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历史文化研究成果粲然

楼市   2024-10-30 15:08   湖南  

    永州历史文化研究成果粲然

                 杨金砖

    据有关资料表明,永州地面不可移动文物雄居湖南市州之首,其雄厚的文物资源充分说明了永州历史文化的灿烂。其实,近年来,永州的历史文化研究成果也非常丰硕。近40年来,永州在文学艺术和地域文化研究方面共出版的各类图书已达到1000余种,主要表现在以下11个方面:

       

    1)舜文化研究成果丰硕

    虞舜文化的开掘,最早起于1995年前后,一是零陵师专龙震球老先生对九疑山舜帝陵资料汇编,二是宁远县对九疑山舜庙大庙修复工作的启动。2001年开始筹备祭舜活动,2003年后,相继成立永州市舜文化学会和湖南省舜文化研究会,不仅举办了各类高规格、大规模的祭舜活动,而且大兴学术研究之风。

    

    首先王田葵教授的《舜文化传统与现代精神》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5月出版,随后,张泽槐先生的专著《舜帝与舜帝陵》于2006年由中国文史出版,郑国茂撰写的《舜帝之谜》人民出版社2007年出版,陈仲庚教授出版了《德祖大舜》(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出版)、湖南省舜文化研究会组织出版的有《舜文化研究》(第一集)(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出版),《嶷山论道:九嶷山舜文化研究论文集》《2015(中国·九嶷山)依法治国与舜文化研讨会论文选》,陈仲庚主编《舜文化与和谐家风建设——2017年舜文化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月出版等文集,易军会长在东安组织出版了《舜皇山人文旅游高峰论坛文集》(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8年出版),创会会长唐之享省长组织编写了《虞舜与九疑》(岳麓书社出版,2012年出版)

    针对广西民间学者蒋咸喜的舜陵在全州之说,永州学者蒋政平、张泽槐、陈仲庚、唐柏荣等人对蒋咸喜的错误言论进行了学术争辩,为此,在舜帝陵基金会的资助下,唐松成、陈仲庚将争辩论文收集梳理,编辑整理成《宁远九疑:千古舜陵朝圣地——九疑山舜帝陵历史地位综论》一书,交由中国书籍出版社于20231月出版。此书出版后,其舜陵全州说基本消停。

    学术活动的兴起,由唐之享、陈仲庚、陆魁宏、吕芳文等组织编纂了大型文集《虞舜大典》(古代文献卷、现当代文献卷、图像卷),共10大册,计1000余万字,成为近百年来舜文化研究方面的集大成者。陈仲庚先生于2010年主持编纂了“舜文化丛书”10册。

    在电视媒体宣传方面,自2010年来的多次省祭活动,不仅通过湖南卫视频道向全世界同步传播,而且还先后聘请了张京华、陈仲庚、潘雁飞等舜文化方面的专家学者作为嘉宾主持,现场进行讲解,极大地扩大了舜文化域外影响力。

    此外,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省舜文化学会创办了会刊《舜文化研究与交流》,每年4期,定时出版,形成了舜文化研究会的凝聚力。

    由于舜文化研究方面的杰出贡献,湖南省舜文化研究基地落户湖南科技学院,陈仲庚教授、潘雁飞教授相继成为该研究基地的首席专家,并成功申报一系列省级重大科研课题。

   (2)柳文化研究持续推进

    柳宗元研究,起始于1980年代,全国首届柳宗元学术研讨会于1981年10月在零陵师专召开,来自国内80余位学者专家参加。随后,在《零陵师专学报》上创“柳宗元研究专栏”,并由龙震球、陈雁谷、何书置、夏卫平、龙国庆等成立了永州市内的第一个研究所,即“柳宗元何绍基研究室”。

    进入2001年,在杜方智、蔡自新、陈松柏、吕国康等人的努力下,成立永州市柳宗元研究学会,于2002年成功举办第二届柳宗元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将中国柳宗元研究会的秘书处迁至永州,永州从此成为全国柳学研究与交流的重镇,日本的户崎哲彦、下定雅弘、黑田真美子,韩国的权锡焕、金钟声、洪直承,马来西来的郭莲花,新加坡的衣若芬,以及美国作家波尔比特,相继来到永州,寻觅柳子足迹,探寻柳子精神,感悟柳子文章。

    翟满桂教授的“柳宗元年谱长编”于2012年获国家教育部立项,“历代柳宗元研究文献整理及数据库建设”于2016年获国家社科基金立项,从而,随着科研课题研究的深入,柳学研究的视域不断有新的突破。从过往的对柳宗元的文学思想、哲学思想、政治思想、教育思想的研究,渐渐深入到柳宗元文本传播、遗址勘正、濂政理念、民本思想的发掘。

