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开物》:中国人酿酒的最高境界

百科   2024-06-20 16:04   山东  

作者 | 李虓

在中国哲学史上,有一条思想主脉,它起源于《周易》,发轫于老子,弘扬于孔子。
《周易》抛出了“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的命题。老子提出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观点,孔子指出了人“知天命”“畏天命”的态度。从此,这一思想被后世不断丰富和发展。

于是,荀子有了“明于天人之分”,庄子有了“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董仲舒揭示了“天人相类”“天人感应”的神秘。这条影响中国先贤千年的思想主脉,就是“天人合一”。

如果说老子、孔子等先贤,是提出“天人合一”的理论家,那么,从一个人开始,“天人合一”开始明确指导着生产与生活,这就是宋应星,他继承了这种人顺应天、人效法天、人调谐天的“天人合一”思想,创造性地应用到科技领域,成为是“天人合一”的实践家。

他的鸿篇巨著《天工开物》,被誉为“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影响了很多产业,每一章都蕴含了“天人合一”的智慧。而对于酿酒领域,由“天人合一”演变成的“天人共酿”,至今成为中国人酿酒的最高境界。

- 01 -

从天人合一到天人共酿

中国酿酒的最高境界
江西,是“天人合一”影响最深的地域之一。无论是在江西出生的朱熹、在江西成就的王阳明、在江西学习的程颢和程颐,都曾对“天人合一”的学说,做出了精彩演绎。
宋应星作为江西奉新(今江西宜春)人,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这一思想的熏陶,他在写《天工开物》之前,就有多部作品表达了“天人合一”,比如《谈气》和《论天》。《天工开物》正是在此基础上完成,“天人合一”是这部著作的主旨脉络。

宋应星形象 ©
比如,他在《天工开物》开篇即提到“天覆地载,物数号万,而事亦因之曲成而不遗,岂人力也哉”,强调天和人的关系,把“天人合一”思想推崇至极。

在《乃粒》篇也有“生人不能自生,而五谷生之;五谷不能自生,而生人生之”;在《膏液》篇也提到“草木之实,其中蕴藏膏液,而不能自流,假媒水火,凭借木石,而后倾注而出焉。此人巧聪明……”认为人既要顺应自然,又要能发挥能动性、创造力。

《天工开物
而对于酿酒,宋应星在《曲糵》篇,也提到“唯是五谷菁华变幻,得水而凝,感风而化”,以及“时宜盛暑天……经四十九日取用”。意思是,酒曲是五谷精华通过水凝与风化得以制造,必须按照季节和时令周期,这里的水凝、风化、季节、周期,即是自然规律,是“天道”所在。

后文他又提到“凡造酒母家,生黄未足,视候不勤,盟拭不洁,则疵药”,说的是如果人照顾不周、制作环境不干净,则会制作出的酒曲就会有问题,这里对酿酒人的要求,勤于管理、发挥能动性,即是“人工”所为。

《天工开物·曲糵》插图
所以,在宋应星看来,以“顺天”为根本,以“人工”为关键,做到天人合一,才能开物成务,这就是“天工开物”的由来。

时至今日,《天工开物》的思想,在中国酿酒业被奉为圭臬,从“天人合一”提出了“天人共酿”的酿造理念。天,即产区的风土条件,人,指传承的匠心技艺。酒的酿造生产,不仅要挥酿酒人的匠心和智慧,更要符合产区的季节规律、契合本地的风物特点,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才能酿出最顶级的美酒。

- 02 -

从《天工开物》到“四特天工”

中国美酒的顶级之作
“中国名酒”四特酒,产于江西,是受《天工开物》影响最深的美酒。《天工开物》中所提到的很多酿酒之法,在如今的四特酒工艺中仍在传承。

根据《天工开物》总结的“四特酒法”
比如,《天工开物》提到的“面曲”制作法,“用白面五斤,黄豆五升,以蓼汁煮烂,再用辣蓼末五两,杏仁泥十两,和踏成饼,楮叶包悬,与稻秸淹黄,法亦同前”,这演变为了四特酒“大曲麺麸加酒糟”的制曲工艺,四特酒是唯一将面粉与酒糟用于制曲中的酒种。

而《天工开物》传承给四特酒的,不仅是技艺工序,更重要的是“天人合一”的酿酒思想,让其成为中国白酒中“天人共酿”的典范,如其高端代表作“四特天工”,几乎每一个关键工序,都蕴含了“顺天道,尽人工”的智慧。

