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收藏丨浅谈吻(缝)合器外科产品技术评审要点

文摘   科学   2024-09-22 10:01   广东  

关注威科 助你医械事业快速成长

吻(缝)合器外科产品的技术评审确实至关重要,涉及多个关键环节。下文浅谈了吻(缝)合器外科产品技术评审要点。

欢迎各位关注威科检测集团,交流行业话题,推送行业时事,助你医械事业快速成长!

首先,监管要求确保吻(缝)合器外科产品符合安全性和有效性标准,涵盖材料选择、设计及生产工艺。其次,相关注册指导原则为制造商提供了明确的审评流程,包括临床数据的提交和性能测试的要求。此外,审评要点强调了产品的质量控制和风险管理。随着科技发展,产品的创新和功能多样化也带来了新的审评趋势。

审评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如数据不全或临床适应症模糊,需引起重视。深入探讨这些环节,可以帮助制造商更好地应对监管挑战。


吻(缝)合器外科产品概述

吻(缝)合器外科产品在临床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包括缝线、吻合器和粘合剂等,旨在闭合伤口和组织,以促进愈合过程。根据产品的结构、材料及功能,这些产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缝线可细分为非吸收性和可吸收性两种类型。非吸收性缝线,如丝线和聚丙烯缝线,不能被机体降解;而可吸收性缝线,则能够在体内逐渐降解,如聚乳酸缝线和胶原蛋白缝线。

吻合器同样可以分为带钉和不带钉两类。带钉吻合器通过吻合钉实现组织闭合,典型的如直线型切割吻合器和环形吻合器。而不带钉吻合器则利用机械结构进行组织的闭合,例如免缝闭合器械。

粘合剂主要用于组织的粘合,常见的有医用胶和生物蛋白胶等,这些产品在伤口愈合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通过对以上产品的分类,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02无缘手术器械-13手术器械-吻(缝)合器械及材料子目录下产品



吻(缝)合器外科产品的监管和技术评审涉及多个国内外指导原则和标准
国内指导原则
  • 可吸收外科缝线同品种临床评价注册审查指导原则(2024年第15号)

  • 非吸收性外科缝线注册审查指导原则(2022年第41号)

  • 医用缝合针注册审查指导原则(2022年第41号)

  • 腔镜用吻合器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 包皮切割吻合器注册审查指导原则(2021年第102号)

  • 一次性使用皮肤缝合器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9年第16号,修订版)

  • 吻(缝)合器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8年修订)

  • 可吸收性外科缝线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第70号)

国内相关标准
  • YY/T 0245-2008:吻(缝)合器 通用技术条件

  • YY 0875-2023:外科器械 直线型吻合器及组件

  • YY/T 1415-2016:皮肤吻合器

  • YY/T 1866-2023:一次性使用无菌肛肠套扎器 胶圈或弹力线式

  • YY 0167-2020:非吸收性外科缝线

  • YY 1116-2020:可吸收性外科缝线

  • YY/T 1746-2020:可吸收性外科缝线 体外水解后断裂强力试验方法

FDA相关标准

FDA对外科器械的监管也包括多项标准,涉及性能测试、材料安全性及有效性评估等方面。常见的相关标准包括:

  • ISO 13485: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

  • 21 CFR Part 820:医疗器械的质量体系要求

  • ISO 14971:医疗器械风险管理

这些指导原则和标准为吻(缝)合器的研发、生产及临床应用提供了重要的规范框架,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了解和遵循这些要求对制造商和临床医生都至关重要。

吻(缝)合器外科产品技术评审关注要点
在对吻(缝)合器外科产品进行技术评审时,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 产品设计的合理性
  • 功能性:产品应满足特定手术需求,包括不同组织的吻合要求。

  • 安全性:设计需考虑潜在风险,确保在手术过程中不会引起并发症。

  • 用户友好性:考虑医生的使用习惯,确保操作简单、直观。

2. 材料选择的科学性
  • 生物相容性:所选材料应与生物组织相容,减少排异反应。

  • 力学性能:材料需具备足够的强度和韧性,以承受手术过程中的应力。

  • 降解性能:若为可吸收材料,需评估降解速率与生物体的代谢情况。

3. 生产工艺的可控性
  • 一致性:生产过程中应有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每批产品的一致性。

