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盛江 | 新阶段唐诗之路研究的思考——代发刊词

文摘   2024-07-30 09:32   上海  
/ 卢盛江



唐诗之路研究会编《唐诗之路研究》丛书第一辑第二辑已出著作,及《唐诗之路研究》新昌成立大会及天台首届年会论文集

2023年4月唐诗之路研究会淮阴年会(淮阴师范学院)合影


中国唐诗之路研究会第二届年会第一次在浙江之外的江苏淮阴举办。《唐诗之路研究》集刊创刊,唐诗之路研究会有了自己的会刊。这标志唐诗之路研究进入新阶段。当此之时,有必要回顾唐诗之路研究的历史,总结过往,对一些问题提出个人的看法,作为对《唐诗之路研究》集刊的期待。



吴夏平主编《唐诗之路研究》第一辑

上海:三联书店,2024年6月


TEXT
正 文


01


1988年9月3日,竺岳兵先生在浙东四市地市长专员联席会议上首次提出“剡溪是一条唐诗之路”的观点。1991年5月26日,在中国首届唐宋诗词国际学术讨论会上,竺岳兵先生宣读《剡溪——唐诗之路》论文。1993年8月18日,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秘书处给竺岳兵先生来函,正式命名为“浙东唐诗之路”。先是在新昌、绍兴,有了“唐诗之路”的文化建设和旅游开发,直到2018年1月,浙江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唐诗之路”被写进省政府工作报告,现在,四条诗路的文化建设和文旅开发,在浙江全省上下正如火如荼展开。“唐诗之路”作为学术研究论题,进入国内国际学术会议,甚至在1994年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第七届年会上,作为会议的重点议题。浙江省内相关的学术会议更是层出不穷,高校和地方的研究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2019年11月3日,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唐诗之路研究会在浙江新昌宣告成立,紧接着,2020年11月21日22日,在浙江天台举办唐诗之路研究会首届年会。2023年4月22日23日,唐诗之路研究会第二届年会在江苏淮阴召开,标志唐诗之路走出浙江,走向全国。安徽提出四条诗路。唐诗之路研究会编辑出版《唐诗之路研究》丛书,现在又出版《唐诗之路研究》集刊。浙江省之外,不少高校和个人也正酝酿申报“唐诗之路”相关的国家和省部级社科项目,着手进行相关研究,有的已经研究多年,有的国家和省部级社科项目已经申报成功。已经有不少专著出版,论文发表,还将有更多更好的成果问世。可以相信,这些将在学术史文化史上留下重要的一页。唐诗之路发展势头迅猛。


2019年11月唐诗之路研究会成立大会(浙江新昌)合影


2020年11月唐诗之路研究会首届年会(浙江天台)合影

唐诗之路之所以会有这样迅猛的发展,根本原因,在于唐诗之路独有的特点和价值。唐诗之路是唐诗发展唐诗创作值得注意的一种现象。唐代诗人常常游走于全国各地。这有各种原因,有科举应试,有入京求仕,有朝廷任命到各地任职,或贬谪各地,有漫游、隐居或避乱。他们的很多诗歌写在“路”上。他们把诗歌带到各地,把各地的山川生活写入诗中,也把文化带到各地。这就形成“诗路”。唐代国力强盛,国家统一,疆域广阔,全国道路四通八达,诗人有可能沿着道路到各个地方去,可以到诗的远方。唐代诗人生活追求、生活道路丰富多彩。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山水,因此有专游山水的壮游,也有仕宦沿途或专为隐逸的山水之游,当然也有贬谪之游、流寓之游,一路留下行迹,也就一路留下诗歌,成为诗歌之路。唐诗的繁荣,诗歌艺术的成熟,使描写诗路山水的很多诗歌,成为名篇。诗歌因诗路名山名水而生,诗歌名篇的产生,又使诗路山水更加有名,有一层深厚独特的文化韵味,诗与路相得益彰,融为一体,各具特色,富于标志性。因此,我们有了各种各样的唐诗之路,唐代全国绝大部分地方都有诗路。查检唐代诗歌和唐代诗人经历,可以发现,唐代相当部分的诗歌都写在“路”上,相当部分诗人都有诗路游历的经历。这是唐代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的带有时代特征性的文化现象,诗歌现象。每一条诗路,诗路的每一个方面,都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和值得研究的问题。唐诗之路研究有着非常开阔的学术前景。诗路之上,诗人生活、游历,诗歌描写,很多都是名山名水名村名镇名寺,或者因唐代诗人生活游历、诗歌描写而成为名胜,这些名胜,既是重要的文化资源,也是宝贵的旅游资源。因此,唐诗之路对于推动地方文化建设和旅游开发,又有重要意义。唐诗之路提出,不论是学术层面,还是文化建设和文旅开发,都得以迅速发展,不是偶然的。

