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进去”世界名著是书的问题还是人的问题?世界名著需要祛魅吗?应该如何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

文摘   2024-09-05 08:54   加拿大  

阅读名著是一个自幼伴随我们成长的课题。

著名教育学家李希贵先生在高密一中当语文老师时曾做过一个实验:让自己刚刚上初中一年级的儿子和上初中三年级的侄女,参加了高三的语文期末考试。批卷结果出来,让人意外的是:两个念初中孩子的平均分竟然跟高三的平均分不相上下!两个没有专门在语文课堂上接受大量的讲解、训练的孩子,靠什么得到这样的成绩呢?

李老师说,靠的是在不同的年龄,大量的适合他们的名篇名著的阅读他相信,“爱读世界名著的孩子,会有超出年龄的眼界和心胸。”


不可否认,读名著对个人的提升是巨大的。但是,世界名著读起来并不一定都让人舒适,甚至一些名著相当难读。

我记得小时候,读名著给我的感觉大多是被动阅读且不易读懂的。近些年,尝试读《百年孤独》,毫不夸张的说有被虐到的感觉。直到现在,享受名著阅读的喜悦仍遥不可及。我仍然认为,对一个小学生或者中学生而言,大部分名著是对当时认知的极大挑战,也可以说实在是有些反人性。


当然,有的人说不喜欢阅读、不喜欢读名著,是因为从小没有培养起阅读兴趣和习惯,但我认为这个因素只是很小的一个方面,习惯和能力也许相对容易培养,但兴趣和从阅读里获得的喜悦却是很难通过培养得来的。


如马克·吐温所言,“名著就是那种人人都说好,但不怎么读的书。”这句话虽然不完全客观,但却反映出一个很普遍的现象,这就是不见得喜欢名著的读者虽不在少数,但是有种距离感一直存在。 



 世界名著为什么不好读 



一、先说人的问题——为什么有的人不爱读世界名著?


第一,对文字本身不敏感。在人还没有发明文字的时候,人们交流靠的是交谈、作画等等方式,到了现代,表现思想的方式更是非常多元的,文字,自古以来只是思想交流的方式之一。而世界名著的最主要的载体,是文字。但是,不同个体对文字的感知程度、敏感程度是有差异的。有的人天生一目十行,读到李白,迅速就感受到诗仙文笔下的那种磅礴和洒脱。但有的人天生就很难感受文字所传达的情感与深意。不爱读名著可能只是一种对文字这一表现形式的顿感导致。



第二,对文学不感兴趣,而无关文化。世界名著广义上讲应该包含各个领域,哲学、自然科学等也在此之列。但是,从世界名著目录上来看,世界名著四个字几乎就快要指代世界文学名著了。在我印象中,被推荐的世界名著,基本清一色文学著作,比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老人与海》等等。说到世界名著,我们也不太会想到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世界名著”这四个字,份量是何其重,但它所指代的内容,总给人一种感觉——如果不读世界名著,就是与整个世界文化、文明的严重脱节,简单说就是自己没有文化。


但是这样的理解显然是片面的,我们每个人对知识都有所倾向和偏好,喜欢天文地理的朋友,也许不一定喜欢看《悲惨世界》,但却对宇宙科普读物爱不释手,他不一定要强迫自己融入文学圈子。


第三,权威压制带来的反感这个可能大家都深有感触。《钢铁是怎样练成的》中就有一段大家倒背如流的名段,当时我的一位同学,就是因为背诵了很多次,总是记不住,后来他说他再也不想看这本书了。那些被当成绝对正确强行记忆的篇章,可能不但不会让人对名著名篇产生兴趣,反而会激发人的抵触情绪。


下面再说说书的“问题”——为什么那些名著不易亲近?

