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程琳,字天球,永宁军博野人。举服勤辞学科,补泰宁军节度推官。时元昊反,犹遣使来朝,众请按诛之。琳曰:“遣使,常事也,杀之不祥。”后使者益骄横,大臣患之。琳曰:“始不杀,无罪也;今既骄横,可暴其恶诛之,国法也,又何患耶?”又议重贿唃厮啰使讨贼,得地即与之。琳曰:“使唃厮啰得地,是复生一元昊矣。不若用间,使二羌势不合,中国利也。”元昊死,谅祚立,方幼,三大将分治其国。议者谓可因此时,以节度使啖三将,使各有所部分,以弱其势,可不战而屈矣。琳曰:“幸人之丧,非所以柔远人,不如因而抚之。”议者惜其失几。
(选自《宋史·程琳传》,有删改)
材料二:
元昊死,谅祚初立,议者请饵其三将,破分其势,可以得志。程琳曰:“幸人之丧,非所以柔远人。”立说之非,人皆知之,诚哉其不可与谋也!春秋重伐丧之贬,予士匄之还①,彼有取尔矣。邻国友邦,偶相失以相愈,兵临服罪,同好如初,则乖约肆淫,大伤人子之心,信不仁矣。元昊者,沦于夷之叛臣,为我蝨贼者也。死亦不足恤也。丧亦不足矜也。如其可削平以休息吾民巩固吾守恶容小不忍以乱大谋哉?故琳说之非,不可托春秋之义为之解也。
虽然,宋至此而欲乘丧以图谅祚,谈何容易乎?昔者继迁死,德明弱,曹玮②欲得精兵俘孤雏,郡邑其地;庙算无成,而元昊嗣之以逞。或曰:今元昊死,为破分其国之说,亦师玮之智,而奚谓其未可邪?曰:难得而易失者,时也,德明方弱之日也;已去而不可追者,亦时也,元昊初丧之日也。夫所谓理势者,岂有定理,而形迹相若,其势均哉?度之己,度之彼,智者不能违,勇者不能竞,唯其时而已。知时以审势,因势而求合于理,岂可以概论哉?以此思之,琳或有深心焉,未可知也。
(选自王夫之《宋论》,有删改)
[注]①士匄(gài),晋国军事家,率军击齐途中听说齐侯去世,便弃攻而返。②曹玮,北宋将领。李继迁死,曹玮向宋真宗提议活捉其子李德明,真宗未允,希望以恩德招降。
10. 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其可A削平B以休息C吾民D巩固E吾宇F恶容G小不忍H以乱大谋哉?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按,查办,与成语“按图索骥”“按兵不动”中“按”的意思均不同。
B. “不如因而抚之”与《过秦论》“蒙故业,因遗策”中的“因”意思相同。
C. “诚哉其不可与谋也”与《赤壁赋》中“渺渺兮予怀”的句式一致。
D. 矜,怜悯,与《陈情表》中“本图宦达,不矜名节”的“矜”意思不同。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元昊造反后仍派使者来朝中觐见,众人要求将使者诛杀,程琳起先拒绝,后因使者过于骄横,便建议公布其恶行并诛杀他。
B. 众人建议贿赂确厮啰,利用他讨伐叛贼,所得土地均归他所有;程琳并不认同,认为这会让他成为下一个“李元昊”。
C. 王夫之认为,《春秋》中对“伐丧”行为的贬低是有条件的,若两国关系友好,那么违背约定、趁人之危确为不仁。
D. 王夫之认为,李元昊已沦为夷狄叛贼,不值得体恤,程琳反对“伐丧”的错误在于盲目遵循《春秋》道义而未加辨析。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若用间,使二羌势不合,中国利也。
(2)今元昊死,为破分其国之说,亦师玮之智,而奚谓其未可邪?
14. 材料一中,议者认为程琳反对“伐丧”失去了削弱西夏的时机。王夫之是否认同议者的看法?请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
【答案】
10. BDF
11. B
12. D
13. (1)不如使用离间之法,使两支羌族的势力不和,中原便可以得利了。
(2)现在李元昊去世,(有人)提出分裂他的国家的观点,也是在以曹玮的智慧为师(学习曹玮的智慧),又怎么能说那不可以呢?