     

    出版的柳学著作十分丰硕,从何书置先生的《柳宗元研究》到杜方智教授的《柳宗元在永州》,翟满桂的《一代宗师柳宗元》《柳宗元年谱长编》《柳宗元永州事迹与诗文考论》,吕国康的《柳宗元诗歌赏析》《柳宗元评说》《柳子风范》《柳子庙文献汇编》《湖湘唐诗之路视野下的柳宗元研究集成》,骆正军的《柳宗元思想新探》,以及长篇小说《灞亭柳》,杨再喜博士的《唐宋柳宗元传播接受史研究》,雷运福的《柳宗元集版本探微》,吴同和先生主编的《柳宗元研究大系晋湘篇》等,以及《柳宗元大辞典》的出版,奠定了柳学研究的坚实基础。

   (3)濂溪理学研究独辟蹊径

    濂溪理学发端于永州一隅,而流布神州大地,成就了湖湘学派,影响着自宋而后的中国近千年的历史进程。也因此而湖南获“潇湘洙泗”之誉。

    为弘扬濂溪理学,湖南科技学院在张京华先生的倡导下,于2014年成功申建了湖南省社科普及基地“湖南科技学院国学研究所”,随后,获批“湖南省濂溪学社科研究基地”,基地研究成员张京华、周建刚、王晚霞、李花蕾、周欣等成功申报一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科研项目、湖南省重大社科科研项目,成为永州社科研究的一大亮点。

    永州推出的周敦颐方面的研究著作有:

    胡正耀先生的《理学鼻祖周敦颐》中国友好出版社2004年出版)、《濂溪理学》(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出版)、张泽槐先生的《周敦颐探秘》湖南人民出版社2012年出版),刘翼平《周敦颐思想地图》湖南人民出版社2017年出版)周良英编著《周敦颐著作释译》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7年出版)黄新姿的长篇小说《大宋清官周敦颐》中国方正出版社2016年出版)。

  

    周建刚的《周敦颐与宋明理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出版),王晚霞博士的《濂溪志八种》(湖南人民版2013年版)《濂溪志新编》(中国社科出版2019年版)《濂溪志新编》(中国社科出版2020年出版)《濂溪志新编》(中国社科出版2020年出版) 《日本濂溪志》岳麓书社2022年出版)

    尤其是2018年周敦颐诞辰1000周年全国学术研讨会在道县召开之后,濂溪学的研究业已成为湖湘地域文化的一个重点。但是,自张京华教授团队调入湘南学院之后,周建刚调至安徽大学,王晚霞教授调到天津科技大学。目前出现研究队伍断层现象,后继接续乏力等不利现象。濂溪学研究接下来有可能被郴州所取代。

  (4)摩崖碑刻与书法艺术异彩纷呈

    永州地域摩崖碑刻之丰富,在全国应占有重要地位。据文物部门统计,在永州境内,摩崖碑刻群共有43处,总计3000余方,占到湖南摩崖碑刻总量的一半以上。据侯良先生的《文博基础知识教材》所介绍:湖南自秦汉至南北朝有碑刻7块,永州占3块;隋唐五代碑刻41块,永州占22块;宋代碑刻53块,永州占21块。1995年《湖南省志》中所录存的52块有影响的古碑中,永州占16块。永州因碑刻而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就有“祁阳浯溪石刻群、零陵朝阳岩与淡岩石刻群,江华阳华岩石刻群等4处;而被列入省保单位的有江华的寒亭暖谷石刻群,东安的九龙岩石刻群,江永桃川镇的石枧摩崖造像、石刻,江永潇浦镇的层岩摩崖石刻,零陵拙岩石刻群等,而市一级的更多。

    摩崖石刻是凝固在石崖上的文明史,它展现了永州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2021年9月18日,永州摩崖石刻拓片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展出,“摩崖上的中兴颂”瞬间引爆媒介,名扬天下。张京华研究团队以祁阳浯溪摩崖为研究基础,成功申报2023年度国家重大社科基金项目,获得80万元的经费支持,成为湖南二本高校中的一大突破。

    关于永州石刻研究而出版的各类著作有:谢心音主编的《永州石刻拾萃》(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出版)欧阳友徽《浯溪摩崖石刻大解密》内部刊印),张京华、陈微主编《道州月岩摩崖石刻》天津人民出版社2017年出版)张京华《永州摩崖石刻精选》(湖南美术出版社2019年出版),李花蕾著《湖南两宋摩崖石刻考释》广西师大出版社2021年出版),李花蕾、张京华著的《湖南地方文献与摩崖石刻研究》华东师大出版社2011年出版)等。

   