第一,名著阅读本身有其门槛。

名著之所以为名著,不仅仅是所谓的“好”、“看的下去”就能一言以蔽之的。名著们经得住时间考验的一个原因就是它们的内容不流于表象,反而更加接近于社会的本质,探索的是“深层规则”。这些规则又十分立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名著里的信息密集度很高,如果深度阅读能力不够,很可能情感反馈机制会被破坏,阅读体验也就上不去。


除此而外,这里的门槛还包括很多其他方面。比如,历史文化差异,读者没有了解外文名著产生的历史背景、人文习俗,就很难读懂人物行为背后的深层原因;再比如,语言翻译的问题。翻译本身其实是一件“不可为而为之”的事,加上其有很强的主观性,这也会给读名著增加了一道障碍——要么读者精通外语,要么得依赖一个不差的翻译。


第二,名著中充斥各种不同的价值导向,当它们与读者本身价值观发生冲突的时候,阅读也会变得十分艰巨。


其实,这个问题归结到书的问题里来,是有些牵强。名著由于产生时代不同、历史背景不同,所表达出来的价值不一定符合当下每个人。应该说,每一位作者的表达与每位读者的理解,都是开放与多元的。名著中的三观在一些人看来可能是“正”的,但在另一些人看来不一定“正”。而名著本身也没有传播所谓正确三观的义务,名著们更多的只是勾勒社会百态,需要深入思考的是读者,而如果读者的价值观和名著中的价值观发生冲突的时候,那么读者和作者的对话就变得困难起来。


第三,名著之所以是名著,它的评价体系代表的是只是一部分人的声音。读者可以自行感受,从不同的角度去感受名著呈现出的立体全貌和局部切面,多用辩证观点客观评价,不必跟风叫好,失去独立判断。

 不喜欢读名著应该放弃吗? 



人们希望从阅读世界名著中获得的,主要是阅读能力的提升,世界历史文化知识的学习,独立思考能力和哲学思辨能力的提高。但是,我认为如果放在“读名著带来的是不好的体验”这样的前提下,那想要获得以上好处完全可以寻找其他更为适合的方式。


我们开头提到“爱读世界名著的孩子,会有超出年龄的眼界和心胸。”虽然说我个人也很认同这句话,但千万不要理解错了——这句话不表明不爱读世界名著的孩子,就不会有超出年龄的眼界的心胸;也不表明,读了世界名著的孩子,就会有超出年龄的眼界和心胸。(一道简单的逻辑推理题哈)。如果不是一个“爱读名著”的人,想达到这种眼界和心胸完全尝试其他途径,而不必要求自己历经那些不好的体验、牺牲自己过多的精力。

比如,读名著可以培养人的文学素质。但需要知道的是, 如果阅读能力本身较弱,就不适合再用读名著这种方式了,因为原因刚才已经说过,读名著的门槛比较高,在这种情况下,会有揠苗助长的风险。这时候需要的是循序渐进,由简入难。


比如,读名著可以了解世界各地文化。但在传媒多元化的今天,我认为看一部好的纪录片或者亲身走访实地,都是更符合当下的方式。另外研学、游学等辅助教育方式可能会让这种文化体验更加直接。


比如,有人说阅读名著可以让人参透人性。但人们需要了解的是符合所处年龄认知阶段的人性, 就像“童言无忌”,我们不会要求一个小孩像大人那样为人处世。伴随着成长,人们会逐渐适应环境,本能形成感悟和认知,这种认识很可能更立体、更生动。名著中的人性需要读者站在历史坐标下深入剖析,这种能力很有可能对一个未成年人来说,是不具备或不健全的。


还有人说读名著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帮助你构建一个优秀的底层认知框架。比如,“看《汤姆叔叔的小屋》,让人知道这是个世界上会有比自己更惨的人,要善良要做善事;看《欧也妮葛朗台》,能明白了有钱买不了爱情,太小气太抠门的守财奴会很悲剧。但事实上,名著并不回避任何世间丑态,很难说你读到的故事一定会树立正确的三观。要树立良好的三观,家庭教育、历史学习、道德实践都是更为重要且不可或缺的因素。


