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艰胜 │《日本之绝景》选载之三

文摘   生活   2023-08-04 09:22   日本  

第三章 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道路

    世界上的道路千千万,有幸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道路却屈指可数,目前, 全世界有五大与道路直接相关的世界文化遗产, 一是秘鲁、玻利维亚、厄瓜多尔、哥伦比亚、智利、阿根廷六个南美洲国家共同拥有的“印加路网”,二是西班牙的“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之路”,三是法国的“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之路”,四是中国、哈萨克、吉尔吉斯三国共同拥有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另外一个就是日本的 “纪伊山地的圣地和朝圣路线”。
    不止是纪伊山地的朝圣之路,日本在 2007 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的“石见银山遗址 及其文化景观”包含了鞆浦道和温泉津・冲泊道两条道路,在 2013 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的“富士山——信仰的对象和艺术的源泉”包含了四条富士山登山道。道路,不再仅仅是简单的交通设施,而是传承了日本历史、代表了日本文化的弥足珍贵的有形文化遗产。
第一节 纪伊山地的朝圣之路 (★★)
    纪伊山地位于日本本州岛最南端的纪伊半岛, 跨越和歌山县、奈良县和三重县,海拔大约在 1000 米至 2000 米之间,是森林茂密的山岳地带。自古以来, 这里就被视作神明居住之地、俗世间的极乐净土,是日本山岳信仰的圣地和修验道的修行场,日本人称之为“灵场”。
    在纪伊山地,主要有三处灵场,第一个是“吉野・大峰”,是日本修验道的开山鼻祖役小角(役行者)开创的以通过山岳修行获得超自然能力为目的的宗教活动的修行场所。第二个是“熊野三山”,是“神佛习合”(当佛教传入日本后, 为了使佛教更好融入本地,把神道的神说成是佛在本地的分身,从而把佛教与神道融合在一起) 背景下宗教信仰的圣地。第三个是“高野山”,是日本平安时代初期高僧弘法大师空海开创的佛教真言宗的修行圣地。连接这三处圣地的山路被称为“朝圣之路”,分别是“吉野・大峰”的大峰奥驱道,“熊野三山”的熊野参诣道即中边路、小边路、大边路、伊势路,“高野山”的 高野参诣道即高野山町石道、三谷坂、京大坂道不动坂、黑河道、女人道。
    2004 年,纪伊山地的圣地和朝圣路线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其世界遗产委员会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这条古老的朝圣之路与西班牙和法国的“圣地亚哥朝圣之路”一起成为全世界仅有的两条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朝圣之路,1998 年,纪伊山地的朝圣之路和圣地亚哥朝圣之路还缔结为了姐妹道路。
    连接纪伊山地各处圣地的道路被称为“参诣道”,也就是朝圣之路,其中,连接“吉 野 · 大峰”与“熊野三山”的作为修验道的信仰修炼之路是“大峰奥驱道”,由弘法大师 空海始建的前往金刚峰寺的是以“高野山町石道”为代表的“高野参诣道”,而自古以来参拜“熊野三山”所走的道路是“熊野参诣道”,常被称为“熊野古道”。“熊野古道”包含五条朝圣路线,分别是由田边市向东延伸的“中边路”、连接“高野山”与“熊野三山” 的“小边路”、从田边市南下沿海岸线走的“大边路”、由伊势神宫到“熊野三山”的“伊势路”、连接从京都到大阪再到“熊野三山”的“纪伊路”。除了“纪伊路”之外, 其他的所有路线都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贯穿纪伊半岛中轴线,连接大峰山脉北端“吉野山”与南端“熊野三山”的“大峰奥驱道”,从吉野山开始经过大峰山寺、玉置神社到达熊野本宫大社,总长度 86.9 公里,相传由修验道之祖役小角 (役行者)开创, 在沿途的崇山峻岭中开设了众多修行场所, 是一条需要历经艰险的修行路线。
    前往参拜“熊野三山”的“熊野参诣道”即“熊野古道”是所有路线中名气最响、人流最多的朝圣路线,其中, 中边路是被最频繁使用的一条路线, 从平安时代到镰仓时代,皇室和贵族到“熊野三山”参拜都是以中边路作为正式的参拜路线, 沿途有名为“王子”的神社和茶屋群遗址,还有可以搭乘小船顺熊野川而下的“水上熊野古道”。小边路是以最短的距离连接“高野山”和“熊野三山”两大圣地的朝圣路线, 途中必须越过伯母子山等三座海拔 1000 米以上的大山才能抵达熊野本宫大社,是“熊野参诣道”中最险峻的一条路线。大边路是从田边市开始南下沿海岸走的一条路线,因而可以看到美丽的海景,但是以原始状态得到良好保存的只剩下很短一段路。伊势路沿纪伊半岛东岸南下, 连接着日本最神圣的“伊势神宫”和“熊野三山”两大圣地, 一路上山海交织的美景引人入胜,知名景点有马越岭、松本岭、七里御浜、花之窟、鬼城、狮子岩等。

