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 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用花。”
很多人“一日不可无茶”,甚至把喝茶当成了“养生秘诀”。
但你真的会喝茶吗?错误的饮茶习惯,不仅不能养生,反而会提前“透支”你的健康。
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那些“伤身”的喝茶方式,看看你有没有“中招”。
听劝,别再“盲目跟风”了,赶紧来对照一下。毕竟,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别瞎折腾!
这些喝茶方式,正在悄悄“偷走”你的健康
1、起床立马来一杯
经过一夜的睡眠,身体水分大量流失,处于相对脱水状态。
此时胃肠道也处于“半休眠”状态,功能较弱。
空腹饮茶,特别是浓茶,会刺激胃酸分泌,导致胃黏膜受到损伤,长期如此,容易引发胃炎、胃溃疡等胃肠疾病。
此外,空腹饮茶还会稀释胃液,影响消化功能,甚至可能引起“茶醉”,出现头晕、心慌等不适症状。
正确做法
早起后,先喝一杯200ml左右的温开水,补充身体水分,唤醒肠胃。
半小时后再饮用淡茶,给肠胃一个缓冲的时间。
2、饭后立即喝茶
茶叶中含有大量的鞣酸,这种物质会与食物中的铁质结合,形成难以吸收的沉淀物,从而阻碍人体对铁的吸收。
长期饭后立即喝茶,容易导致缺铁性贫血,特别是对于女性、儿童和贫血患者来说,危害更大。
此外,鞣酸还会影响蛋白质的吸收,降低食物的营养价值。
正确做法
饭后半小时至一小时再饮茶,给肠胃充足的时间消化吸收食物,避免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
3、天天一杯浓茶,从早到晚
浓茶中含有大量的咖啡因和茶碱等兴奋物质,过量摄入会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导致神经兴奋、失眠、心悸、头痛等症状。
长期饮用浓茶,还会增加肾脏的代谢负担,容易引起肾功能损伤。
此外,浓茶还会影响钙的吸收,长期饮用可能导致骨质疏松。
正确做法
适量饮茶,建议300ml玻璃杯投茶3-4克,不宜过浓,特别是晚上,更要避免饮用浓茶。
可以选择淡茶或者其他不含咖啡因的饮品,如花草茶等。
4、随意搭配,混着喝
不同茶叶的性质和功效各不相同,如绿茶性凉,红茶性温,普洱茶性平。
随意将不同性质的茶叶混合饮用,容易导致体内阴阳失衡,引起身体不适。
例如,体寒者饮用大量绿茶,容易加重体寒症状;体热者饮用大量红茶,容易引起上火。
我们要明白,不同茶叶中的成分可能相互作用,产生不良反应,影响身体健康。
正确做法
了解不同茶叶的特性,根据自己的体质选择适合的茶叶,不宜随意混搭。如果对茶叶的特性不了解,最好选择单一的茶品饮用。
5、用茶水服葯
茶叶中的鞣酸、茶碱等成分会与葯物中的某些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影响葯物的吸收和代谢,降低葯效,甚至产生不良后果。
例如,茶水中的鞣酸会与含铁的葯物结合,形成沉淀,降低葯物的吸收率;
茶碱会与某些镇静葯物相互作用,影响葯效。
正确做法
服葯期间,最好用温开水送服,避免使用茶水、饮料等。
如果对葯物和茶水之间的相互作用不了解,最好咨询醫生或葯师。
6、饮酒后大量喝茶
酒精进入人体后,会刺激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
而茶叶中的茶碱具有兴奋作用,会加速心率,加重心脏负担。
饮酒后大量喝茶,容易导致心脏不适、心悸、头晕等症状,甚至诱发心血管疾病。
其次,酒精和茶碱都会刺激肾脏,增加肾脏负担。
正确做法
饮酒后,不宜大量喝茶,可以适量喝些温开水,帮助稀释酒精,促进酒精代谢。
7、体寒者喝大量生普
生普洱茶性寒凉,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但对于体寒者来说,大量饮用生普容易加重体寒症状,导致手脚冰凉、腹痛、腹泻等不适。
长期饮用生普,还会损伤脾胃阳气,影响消化功能。
正确做法
体寒者宜选择性温的茶,如红茶、熟普等,不宜大量饮用生普。可以适量饮用一些姜茶、红糖水等,帮助驱寒暖身。
8、喝三无产品的茶叶
三无茶叶是指没有生产日期、生产厂家、质量合格证的茶叶。
这种茶叶的质量没有保障,可能含有农葯残留、重金属等有害物质,长期饮用会对身体造成严重危害,甚至可能引发中毒。
最后,三无茶叶的卫生条件也难以保证,容易滋生细菌,引起肠胃不适。
正确做法
选择正规渠道购买茶叶,如旗舰店、线下茶叶专卖店、专柜等;
注意查看茶叶的生产日期、生产厂家、质量合格证等信息,确保茶叶的质量安全。
写在最后
喝茶虽好,但也要讲究方法。
错误的饮茶习惯,就像“慢性毒葯”,正在悄悄“偷走”你的健康。别再“任性”喝茶了,赶紧对照一下,看看自己有没有“踩雷”。
冬季,科学喝茶,适度饮茶,才能保证身体健健康康,好运连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