几十年来,唐诗之路事业走过了一条比较正确的道路。它以学术为基础。竺岳兵先生发现和提出“唐诗之路”,就以学术研究为基础。早期,竺岳兵先生在公路技术员的工作中,有一些朦胧的想法。但是直到1983年,他读到郁贤皓《李白丛考》,还读到其他一些学者的相关著作,打开学术的天地,进行深入研究;后来,1990年,又有众多学者赴浙东考察,在这样的学术支持下,才最终形成“唐诗之路”的观念。可以说,离开了学术研究,“唐诗之路”的发现和提出要更为艰难。那之后,关注并考察“唐诗之路”的,既有绍兴等地文旅部门,也有学界人士,有浙江省内的,也有浙江省外的,甚至有国际和香港的。除竺岳兵先生之外,浙江省内高校已有不少学者对“唐诗之路”进行学术研究,并发表论文。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三十多年来,仅诗路发源地浙江新昌,就举办了十多次与“唐诗之路”相关的学术会议,有的还是大型的国际学术会议。一些高校创建了与“唐诗之路”相关的研究机构。对“唐诗之路”的学术研究,相关的学术活动,发掘诗路文化的丰富内涵,考订史实,并从学术上给予论证,给“唐诗之路”的文化建设和文旅开发以有力的学术支撑,使之建立在严谨坚实的学术基础上,极大地提升了其层次和品格。当然,地方也支持学术。很多学术会议,得到地方支持。浙江新昌资助《唐诗之路研究》丛书的出版。会地共建,在很多地方成为共识。不少地方文史研究者在诗路研究上做出了很好的成绩,同时又以他们所熟悉的地方文献,以及诗路地理和文化丰富的实地知识,与高校学者熟悉的传统文献资料相辅相成,使研究资料更为全面,更为厚实。

我深感学者们执著的坚守。尽管有很多不如人意,尽管学术外的诱惑多如牛毛,尽管有的时候,有些地方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但是,确有人视名利如浮云,确有人在心中保持一块学术的净土,真做学问,做真学问。志同道合,虽功成名就,而仍抱远大的学术眼光,持坚定的学术信念。凭借他们的声望、号召力和凝聚力,始得集天下英才于麾下,推波助澜而成奔涌之势。地方文史研究者工作者领导者真挚的家乡情怀,让人看到唐诗之路深厚的群众基础。

唐诗之路走跨学科研究的路子,文学、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文化融为一体。充分利用前代丰厚的学术积累,吸收丝绸之路研究,文学地理学、历史地理学和流寓文学、地域文学研究等的成果和经验,海纳百川,在包容、融合中发展。唐诗之路的研究者,原来多研究唐代文学,研究历史地理学。他们带来了这几个学科严谨求实的学风。注重坚实的基础性工作,注重历史面貌的清理和还原,视野开阔,而着眼于实实在在地提出和解决具体的学术问题,提出和解决唐诗之路全局性的大问题,着眼于研究的高层次,在实际材料和问题的基础上,作综合性和理论性的探讨,既不做虚空的理论大架构,也不流于研究的碎片化。