 对读名著引申的教育思考 



1、“世界名著”狭义的来说只是世界文学名著,应广义的理解世界名著

这个话题刚才已经讨论过,广义的世界名著包含各个领域,但现状是“阅读约等于读名著,读名著约等于读文史”,人们还是习惯使用其狭义的含义,当然这种习惯并没有错,只是我们心里应该清楚,这个框架必须要清理出去。

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牛顿的著作从对人类文明的贡献上来讲,丝毫不比哪本“世界名著”少。如果一个人感概于牛顿运动定律的伟大,而不是站在历史高点的认为其理所当然,其实这已经堪比消化了一部旷世的世界名著了。

而如果大家已经习惯于讲狭义的“世界名著”,那么我们每个人自己要清楚,这只是狭义的用语习惯。作为教师,也应当讲清楚这一点。不是每个人都一定要闯入文学的世界。

2、不过度神话世界名著。

最近流行的一个词“祛魅”,虽然我不是太喜欢这个词——什么事都要来祛一祛魅,显得早已见怪不怪的世面感。但是“祛魅”却是客观看待一个事物的一个基本方面,我们应该客观的看待世界名著的高度,既要看到世界名著所包含的文化内涵、精神内涵,也应看到作者在表达思想时要受到的历史局限性。

3、不益过早阅读世界名著。

读懂世界名著,尤其外国名著,需要跨越文化差异、扫除历史盲区,这本身就并不容易。对一个小学生来说,历史文化知识框架尚未健全,有的可能能够边看边学,产生好的效果,但是缺少辅助或正确引导,很可能会在读其中一些内容时,理解出现偏差,得失难评。 


4、培养阅读兴趣,不妨从兴趣领域入手,而非直奔世界名著。



比如,一名学生喜欢物理、化学,语文成绩常年拖后腿,没有阅读兴趣,那完全可以从那些物理学家、化学家的故事开始,我想拉瓦锡的故事其精彩程度并不比一本莎士比亚逊色,而拉瓦锡的故事又可以是十八世纪欧洲历史的一个小小缩影……人的兴趣的扩展往往可以这样以点带面。

适合开课外书单的绝不限于语文课,任何课程都可以“”课外书单(无意增负),以便让学生有更多的阅读选择。只有当选择覆盖了兴趣,才能更有效的激发每个学生的求知兴趣和对阅读的内生需求。


5、提防诸如“读名著的孩子更有前途”这样的论点影响到真正的教育。

其实这个句式“××样的孩子更有前途”,省略部分可以填充的内容实在是太太太多了,我甚至可以说爱吃肉的孩子更有前途,如果可能,还可以附加一大堆的数据作为支撑。但这么做,对真正引导一个孩子走向所谓的“前途”之路并没有任何意义。可这就是这句话(这个句式)真正需要警惕的原因。

一个人要有“前途”,首先在于如何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每个孩子都是等待被发现的那颗小星星,如果我们今天看到“读名著的孩子更有前途”,就给孩子硬塞各类名著读物,明天看见那种孩子更有前途,又去做类似的事,而毫不考虑孩子本身的天性……那么,这么做并不比让孩子自由发展来的更好。

 总结 


如果读不进去世界名著,完全没有必要自我怀疑,或强迫自己阅读。不读名著不爱读名著并不是文化的缺失,也不意味独立思考能力不强。如果因不爱读名著,产生纠结甚至羞耻感,那应该早点释怀,用其他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独立思考、审视世界就好,更美好的自己也许并不藏于文学当中。


这个道理就如同,我们都知道吃西兰花有很多好处,但是如果你实在觉得它难以下咽,那完全可以不吃,用其他喜欢的食物来弥补营养的摄取。因为,人的体验也是重要的。条条道路通罗马,人们的成长需要寻找并发挥自己的优势,不断树立自信,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END



大老李聊数学
“大老李聊数学”(喜马拉雅FM自媒体节目)粉丝公众号,不定期发布节目相关知识,讨论各类趣味数学问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