    除了摩崖石刻,永州书法文化同样光彩照人。自1990年代以来,永州相继召开了怀素草书全国学术会议、何绍基书法学术会议。相继出版了一系列书法作品集。如黎笃田《黎笃田书法作品集》2014年10月中国文艺出版社出版),罗峰林的《湖南省书法院艺术丛书:罗峰林卷》(荣宝斋出版),邹武生《邹武生书法作品集湖南美术出版社2011年出版),何维力《何维力行草书法》中国文艺出版社2014年出版),魏湘江主编《永州书法三十人》中国文艺出版社2008年出版)、《潇湘雅集——永州十九人书法作品集》2010年出版),唐朝辉主编《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永州市书法篆刻作品展览作品集》中国文艺出版社2008年出版)周进隆老先生的《周进隆六体书法集》(共六册)湖南美术出版社2014年出版),等等,再加上美术作品,估计近40年来已超过百部。

  (5)考古发掘震撼世界

    永州远古文化遗存丰富,从道县福岩洞遗址到玉蟾岩遗址,从东安大庙口的坐果山夏商周遗址,到零陵凼底乡的望子岗商周遗址,以及零陵城北鹞子岭战国至西汉墓葬群和道县鬼崽岭的祭祀遗址等,无不揭示了一个事实,地处五岭北麓的潇湘大地,自遥远的远古时代起,这里并不是中原人所想象的南蛮之地,而是一个文化富集,文明超前的人类宜居之所。

    永州考古中震撼世人的大发现从未间断,而研究著作不多。目前只有赵荣学主编《考古发现》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出版),李小星、赵荣学编《永州国宝》(湖南美术出版社2013年出版),杨中瑜撰写的《历史深处的记忆:永州馆藏文物随笔》(经济日报出版社2021年出版)等为数不多的几部著作。

    显然,如何跟考古发掘的步伐,如何最快最准确地及时展示永州考古文化的新进展,学术跟进和专题报道至关重要,以后还要加强这一工作。

  (6)女书与瑶族文化举世瞻目

    女书作永州地域的一种独特的,且目前仍在女性中流传使用的世界唯一一种女性文字,它产生于何时?始创于何人?源头之说有很多种,但孰是孰非?今仍没有定论。

    女书如似一只只清秀多情的水鸟,飞翔在道江盆地的潇水河畔,流淌在近似封闭的历史长河,传唱着闺阁女子的心愁和孤寡女人的艰辛。女书文字自从被人发现,便惊艳于世。相继被中国社科院、中南民族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等学者所重视。今已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女书研究的第一代学人,大致分布在武汉、北京等地,但自进入21世纪,永州学人持续跟进,已取得可喜的成果。

    目前出版的著作有:刘忠华主编《闺中奇迹——中国女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出版谢明尧、李庆福、欧阳红艳、贺夏蓉编著:《女书习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出版乐伶俐《教育学视域下的女书及其传承》湖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 欧阳红梅编著《女书传奇》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出版张国权,王金梁撰写的《女书女人处女地》湖南美术出版2011年4月出版欧小松教授出版《欧小松女书作品集》2014年内部印行《女书书法楹联作品名山卷》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9年3月出版《欧小松教授女书书法作品》《毛泽东及老一辈革命家诗词女书书法作品》等著作,于皓贡贵训著:《文字书写与性别群体:湖南江永女书群体研究》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9月出版欧阳红艳,欧阳慧编写的《中国女书书法教程》湖南人民出版社2017年12月出版

  (7)古城古村研究有所突破

    古城古村研究起步较晚,得益于永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创建和中华传统村落、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

    永州古村落的研究,最早见于胡功田、张官妹夫妇的《千年文化古村上甘棠》《龙家大院》《永州古村落》等书,随后,在市政协蒋政平主席的推动下,曾掀起一次永州古村落的保护热浪,其后,王衡生、陈仲庚、文林、周基、陈瑜等人的加入,永州古村落、古城镇研究得以深入,并取得系列成果。

    如王衡生《古郡零陵》中国和平出版社2007年8月出版)与《周家古韵》中国文史出版社2009年10月出版)、张官妹教授的《古村遗韵》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5月出版),唐青雕主编《古村遗韵》湖南人民出版社2019年9月出版),杨金砖主编的《古村神韵:零陵古村落的乡愁记忆》(中国书籍出版社,2024年1月出版),周凌志的《访尧古村》(团结出版社2021年11月出版)、陈仲庚的《古城印迹:零陵古城今与昔》(中国书籍出版社2021年3月出版)、《永州八景:零陵山水中的人文魅力》(中国书籍出版社2024年3月出版)