唐诗之路的提出和发展,顺应了国家文化发展的大局,顺应了现实的大势。新时期以来,我们国家和各级政府,都在探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路子,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早期,竺岳兵先生为唐诗之路四处联络,得到当地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响应,就因为切合了地方文化发展的需求。后来浙江把唐诗之路写进省政府工作报告,让它成为浙江全省文化建设的重要工作,也是从大局出发,需要寻找文化建设和发展的路子。省里重视,才有浙江诸多高校关于唐诗之路的重大科研项目,这就实际上推动了学术的发展。有这样的文化氛围和发展基础,受竺岳兵先生临终嘱托,卢盛江周游浙江,才能得到各方支持和响应,短短的十多天,就能使研究会的筹备工作有实质性的进展,再用不到半年,就能在全国范围内把相关的学者联络起来,最终成立唐诗之路研究会。现在国内长三角文化发展研究,河洛文化研究,巴蜀等地文化研究,都含有诗路研究的因素。丝绸之路研究,更是与唐诗之路密切相关。这些研究,都因切合国家文化发展的大局而得以兴起。文学要有独立性的品格,要有超脱性的研究,同时也要顺应社会大势,要善于借现实之势。唐诗之路学术研究和文化建设顺现实之势而起,才能在短短的时间里得以迅猛的发展。


02


但是,唐诗之路的发展不平衡。浙江轰轰烈烈,诗路其他很多地方还没有起来。就学术研究来说,很多诗路,很多问题,还没有进入人们的视野,还没有深入展开。

要重视基础性的工作。唐诗之路研究刚刚起步,基础性的工作做得如何,决定它的长远发展。有必要以唐诗之路为主题,整理传统文献资料。一条诗路,留下哪些诗歌,多少诗歌?哪些诗人走过这条诗路,因何而来,因何而去?诗路交通情况怎样?何时有路,何时成为诗路,何时成为官道?诗路之上,诗人游历,诗歌描写,有哪些名山名水名村名镇?这些基础性问题都需要弄清。

这里着重谈谈传统文献资料整理之外的基础性工作。

地方文献的整理是一个需要非常重视的大问题。唐诗之路说到底,都是具体到某个地方。诗路名山名水名寺名村名镇和其他名胜,地理位置,交通状况,历史沿革,还有文化典故,等等,在地方文献有大量记载。还有诗路面貌大量的其他史料信息。但是,地方文献,特别是一些县志,情况非常复杂。编纂者水平参差不齐,态度也各有不同,编纂时目标要求也不尽一致,多因家乡情怀而带有地方意识甚至偏向,这种地方意识和偏向有时很浓烈。录入史料时,有时不辨真伪,有利者虽伪亦录入,不利者虽真亦舍弃,这种情况应该不在少数。学界对使用地方志史料持慎重态度,是有道理的。但地方志有大量珍贵的文献史料,撇开地方文献,诗路研究在史料上至少是不全面,不完整的。诗路研究需要的主要史料,有时就在地方文献。发掘、整理这部分史料,对诗路研究是非常基础的工作。现在一些地方也重视地方文献的整理,影印甚至标点出版,单部出版,或者作为丛书出版。但仅仅标点出版恐怕还不够,甚至远远不够。还需要校勘,特别是考订。对地方志所涉史料史实一一考订,持严谨客观的态度,用科学规范的方法,不带偏爱偏见。诗路沿线那么多地方文献,一部一部考订下来,整理出来,工作量之大,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但那是功德无量的事,是诗路研究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诗路沿线地方还有其他史料性的东西。比如,地方性传说。诗路沿线地方有大量的传说。这些民间传说如果直接作为史料,其可信性当然大可怀疑,但不可否认,地方传说包含有重要的历史信息。即使这些传说的基本内容都不可信,但它也是一种文化,它与诗路沿线其他文化融为一体,是诗路文化的难以割舍甚至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对这些传说的考订和研究,就是诗路研究的一个基础性工作。传说极少文字纪录,基本靠口耳相传,流传过程的变异应该是常态。因为极少文字纪录,追溯其流传、变异过程应该非常困难,但如果能把这个工作做下来,应该非常有意义。用文字纪录口头传说,是又一项重要工作。有些地方做了这方面的工作,但多是纪录传说本身。科学的办法,应该在纪录传说本身的同时,注明传说的来源,比如,纪录传说的时间、地点,讲述传说者的姓名、身份。村里生活时间不长的外来青年,和世代生活于此,对村里历史非常了解、声望甚高的年长者,讲述材料的可信程度肯定差异很大。在千里之外的甘肃新疆,偶尔闻说的浙江天台的传说,和在天台本地听本地年长者的讲述,情况也很大不同。

