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钱买“亲情”、拒绝“孤独死”:日本公司“代理保证人”服务破解老后困局

职场   2024-11-21 13:10   上海  

























随着社会老龄化和独居人口的增加,曾被认为理所当然的亲情支持正逐渐成为一种奢侈品,折射出现代社会的复杂人情与制度矛盾。



年纪渐长后,无论是去医院看病还是申请入住养老院,这些过程本身就已复杂而充满挑战。如果此时连一个值得依赖的亲人都不在身边,无疑会让原本的困难变得更加艰难。


△来源 / trinity-tech


作为“养老天堂”的日本,通过完善的制度试图为这些孤单的老年人带去关怀。《朝日新闻》在11月5日的一篇专题报道中,探讨了原本只是老年群体面临的“保证人”问题,如何逐渐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


去年6月,大阪一位独居的73岁女性玲子(化名)在家贴壁纸时意外从椅子上摔下,导致左膝骨折。她独自打车前往医院就诊,医生建议两周后进行手术,但提出需要直系亲属的信息作为保证人


玲子年轻时父母双亡,一直未婚,唯一的亲属是表弟,而表弟此时正因癌症晚期住院。玲子以为填写表弟的联系方式只是例行公事,并叮嘱医生不要主动联系对方。


然而,手术当天她突发肺栓塞并心脏骤停,医院在紧急情况下还是联系了表弟。只有在获得他的许可后,医院才能为玲子安排CT检查。而此时,表弟自身也因病情严重难以应对。


来源 / unsplsah


这一经历让玲子倍感愧疚:“这不仅给他增添了负担,也让我自己进退两难”。手术后,她因转院再次面临“保证人”的问题,幸好此时一家专门提供保证服务的公司,解了燃眉之急。


这类公司收取数万日元的入会费和每月5000日元的会费,不仅能满足医疗机构对于担保的要求,还可提供包括日常协助在内的多项服务。这种机构化的保障方式虽然有效解决了许多老人的实际需求,却也引发了业界的争议。


从积极的角度看,保证人服务为老年人提供了很多切实帮助,例如代替亲属办理房租支付担保、突发事件联络、住院手续确认及善后安排等。


然而,保障服务并非单向需求,养老机构同样需要保证人的存在


△来源 / trinity-tech


据日本福祉大学社会福祉学部筱田道子教授的统计,在配备护理服务的养老机构中,有89.2%的机构认为,有保证人能让老人的日常生活更便利;而住家型老人院中,这一比例也高达82.2%。


2021年,日本总务省对东京圈医院和诊疗机构的调研显示,在1198家机构中,92%的机构要求住院者提供保证人,有7%的医院和6%的机构愿意介绍保证服务公司。


对此,日本全国老人福祉设施协会副会长、青叶台樱花园老人院总经理田中雅英表示:“让老人携带保证人已成为行业惯例,但必须有所限制,不能因此让老人的权益受损。”


例如,爱知县江南市的JA爱知厚生连江南厚生医院在急救及重症监护领域承担重要职责。近年该院发现,缺少保证人的患者数量显著增加


△来源 / trinity-tech


对此,医患办公室负责人野田智子强调:“我们的目标是构建一个无需依赖保证人的医疗体系,不应因家庭成员的缺失而让患者陷入被动”。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独居现象日益普遍,当亲情的纽带因种种原因变得脆弱甚至断裂时,社会制度和商业服务能否真正填补这道裂痕?


日本一些公司通过引入“保证人”服务,为独居老人提供了一种替代亲情的选项,虽有成效,但也暴露了现行制度的局限性。如何让老年人不再依赖“被动”保障,而是能“主动”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未来,如何保障这些老人的权益?虽然日本政府明确规定医疗机构不得因缺少保证人而拒收患者,但从老人的角度看,类似替代亲情的保证服务,也为他们提供了一种切实的安全感和支持。


△来源 / trinity-tech


更深层次地看,这不仅关乎老年人的权益保障,更是对整个社会共识的一次考验:当家庭的意义被重新定义,社会是否已准备好承担更多责任?





“以房养老”模式在日本走红:房产与养老完美结合,会是未来的趋势吗?

可以“孤独死”但绝不“潦草死”:日本为超单身社会做了哪些准备?

日本一遗物整理员制作众多“孤独死现场模型”警醒世人:它就在你我之间




职得worthjp
在日华人就职日企专业信息平台,致力于构筑中国高端人才与日本名企间的桥梁,为著名企业招聘优秀留学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