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力劝中国上杠杆

文摘   2024-11-21 11:41   北京  

彭博提出一个观点,中国的政府负债并不高,因为其持有其他政府没有的资产规模。通缩风险下,应该积极扩张财政。

从一个角度看,经过数十年的基建热潮,中国的广义公共负债徘徊在 GDP 的 120% 左右,广义的财政赤字则超过 10%。这里的广义负债,包括了地方债务,及表外隐性债务。

之所以迄今为止,只有债务置换没有财政刺激,是因为人们认为,任何大规模刺激只会导致债务进一步累积,并最终威胁金融安全。

随着控制隐性地方债务,明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净债券发行量可能会继续减少。在经济衰退时期,家庭会增加储蓄以备不时之需,这意味着公共部门必须花钱来避免通货紧缩螺旋。

目前的做法恰恰相反。12 个被认为违约风险较高的省份被限制基建支出,这些限制措施被认为是减缓地方债务增长的快速简便方法。

穆迪的数据显示,2023 年,云南的 GDP 中超过 30% 是由基础设施投资支撑的 ,而去年基础设施投资下降了 11.4%,今年上半年下降了 9%。高层希望培育高端制造业,并愿意为其提供资金,但云南尚未找到新的增长引擎。上半年该省经济仅增长 3.5%,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紧缩措施只会恶化其偿债能力。

仅根据债务与 GDP 比率等简单的会计指标来判断债务风险也不合适,这些指标反映的是过去的情况。相反,应该考虑未来如何处理其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端。

与西方国家政府借款来为经常性支出买单不同,中国的举债主要用来进行建设基础设施和国有大企业。因此,政府拥有大量资产。

根据 Gavekal Dragonomics 的数据,其账面净资产可能高达 170 万亿元人民币,约占 GDP 的 140%。现在这些资产的账面价值能否实现尚有争议,通货紧缩环境不利于资产出售。

私营企业和政府的利益是一致的。通货紧缩对企业和负债者来说都是沉重的打击,偿债和资产处置都变得困难。政府税收收入也在下降,但地方政府要偿还的名义金额却没有变化。

不应该犹豫,政府应该挺身而出上杠杆。

凯利经济观察
在这个充满变革和挑战的时代,我们深感分享与交流的重要, 这不仅是一个思考分享平台,也是一个智慧汇聚社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