比如,诗路沿线的碑刻,特别是不可移动的摩崖石刻,各地出土的文物,地面上遗存的古代各种遗迹遗址,包括古道、古建筑遗迹遗址,都记载或包括大量对诗路研究有用的史料或信息。比如,某一诗路沿线,从未发现人类活动的痕迹,比如,从未出土人类生活的各种遗物,瓦器陶器等,结合其他史料,可以证明那一带在唐代非常荒芜,而唐代诗人就是从这样荒芜没有人烟的道路走过,走向他向往的名山,这对于我们理解诗人诗路行走的心态,是很有助益的。碑刻和摩崖石刻保存的文字材料,当然更为珍贵。对这些史料性东西的收集、整理,应该看作诗路研究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实地考察,也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有不少学者有意识地行走甚至考察诗路,林东海、宋红、左汉林、薛天纬、王超、赖瑞和等还把诗路考察写成专著,简锦松的现地研究已有好几部著作。这些学者对诗路的考察和著作,有的注意到解决学术问题,或者本来就着眼于提出和解决学术问题。一些地方文史研究者,研究本地诗路,常常也利用实地考察所得。实地考察,可以解决很多学术问题。如吴怀东为王超《杜甫遗迹研究》作序所指出的[1],王著在遗迹研究过程中,就发现了不少杜甫生平问题。比如,对鄜州羌村遗迹的研究,运用文献学和沿革地理学相结合的方法,按照年代层层梳理,解决了杜甫鄜州寓所的方位问题,同时批驳了清代流行至今的“二次移家”之说。夔州部分的研究,则彻底廓清了杜甫寓居夔州期间的数次搬迁情况。如宋红《杜甫游踪考察记》[2]“引言”所述,宋红考察杜甫游踪,钩沉旧名故地,勘正旧注误说。比如,勘正杜甫所住“陆浑山庄”,以及在湘江流域停宿过的凿石浦、津口、空灵岸、花石戍等的定位,从而重新厘定相应的杜甫的游踪。实地考察,有助于诗人行踪所及时间、地点、过程的拓展研究。还如宋红“引言”所述,实地追寻诗人游踪,可以记录消失和正在消失的历史文化遗迹,为之存照写真。到诗歌写作地点实地游历考察,感受诗歌写作的实地环境氛围。能更为准确真切地体会一些诗路之诗的意味境界。诗路之诗写在“路”上,“路”是唐诗之路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研究路,能够更好地了解诗人行路生活环境,诗人所行之“路”的状况,是诗人生活环境的重要部分。只有了解诗人所行之“路”的状况,才能全面真切地了解诗人所处的现实环境,才能深切了解诗人生活、心态,了解所写的诗歌。而要更深入更真切地了解“路”的状况,离不开实地考察。考订每一首诗路之诗的写作地点,诗中描写景物环境的实际地点,并且实地考察,诗人所游历、生活的地方,凡有诗路的地方都走一遍,带着学术研究的目的实地考察一遍。这个工作量实在太巨大了。一个人把全部诗路走下来,是有困难的。但是,研究某一条诗路,某一个诗人的诗路,结合实地考察,是做得到的。这实在是唐诗之路研究的一项非常基础性的工作。

