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开启,牛初注意节奏 | 信达策略

文摘   财经   2024-10-07 16:30   上海  

信达策略研究

1



策略观点:牛市开启,牛初注意节奏

A股历史上虽然每隔几年都会有一次牛熊周期,但较大级别的牛市主要是3次,分别是1996-2001年、2006-2007年和2014-2015年,期间指数的涨幅均高达150%以上。但有意思的是,这三次大牛市,其中有两次均出现在GDP下台阶的过程中(1996-2001年和2014-2015年),而三次牛市均有政策对股市微观投资者结构改善的影响。4月的新国九条和9月下旬的政策,标志着类似1996-2001和2014-2015年牛市的开启。由于政策变化较快、股市估值较低、国内私募和外资配置A股比例较低,所以反转初期速度很快。我们认为,当下是牛市初期,还不是牛市中期,要适当注意节奏。1999-2001年519行情,虽然整体牛市很长,但牛市初期1999年5月19日-6月30日快速涨了1个半月后,很快进入了持续半年的休整,直到1999年底,市场才又开始持续不断上涨。2019-2021年的牛市中,2019年Q1市场快速上涨了一个季度后,很快也进入了长达1年的震荡休整,直到2020年Q2,市场才继续开始不断上涨

(1)股市快速转牛,二级市场投资者对过去3年悲观预期的全面修复。过去3年,随着房地产景气下降,投资者对经济中长期担心持续线性外推,9月下旬,房地产、货币和股市政策全面转向,股市快速反转。投资者困惑的地方是,市场涨速为何如此之快?我们认为,除了政策超预期之外,还有两个原因。第一,A股的静态估值较低,市场上涨之前,全A非金融石油石化的PB已经接近2008年以来历史最低水平,甚至略低于2012年底和2018年底,但与此同时全A的ROE并没有很低,依然有7.2%。同时,全球主流股市的估值大多处在历史偏高水平,而A股和港股反而处在历史较低水平

第二,存量机构中绝对收益型投资者仓位较低。私募和外资在9月初配置A股和港股的比例处在历史较低水平。国内私募由于受到预警线和平仓线的限制,所以这一次熊市中,仓位降得比之前更低。低估值和低仓位背景下,市场一旦反转,很多投资者有大量的闲置仓位可以增配A股和港股,所以弹性较大。
(2)战略上类似2013-2015年、1996-2001年的牛市:牛市并不一定是GDP和盈利带来的,有时候政策带来的投资者结构和信心变化更重要。A股历史上虽然每隔几年都会有一次牛熊周期,但较大级别的牛市主要是3次,分别是1996-2001年、2006-2007年和2014-2015年,期间指数的涨幅均高达150%以上。但有意思的是,这三次大牛市,其中有两次均出现在GDP下台阶的过程中(1996-2001年和2014-2015年),而三次牛市均有政策对股市微观投资者结构改善的影响。1996-2001年股市大牛市,政策层面始于1994年7月,《人民日报》发表证监会与国务院有关部门共商稳定和发展股票市场的措施的文章。宣布三项“救市”措施,分别为“停发新股、允许券商融资、成立中外合资基金”,俗称“三大政策”。2005-2007年牛市,始于2004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国九条),之后的股权分置改革,推动大股东让利给二级市场投资者。2014-2015年牛市,背后也有政策的积极影响,2014年5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新国九条),随后私募快速发展,股市迎来明显的增量资金。

所以某些特殊的阶段,特别是较大级别的牛市中,政策的影响有些时候甚至会超于GDP。背后核心原因是,由政策带来的估值变化有些时候甚至会超于盈利。而且如果对比中美股市,能够发现,A股和美股盈利也有些差异,但并不大。2007-2016年,沪深300的ROE略强于标普500,2017年以后标普500的ROE略高于A股。但整体上盈利的差异并没有估值差异那么大。从估值来看,2000年以来,上证综指市盈率从60左右持续震荡下行到当下的12.3,估值体系是系统性下降的。而与此同时,美股市盈率在2000年是30左右,之后先是下降到次贷危机期间的11,2010年持续回升,现在是24倍,整体相比2000年仅小幅下降