    尤其是永州行旅达人陈瑜,在市科协的项目资助下,这些年来遍访永州八县两区一市的古村古街古镇,在网络平台上推出了上百篇寻访笔记,以犀利的眼光,独到的感悟,飞扬的文采,纪录了潇湘大地上传统村落与历史建筑的美妙和忧伤,激发起世人对古屋大院的保护热情。

  (8)文旅融合相互促进

    文旅融合,文教融合,不仅是所有历史文化的研究成果的最后归宿,更是文化自胜、文化强市、文化强国的初衷使命。

    在这方面做得最好的是我们易军会长,他的《永州探秘》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8年1月出版、《循着徐霞客足迹游学永州》(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9年5月出版)、《跟着文人游湖南》(中南大学出版,2021年8月出版)蔡建军秘书长的《永州文化保护与旅游经济发展》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9月出版唐樱《神奇舜皇山》团结出版社2017年5月出版)、陈仲庚的《湘漓文化带:历史文化旅游之价值》(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21年7月出版)、《永州八景:零陵山水中的人文魅力》(中国书籍出版社2024年3月出版)、《潇湘旅游揽胜》(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24年10月出版),彭顺生教授的《世界旅游发展史》(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年4月出版)等,这些著作的出版,为永州旅游的深度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

  (9)美食文化一路向前

    美食文化,是一切文化的集大成者。人类社会一切进步的源泉和前进的动力,就是对饮食的欲求与对美食的向往。

    永州这片土地,因其地理环境的优越,处于北回归线附近,气候温和,物产丰盛,品种繁多,自古以来就乏美食。这里有闻名天下的东安鸡,享誉湖南的永州血鸭、零陵牛扣、祁阳曲米鱼、道州胙肉、江华瑶族十八酿、宁远豆腐丸子等。在永州大地也走出了一批名厨大勺和一批永州美食的研究者。

    近些年来,在冯祥发、李一凡等人的努力下,相继推出一批永州美食读本。如冯祥发编著的《美食特产》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5月出版冯祥发、李一凡主编《永州美食》湖南文化音响出版社,2015年3月出版冯祥发先生的个人独著《寻味永州:冯祥发饮馔笔记》(湖南文化音像出版社,2019年12月出版),李一凡的《那山那水那美食》(湖南地图出版社,2024年5月出版)等。

 一碗大西门凉拌粉,让我们清晨的味蕾从此活跃,一桌柳子家宴,让我们回到唐宋的生活场景。饮食文化是文旅产业的根基,更是我们历史记忆里的乡愁。培植、开掘、引领,我们任重而道远。

  (10)文艺创作积极进取

    永州文学的隆起,第一得益于虞舜南风的薰染与薰陶,其次源于元结、柳宗元的引领,然后有舂陵李郃、濂溪周子、祁阳陶岳陶弼父子、宁远乐雷发、永明周尧卿,道州何绍基等本土文人的跟进,渐次形成永州地域的潇湘文风。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叶蔚林的身体力行的薰染下,永州文坛风生水起,胡宗健、郭明、李长廷、杨克祥、余艳、赵妙晴、蒋三立、黄爱平、王青伟、唐樱、江南雨、田人、陈茂智、魏剑美、荷洁、吴茂盛、青篦、李砚青等,形成了永州文坛最活跃的生力军。据不完全统计,近40年来,永州籍作者出版的文学作品已达600余部,包括理论研究,总数超过1000种。蔚然壮观的景象,已渐渐显现在我们眼前。

  (11)何仙姑文化研究聚焦永州

    何仙姑民间传说来已久,有湖南永州说,有广东增城说,有福建武平说,在浙江、山东等地也有何仙足迹。但何仙姑祖籍何处?地望何在?刘翼平研究团队经过十余年的努力,2012年成立了永州何仙姑文化研究会,2021年“永州何仙姑传说”被列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代表性项目,刘佳音还被列为该项目省级非遗传承人。此外,还组织力量编辑了《何仙姑文化研究》期刊,并将历史文献中有关对何仙姑的记述进行了整理,同时还创作何仙姑化的文艺作品,努争取国家级课题和省级文化专2024年5月出版了《何仙姑文化现象研究》非遗专,以翔实的文献奠定了何仙姑永州说的坚实基础。

欢迎关注、评论、点赞、收藏,您的鼓励就是动力!

策划:蔡自新

编辑:唐国林 微信号:shstgl  邮箱:shstgl@sina.com

锦绣潇湘文化
锦绣潇湘文化创意产业园坐落于人文荟萃、风景秀美的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园区以教育培训为支柱产业,致力于“立足高校,服务教育”,着力打造一条“后湖火车头国际教育街”,成为长沙新的文化地标。官网:www.hnjxxxwcy. com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