14. ①不认同。②王夫之认为,元昊死时的形势与李德明孤弱时看似相同,实则已随着时代变化产生了差异。③元昊死时,宋朝已失去了削弱西夏的最佳时机,故程琳反对“伐丧”或另有深意,不可谓“失时”。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如果可以借此机会削弱他的势力,让我们的百姓得到休养生息,巩固我们的防守,又怎么能因为一点小的不忍心而打乱大局呢?
“如其可削平”中,“如其”是假设连词,表示“如果”,“可削平”作谓语,所以中间不能断,其后B处断开;
“以休息吾民”和“巩固吾宇”中,“休息吾民”和“巩固吾宇”都是动宾结构,应单独成句,所以“民”“宇”后DF处断开。
故选BDF。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一词多义和特殊文言句式的能力。
A.正确。查办;/按照;/止住。句意:朝中众人请求朝廷按律查办并诛杀这些使者。/按照图像寻找好马,比喻墨守成规办事,也比喻按照线索去寻求。/使军队暂不行动,现也比喻暂不开展工作。
B.“意思相同”错。趁机;/沿袭。句意:不如趁这个机会去安抚他们。/继承已有的基业,沿袭前代的策略。
C.正确。都是主谓倒装句。前者正常语序为“其不可与谋也,诚哉”;/后者正常语序为“予怀渺渺兮”。句意:他确实是不应该与之共谋的人!/我的心怀悠远。
D.正确。怜悯;/看重、推崇。句意:他的丧事也不值得怜悯。/本来就希图官职显达,并不想顾惜名誉与节操。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言文内容的能力。
D.“王夫之认为……程琳反对‘伐丧’的错误在于盲目遵循《春秋》道义而未加辨析”错误,结合材料二第一段“元昊者,沦于夷之叛臣,为我蝨贼者也。死亦不足恤也……故琳说之非,不可托春秋之义为之解也”可知,王夫之直接表明程琳的说法不能用《春秋》的义理来解释,可能有更深层次的考虑,即其认为程琳反对“伐丧”并不是因为盲目遵循《春秋》道义。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若”,如;“间”,离间;“中国”,中原;“利”,名词作动词,得利。
(2)“破分”,分裂;“师”,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学习;“奚”,怎么。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探究文中思想观点的能力。
结合材料二“立说之非,人皆知之,诚哉其不可与谋也!春秋重伐丧之贬,予士匄之还,彼有取尔矣……元昊者,沦于夷之叛臣,为我蝨贼者也。死亦不足恤也……故琳说之非,不可托春秋之义为之解也”可知,王夫之并不认同议者的观点,他认为程琳反对“伐丧”的理由不能简单地用《春秋》的道义来解释,因为李元昊是夷狄叛贼,不值得体恤。
结合材料二“虽然,宋至此而欲乘丧以图谅祚,谈何容易乎?昔者继迁死,德明弱,曹玮欲得精兵俘孤雏,郡邑其地;庙算无成,而元昊嗣之以逞”可知,王夫之分析了宋朝在元昊去世后的形势,认为虽然表面上看似与当年曹玮提议活捉李德明时相似(都是敌国君主去世,国内局势不稳),但实际上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结合材料二“难得而易失者,时也,德明方弱之日也;已去而不可追者,亦时也,元昊初丧之日也”可知,王夫之强调,时机是难得而易失的,德明孤弱时是宋朝削弱西夏的最佳时机,但当时宋朝没有把握住;而元昊去世时,虽然也是一个潜在的时机,但已经错过了最佳时机,因为西夏的局势已经相对稳定,且宋朝的军事实力并未得到显著提升。