    由弘法大师空海始建的前往金刚峰寺的“高野参诣道”包含高野山町石道、三谷坂、 京大坂道不动坂、黑河道、女人道,其中,尤以高野山町石道为标志, 高野山町石道是从山下的慈尊院通往金刚峰寺直至奥院内的御庙的参拜道, 全长约 24 公里。町石是路旁佛教风格的石柱路标,花岗岩材质的町石建成于 1285 年,一共有 220 座,每座高约 3 米,除了有 7 座被转移到了国道上,其余都保持着完好的状态。

第二节 石见银山的鞆浦道和温泉津・冲泊道 (★)
    石见银山位于日本岛根县大田市,是十六世纪至二十世纪日本最大的银矿山,鼎盛时期其产量占当时全世界产量的三分之一左右。2007 年,“石见银山遗址及其文化景观”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其世界遗产委员会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是亚洲首个登录世界文化遗产的矿山遗迹,它是当时石见银山从采矿、精炼到运输的整个矿山开发过程中形成的各类遗迹及其展现出的相关文化景观, 主要分为银矿山遗迹和矿区城镇、港口和港口城镇以及连接它们的运输通道共三部分, 遗产项目包括银山栅内、代官所遗迹、矢泷城遗迹、矢筈城遗迹、石见城遗迹、大森・银山小镇、宫前精炼工坊遗迹、 熊谷家住宅、罗汉寺五百罗汉、鞆浦道、温泉津・冲泊道、鞆浦港、 冲泊港、 温泉津小镇。其中,连接石见银矿山和港口的起着运输流通作用的鞆浦道和温泉津 ・ 冲泊道是日本继“纪伊山地的朝圣之路”之后又一项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道路。
    鞆浦道连接鞆浦港与银山栅内(石见银山的核心矿区),是从矿山到港口距离最短的一条道路,全长约 7 公里,道幅 0.6 至 2.4 米,在 16 世纪后半叶,这里是管理石见银山的官员的据点, 为了守护矿山和沿线运输道路而在道路旁的高地上建立了名为“山吹城”的城堡,附近的村落里分布着矿工和家属的住所、经营各种生活生产用品的商店, 还有用作祈祷通行安全的祠堂石塔。

    温泉津・冲泊道连接温泉津和冲泊两座港口与银山栅内, 全长约 12 公里,道幅 0.8 至 3.3 米,从 16 世纪后半期到 20 世纪,这里一直是连接石见银山与海岸之间的主要通道, 沿途建有很多保佑出入平安、生意兴隆的神社寺院和石雕佛像, 路边的西田村和清水村是有着田园风光和古朴街道的美丽村庄。

第三节 富士山登山道 (★★)

    2013 年,富士山以“信仰的对象和艺术的源泉”的名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其世界遗产委员会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共有 25 项资产,包含通往富士山山顶的四条登山道。
    登顶富士山起源于 12 世纪的修行僧末代上人, 后来普通民众也开始以登山的方式表达对富士山的信仰, 富士山本宫浅间大社收藏的 16 世纪的作品《绢本著色富士曼荼罗图》 形象地描绘了古时朝圣的场景。富士山主要有四条登山道, 分别是大宫 ・ 村山口登山道(现在的富士宫口登山道)、须山口登山道(现在的御殿场口登山道)、须走口登山 道和吉田口登山道。
    大宫・村山口登山道是以富士山本宫浅间大社为起点, 经由村山浅间神社到达山顶南侧的登山道, 1860 年首任英国驻日本公使阿礼国(之前曾是驻中国清朝的领事) 就是通过这条登山道成为登顶富士山的首位外国人。须山口登山道是以须山浅间神社为起点到达山顶东南部的登山道。须走口登山道是以富士浅间神社为起点,在八合目与吉田口登山道合并,到达山顶东部的登山道。吉田口登山道是以北口本宫富士浅间神社为起点,到达山顶东部的登山道,它是唯一一条全区间都在世界文化遗产范围内的登山道,也是唯一一条至今可以从山麓到山顶全程徒步登顶的登山道, 同时又是登山客最多的一条登山道。
(待续)
相关阅读

王艰胜 │《日本之绝景》选载之二

王艰胜 │《日本之绝景》选载之一
欲购书者请联系作者


东洋镜
旅日华人的生活感受和生存记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