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社工客(ID:shegongke)
作者 | 王锦静 刘倩
单位 | 金华市婺城区弘益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前言:“每个人每天都需要从他人那里获得信息,学习他人的经验和智慧,和他人沟通、协调、合作完成任务”。在乡镇儿童服务中,受到社会环境、家庭资源与个人能力的限制,儿童在人际交往上的发展有待提升。本服务旨在借助激发儿童潜能的“教育戏剧”手法,进行“人际交往”多主题的体验式学习,有效帮助儿童建立和维系人际交往系统。
一、“前世今生”:案例背景
金华市婺城区弘益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工在服务中深入J市多个乡镇,通过实地走访、细致观察等多种方式,全面了解了当地儿童在人际交往方面的迫切需求:部分乡镇儿童在朋辈互动中显得技巧匮乏,内容单调,与家人的沟通也仅停留在表面,多以单向交流为主,随着儿童自主意识逐渐增强,导致他们与父母间的矛盾频发;同时,受资源所限,乡镇儿童参与的社会活动相对单一,尽管他们有着强烈的社会参与意愿,并对合作参与类活动抱有浓厚兴趣。综上所述,乡镇儿童在人际交往系统的构建与维系上面临着显著挑战。为进一步改善该情况,设计了“成长友戏·闪光青春”系列服务。
本服务的参与对象是J市L中学15名在人际交往中遭遇困境或渴望提升人际交往能力的7-8年级乡镇儿童。
针对乡镇儿童朋辈互动机会稀缺、能力薄弱等问题,社工创新性地运用“教育戏剧”中的“戏剧游戏”“角色扮演”“情节故事”等元素,为儿童提供人际交往的“体验式学习”平台。
通过看、听、说、演的全方位参与,帮助他们在虚拟的戏剧情境中挖掘自身潜力,在朋辈间的双向观察中强化人际互动技巧,从个人成长与社会环境两个层面为乡镇儿童的社会支持网络注入新活力。
二、“抽丝剥茧”:分析预估
通过前期的走访调研以及活动期间的密切观察,社工洞察到服务对象在以下三个方面存在迫切需求:
1.发掘自身优势与寻求自我认同的需求
在与服务对象的初步沟通及长期观察中,社工团队发现,大部分参与儿童深受家庭结构特殊、经济状况不佳、学习成绩波动以及家中兄弟姐妹间的比较等因素的影响,对自己的评价偏低,普遍存在自卑情绪。这种心理状态使他们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得尤为被动和内向,缺乏主动展示自我和建立人际关系的勇气。
因此,他们迫切需要发掘并认识到自身的优势,以增强自信心,从而能够在人际交往中更加积极、主动地展现自我。
2.学习人际沟通技巧、实践良性沟通的需求
借助“我的成长树洞”这一渠道,社工收集到了服务对象在人际交往中的诸多困扰。许多参与儿童在亲子、师生以及朋辈间的沟通中,由于缺乏必要的沟通技巧,频繁出现误解和争吵。面对冲突,他们往往不知所措,只能采取回避、拖延甚至攻击性沟通等消极应对策略,导致问题不断累积,矛盾进一步升级。
因此,他们急需学习并掌握有效的人际沟通技巧,以改善当前的沟通状况,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3.扩大社会支持网络并维护支持系统的需求
社工还注意到,大部分服务对象的社会支持网络相对狭窄,主要局限于学校和家庭,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交往圈子逐渐缩小,形成自己的“小型交际圈” 。他们缺乏与外界的广泛交流和互动,难以接触到更多丰富的学习资源和社会活动。这种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视野和成长空间,使他们对未来生活感到迷茫和困惑。
因此,他们迫切希望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子,接触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和有益的社会活动,以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并拓展成长路径。
三、“成竹在胸”:服务计划
(一)服务目标
1.75%以上的儿童发掘2种自我及他人优势,敢于自我表达。
2.70%以上的儿童掌握3种以上的交往技巧并投入实践。
(二)理论基础
以社会学习理论为指导,以“教育戏剧”为技术手法。
社会学习理论强调,个体通过观察与模仿他人行为,逐步塑造新的行为模式。在观察学习的过程中,人们会经历注意、保持、复制和动机四个子过程。首先,观察者会注意到示范者的行为;然后,观察者会记住这个行为,并在记忆中进行表征、编码和存储;接着,观察者会尝试复制这个行为;最后,如果观察者看到这个行为得到了奖励,或者他自己觉得这个行为是有价值的,那么他就会更有动机去模仿这个行为。