基础性的工作,要围绕唐诗之路的主题,力求准确,史料来源可靠,考订可信。注重规范性和系统性,尽可能全面。特别注意新史料的发掘。



03


要充分展开问题。

展开问题,首先是思路和视野要开阔。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方不会见木不见林。对唐诗之路理解不要太狭窄。它远不只是在诗路上写了几首诗的问题。路,人,诗,每一个侧面都有方方面面的问题。路自不用说,对于唐诗研究而言,这是一个新的观念和视角,路本身有很多问题需要探讨,着眼诗人游历、生活的空间和环境,又可以展开宏大的研究空间。人,即诗人作家,一般的研究,应该有不少,但是,着眼诗路,新的视角,结合诗路来考察诗人的具体生活境况和心理状态,新的问题应该会层出不穷。诗,作为一般艺术鉴赏的诗,作为文学史描述对象的诗,和着眼诗路来考察的诗,不一样的视角,提出的问题和看法,也应该会各有新意。诗路的出现,使唐诗创作出现了丰富多彩的创作题材,促使诗人更为细致深入地探讨诗歌艺术,给艺术表现予丰富生动的空间。弄清诗路面貌,更深层次地了解唐诗内容变化和艺术发展的原因。路、人、诗,每一方面都有大量的问题值得研究,路、人、诗三方面综合起来,问题会更多。诗路之外,还可以提出和发现很多其他的学术问题。精骛八极,心游万仞,穷极对象的方方面面,方知重渊之下,骊珠满目。凝心天海之外,方能意出万人之境。

要在不断探索中弄清唐诗之路的内涵。上下求索,方得其貌。唐诗之路不是一个概念,我们的研究不能从枯燥的概念出发,而要从鲜活的实际出发。不能事先设定框框。事先设定一个框框,框外的东西不敢涉及,只会划地为牢。对事物的完整认识,在于对它系统全面研究之后,而不是在这之前。唐诗之路的内涵有多丰富,会涉及哪些方面的问题,只有深入探索之后,研究之后,才会对它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左穿右穴,勇于探索,逐步展开问题,尤其重要。

展开问题,就要善于发现问题。要用联系的观点看事物,看待历史现象。寻找客观存在的各方面与诗路的联系,也就容易发现问题。已有研究成果,一方面提出和解决了很多问题,另一方面,又打开了通往进一步研究境界和课题的新路,启示我们去认识和发现更多的问题。如同不断胀大的气球,研究成果越多,与外部未知世界的接触面就越大,善于利用已有成果,更容易发现新的问题。不同学科的融合,也是发现和提出新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

既要横向展开同一层面的问题,又要由一个层面深入到另一个层面进行探求。已有的研究可以给我们很大的启示。比如,可以建构一个谱系,对诗人诗作作系列研究,某一诗路唐诗编年史长编,诗路诗人群体研究,诗路游历寓居考,诗路诗歌艺术研究。可以有时间维度,空间维度,人物维度,艺术维度。就“路”而言,可能有地理之路,文学之路,文化之路,宗教之路,旅游之路。如浙江绍兴“越州浙东唐诗之路”的重大项目,展开史料汇编、越州唐诗编年考证、唐代诗人越州行踪与创作丛考、越州唐代本土诗人、会稽文化世家、越州政坛诗风、绍兴地名风物考、唐代越州经济、越州进士研究,唐代越州刺史列传,绍兴佛道、书画文化,古城、云门、东山、剡溪、天姥山、浦阳江文化研究等十九个子课题。比如交通问题。继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之后,有作者研究各条诗路水陆交通与文学创作,行旅生活与唐文人心态变化,唐代交通与文学传播,唐代交通与唐人创作方式的新变,文学母题的拓展,文学风格的变化。继而又研究馆驿制度与文学,唐诗驿传与唐诗发展之关系,研究驿路体系,唐代驿路诗的生发,唐代驿传在唐诗异地交流中的功能,唐人诗歌的当时传播,与诗人团体的形成。比如有作者研究唐诗镜像中的丝绸之路,探讨唐代丝绸之路盛衰在唐诗中的反映,从唐诗对唐代丝绸之路的描写,感触唐人丰富复杂的情感心态,揭示丝绸之路对唐诗繁荣所起的推动作用。比如,研究西域文化与唐诗之路,考察行走西域的诗人诗作,研究西域地理如何拓展唐诗之路图景,研究西域乐舞文化及民俗文化如何影响唐诗之路。比如,研究贬谪文化与贬谪之路,研究贬谪诗人的生命沉沦,他们的诗路行径与书写特点。比如,研究地域文化与唐诗之路,研究籍贯与文学,诗歌创作地点和地域文化,地域文化的表述与诗歌创作,弱势文化区域的文学创作。比如,研究文学的地理意象,研究唐人心目中的文化区域,地名与文学作品的空间逻辑,类型化文学意象的地理渊源。研究文学地理,研究文学家籍贯的地理分布,本土文学的成长,文学书写中的地理意象,文学的地理背景。这样可以展开的问题有很多。区域性的,浙东、浙西、陇右、天山、西域、川蜀(秦蜀,陇蜀)、巴渝、宣歙、三晋、蓟北、荆楚、湖湘、湘漓、岭南、湘粤、粤西、大庾岭、齐鲁,都有诗路。海外的,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与唐诗之路。以点带面带线的,长安、洛阳、两京(京洛)、扬州、建康(金陵)等与唐诗之路。具体诗人,宋之问、孟浩然、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白居易、元稹、李商隐、杜牧等,都走过一条诗路。壮游(漫游)、隐逸、贬谪、流寓、宦游等,名山情结,诗路的各种文化。等等,都可以研究,或者可以从诗路的角度进行研究。横向展开,又纵向深入,就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学术问题。