四特天工20 ©
比如,四特天工的酿造周期,必须严格依照季节变化规律,酿酒师以气温条件为标准,把发酵分为五个轮次,并根据气候条件进行周期调整,如在江西樟树最炎热的7月到8月,酿酒师就会采用夏季坐窖的方式,把发酵周期延至漫长的101天。这样可避免酒醅杂菌、酸度大等问题,也让优质的呈香呈味物质积累的更多,极大丰富了“天工美酒”的香感和味感。

四特酒厂101车间 ©
再如,四特天工的酿造窖池,也体现了顺天造物之法,达到了巧夺天工之效。酿酒师就地取材,以江西龙虎山的红褚条石为材料,筑造出四特酒所独有的“红褚条石窖”。红褚石源于龙虎山的“丹霞地貌”,这里入选了《世界遗产目录》。红褚石虽有石头的外貌,却兼具了泥土的特性。微观视野下,红褚条石的内部质地稀疏、空隙极多,用它做成窖壁,这些空隙就如同一个个贯通的“房间”,为酿酒微生物的长久繁衍与生息提供了极大便利。而本身的石质特性,还让酒醅不会出现“泥味”,保证了“天工”酒体干净、纯甜的高贵品质。

红褚条石 ©
而从“尽人工”的角度来说,一瓶四特天工的酿造,从原料到储酒,每一个环节都体现了四特匠人的精研之心。

首先,四特天工的酿造原粮,只取赣鄱平原当季的新鲜整粒大米,且不经过浸泡和粉碎,直接与发酵好的酒醅,混蒸混烧,再拌曲粉入池发酵,这样可以最大程度保留米香,将大米的香气自然带入酒体,赋予“天工美酒”一种兼具花香、粮香的清新味道。

四特酒曲 ©
其次,四特天工的酿造酒曲,要经过双重筛选,每一块酒曲都要被“考核”糖化、酯化、液化等能力指标,而通过筛选的酒曲,也并非全部用于天工酿造,仅遴选其中性能最优、稳定性最高的部分,可谓曲中精华。

第三,四特天工的酿造车间,全部在四特酒厂最古老的101纯手工酿造车间,这里的643口老窖池,每一口都不间断、规模性使用了60年之久,形成了稳定、丰富且庞大的酿酒微生物菌落群,很多产香能力强大的有益菌种,历经岁月淘练,于此富集生息。同时,101车间的酿酒师,均为二十年工龄以上的老酒师,更有12位是国家一级酿酒师。

四特酒窖一隅 ©
最后,四特天工的陈酿环节,也设定了严格的科学管理标准。储酒陈酿过程中,每隔相应时间,就会对每坛原酒进行品评、检验、评估,并通过理化指标和风味感官,进行筛选、盘勾、再陈酿。苛刻较真的陈酿工序管控,保障天工基酒优中选优,优者更优,以用于四特天工的酒体设计。

因此,在四特酒公司副总经理吴生文先生看来:“天工酒是四特酒多年宝贵资源的结晶,它用四特酒厂最好的原料、最好的窖池、最好的班组、最好的老酒组成,在酒体组成上,四特天工的每一款产品都经由陈藏数十年的老酒勾调而成,每一瓶四特天工,都是老酒。”

用于四特天工的特香 ©
如此,每一瓶天工美酒,都是中国酿酒业稀缺品的存在,也是顶级风味艺术品的呈现,四特天工不仅放大了四特酒“清香醇纯”的特质,更给予了丰富的感观体验。在四特天工中,可以品味到如米香、麦香、麸皮、稻香等的原粮香,曲香、糟香、醇香、窖香等的发酵香,还有类似核桃香、杏仁香、炒芝麻、烤面包等的烘焙香,以及玫瑰香、丁香等的花果香和馥郁的陈酿香味。

四特天工系列酒 ©
四特天工的酒体,更是由公司中国酿酒大师领衔主导,5名白酒国家评委和多名国家一级品酒师共同协助设计把关,倾力打造。精选足年陈酿老酒,小批量设计生产,大师领衔把关,这让天工酒口感不仅陈香怡人、绵甜柔和,而且非常圆润丝滑、醇厚饱满,展现出高舒适度的品饮体验,即便是不佐餐、大口饮,仍旧感觉温润舒适,回味无穷。

天人合一,开物成务,正因为“天人合一”的思想和《天工开物》的实践,让“天人共酿”成为酒业的最高境界,而也正因为“重自然、顺物性、尽人力、达匠心”的智慧,让四特天工酒成为中国白酒中,高质量、高品味、高体验的顶级之作。
 © 图片,版权属于酒食评论
作者简介:
李虓:发酵工程硕士,酒类食品评论作家、策划人,《酒食评论》总编辑,福年荟文化创始人。通讯微信号:1693204970

酒食评论
酒类食品的文化精解,品质科普,产品测评,产业思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