白、钾离子等在重度溶血时升高。对血常规、生化检验、免疫学检验、凝血功能检验等多方面产生影响,导致结果不准确或无法判断。



判断溶血的标准

溶血情况可通过目视进行检验,并按照0~3级分级并记录。

✦ 0表示无溶血;1表示轻微溶血,即血清和无溶血样本相比,呈轻微粉红色;2表示中度溶血,即血清明显变红;3表示重度溶血,即血清呈深红色。

✦0和1级为可接受样本,2和3级为不可接受样本。




如何避免溶血


要保证血液标本质量,规范的操作尤为重要,医务人员需严格遵守《WS/T 661 静脉血液标本采集指南》的行业标准。在采血前,应注意患者的饮食、运动和情绪、采血时间、采血体位以及输液患者的血标本采集要求等方面。例如,患者在采血前不宜改变饮食习惯,24 小时内不宜饮酒;采血前 24 小时不宜剧烈运动,当天避免情绪激动,静息至少 5 分钟;需要空腹采血的项目应遵循相应的禁食时间要求等。

在采血过程中,要做好个人防护,暴露采血部位时应选择合适的方式,如坐位采血要求患者侧身坐,上身与地面垂直,将手臂置于稳固的操作台面上等。止血带的使用要规范,宜选用卡扣式止血带,绑扎在采血部位上方 5cm - 7.5cm 的位置,开始采集第一管血时松开止血带,使用时间不宜超过 1 分钟。穿刺静脉的选择也有讲究,首选手臂肘前区静脉,优先顺序依次为正中静脉、头静脉及贵要静脉,同时要避免选择一些不宜采血的静脉。消毒时要以穿刺点为圆心,自内向外进行消毒,范围直径 5cm,消毒 2 次,消毒剂发挥作用需与皮肤保持接触至少 30s,待自然干燥后穿刺。

但标本采集和处理过程中,还有一些不可控的因素,如有这种情况,会及时与患者沟通,尽全力将影响降到最低。比如患者末梢循环差、血液接触到未干的消毒液、患者本身有溶血疾病、母子血型不合、输入血型不对等情况都可能导致溶血。对于这些情况,医务人员应在操作过程中更加谨慎,提高技术水平,减少因操作不当引起的溶血。同时,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了解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以便在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采取措施。如果发现标本溶血,应主动与临床联系,结合临床首先排除体内溶血的可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重新采集标本,或在检验报告单上注明溶血程度,提醒临床医生注意。



检验知识库
检验医学最新资讯、相关资料和知识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