  • 先进性:采用现代化生产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 验证和记录:建立完善的生产记录和验证流程,确保每一步都可追溯。

4. 生物安全性评价的全面性
  • 毒性测试:需进行全面的毒性测试,评估产品对细胞和整体生物体的影响。

  • 降解产物分析:确保降解产物不对人体造成危害,并符合生物安全标准。

  • 法规遵循:所有测试应符合相关生物安全法规和国际标准。

5. 临床评价的严谨性
  • 试验设计:确保临床试验设计合理,包括样本量、对照组设置等。

  • 结果分析:对试验结果进行科学统计分析,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 伦理考虑:遵循伦理标准,确保参与者的知情同意和权益保护。

6. 市场反馈与改进机制
  • 用户反馈:关注医生和患者的使用反馈,及时调整产品设计。

  • 不良事件监测:建立不良事件监测系统,持续跟踪产品在市场上的表现。

  • 技术更新:定期评估技术进展,结合新技术不断改进产品。

通过关注以上要点,可以确保吻(缝)合器外科产品在安全性、有效性和用户体验等方面达到高标准,促进产品的成功上市和使用


吻(缝)合器外科产品技术评审要求

在进行吻(缝)合器外科产品的技术评审时,需要全面考虑多个方面,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下是主要要求:

1. 综述资料
   1.1 产品概述

管理类别:明确产品的监管类别和分类编码。

名称确定依据:参考《医疗器械通用名称命名规则》和相关指南,确保名称准确规范。

    1.2 产品描述

组成成分:详细列出产品的主要成分和材料。

结构与工作原理:描述产品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及适用范围。

禁忌症:列出不适用该产品的情况。

研发历程:说明产品的研发背景和过程。

同类产品比较:分析与同类或潜在产品的异同点。

    1.3 包装说明

包装材料:说明包装材料的种类、规格及性能。

多层包装:描述每层包装材料的具体信息,包括结构和功能。

2. 非临床研究资料
    2.1 产品性能研究

外观与规格:对产品外观和规格进行详细评估。

物理性能:如断裂强力、线径、长度等指标。

化学性能:分析材料的化学成分及其稳定性。

生物性能:研究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如愈合率、耐压性能等。

    2.2 生物安全性评价

评价标准:依据GB/T 16886.1-2020等标准进行生物安全性评估。

毒性测试:评估细胞毒性、致敏性、刺激性等多种毒性指标。

长期影响:考察慢性毒性、遗传毒性、致癌性等可能风险。

通过以上的全面评审,可以有效确保吻(缝)合器外科产品在市场上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临床需求。
在审评过程中生物学评价常见的问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问题一:生物学检测报告等同于生物相容性评价资料。
生物学检测报告并不等同于生物相容性评价资料。应根据《关于印发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和审查指南的通知》(国食药监械 [2007]345号)提交生物相容性评价报告。如需豁免生物学评价,需详细说明理由。开展生物学评价时,应明确步骤,并在此基础上提交生物学检测报告。
应重视化学表征的重要性,同时考虑强制性标准对生物相容性的具体要求,并确保符合GB/T 16886系列标准。应进行全面的生物相容性评价。
问题二:在使用同类产品的生物学检测报告进行生物学评价时,若未进行充分评估。应采取以下对策:

可以采用其他型号同类产品的生物学评价报告,但需遵循以下条件。首先,充分对比可能影响生物学评价的因素,主要包括材料的化学组成、各组成材料的比例、产品的物理结构、表面特性、生产工艺、灭菌方法、原材料供应商及技术规范,以及内包装材料(如液体或湿态保存产品)。若不存在差异,则可直接采用;若存在差异,则需补充相应的化学表征或生物学评价资料。