由A股的历史和中美股市对比都能够发现,A股之前牛市较短较少,我们认为核心问题不是盈利,也不是因为GDP下行,而是由于股市部分机制缺失,导致缺乏长期投资者,股市估值体系不断收缩。4月12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9月下旬股市的很多政策,有利于改善股市生态,有望催生A股产生类似1996-2001和2014-2015年的牛市。

(3)战术上:当下是牛市初期,还不是牛市中期,要注意节奏。季度来看,我们现在是牛市初期,还不是牛市中后期,所以要控制节奏。1999-2001年519行情,虽然整体牛市很长,但牛市初期1999年5月19日-6月30日快速涨了1个半月后,很快进入了持续半年的休整,直到1999年底,市场才又开始持续不断上涨。2019-2021年的牛市中,2019年Q1市场快速上涨了一个季度后,很快也进入了长达1年的震荡休整,直到2020年Q2,市场才继续开始不断上涨。

短期来看,由于假期期间港股涨幅较大,节后有可能还会继续上涨。而从A股当下的热度来看,已经比较接近2000年以来的高水平。截至2024年9月30日,A股整体换手率高达3.38%,仅次于2015年上半年和2006-2007年的高点。10日指数最大涨幅,2000年之后仅次于2015年7月。节后估计波动幅度会比较大。

(4)短期A股策略观点:10月市场可能会面临短期高波动。10月有三季报、财政政策预期、11月有美国大选。鉴于9月下旬市场上涨速度较快,10月股市大概率会面临高波动。波动期间重点关注:(1)各类政策落地力度和执行力度。(2)股市上涨形成的财富效应和过去三年熊市中被套资金解套后的行为。政策和资金变化比盈利变化更大,仓位比结构重要。关注:(1)政策直接受益&投资者低配:房地产、证券;(2)过去1年关注度不高的低位板块:钢铁、建材、计算机、传媒;(3)长期有盈利的方向,短期弹性不一定大,在第一波上涨的末期和震荡休整期可能会很强:上游周期、出海。

建议配置顺序:新能源(超跌) > 消费(超跌) > 传媒互联网&消费电子(成长股中的价值股)> 金融地产(政策最受益)> 出海(长期逻辑好+短期数据好)>上游周期(产能格局好+需求担心带来的补跌已经充分)。历史上熊转牛第一波,企稳初期较易偏向大盘,但季度反转到中后期风格可能会快速变为小盘。如果底部反转,高PE板块(成长风格)大多情况下表现较好。历史上重要底部反转的第一波上涨,成长风格通常表现更强。但从节奏上来看,大多数情况下,底部反转后的第1个月会是价值风格的板块先涨,到反转后2-3个月成长风格的板块开始变强。

板块轮动规律(自然触底):蓝筹先涨成长后涨,超跌板块越来越强。以金融地产为代表的低估值板块大多情况下在第一个月率先启动,成长板块在反转中后期走强,过去1年超跌板块可能会越来越强。2008年11月-2009年2月中:基建地产链先涨,周期后涨。2012年12月-2013年2月初:金融地产先涨,成长后涨。2016年2月-4月:超跌的成长板块仍然活跃,且越来越强。2019年1月-4月初:蓝筹先涨,成长后涨。从2022年4月底和10月底两次重要底部来看,底部反转后的第一个月,上证指数通常表现较好,创业板指往往表现较弱,超跌板块往往领涨。底部反转后的第2-3个月,创业板指开始走强,除了超跌板块的反弹可能会越来越强,反弹也可能会扩散到更多板块,包括第一个月涨势较少的板块以及有政策催化或者产业逻辑的板块。

板块轮动规律(大力度救市):先救大盘蓝筹,指数企稳后小盘走强。第一阶段是2015年6月27日-2015年7月8日,上证指数下跌,“国家队”大力度救市。大盘风格明显占优,金融板块逆势走强,银行股表现最强。第二阶段是2015年7月9日-2015年8月17日,市场恐慌情绪有所缓解,大盘企稳,指数反弹期间,小盘风格开始占优。成长板块走强,金融板块则开始走弱。第三阶段是2015年8月18日-2015年8月25日,上证指数又出现了新一轮下跌。在此期间,市场风格趋于均衡,银行、食品饮料板块表现出相对抗跌的属性。

