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我预订了中午时段的武康大楼百年历史沉浸展,到达武康大楼时是上午九点还不到,我有足够的时间在周边逛逛,我选择了武康路,这是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交通提示: 由太仓前往武康路参观,可乘地铁11号线至交通大学站下 ,在地铁10号线7号出口出站左转,在第一个路口再左转,直走不到十分钟即可见到武康大楼,大楼左侧即是是武康路。
这里除了网红打卡地武康大楼外(另文介绍),整条街充满着历史文化的故事,是值得好好地去探究的。武康路游客如潮,有步行的,也有骑自行车的,热热闹闹,很有旅游的氛围感。
走在梧桐婆娑的武康路上,沿线西班牙式、法国文艺复兴式等风格的建筑风格一幢幢展现在眼前,这里是上海中心城区最具欧陆风情街区之一。
“一条武康路,半部民国史。” 走在武康路上,不几步你就会看到悬挂着一块“历史建筑”牌子的老房子,这里居住过很多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一笔的风云人物,如面粉大王孙多森、孙多霖兄弟;丝绸大王莫觞清;外交家唐绍仪;政治家陈立夫;“三毛之父”张乐平;大作家巴金;民主革命家黄兴以及陈果夫旧居,前意大利总领事官邸等等。漫步在武康路,空气中弥漫着咖啡的香气,眼中是法国梧桐的苍翠,到处都充满着魔都精致的小资情调。
武康路391弄恰好坐落于武康路与泰安路交叉路口处,窗前视野开阔。在20世纪40年代初,与之相邻的淮海中路1754弄内,是著名诗人、翻译家、出版家邵洵美的寓所,常常在下午三四点钟的时刻,施蛰存、林徽因、徐迟、钱钟书、许国璋等才子佳人便会你来我往聚集于此。这里不仅有梧桐树下以旖旎的风光,更充满着文艺的气息。
1943年,清纯美丽的周璇和她的养母一起搬进武康路(福开森路)391弄1号,在这里经历了人生岁月中大红大紫的鼎盛时期。黑色大门里的这座小楼见证着“金嗓子”从影生涯的高光时刻也承载她敏感孤寂的心绪。周璇当年住在三楼,是一套两居室的房子,一间21平方米,一间18平方米。1号的入口外形呈拱形,红色砖墙和奶黄色水泥墙交织成放射花瓣状。一扇矮小的红棕色木门,两侧沿着墙壁各有一排信箱略显陈旧。木门的上半部分有圆形玻璃,镶嵌在正方形和米字型的木框内,虽然饱经岁月打磨,但仍可见其小巧精致。
一位北京游客住在这里的民宿,交谈中她非常满意这里的环境,她说
“住在这里能够体验独特的文化气息,犹如在北京住四合院一样,接地气,感受人间烟火”。
这栋楼边上有一条小弄堂,短短58米,也有着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参观。这条小弄堂里,目前有六家小店,分别是香薰店、杂货铺、服饰店、民宿、手办店、装饰店。几位老板让这样一个老弄堂,焕发出新的风采。这里每家店的老板都比较“佛系”,追求的是开心,所以大家经常会聚在一起,研究怎么DIY这条弄堂。我看到一整面花墙一段树根上爬满了各种玩具,就像在上面安家了一样,伸出脑袋,好奇地打量着每一个进来的游客,将大家引入弄堂深处。就这样,一条默默无闻的小弄堂,变成了武康大楼周边的一个顶流必游点位。这就是创意的魅力,也与我一贯倡导的理念相符合,少花钱办好事,重在整洁、美丽、有特色上下功夫。
在武康路上走着走着,前方十字路口高大围墙上有湖南别墅醒目大字,但我看不到里面,正想继续往前时,边上有游客说“这是陈毅别墅”,引起我注目。我查了下资料,这里不但是陈毅任上海市长时短居的地方,也是邓小平在上海居住过的地方,更是贺子珍在上海居住十年 的地方,难以想象武康路上的每一栋房子都与历史名人有关。我脚步匆匆,还是有点走马观花,像武康路这样的路,我真想住上几天,慢慢的品味,以此了解更多的历史。
漫步复康路,也有一些遗憾,目前这条路上的名人故居大部分是没有开放的,如果能够开放,那么,体验度一定会更好,期待有这样的改变,武康路我会再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