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武CRC星期五|后循环AIS取栓:双椎闭塞做哪侧?

健康   2024-11-09 07:00   中国  

后循环AIS取栓:双椎闭塞做哪侧?

作者:王莹莹、陆夏、高鹏

所谓“星期五”

一直以来,还是挺喜欢写一些病例的分析,能够深入到每一个病例可能是做医生最满足的事情。

我们神经内外科的MDT团队,增强了实力,增加了新的成员,因此每个人也都会“运动”起来,在此专栏记录工作心得、病例分析、文献思考,甚至是人生感悟。

——焦力群

内容导读

面对双侧椎动脉闭塞导致的后循环急性卒中,各位同道会如何选择再通哪一侧椎动脉?根据是什么?椎动脉的粗细、迂曲度、闭塞段长度?我们团队刚刚经历的一例取栓,或许可以帮助大家思考这个问题。

病例介绍

男性,60岁,主因“突发眩晕3天,加重伴左侧肢体活动不利23小时54分钟(距最后正常时间68小时54分钟)”来我院急诊。

患者3天前在活动中突发眩晕,伴左侧肢体活动不利,先到当地医院就诊,考虑脑梗死,开始口服阿司匹林,1天前症状加重至左侧肢体偏瘫,持续无缓解,遂来我院。既往史:mRS 0分,高血压,糖尿病。NIHSS 11分(面瘫1左上4左下3共济1感觉1构音1)。

术前多模CT评估

术前CT平扫:延髓、桥脑、小脑均可见低密度区。

术前CTA:可见双侧椎动脉V4段闭塞;基底动脉显示不清,可能也已闭塞;是否有后交通代偿不确定。

术前CTP:小脑、脑干广泛低灌注。

病情分析

这是一例超时间窗的后循环大血管闭塞,行急诊血管再通手术治疗面临着出血、严重脑水肿等风险和无效再通、拔气管插管困难等问题。但是患者在口服阿司匹林的情况下,症状仍有加重,提示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多模CT提示核心梗死体积不大,低灌注区面积较大。

而且,有研究显示,双侧椎动脉颅内段闭塞的患者抗栓治疗预后不佳,这意味着如果选择保守治疗,脑梗死急性期过后患者健康仍遭受很大威胁。综合考虑后,我们建议手术,家属慎重考虑后同意。

手术过程和术中决策

手术在全麻下进行。先行脑血管造影,结果如下:

R-VA:颅外段无狭窄,走行基本正常,R-PICA起自颅外(这意味着同侧椎动脉的脑干穿支丰富),V4段闭塞前可见逐渐变细的血管腔,脊髓前动脉的代偿血流使得基底动脉显影。

L-VA:起自主动脉弓,走行过程中粗细不均,L-PICA起自颅外,V4段发出L-PICA后闭塞。

R-ICA:后交通动脉存在,基底动脉尖显影。

L-ICA:无后交通动脉代偿。

看完造影,您会选再通哪一侧椎动脉?

相信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右侧。因为右侧椎动脉较粗,导引导管进入椎动脉后完全阻断血流的可能性小;闭塞段看着更短,而且近端是“尖头”,再通难度似乎更小;而且远端的基底动脉有显影,路图下导丝通过闭塞段有个方向参考。

再看左侧,别的不说,单是闭塞段近端是个“钝头”且管腔直通L-PICA这点,就足以使得L-V4再通的难度等级拉满。

侧位造影上,R-V4和 L-V4闭塞段近端比较。

手术台上,某位年轻医生已经将NeuronMax长鞘+5F 115cm中间导管同轴置于R-VA内,微导丝微导管已经备妥,正摩拳擦掌要尝试让微导丝通过闭塞段。

但是,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一起去急诊看患者但没上台的王大夫,在手术室门口发现家属手上还有一份胶片,细心的她一问得知是发病后1天查的CTA,就赶紧拿了进来。

好家伙!一看发现发病后1天时,血管情况是R-V4闭塞,L-V4重度狭窄——这意味着R-V4是慢性闭塞,而L-V4是急性闭塞。众所周知,急性闭塞血管的再通难度是远远小于慢性闭塞的!

于是,我们立刻将通路换到L-VA。即便需要加硬导丝才能把NeuronMax上高,即便上高后冒烟发现血流被完全阻断,我们仍然坚定地走L-VA!果然,第一次尝试,微导丝就很顺利地通过了闭塞段。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

微导丝通过闭塞段录像

撤下微导管,经中间导管造影,发现L-V4已经再通,“首过效应”阳性,提示ICAS病变。

“微导管首过效应”阳性

接着,先用1.75×12mm球囊预扩,观察5min,发现血流难以维持,又考虑到病变节段长,且不能除外L-V4因发育原因而较为纤细,遂植入4.5×22mm Enterprise支架。最终结果如下:

椎动脉闭塞再通+支架植入后复查造影

讨论

这个病例中,患者发病后1天的CTA结果,对于手术决策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这提示我们:

  1. 发病时间较长的急诊患者,问病史时,一定要把外院诊治的情况问清楚,把资料收集全;

  2. 急诊遇到双侧椎动脉闭塞,决定再通侧别时,需要考虑因素除了粗细、迂曲度、闭塞段长度,还有闭塞的时间——这可能是最重要的。

这个病例展示的治疗决策一定是正确的吗?不一定。我们团队曾遇到这样的病例:双侧椎动脉颅内段闭塞,外院行急诊开通时,开通了发育纤细的一侧,不久后手术侧的V4狭窄进展,患者脑梗复发。所以,本例患者出院后需密切随访,一旦出现后循环缺血症状,需立即复诊,考虑行R-V4慢性闭塞再通术。

总结

急诊取栓遇到双侧椎动脉闭塞导致的后循环梗死,选择再通侧别时,一定要根据多方面资料和术中造影情况,确定再通侧别。

急性闭塞的开通难度远小于慢性闭塞。方向正确,事半功倍;策略错误,事倍功半。

作者:王莹莹

辽宁省朝阳市第二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师从赵宪林教授,现为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缺血组48届进修学员。主要从事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致力于脑血管的神经介入治疗。

作者:陆夏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医学博士,2014年7月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2014年8月开始到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工作至今。期间于2018年完成全部PLANET课程(Pierre Lasjaunias Neurovascular Education Team Conference)并通过结业考试。2021年开始专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治和研究工作。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多篇,其中SCI收录4篇。主编书籍1部。

作者:高鹏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北京市科技新星,国家教育部公派留学生。北京医学会介入医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介入医学分会委员会神经介入学组委员兼秘书,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一直致力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治工作。2007年-2009年,曾在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脑血管病研究所学习。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12篇,参编参议著作各一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和北京市科委科技新星计划各一项。参与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缺血性脑血管病脑血运重建微创技术体系研究》和“十三五”国家重点科技支撑计划《数字化脑血流储备功能诊断评估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 版权声明

严禁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转载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本文内的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或个人,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 特别说明

本页面所包含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本页面所包含的内容,仅为专家个人观点,不能代替医疗专业人士的判断。本页面不向非医学专业人士开放,敬请理解。





觉得内容还不错,点个“在看”呗

卒中视界
以卒中防控为主导,汇聚脑血管内科,外科,介入医师和其他相关学科专业人员、健康界人士,打造中国脑血管病医生分享经验、碰撞思想、参与全球交流的平台,共同推动中国脑血管病医教研防事业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