2



市场表现跟踪

9月23日-9月30日,A股主要指数均上涨,创业板50(43.59%)、创业板指(41.55%)、深证成指(30.45%)涨幅较大。申万一级行业均上涨,其中食品饮料(36.53%)、非银金融(35.78%)、计算机(33.33%)、房地产(31.24%)涨幅较大。概念股中,科创次新股(38.91%)、互联网金融(38.02%)、华为欧拉(37.91%)、互联网保险(36.54%)、新股与次新股(34.32%)领涨,基因编辑(-3.72%)、猴痘概念股(-3.50%)领跌。

风险因素:房地产市场超预期下行,美股剧烈波动。





本报告完整版请参考信达策略团队发表的研报全文。

本文源自报告:《牛市开启,牛初注意节奏

报告发布时间:2024年10月7日

发布报告机构:信达证券研究开发中心

报告作者:樊继拓 S1500521060001 ;李畅 S1500523070001

特别声明

本公众号发布的信息仅供《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中规定的专业投资者使用;非专业投资者擅自使用本公众号信息进行投资,本人不对任何人使用此全部或部分内容的行为或由此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


分析师声明

负责本报告全部或部分内容的每一位分析师在此申明,本人具有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并在中国证券业协会注册登记为证券分析师,以勤勉的职业态度,独立、客观地出具本报告;本报告所表述的所有观点准确反映了分析师本人的研究观点;本人薪酬的任何组成部分不曾与,不与,也将不会与本报告中的具体分析意见或观点直接或间接相关。


免责声明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信达证券”)具有中国证监会批复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报告由信达证券制作并发布。


本报告是针对与信达证券签署服务协议的签约客户的专属研究产品,为该类客户进行投资决策时提供辅助和参考,双方对权利与义务均有严格约定。本报告仅提供给上述特定客户,并不面向公众发布。信达证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本公司的当然客户。客户应当认识到有关本报告的电话、短信、邮件提示仅为研究观点的简要沟通,对本报告的参考使用须以本报告的完整版本为准。


本报告是基于信达证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信息编制,但信达证券不保证所载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本报告所载的意见、评估及预测仅为本报告最初出具日的观点和判断,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的价格、价值及投资收入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波动,涉及证券或投资标的的历史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保证。在不同时期,或因使用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观点和分析方法,致使信达证券发出与本报告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不一致的研究报告,对此信达证券可不发出特别通知。


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也没有考虑到客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客户应考虑本报告中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若有必要应寻求专家意见。本报告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及推测仅供参考,并非作为或被视为出售或购买证券或其他投资标的的邀请或向人做出邀请。


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信达证券或其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涉及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并进行交易,并可能会为这些公司正在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业务服务。


本报告版权仅为信达证券所有。未经信达证券书面同意,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发布、转发或引用本报告的任何部分。若信达证券以外的机构向其客户发放本报告,则由该机构独自为此发送行为负责,信达证券对此等行为不承担任何责任。本报告同时不构成信达证券向发送本报告的机构之客户提供的投资建议。


如未经信达证券授权,私自转载或者转发本报告,所引起的一切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转载或转发者承担。信达证券将保留随时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重要拐点相关报告回顾      

【2024-06-28】新风格,新牛市——2024年中期策略
【2024-02-04】流动性风险可能到了尾声
【2023-12-05】步入牛熊转折年——2024年年度策略
【2023-03-12】股市进入波折期
【2022-12-10】先Beta,再Alpha——2023年年度策略
【2022-11-06】比4月底更值得进攻
【2022-05-10】静待V型反转——2022年中期策略

欢迎扫码关注我们

樊继拓投资策略
分享A股大势和行业配置研究成果,力求贴近市场、抓住重点、领先一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