在社工以“教育戏剧”手法搭建的不同戏剧情景中,每位参与儿童既是“观众”,又是“演员”(被观察者模仿和学习的对象),借助游戏互动,发掘在常见的生活场景下“父母、“老师”、“学生”、“子女”“同学”等”不同角色身份的行为模式及其后果,来习得新的社交行为,并在构建场景中实践练习,从而进一步发展语言沟通、情感表达和情绪管理等能力。
(三)服务策略
该项目致力于通过全员参与、注重过程的虚拟情境即兴演绎,映射参与者的自我认知,使其内在情绪得以显现,并鼓励他们主导不同虚拟场景中的角色行动,自主解决人际交往中的难题。同时,项目强调双向观察与分享对话的重要性,以此加深参与者的共鸣与相互学习。
在服务实施过程中,社工扮演“引导者”与“观察者”的角色,通过营造一个安全、包容且开放的氛围,接纳参与儿童的真实情感、鼓励他们真诚表达,并能够在深入参与的同时,保持冷静的旁观态度,敏锐洞察现实问题,积极推动问题的解决。而对于参与儿童来说,他们不仅是“体验者”,更是“观察者”、“实践者”。
在虚拟场景中,他们能够构建多维度的对话,看见多重人际关系,并通过自我觉察、相互观察,总结共同的学习成果,将所学所得延伸至现实生活中,实现真正的改变与成长。
(四)服务程序
活动安排 | |
时间 | 主题 |
2024年3月9日(第1节) | “闪光青春·闪亮登场” |
2024年3月16日(第2节) | “闪光青春·吾爱吾色彩” |
2024年3月30日(第3节) | “家庭关系探索记” |
2024年4月13日(第4节) | “青春好作伴:交友初探” |
2024年4月27日(第5节) | “我的交友说明书” |
2024年5月25日(第6节) | “看见你我”人际交往体验篇 |
2024年6月1日(第7节) | “我的人生之书” |
社会工作精选好书,快快拿下↓↓↓
四、“闪亮登场”:服务计划实施过程
(一)第一幕:戏剧游戏破冰,建立信任促表达
在活动初期,社工团队面临着一个显著的挑战:仅有个别参与儿童相互认识且关系较为熟悉,而绝大多数儿童对社工团队以及即将开展的“教育戏剧”活动内容感到陌生和疏离。这种陌生感加上参与儿童内敛的性格,导致活动现场出现了大面积沉默和冷场的现象,参与儿童们表现得拘谨,不愿意主动交流和表达。
为了打破这一僵局,确保后续活动的顺利开展,并帮助参与儿童初步建立关系、了解教育戏剧的服务理念并激发儿童全身心参与,社工团队借助“剧场游戏”,融入“流动雕塑”等教育戏剧基本形式,旨在引导参与儿童放下防备心理,积极参与互动。
在游戏过程中,社工团队观察细致入微,根据现场情况及时调整游戏节奏和难度,以确保每位儿童都能在游戏中找到乐趣并积极参与。同时,社工团队还通过积极的鼓励和榜样示范,营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进一步激发了儿童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这一阶段的活动不仅成功打破了儿童们的陌生感和疏离感,还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表达情感的舞台。在接下来的活动中,社工将继续利用戏剧游戏等趣味性强的方式,进一步帮助儿童们发掘自身优势、增强自信心,并提升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二)第二幕:听说看演融合,看见自我与他人
自我是人际关系建立的基石,深入了解自我概念对于儿童在人际交往中认清自己的角色至关重要。在这一阶段,社工巧妙地引入了年轻人的新型社交密码——“MBTI”测试,为参与儿童打开了一扇探索自我的新窗口并引领其从生理、心理、社会等多个维度去探索自我,挖掘他们独特的性格特质。同时,社工还着重强调,人的性格是流动变化的,不应被固定的“标签”所束缚,鼓励儿童积极拥抱自我成长的可能性。
家庭是儿童最初接触社会的起点,是他们学习如何与人相处、建立人际关系的第一课堂。然而,随着逐渐长大,学习压力的增大以及思想观念的转变,不少参与儿童发现自己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变得越来越困难,甚至频繁爆发争吵。为了帮助儿童解开这一家庭冲突的谜团,社工巧妙运用了流行的“系统文穿越”概念,设计了一系列富有趣味性的关卡任务。通过角色扮演和情境模拟,参与儿童开始意识到,家庭中的冲突往往源于不同角色间的认知差异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在这一过程中,他们逐渐掌握了“换位思考”这一重要的沟通技巧,学会了从他人的角度去理解问题,为改善家庭关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朋辈关系在儿童社交圈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朋辈互动是提升儿童社交技能和积累人际交往经验的重要途径。