立足一手材料,立足原创性基础工作,提升思维能力,是充分展开问题的关键。我们研究和展开的所有问题,历史的所有信息,都蕴含于一手材料和原创性基础工作。离开了这些,我们的所有研究都只能是一句空话。从生动的一手材料出发,全部清理过来,发掘其内涵,发现新的材料,拓展原创性基础工作,必能促使我们不断发现新问题,将研究引向深入。学术之所以能持续进步,因为人的思维水平,对事物的认识能力的提升不会有止境。一般学术如此,唐诗之路的研究也是如此。提升我们的思维水平和认识能力,就能使我们持续保持研究的活力。




04


要注重深入和提升,注重理论性的思考和综合研究。

可以借鉴一些理论,将其融入到唐诗之路研究之中,启迪我们的理论思考。比如文学地理学。中国传统就有诗骚地理、江山之助、南北比较和地方文学等理论。西方自18世纪中叶孟德斯鸠“地理环境决定论”,奠定西方文学地理学的理论基础,20世纪40年代,西方文学地理学正式诞生,20世纪70年代之后,以“空间批评”引领文学地理学研究。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本土学界,融通古今中西,走向文本空间与文学地图研究,形成文学地域、文学空间与文学地图研究三位一体的格局。从梅新林等的研究知道[3],文学地理学提出一系列值得唐诗之路研究关注的理论性的问题。比如,版图复原、场景还原、精神探原的问题,注意文学活动场景和文学文本场景。回归生命现场,回归鲜活样态,回归人文精神。考虑多种多样因素的复合的地理空间维度,回归富有诗意的鲜活的立体文学场景,真切感悟其多重的生命意义。考虑一些经过历史沧桑积淀的特殊景观,对于文人群体如何具有特别强烈而持久的吸引力,形成一种人文的精神向力,使物理场景演化为文学活动场景和文学文本场景。既考虑场景还原的显性贯通,又考虑通过实地考察与意义阐释,使之隐性地融会贯通。缘于特定地域而又超越其上,考虑具有精神原型与文学象征意义,经过价值内化的内在的地理空间,考虑客观让位于主观,本然让位于想象的地理图景和诗性空间,建立同时包容空间的物质维度和精神维度的文化空间。考虑文学化的自然地理空间,考虑人类各种活动分布和组合,社会、生产、生活、文化特定圈层的人文地理空间,自然地理空间的人文化,人文地理空间的自然化。考虑以创作主体为中心的文学地理空间,考虑静态空间,也考虑动态空间,关注文人群体通过空间内化积淀而成的空间经验、记忆和想象,考虑潜藏于作家内心深处的心灵地图,关注基于现实地理与超越现实地理的空间想象。关注客体空间和主体空间,也关注文本空间和传受空间。关注文学地理的情结动力,关注恋地情结,关注人们对身处环境的情感依恋和敬重之情,包括家园情结,异乡心结。考虑文学的扩散与接受,文学景观,文学区,以及系地法、现地研究法、空间分析法、区域分异法、区域比较法、地理意象研究法等文学地理的研究方法。文学地理学之外,历史地理学、文学传播学、地域文学研究,也提出或涉及一些理论性的问题。比如,感觉文化区的问题,地名与文学作品的空间逻辑问题,类型化文学意象的地理渊源问题,文学因子的空间组合与地域分异规律问题,文学书写中的地理意象问题,文学发展的地理生态环境问题,疆域变动与文学发展的关系问题,等等。不是生搬硬套,不是空谈理论,不是从理论到理论,不是理论和实际两层皮,而是着眼于提升思维能力,拓展理论视野,吸收,融合,将理论与唐诗之路研究的实际密切结合,开辟新的研究领域,切实提出和解决新问题,提升理论层次,将研究引向深入。