综上,可以得出:王夫之,并不认同议者的观点,他认为程琳反对“伐丧”或另有深意,不可谓“失时”。
参考译文:
材料一:
程琳,字天球,是永宁军博野县人。他通过参加“服勤辞学科”的考试被选拔出来,后来补任为泰宁军节度推官。当时,元昊反叛,但仍然派遣使者来朝廷朝见,朝中众人请求朝廷按律查办并诛杀这些使者。程琳说:“派遣使者是常规的事情,杀了他们不吉利。”后来,元昊的使者越来越骄横跋扈,大臣们对此感到忧虑。程琳又说:“当初没有杀他们,是因为他们没有罪;现在他们既然骄横,我们就可以揭露他们的罪行然后诛杀他们,这是国家的法律,又有什么可忧虑的呢?”朝臣们又商议用重金贿赂唃厮啰,让他出兵讨伐叛贼,并承诺如果得到土地就赏赐给他。程琳说:“如果让唃厮啰得到土地,那就等于是又出现了一个元昊。不如使用离间计,让这两个羌族部落不能联合,这对中原王朝是有利的。”后来,元昊去世,谅祚继位,当时他还年幼,国内由三大将分别治理。有人议论说可以趁这个机会,用节度使的职位诱惑这三位大将,让他们各自统领一部分领土,以此来削弱他们的势力,这样就可以不战而胜了。程琳说:“在别人遭遇丧事的时候去占便宜,这不是安抚远方之人的做法,不如趁这个机会去安抚他们。”那些议论的人为失去了这样一个好机会而感到惋惜。
(选自《宋史·程琳传》,有删改)
材料二:
元昊死后,谅祚刚刚继位,有人建议朝廷诱使元昊手下的三大将相互争斗,从而分裂他们的势力,这样就可以实现朝廷的意愿。但程琳说:“在别人遭遇丧事的时候去谋取利益,这不是安抚远方之人的做法。”他立即指出这种建议的错误,人们也都明白这一点,他确实是不应该与之共谋的人!《春秋》一书对讨伐有丧事之国持贬斥态度,并赞同晋国士匄归还俘虏的行为,这是有原因的。对于邻国和友好的国家,即使偶尔出现裂痕也应该相互包容来弥补关系,如果一方兴兵问罪,而另一方服罪,那么双方又能和好如初。但如果违背盟约、肆意妄为,就会极大地伤害盟友之心,这确实是不仁道的。元昊是沦落到蛮夷之地的叛臣,是危害我们的蟊贼。他的死并不值得同情,他的丧事也不值得怜悯。如果可以借此机会削弱他的势力,让我们的百姓得到休养生息,巩固我们的防守,又怎么能因为一点小的不忍心而打乱大局呢?所以,程琳指出这种建议的错误,不能用《春秋》中的义理来为他开脱。
尽管如此,宋朝在这个时候想要趁着元昊去世来图谋谅祚,又谈何容易呢?从前,李继迁死后,李德明势力弱小,曹玮想要率领精兵去俘虏李德明的孤儿寡母,并占领他们的土地;但朝廷的谋划没有成功,后来元昊继位并实现了他的野心。有人说:现在元昊死了,提出分裂他国家的建议,也是效仿曹玮的智慧,为什么又说它不可行呢?我说:难以得到却容易失去的是时机,李德明势力弱小的时候就是这样的时机;已经失去而无法挽回的也是时机,元昊刚刚去世的时候就是这样的时机。所谓的“理势”,哪里有什么固定的规律呢?即使形势和迹象相似,其发展趋势也不一定相同。要衡量自己的实力,也要估量对方的实力,智者不能违背这个规律,勇者也不能与之竞争,只能看时机是否合适。了解时机来审视形势,根据形势来寻求符合道理的做法,这怎么能够一概而论呢?这样想来,程琳或许有更深远的考虑,只是我们还不知道罢了。
(选自王夫之《宋论》,有删改)
【分析】这两则材料围绕程琳在处理西夏问题上的策略展开。材料一展示了程琳在面对复杂的国际局势时,主张以理智和长远利益为重,避免因小失大。材料二则通过王夫之的评论,探讨了程琳策略的合理性,强调时机的重要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王夫之认为程琳的策略可能有深意,未必是简单的道义考量,而是对时势的深刻理解。两则材料共同反映了在国际关系中,策略选择需综合考虑道义、时机和长远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