问题三:如果不符合GB/T 16886系列标准的要求,应采取以下对策:
明确取样、制样的具体情况:详细记录取样和制样的过程,确保符合标准要求。
明确浸提比例及浸提条件:具体说明浸提的比例和条件,确保合理性和可重复性。
明确浸提介质:选择适合的浸提介质,并进行详细说明。
明确是否稀释及其原因:如果进行了稀释,需说明稀释的原因以及选择的稀释倍数的依据。
试验项目注意不要遗漏:确保所有相关的试验项目都已涵盖,不遗漏关键检测。
通过以上措施,确保产品符合GB/T 16886系列标准的要求。
问题四:在评价无法符合GB/T 16886系列标准的情况下,应采取以下对策:
说明具体原因:明确导致不符合标准的具体原因,提供详细的分析。
分析差异:对照GB/T 16886系列标准,分析与其要求的具体差异。
开展综合评价:结合产品特点,判断是否需要加强或放松标准要求,考虑是否进行模拟临床实验或其他研究。
动物实验研究:开展相关动物实验以评估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临床数据提供支持。
生产工艺验证:验证关键工艺和特殊工艺的稳定性,确保产品质量的一致性。通过这些措施,能够更好地评估产品并做出相应的改进。

产品技术要求
1. 规格型号划分

明确产品的型号和规格依据,并列出具体的型号规格列表。例如:

  • 缝线产品

根据线径(如0.5mm, 0.7mm)

根据长度(如30cm, 45cm)

根据涂层(如涂层类型A, B)

根据颜色(如白色、蓝色)

  • 吻合器产品

根据吻合钉高度(如10mm, 12mm)

根据吻合钉长度(如20mm, 25mm)

根据直径(如3mm, 5mm)

2. 性能指标

列出各项性能指标,并明确检验方法。例如:

  • 缝线产品

线径--检验方法:使用游标卡尺进行测量。

长度--检验方法:使用卷尺或定尺进行测量。

断裂强力--检验方法:采用拉伸试验机进行测试。

化学成分--检验方法:采用化学分析法进行检测。

生物安全性--检验方法:进行生物相容性测试。

  • 吻合器产品

吻合钉的强度--检验方法:采用压缩试验机进行测试。

吻合口的耐压性能--检验方法:进行压力测试,监测泄漏情况。

切割刀的锋利度--检验方法:采用标准切割测试材料进行评估。

吻合口的愈合率--检验方法:在动物实验中评估愈合效果。


3. 检验方法

制定详细的检验方法,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例如:

  • 缝线产品--线径、长度、断裂强力、化学成分及生物安全性的检验方法要标准化,确保每次测试的可重复性和准确性。
  • 吻合器产品--针对吻合钉强度、吻合口耐压性能、切割刀锋利度及愈合率的检验方法需明确步骤和标准,以确保测试的有效性。

以上要求应根据具体产品特性和行业标准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以确保技术要求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在审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其简洁对策很实用,以下是对每个问题的进一步总结和补充:

问题一:重要信息缺失、错漏

对策:制定详细的产品技术要求附录,确保包含原材料、部件及图示信息,建议使用工程制图,并确保申报资料的一致性。

问题二:性能指标制定不充分

对策:全面考虑各项性能指标,优先依据强制性标准,必要时在研究资料中提供适用性的充足理由,关注风险控制的关键性能。

问题三:性能指标异常

对策:对明显异常进行深入分析,设置“空白对照”以合理制定指标,结合临床应用和生物相容性数据进行综合评价。

确保每个环节的细致和严谨,有助于提高审评的效率和准确性。

关于带线锚钉产品的审评问题,以下是一些重点总结:
  • 带线锚钉中缝线的性能研究应注意的方面:

临床需求:缝线的设计和性能指标应基于产品的临床需求及预期用途。

适用部位:需考虑缝线在特定部位的适用性,以及与骨和软组织的相互作用。

质量控制:应设定缝线的性能指标,以确保其在使用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标准适用性:在设计过程中,参考国家或行业标准时,需注意标准的适用性和针对性。

  • 带线锚钉产品注册单元的划分:

材料差异:根据锚钉和缝线的材料成分及材料牌号的不同,需分别划分注册单元。

组合使用:如果申报的产品由多根缝线组成或多种材料制成,但作为整体组合使用,可归入同一注册单元。

  • 全缝线锚钉如何通过同品种对比开展临床评价?
以下是一些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同品种器械选择--选择标准:应选择具有相同适用范围的已获准上市的同类产品。

对比项目--设计原理:分析两者的设计理念和目标功能。

结构组成:对比材料、部件及其相互关系。

尺寸规格:比较自然状态下及软锚收缩后的结构尺寸。

说明编织方式和单股线的粗细差异。针对结构尺寸差异,需解释选择设计的原因,并证明其力学性能未对安全有效性产生不利影响。

操作性能:比较插入力和软锚收缩成结的难易程度。

对于非定量的操作性能指标,可根据设计验证资料满足临床需求而不必对比。

力学性能:动静态固定性能对比,确保申报产品的力学性能不劣于同品种产品。

注意试验参数(如荷载大小、循环次数等)的合理性。

使用人工骨时,根据临床条件确定模拟块的构成和特性。

力学测试报告,明确各试样的失效模式,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解剖部位的适用性,对于应用于生物力学要求显著不同的解剖部位的锚钉,需分开与具有相同适用范围的器械进行对比。

注册单元申报,普通可吸收缝线与带倒刺可吸收缝线:由于两者设计、性能指标等均不同,建议分开注册。

若原材料和生产工艺相同,可选择其中一种缝线开展生物相容性评价。

通过这些步骤,可以系统性地对全缝线锚钉进行临床评价,并确保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 普通可吸收缝线与带倒刺可吸收缝线是否可以在同一注册单元内申报?生物相容性评价是否需要对这两种类型的缝线进行独立评价?

由于普通可吸收缝线和带倒刺可吸收缝线在产品设计、伤口闭合机制和性能指标上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应分别进行产品性能研究、断裂强度在动物体内随时间变化的研究及临床评价。因此,建议将它们划分为不同的注册单元进行申报。如果同一企业生产的这两类缝线的原材料和生产工艺(除了切刺工艺)相同,可以选择其中一种缝线进行生物相容性评价。

  • 可吸收性外科缝线的注册单元划分原则应遵循哪些规定?

注册单元的划分应符合《医疗器械注册单元划分指导原则》。对于不同材质的可吸收缝线,建议划分为不同的注册单元进行申报。同时,倒刺缝线和普通缝线在结构设计上存在差异,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标准以及预期适用部位也不同,因此也应划分为不同的注册单元进行申报。

  • 关于医用缝合针产品首次注册及许可事项变更,同一注册单元内典型性产品的确定原则是什么?

在同一注册单元内,注册检验的典型性产品应能够代表该单元内其他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典型产品应涵盖该注册单元的所有特征。如果该注册单元中存在不同针型或不同牌号的不锈钢缝合针,则需考虑分别进行注册检验,以确保全面覆盖产品特性。

  • 吻合器的部件硬度要求是什么?

根据《吻(缝)合器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采用20Cr13材料制成的部件需经过热处理,其硬度应在40HRC到48HRC之间;切割刀的硬度应不低于377HV0.2。制造商可以根据产品性能制定部件和切割刀的硬度要求,但必须提供完整的验证资料以证明其合理性。

吻(缝)合器外科产品的技术评审要求确实复杂且严格,这需要医疗器械企业具备扎实的技术实力和良好的法规意识。企业应深入了解相关法规,并结合自身产品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研发和申报策略。

这不仅有助于顺利推动产品的研发和上市进程,还能为临床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我们将持续关注行业动态和技术发展,不断创新和完善服务体系,为推动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威科检测集团有限公司依据CNAS-CL01:201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及相关认可应用准则、《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 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 医疗器械检验机构要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依照GLP准则管理要求运行动物实验室,取得CNAS实验室认可资质,国家CMA资质,广东省CMA资质和动物使用许可资格。






*以上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