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无常,人生如梦,这样的感叹贯穿了人类历史的诸多时刻。对于日本人而言,“无常”不仅是一种抽象的哲学观念,更渗透在他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无常”一词最早指的是变化无常的状态,如《后汉书·西羌传序》所言:“(西羌)所居无常,依随水草”,意指环境的不断变迁。在古代,甚至还将无常视为勾魂的黑白鬼差,用以婉转指代人的死亡。
尽管“无常”原意并不复杂,但佛教传入中国后,赋予了它更深的哲学意义。
△無常偈 / 書の散歩道
东汉明帝时期(公元67年)佛教传入中国,《无常偈》中的“诸行无常,是生灭法”,意即“世间一切事物无法永恒,始终处于变化之中”,让“人生无常”的观念,从此深深扎根于国人的心中。
然而,东西方对无常的理解并不完全相同。古代中国人面对自然的不可控,因自身的渺小感到无力,只能感叹人生短暂、命运无常。
那些在田野间耕作的人,往往一边无奈地叹息。一边继续追求佛道或道家的智慧,寄希望于超越世俗的生活方式,以求参透世事无常的奥义。
今人则不同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逐渐掌握了改变自然的能力。现代社会的人们已然习惯于将无常与“及时行乐”联系在一起——因为世事无常,所以更要抓住当下的享乐。
相比之下,日本的无常观却显得更为独特。在佛教传入日本之前,无常的观念已经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古代日本诗歌中频繁出现对万物瞬息变化的感叹,便是最好的证明。
有学者认为,佛教无常观在日本的迅速传播,正是因为这里早已有之的文化土壤。尽管无常观是否为日本“自有”或“舶来”仍有争议,但毋庸置疑的是,无常观已深深渗透进了日本的社会文化和日常生活之中。
过去,日本人在旅行途中若草履破了,便随手一换,如今依然如此,只不过改为“出门旅行时,内衣裤脏了就扔”。不仅如此,家电、汽车一旦旧了,也多半直接丢弃更换... ...这些小细节,无不反映着日本人对无常的深刻体悟。
日本的建筑也颇具无常感,木质结构的房屋,数日间便能拔地而起。无论是外表的木质屋顶,还是内部的纸糊拉门,一切都似乎不为长久定居所设计。
在这份无常中,日本人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从容。一位老人曾在谷川岳拍摄滴落在苔石上的水珠,足足拍了两个小时。他仿佛在那一滴将落未落的水珠中,体悟到了人生的无常。
自古以来,中国的地理环境广阔稳定,赋予了国人追求对称、完整和永恒的审美情趣。国人对偶数的喜爱,对于对称、对偶的迷恋等等,其源也大概于此吧。
而日本却地形复杂,地震、台风、火山等灾害频繁,使得日本人无法追求永恒的美,反而形成了对不对称和短暂瞬间的崇尚。这或许就是日本人偏爱奇数、不对称布局的原因之一。
从七五三节到五七五的俳句,乃至日本庭园中刻意制造的不对称景观,都体现着日本人对无常的美学追求。
我们在试图抗衡无常时,日本人却选择了享受、欣赏甚至品味无常,把“物哀”之美与无常感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日本人独有的审美情趣。
日本作家吉田兼好在《徒然草》中写道:“樱花并非只在盛开时才美丽;月亮也并非只在满月时最美。”含苞待放的花朵、落满枯叶的庭院,往往更能引人深思。
飞花落叶中,日本人找到了无常之美。正如《宝物集》中所言:“樱花一瞬,灿烂开放,又飘落归根,恰如人生的无常。”
伊势神宫的“式年迁宫”制度,每二十年就拆掉重建神宫,也许是日本无常观的集大成。神宫的木材被切成小块分发给香客,被称为“圣木”,这种大规模的重建,无不彰显着无常的力量。
无常往往让人焦虑。但在日本,无常却成为了从容的源泉。
心敬和尚在《心敬僧都庭训》中写道:“常观飞花落叶或草上露水,方知人生如梦幻,行为则温和,心境愈幽深。”而鸭长明则进一步强调:“看到花开花落,见月出日落,内心渐渐变得澄澈,尘世的杂念随之消散,这便是解脱的开始。”
日本人对无常的从容与淡定,并非虚言。从古老的神话传说到日常的建筑风格、从樱花飘落的瞬间到传统仪式中的点滴,无常观像是一道深刻的印记,融入了日本人的集体意识。
无常,不是让人绝望的象征,而是一种对生命流转的坦然接受。这样的态度,确实使日本人在不确定的环境中获得了心灵的平静,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性。
然而,这种从容也可能带来负面的影响,使得他们在面对不公或需要改变的现实时,过于接受现状,削弱了他们直面挑战、改变命运的力量。
△来源 / pakutaso
对其他民族来说,面对无常,是不是也该反思我们如何处理生活中的不确定性?我们是要急于控制一切,还是该像日本人一样,在接受无常中找到平静与从容?或许,这是一场属于每个民族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