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25
BOOK LEADER
人文社科新书好书的领航者
SHU
JIANG
第 1 期 ●
⭕️版权所有,严禁抄袭,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Dec
31
⭕️今天是2024年12月31日,农历腊月初一,2024年最后一天。
人不是因为没有信念而失败,而是因为不能把信念化成行动,并且坚持到底。
——戴尔·卡耐基
01
《公共领域的新结构转型》
02
《不可计算:漫长数字时代的游戏与政治》
本书作者加洛韦穿越计算历史中的不可计算遗迹,讲述了一些不为人知的计算与数字媒介历史事件,展现了计算兴起于世的成与败。作者聚焦于“可计算”与“不可计算”, 解释了计算如何产生或无法产生。从手工织机编织的复杂图案,到可计算生物体,再到《战争游戏》与黑箱理论,他锚定了计算历史中的一些关键结点,解释了某些看似过时的技术的深远影响。本书也对在漫长的数字时代后依然无法被计算的部分进行了反思。
03
《新媒体文化研究选读》
本书汇集了新媒介文化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主要从“理论探索”“技术批判”“文化观察”“亚文化审视”“访谈对话”等5个部分详细勾勒了近年来国内外媒体文化研究的整体图景。入选成果既有重要的理论思考、深刻的思想对话,也包括一些新颖的文化实践成果、新研究视角方法下产生的成果,是一本及时且深刻反映媒体文化前沿成果的学术读本。
04
《理解工作:一部人类劳动史》
从70万年前的狩猎采集到现在通过视频会议进行的工作,横跨亚洲、非洲、美洲与欧洲,本书探讨了人类工作的组织方式:家庭、部落、城市和国家;研究了狩猎采集、农业、手工业、工业等不同时代合作和从属劳动关系的变化;研究了劳动如何在男人、女人和孩子之间分配,货币发明的分水岭时刻,劳动者的集体行动,以及移民、奴隶制和休闲观念对工作的影响。最终完成了一部有关人类在各个时代繁忙工作的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劳动史,并对未来的人类发展给出了乐观的评估。
05
《我想这样被埋葬》
06
《像政治学家一样思考:研究方法的实践指南》
【原作名】Thinking Like a Political Scientist:A Practical Guide to Research Method
【作者】[美]克里斯托弗·霍华德(Christopher Howard)
【译者】许常红、张祺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品方】领学东方
【出版日期】2024年12月
本书是一门政治学研究方法课程,提供了研究政治学的新方法、一般策略和实战建议。通过系统地学习这本书,你将能够通过掌握分析问题的批判性思维方法,从而轻松写出优秀的论文,并具备独立开展课题研究的能力。
07
《他们说,我说:学术写作基本技法入门》
本书是美国1500多所高等院校选用的写作教材。作者探究了写作中说服性论证的基本步骤与技法,将其总结为易懂实用的48类263个模板,阐明了论文写作的关键思路,适用于各个学科的写作入门。
08
《艺术史:研究方法批判导论》
本书系统梳理了艺术史研究方法的发展历程,以批判性的视角,深入剖析了每种方法的哲学根基与政治假设,为读者铺设了一条通往艺术史研究核心地带的坦途。
09
《具身智能:从虚拟AI到现实AI》
智能,从何而来?它不仅来自大脑,也和身体息息相关。当感知化为认知,认知促成行动,最终所形成的便是具身智能。本书系统性地介绍了具身智能的技术原理、应用案例、发展机遇与挑战,力图为读者展现一幅人机共生的未来蓝图。
10
《哲学塑造的世界:从柏拉图到数字时代》
这是一本生动的简明史,深入地探究了从古希腊到今天,哲学如何改变了人类的知识和我们生活的世界。
11
《蔑视大众》
大众进入历史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当代德国哲学家、文化理论家彼德·斯洛特戴克从埃利亚斯·卡内蒂的思想出发,阐述了大众主体一经形成,人群之间的距离便缩小,在人群聚集产生的黑色中,本质差异被废除,新的人为差异出现,即一种有区别的无差异性。他分析了文化斗争中针对差异的合法性和起源产生的争论,以及大众在后现代社会中基于大众传媒的结晶一般的聚集形式。
