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你冷”这个广为流传的调侃,或许正在全国许多地方以各种形式上演。父母的爱以“我觉得你应该XX”的形式表达,子女的抗议则被“我是为你好”轻松化解。当付出以“为你好”为名,却暗含“你必须接受”的期待时,所谓的关爱是否已经变了味?笔者认为,“自我感动”式的付出,或将成为情感胁迫。“有一种冷是妈妈觉得你冷”这一情景,是传统家庭文化中非语言性关爱的典型体现。在“家和万事兴”的文化理念下,家庭成员对其子女的爱习惯于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行为来传递,如母亲不断提醒添加衣物等。这种情感互动的方式既是对子女的关心,也是集体和谐与家族维系的内生动力。类似的关爱方式作为一种跨越语言的文化实践,在代际传承中不断强化着亲情纽带,塑造了中国家庭独特的精神认同。然而,这种出于关爱的付出也潜藏着值得警惕的负面效应。当集体和谐或家庭和谐被过度强调时,个体的自主性可能会受到压制。这时候,付出者往往陷入一种基于主观经验的想象,却忽视了接受者本身的需求。比如今年暑假热播的电影《抓娃娃》中,父亲马成钢以“为儿子好”为名,掩藏财富、伪装贫困,其本意是希望儿子在艰苦的环境中能够发愤图强、成长成才,但父母的这一举措却给儿子成长过程带来了心理压力、信任危机,甚至自我认同的混乱等阴影。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等人在探讨自我动机和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时指出,每个人都有对自主性和胜任感的基本心理需求。当父母的关爱演变为过度保护或干预时,实际上正在无意识地压抑着子女的这些基本需求,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这种好意往往会招致反感。在“自我感动”式的付出下,付出者的认知偏差在于,他们往往用自己的标准来定义“好”,并期待接受者必须认同这个定义。然而,有些关爱可能会因附着了“你必须接受”的期待而变得沉重,因带着“你应该感动”的预设而失去温度。这种情感胁迫所令人不安之处在于,它不仅剥夺了接受者的自主权,还强迫他们在压抑真实感受的同时,付出情绪来维系关系。难怪有人说,最令人窒息的,不是恶意,是打着爱的旗号的胁迫。特别是当关爱被社会规范所定义和规约时,人们的情感表达往往更容易被胁迫,变成一种程式化的表演。以备受争议的“给父母洗脚”活动为例,这种原本应是发自内心的温情日常,在社会哄抬中或将更多地沦为一种展演。这也正对应了戈夫曼在关于前台表演中的论述。这场精心设计的仪式预设了一套情感反应:孩子“应该”感激落泪,父母“理应”欣然接受。然而它却忽略了接受方也要被迫承担双重压力:既要压抑内心的不适,还要表演出符合期待的感动。当情感被框定在既有剧本中,这种带有强制性的“感动”不仅消耗着接受方的心理能量,更可能消解了真情。真正的关爱不在于付出的多寡或形式,而在于是否真正触及对方的需求。它建立在对他人主体性的充分尊重上,而不是简单地按照社会规范进行表演。正如黄执中所言:“凡是没有受益者的付出,感动的都是自己。”与其固守“我觉得你冷”的主观判断,不如以“你觉得如何”开启平等对话;与其设计统一的感恩仪式,不如为真情流露创造自由空间。只有当付出者放下“应该”的预设,付出才能跨越“自我感动”的藩篱,真正温暖彼此的心灵。(文/郑温妮 暨南大学 指导老师:马立明)
*文内作品系第五季红星新闻高校评论新秀挑战赛参赛作品,仅用于展示,不代表红星评论观点。除此展示外,不得用于其他途径,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