一方面,吸收融合相关理论,另一方面,要切实从材料出发,从唐诗之路各种具体问题研究的实际中,提出理论问题,对问题和现象进行更为宏观的综合观察和理论思考。清理唐诗之路的面貌本身,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它涉及文学,也涉及地理,涉及地域文化,地域文化又有一个历史传承的问题。它涉及诗,还涉及人和路。就人而言,在“路”这个特有的生活环境下,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是很复杂的。地域地理环境和文化环境,特定时期的政局、社会思潮、经济,都影响着诗路上诗人的精神状态。诗、人、路,需要综合研究,才有可能弄清其历史面貌,这种综合研究,常常需要理论思辨。唐诗之路面貌的清理过程,常常是理论思辨理论把握的过程。

我们的研究,总是面对一个一个具体的问题。现象和问题的清理,研究和解决具体问题,是需要的。有的时候,清理出历史的面貌,清理出现象和问题,就是研究目的。但是,前面说过,现象和现象之间,问题和问题之间,往往有一种内在的逻辑联系,寻找这种联系,就容易发现问题,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综合的研究和逻辑与理论的思辨。不是孤立地看待事物,而是着眼于整体,见木又见林,善于从纷繁杂乱的史料和纷纭复杂的现象之间发现和把握其内在逻辑联系,发现和总结普遍性规律性的现象和问题,梳理出清晰的史的发展脉络,在这个基础上,把历史面貌准确地描述出来。枝节问题的解决是需要的,但更需要站得更高一些,准确地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特征和整体趋势。我们还可以对历史作深刻的价值阐释和理论分析,透过表层的现象和问题,发掘其内在的本质性的东西。这样做,我们的研究应该就推进了一步。这都需要综合研究和理论思辨。

唐诗之路研究是否要文学本位,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唐诗之路是跨学科的研究,涉及文学、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文化等各种内容,各自学科都可以成为研究的本位。可以研究文学家籍贯的地理分布,文学的地理关注和地理背景,心目中的文化区域,地名与文学作品的空间逻辑,类型化文学意象的地理渊源,这是以历史地理文学地理为本位。可以研究诗歌创作地点,纯然研究路,研究交通问题,包括。驿路,驿站,驿传,驿寄,驿壁,研究路的名山名水名寺名镇名村,与路相关,研究壮游(漫游)、隐逸、贬谪、流寓,研究诗路地名。研究各条诗路的文化,浙东文化,川蜀文化、宣歙文化等等,都是唐诗之路研究的题中之义,都可以成为研究本位。

但是,文学本位确实是需要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诗路诗路,离开了路不成为诗路,离开了诗,同样不成为诗路。不一定把所有的研究归入文学史的发展链条,但是,作为文学研究者,唐诗之路的研究确实应该考虑为文学史的发展提供或者说增添一些新的东西。跨学科而落实到文学,至少是文学研究者需要关注的一个问题。

我们的研究有些已经注意到这一问题。研究交通,而注意到唐人创作方式的新变,注意到题壁诗、送别诗、纪行组诗等问题,注意到唐代交通与文学母题的拓展,包括飘泊母题和贬谪母题,唐代交通发展与文学风格的变化,注意到行记内容形式的创变和文化特征,唐代驿传影响诗风的变迁等问题。研究贬谪,着力贬谪文学的悲剧精神和演进轨迹,注意贬谪诗人的书写特点,逐臣的文学风格和艺术特征。研究地域文化,注意不同地域文化在诗歌表现中的差异。不少研究对诗路诗歌有精彩的艺术分析。

