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IBM突然关闭中国研发部门,裁员超过1000人。很多员工在上周五加班的时候就发现内网权限被取消,此时公司什么都没宣布,直到周一才通知开会,匆匆忙忙开了三分分钟,宣布裁员完之后直接切断了会议。
这种裁员方式符合外企裁员的一贯作风,都是是突如其来,一夜变天。
前一天还在开开心心上班,第二天就收到通知说裁员,工作都不用交接,当天办完手续当天走。
更有甚者,当天去上班连门禁都刷不开了,直接从系统除名了。
当然离职赔偿也是非常爽快,毫无拖泥带水,只会比N+1多,不会少,连N+5的都有。
IBM是最早进入中国的外企之一,从1984年至今刚好40年。此时裁撤的是研发中心,这是一个非常不寻常的迹象。
通常来说,外企在中国有三种类型的公司,销售中心,研发中心,制造工厂。即使是同一家公司的这三大版块但都是各干各的,彼此之间的业务是不会互相影响的。
比如销售中心只负责中国市场,而研发中心可能根不做中国的业务,而是是全球的业务,制造工厂也可能完全不是做的面向中国的产品,而是出口到国外,后两者负责的业务可能和中国市场一点关系都没有。
以苹果为例,
在中国的销售版块的是苹果电子产品商贸(北京)有限公司和苹果电脑贸易(上海)有限公司这两家公司,都只负责中国的业务。
研发版块叫苹果(研发)北京有限公司,是属于美国研发总部的分支,负责的全球业务。
制造版块叫苹果采购运营管理(上海)有限公司,负责开发制造工艺和供应链管理,也是负责全球业务。
这三大版块是互不隶属的,各自的老板都不一样。
通常销售版块受国内环境影响较大,销售下滑的话就会裁员,如果彻底放弃中国市场那就关闭销售中心。
而研发中心和制造工厂因为是负责全球的业务,即使国内的销售业绩不行,也不会影响他们继续为全球业务干活。
IBM在中国的销售业务早就不行了,国内早在2010年开始提去 IOE化,IOE分别指IBM、Oracle(甲骨文)、EMC,推动以国产品牌替代IBM等国外IT品牌。近几年的信创产业,要求政府采购和国企实现IT软硬件纯国产,国际品牌几乎没有了市场。
如果市场不好,IBM缩减销售中心即可,那何必要动研发中心呢?
实际上,外企的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和销售中心在政策上一直都是深度绑定的。
改革开放之初允许外企进入中国市场是有条件的,就是要市场换技术,想要在中国销售产品,必须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后来随着改革开放的力度加大,这一政策变成了外商设立研发中心享受很高的税收优惠。
如2000年外经贸部的一份文件《关于外商投资设立研发中心有关问题的通知》就规定:
(外商研发中心)技术开发费比上年增长10%以上(含10%)的,经税务机关批准,可再按技术开发费实际发生额的50%抵扣当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
研发经费可以抵扣50%的应纳税所得额啊,这个真的太香了。
因此,外企设立研发中心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赚钱,当中国市场根本卖不动了,研发中心存在的必要性也大大降低。
此次IBM将研发团队整体裁撤,可见其对中国市场已经完全丧失信心。
目前还继续在中国苟着的外企,感觉只剩下药企一家独大了,这是我的亲身体验,因为我做外企商务英语培训,制药外企的学员和会员可真多啊,都可以单独组一个群了。
制药外企在中国暂时还是很安全的,由于技术壁垒的存在,外资还是有很大的市场,虽然口头上都说国产药质量上来了,但真正要命的时候还得上进口药,身体还是很诚实的。
另外还能苟住的是都是一些完全不做国内市场的外企制造工厂或者采购中心,他们还是要继续依赖中国的供应链优势。
这些外企行业零散,但规模都不大,数量众多,产品都是在中国非常小众但是在国外很常见的,由生活方式或者文化习惯导致,比如宠物用品、体育用品、户外用品、自行车、滑雪装备、冲浪板、钓鱼、园林工具、母婴用品等等,每个行业都有一两个隐形冠军。
就这样了。
推荐阅读:
我是芬哥,如果喜欢我的文章,请帮我点赞+评论,这对我很重要,可以提高我在平台的推荐权重,感谢!
欢迎加入我的知识星球,专业回答简历咨询,求职跳槽,职场效率,个人成长方面的问题,以及提供会员专属内容。星球刚起步,还请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