12
《狄奥尼索斯的阴影——狂欢社会学的贡献》
在严谨的工作之余,人们会放松自己的神经,让情感、言语、商品在身体本能的驱使下自由流动,村庄或城市街区的生活就是由这种有机团结构成的,尽管它看不见,却是社会肌体的无形骨架。所有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的积累和凝聚,形成了生命的活力、社会结构的权力,以及狂欢的动力。狂欢只是集体欲望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爱欲是社会本能的基石和结构,它促使个体超越自我,融入更广阔的集体。
13
《性别打结》
《性别打结》是一部经典的性别社会学著作,自1997年出版影响延续至今。这本书论述的出发点是阐明了“父权制是什么”,它何以成为了我们习焉不察的社会结构,根深蒂固地影响着人们思维、习惯以及几乎全部的生活。在书中,作者详细论述了普通人如何通过自己的行动削弱父权制,而倡导最直接受益于社会建制的男性更应勇于发声。他鼓励每个人在生活中消除性别对立的戾气,增进两性之间的相互理解,推动性别和解。
14
《〇〇年代的想象力》
本书从流行文化入手,以《死亡笔记》《大逃杀》《野猪大改造》等“〇〇年代”经典影视、动画和漫画作品作为切入点,梳理20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头十年日本社会和文化领域所发生的深层变迁,重点探讨了这一时期想象力和亚文化的演变轨迹。
15
《带一本书去读研:研究生批判性阅读与写作指南》
这是一本20年多年经久不衰的批判性阅读、写作指南,专为研究生打造。英国资深学者基于多年一线教学、培训经验,结合大量实操案例,深入浅出讲解知识点。无论是学术写作“小白”、学界新人,还是资深“学长”,都可从中受益。本书是《带一本去读研3》,其它丛书学术匠亦有推荐,有需要的读者可以点击下面蓝字了解。
16
《俄国思想史:从启蒙运动到马克思主义》
本书以欧洲思想史为镜鉴,全景式地介绍了从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期到20世纪初共百余年的俄国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
17
《哲学与社会学的联系》
大多数社会科学家和哲学家都认为社会学和哲学是不相关联的研究领域。有些人想知道如何描绘它们之间的精确边界。本书作者认为,这两个领域相互纠缠在一起,不可能划清界限,实际上也不值得划清界限。社会学需要一门科学哲学,哲学家必须认真对待社会科学的哲学问题。
18
《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
本书是国际知名文化研究学者约翰·斯道雷所著之经典著作,在西方学界产生的影响经久不衰,是公认的媒介与文化研究领域的综述性著作之一。书中对文化研究这一学科的历史、传统及当下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广涉文化主义、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诸多社会科学思潮,梳理了国际学界对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是文化研究、媒介研究、大众传播学、文艺批评以及新闻学等领域的学者与研究生阅读、参考的重要文献。
19
《文化模式》
本书是美国著名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的代表作,也是20世纪西方有关文化问题讨论中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作者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为读者提供了对文化,尤其是对异族文化的新认识和新理解。书中,作者比较了三个社会——祖尼人社会、夸扣特尔人社会、多布人社会,揭示了这三个族群的行为差异。这项开创性研究表明,每种人类文化都具有一系列独特的特征。本尼迪克特还在研究中考察了文化与个人的关系。这本大胆直言的著作深入探究了何以为人这个问题,书中表现出的对人类的爱,很值得我们借鉴。