要继续这方面的研究。研究范围可以拓展。可以考虑专门专题研究,不一定包含在交通或贬谪等研究的范围内,可以考虑以文学本身的某些问题作为主题。注意内容的变化,因为行走于诗路,羁旅行役,唐代出现大量羁旅客愁、思乡、思友,出现大量离别、送别诗。这些有的是传统主题,但唐人有更为大量的描写和表现。更要注重审美和艺术把握。一方面,诗路艺术随着唐诗艺术的发展而发展,另一方面,丰富多样的诗路生活,促使诗人更为细致深入地探讨诗歌艺术,给艺术表现予丰富生动的空间。唐人在各种诗体上都有达于颠峰的艺术创造,比如山水诗,他们善于表现山水的美,特别是名山名水的美,把山水的美变为艺术的美。这种艺术创作,和诗路有什么关系?因为行走于诗路,唐人善于艺术地表现羁旅客愁感受,善于把握和表现行路客愁离别最动人的那份感情,善于表现行路客愁刹那间的感情片段,巧妙选用意象,表现行路客愁的微妙诗味,善于营造诗歌氛围,表现行路客愁。这方面的研究值得注意。诗路诗歌的研究,要关注其人文内涵、地域色彩、形成因素、承传关系、发展脉络,还可以考虑诗路诗歌自身的内在结构、意象、境界、词采、声律等等,这些方面,因诗路影响而有哪些新的变化?可以从整个文学史的高度来考察这些问题。有些研究,有些变化,研究深入,具有文学史的意义,自然会进入整个文学史发展的链条。

创新,仍是第一要义。在现阶段,唐诗之路处处都是有待拓荒的领地,每一块领地都有创新的课题。发掘新材料,做好基础性工作,是创新的根本。拓展思路,充分展开,就容易发现新的问题,提出新的见解。把研究对象本身的面貌弄深弄透,对事物有更为准确全面的把握,在此基础上,站得更高一些,视野更开阔一些,着眼全局和整体,着眼发展和变化,才有可能提出独特的见解。力避刻意标新立异,求险求怪,切忌四平八稳的老调重谈,观点的某些方面不那么完善,但它新颖,能启发人们关注一些新的问题,对事物和现象作进一层的思考。我们需要这样的独到创新的深入思考

作为新的学术增长点,唐诗之路研究有着非常开阔的前景。相信会不断出现新的成果。《唐诗之路研究》集刊,就为发表这些成果提供平台。这是研究的平台,也是交流的平台。读者通过集刊,了解唐诗之路研究的最新进展,相交交流,促进相关的研究。希望它能起引导作用。文章选题,研究方法,观点创新,可以考虑设置一些能概括唐诗之路研究重要领域的栏目,加强这种引导作用。希望能引导高校学界的研究,也引导地方的研究。唐诗之路研究,大的架构,可以写成专著,而一些具体问题,需要写成论文。论文的写作,有时难度不亚于专著,它需要提出的问题更明确更集中,论述更集中更充分,并且观点更有创新。论文和刊物都应该有流传价值,这就对我们的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唐诗之路研究》集刊应该是开放性的,有海纳百川的包容性。展开各种研究,包容各家观点。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相信集刊凝聚学术力量,有自己学术特点,对唐诗之路研究乃至整个学术一定会起非常积极的推进作用。


2023年11月12日于南开,2024年1月4日修改



(原载《唐诗之路研究》第一辑,上海:三联书店,2024年6月)


REFER
参考文献


[1]王超《杜甫遗迹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年。
[2]宋红《杜甫游踪考察记》人民文学出版社2020年。
[3]梅新林与葛永海合著有《文学地理学原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此外还有其他很多著作。

(
END
)

供稿:刘  晓

编辑、排版:曹  迅

审核:查清华




辑刊征稿 | 《东亚唐诗学研究》

论坛征稿 | “东亚唐诗学”硕博论坛

唐诗学研究
欢迎关注  投稿  转发  交流合作
    dongyatangshixue@163.com
  



唐诗学研究
上海师范大学唐诗学研究中心,致力于唐诗学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唐诗学理论的探索与建构,关注海内外唐诗学研究的最新成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