随着“社恐”等文化的兴起,不少儿童因为给自己贴上了“社恐”的标签,而在主动交友的道路上止步不前。为了打破这一困境,社工通过“剧本创作”的方式,引导儿童深入探索“社恐人”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们认清真正影响自己主动交友的障碍所在。在剧本的编写和演绎过程中,儿童们不仅学会了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还逐渐明确了自己的交友边界,为建立健康、积极的朋辈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第三幕:虚拟场景体验,处理矛盾学技巧
在前期活动的基础上,参与儿童已经对自身及同伴的优势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沟通技巧。为了进一步提升他们的体验感和实际应用能力,社工精心策划了一场融入不同关系的“狼人杀”游戏。
在这场游戏中,参与儿童被赋予了不同的角色和身份,他们需要在游戏场景中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积极倾听他人的观点,并灵活运用所学的沟通技巧。随着游戏进程的推进,高频次的讨论互动与角色身份的对碰使得参与儿童的情绪出现了明显的起伏,甚至隐约有了争吵的迹象。面对这一状况,社工迅速而敏锐地介入,他们引导参与儿童感受情绪变化的过程,深入思考情绪产生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转换视角,代入不同游戏角色在当前情景下应如何做出合理的反应。在社工的耐心引导下,参与儿童逐渐平复了情绪,并主动与社工分享了自己在游戏过程中对不同人际关系的感知和理解。
通过这一阶段的深化体验,参与儿童不仅更加熟练地掌握了语言表达和倾听技巧,还学会了如何在矛盾冲突中保持冷静、妥善处理问题,为他们今后在人际交往中遇到类似情况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四)第四幕:多维对话实践,正向延伸固成效
经过前面一系列的活动,参与儿童之间已经建立了相对稳固的联系。由于他们来自同一所学校,因此并没有对即将到来的离别表现出过多的悲伤情绪。鉴于此,社工将最后一次活动的焦点集中在了巩固已有成果并进行正向延伸上。
在这一阶段,社工以“我的人生之书”为主题,引领参与儿童总结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络。社工引导参与儿童使用不同的笔触勾勒出心中最重要的家人与朋友,认真回顾过往相处的温馨片段,并通过建构亲子、朋辈等多维对话,积极展望未来更加和谐的人际交往模式。通过这样的活动设计,参与儿童不仅巩固了在项目中获得的人际交往自信和技能,还促进了自身对人际关系的深入觉察,从而能够将改变延伸到未来的生活中。
五、“渐入佳境”:成效评估
(一)服务成效评估
本阶段活动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主题活动,成功助力参与儿童在人际交往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活动主要采用不同主题的任务纸及社工观察等方式来收集服务对象的反馈。
从服务对象反馈的结果来看,活动成效显著:首先,所有参与儿童(100%)都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自己的性格及自身人际关系,这对于他们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增强人际交往的自信心具有重要意义;其次,80%以上的参与儿童在活动期间交到了2个以上的新朋友,不仅拓宽了社交圈子,还让他们有机会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和同伴的优势所在;最后,在朋辈互动的过程中,参与者们积极练习了“认真倾听”、“主动表达”以及“换位思考”等关键的人际交往技巧,为人际交往能力带来了显著的提升。
(二)服务过程评估
1.前期筹备:深度校社联动,共筑活动“基石”
服务开展前期,社工团队依托之前项目开展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和资源,积极与目标落地学校进行深入的沟通和交流。在校社联动的框架下,校方不仅提供了必要的场地、设施和资源支持,还积极协助进行活动宣传招募,保障服务参与与推广。