20
《美学意识形态》
《美学意识形态》是德曼哲学、政治和美学思想最集中的表达,其中许多文章之前从未以任何形式出版过,包括关于康德的唯物论、康德与席勒的关系以及论反讽概念的文章。这部著作或许是继阿尔都塞之后,对“意识形态”问题进行的最具挑战性、最严肃、最重要的重新思考。书中,德曼运用“批判—语言分析”的方法和“修辞阅读”的策略,通过对欧陆哲学重要文本的细读,揭示出美学被意识形态化的历史,并对意识形态的运作方式给出了新的解释,由此扩充了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观念。
21
《艺术体制论:从现代到后现代》
本书由现代性视域出发,从分析哲学、艺术社会学和文化研究三个方面梳理西方的艺术体制论,阐释艺术体制从现代向后现代的结构转型,厘清中国当代艺术体制形成与发展的社会动因,并在此基础上“深描”中国当代先锋艺术的表意策略与艺术界的名利场逻辑。
22
《现代的正当性》
本书以概念史/思想史为基本方法,以修辞学为手段,纵观晚古、中世纪、文艺复兴和早期现代的精神结构,分析理论好奇心、诺斯替主义等思想的流变,展现库萨的尼古拉、布鲁诺等思想家对时代影响,为现代的核心观念提供了全新论述。现代观念并不是接续中世纪观念,而是要继续回应这些旧时代观念所要回答的问题,现代的正当性来自对中世纪思想危机的回应。
23
《思想的假死》
本书涵盖了两干多年的哲学发展历程。它始于柏拉图对他的老师的描述,继而涉及胡塞尔、尼采、海德格尔等哲学家的思想。最初的雅典学院是一个练习的地点,在那里人们学习如何从世界中抽离。胡塞尔的现象学劝导人们从存在执态中后退一步,练习不参与。斯洛特戴克呼吁人们思考“悬置的人”如何保持创造性。
24
《怪异与阴森》
《怪异与阴森》是英国当代文化理论家马克·费舍的遗作,全书共十四篇文章,集中探讨了流行文化中的恐怖主题,更准确地说,是“怪异”与“阴森”这两个概念。怪异和阴森从根本上说,是对未知的刺探,是日常世界偏离自身的方式。马克·费舍将这两个概念定义为激进的叙事模式或“超验的震撼”时刻,要正确理解人类的生存状态,就必须对这类边缘概念进行研究。从这种意义上看来,科技、资本也是这样一种阴森可怖的存在。
25
《科研写作完全指南》
本书是一本科研写作指南,书中内容面面俱到,深浅得当,既适用于本科生,也适用于高年级的研究生及新入职的科学家,学习它有助于提升写作能力,顺利实现学术进阶。
26
《剑桥大学人类学十五讲》
本书涉及人类学的经典理论,包括进化论、扩散主义、功能主义、结构功能主义、结构主义、交易主义、新马克思主义、阐释主义、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还有一些得到广泛讨论的理论流派和理论,如法兰克福学派、曼彻斯特学派、实践理论、行动者网络理论,同时涉及经典的和相对晚近出现的理论分裂,如“写文化”时刻、本体论转向。此外,还涉及人类学中的历史思维问题、田野点的扩展与边界问题、塑造和重塑人类学观念的独特作用机制。
27
《再见智人:技术-政治与后人类境况》
本书以“技术-政治”为主轴来重新考察当下文明状态及其所面对的危机。作者令人信服地将人类阐述为技术发展的产物,而不是相反。作者认为,在当今时代,缺乏的是政治智慧而不是技术智能;能够发展全新政治智慧的能力,是让智人名副其实的关键。本书是一本深入思考人类如何智慧地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文明性挑战,是一部富有新见和学术分量的力作。
28
《最后走的人关灯:论人类的灭绝》
本书是著名人类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人工智能专家保罗•若里翁以其独到的见解,对人类本身、人类伟大的优势与巨大的弱点做出了真实的描述,并提出“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挽救人类亲手制造的厄运。在关灯之前,请行动起来!”
