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篇
今天是2024年12月22日,十年前的今天,《什锦饼干》发表了第一篇文章。《藏匿于浦东某小区的古法鱼头----好景门饭店》
创刊于上海湿冷卑鄙的初冬,小店sankin提供,辗转到了。出品没那么记忆深刻,可的确救命。以此有了第一篇,第二周就写了京沪火锅,让被描述的主题彼此陷入“尴尬”,成了常态。
2、什锦饼干推荐
十年来这个号也有不那么“划水”的时节,譬如连续做了几年的…“什锦饼干推荐”。
相关推荐餐厅链接:
……
那三年,去了很多地方,见到了很多人,看到了繁荣,也找到了平凡的却无论如何也会记得的微光,很多餐厅现在继续壮大,很多餐厅现在也许已经不在。
3、川菜不辣
这个罗生门的关隘,还是在“阶级”。一些对“出身”不甘的情愫或莫如说执念的东西盘根错节,这样的他们贯穿着逐个事件,深邃不可名状。他们是一些人,一些行为,一些自以为是的理念。
相关文章链接:
4、难吃的杭州
也许在2016年,我们陆续系统性地表达杭州餐饮的“难吃”,以及这个城市在审美上的诸多“东施效颦”的负面事故。比这几年的“杭州美食沙漠论”早了蛮久。而其实早在2008年前后,上海的一份纸媒曾对所谓“杭州美食”和杭州人的整体品味进行了无情批判。的确很伤人,或许没有伤害到大部分杭州市民的感情,只是让某些消费杭州的布尔乔亚们深深地沉默。
相关文章链接:
……
以上文章或是杭州餐饮光怪陆离的一角,也是是时代里某些无关痛痒的各执一词。
5、锦绣中华
作为中国人是无法回答中国菜为什么世界第一的!拆除一些所谓中立客观的理念,剩下的就是作为自然人在地理上的狭隘性。当然会有诸多“看世界,去博爱”的不同声音,而我认为狭隘恰恰是人类拥有的很具备美感的东西。中餐让“中国人”变成描述一些事情的前置,其中包含了深刻的情感,统一且具象,总能迸发出叫人热泪盈眶的“狭隘”热忱的!!!
相关文章链接:
……
6、丰饶之海
世界够大,所以丰饶,同样衍生出了高耸的陌生感。这样的东西也是需要支付费用获得一张入场券方可挤进去参观的。有无必要暂且不论,而往复的观光总归疲劳。所以“乡愁”愈发成为一个锚点,莫如说成为在抵达景点前的“大巴时光”里一件反复值得琢磨的事情。
相关文章链接:
许多人,一不小心,把早乙女哲哉的“国宝天妇罗”,吃成了“彭浦第一炸”
……
7、小人物,小餐厅,或许消失了…
十年,我写了足够多的小餐厅,足够多颅内高潮的烟火气故事。我也预测到了很多日后多少有一些流量的小店。这不是难事… 正如评判一家餐厅难吃与否吃第一口就能知道。大部分人无法接受美食圈平庸,她们摘取其中的所谓“张力”,细细整理慢慢品味。而这些足够动人的事情背后,多是一些不为人知的隐痛。这些负面的东西,莫如说是一达达廉价超市打折的鸡肋,不必碰触。
相关文章链接:
……
8、关于咖啡
写咖啡,这样的文章宛如20出头的年轻人侃侃而谈性经验。茁壮而不厌其烦!反倒少有人去关心咖啡的本质,咖啡之于上海的本质。《什锦饼干》对咖啡爱好人士总怀抱了游离于富含同情心边缘的恶意。
相关文章链接:
……
9、女人不懂甜品
如题,偏见同狭隘一样,是人类不多得的情绪,好好珍惜
相关文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