服务过程中,社工与校方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机制,共同商讨活动进展和遇到的问题,确保活动有效落地,贴合需求。同时,我们也向校方及时反馈活动效果,共同分享成果和经验。这种深度校社联动的模式,不仅增强了活动的组织力和执行力,还促进了社工团队与校方之间的互信和合作,为后续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内容设计:引领沉浸式体验,激发服务“活水”
结合乡镇儿童的心理特征和成长需求,社工在活动设计上采用了“沉浸式体验学习”的理念,并巧妙融入了“教育戏剧”的手法。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戏剧游戏、角色扮演和情节故事,社工团队为儿童们打造了一个充满趣味性和互动性的学习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儿童们不仅能够充分体验不同角色的情感和行为,还能在朋辈互动中学习到人际交往的技巧和策略。
3.社工表现:深入浅出,“情理”交融,延展体验“脉络”
活动开展过程中,社工深度融入活动,与参与儿童建立起了良好的互动关系。同时,社工保持理性观察,对参与儿童展现的行为和情绪进行客观分析。在情感方面,社工接纳每一个参与儿童,尊重他们的个性和差异;在引导方面,我们注重激发参与儿童的主体性,鼓励主导虚拟场景中的角色行为,自主探索问题解决。
六、“余味回甘”:专业反思
(一)总结
1.虚拟情境与现实需求的深度融合,强化人际交往学习体验
社工团队巧妙地结合了虚拟的戏剧情境与参与儿童的真实需求,让乡镇儿童在不同主题的游戏、体验和讨论中,共同探索与父母、朋友等不同人群以及家庭、学校等不同场景下的互动技巧。这种设置不仅锻炼了参与儿童的沟通协调和冲突处理能力,还让他们在双向的观察互动中发掘自我及他人的优势,学习尊重、倾听、真诚等宝贵的交往技巧,极大地提升了他们的人际互动信心和能力。
2.精准捕捉儿童需求,全面优化活动内容设计
社工团队在服务过程中始终坚守“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的原则,展现出了高度的敏锐性和灵活性。社工根据实际反馈迅速调整和优化活动的内容设计以及节次安排,以求更精准地回应参与儿童在服务过程中展现出的真实需求。这种做法确保了活动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切实帮助儿童解决了在生活中遇到的真实问题。
(二)进一步思考
1.社工服务追求形式创新为先仍须守需求之本
在实际服务开展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提升儿童现场参与感、体验感,社工融合多种形式进行人际交往技巧的觉察和学习,获得参与儿童的欢迎,但在形式上追求趣味、新颖的同时,社工仍需清醒地觉察判断服务目标是否偏离,避免“形式大于内容”,比如本次服务中社工通过制定契约、完善游戏规则,在不打击参与者积极性的情况下进行必要的约束;游戏体验后,社工灵活引导参与者分享表达,抛出对参与者而言“有话说”、“想回答”的问题等。
2.关注虚拟社交对儿童自我认知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
在前期调研及服务过程中,社工发现随着手机网络的越发普及以及儿童年龄的增长,对虚拟社交的依赖也逐渐增强,具体表现为网络社交中的语言习惯对儿童的影响逐步低龄化,网络游戏、短视频段子等成为儿童朋辈交往中的重要话题等等。
乡镇儿童作为社会参与资源渠道较单一的群体,网络则是其当下社会参与的最简便、快捷的方式。一方面虚拟社交的确可以帮助儿童发展兴趣爱好、扩大自我认知及社会交往面,通过虚拟世界获取自我认同和满足,让更多儿童“勇敢做自己”,但同时也需要关注这种依赖性可能导致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社交能力下降,甚至疏远亲密关系。
未来社工服务可以结合时代的变化,进一步关注儿童的成长环境与社交需求,提升儿童的自我认同感、价值感,促进儿童应对不断更新的新型社交方式。
掌握园艺治疗基础技术
开启身心疗愈助人之旅
实操化教学,体验式学习,陪伴式成长
一线社工、对园艺治疗感兴趣的其他伙伴
欢迎加入第5期园艺治疗基础技术训练营
明天开营
快抢最后席位
↓↓↓
欢迎关注【社工客】旗下公众号
身边的好友都在看
↓↓↓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社工客平台立场。
你有做过儿童社会工作吗?欢迎分享你的经验或总结~
社工客投稿邮箱:sgke123@163.com
小客微信:shegongke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