29
《感觉的共同体》
本书系统地考察了法国当代美学界最具影响力的四个重量级学者:阿兰·巴迪欧、雅克·朗西埃、保罗·维利里奥和让-吕克·南希,并基于四人相互交叉的人生轨迹,指出他们的美学思想构成了一个德勒兹意义上的思想“平面”,主要关涉的领域为审美政治理论。尤为重要的是,他们的思想具有相似的结构特征,即在感觉的独异性与共同体之间形成的张力结构。本书以此为基本切入点,重新诠释了四位思想家的代表性理论,并且将之描述为法国理论之后法国当代美学形成的一个潜藏的理论架构。
30
《艺术与技术》
本书为刘易斯·芒福德在哥伦比亚大学“班普顿讲座”中的讲稿,书中围绕艺术、符号、技术、装饰、建筑等话题展开,分析艺术发展与符号的关系,从手工艺到机械艺术的转变历程,机械大生产背景下的复制与标准化,建筑的功能符号之变,以及艺术、技术与文化的融合对时代的影响。展现了芒福德对20世纪技术失控的担忧,以及对这一时期艺术回归生活的呼吁。
31
《当代艺术:1970年之后》
《当代艺术:1970年之后》系统地阐释了自1970年以来的艺术实践,内容不仅包括装置、绘画、雕塑、行为表演、数码影像等多种艺术,还涉及重要的国际策展人、博物馆展览以及当代艺术赖以传播和发展的各类艺术体制等。作者聚焦于欧美和亚非等全球各地的新艺术形态,结合时代与地缘发展背景,关注艺术创作主题、理念、手法和艺术批评焦点的演变,帮助读者透彻地理解纷繁多变的当代艺术现象。
32
《秩序的理由》
政治哲学与伦理学是与人类日常生活关涉最密切的哲学学科。有人才有社会,有人才有伦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最基本的即是“合作”与“共识”,在《秩序的理由》中,哲学家赵汀阳将政治学和伦理学的底层问题概括为“他人不同意”的社会事实,探询合作是怎样达成的?共识是如何取得的?幸福是如何可能的?作者批判了当代伦理学对现实价值的忽视和政治学对个人理性的过分依赖所引发的问题和困境,并主张回归这两门学科的形而上学基础,以寻求可能的改进方案。
33
《欺骗世界的医生》
本书记录了“反疫苗运动之父”英国医生安德鲁·韦克菲尔德针对麻腮风三联疫苗进行科研欺诈,引发全球性疫苗信任危机的全过程。
34
《反讽与现代性话语:从浪漫派到后现代》
本书系作者于1986年11月在华盛顿大学所做的年度院系讲座结集,旨在系统地回应同时期德国思想家哈贝马斯的《现代性的哲学话语》中的启蒙辩证主义“元叙事”。作者通过探讨与反讽相关的事物,对西方观念史进行了纲要性的梳理,将反讽从一种单纯的修辞手法阐释为一种哲学构型。作者在历史语境中将反讽标定为当下的不断“自我指涉性”,引出了一系列从浪漫派到后现代的“现代性的反讽话语”——“反讽主义者知道没有真理,如今必须完全不同地扮演哲学的角色。”
35
《20世纪哲学简史:从胡塞尔到德里达》
这是一本由德国著名哲学家撰写的关于20世纪哲学的普及读物。本书认为,革命性的历史事件以及自然科学的诸多发现对于理解二十世纪哲学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以此为背景,托马斯·伦奇向读者展现了现当代哲学上的几次高峰,并试图展示,在貌似相互对立的理论流派之间,始终存在一种互补性的关联,并且不断影响着其后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36
《栖居于大地之上:与布鲁诺·拉图尔的最后一次对谈》
本书记录了法国哲学大师布鲁诺·拉图尔生前的最后一次访谈。通过与记者尼古拉·张的对谈,拉图尔回顾和反思了其长达50年的思想历程。
37
《傲慢的堡垒:性侵犯、问责与和解》
哲学女神玛莎·努斯鲍姆口碑新作,揭露美国司法界、艺术界、体育界性侵现象,直面女性抗争的种种问题。在这部开创性的作品中,玛莎·努斯鲍姆结合女性主义、哲学、法学、社会学等,深刻剖析了男性物化和支配他人的心理成因和社会根源。
38
《就这样,斯拉沃热成了齐泽克:一位声名鹊起的知识分子的社会学考察》
这是世界上第一部齐泽克学术传记。它扎根于生机勃勃的社会学理论,立足于方兴未艾的数字公共领域,借助对齐泽克及其同侪的深度访谈,参照学界内外褒贬不一的评议,对其学术轨迹做了精当的描述,对其职业生涯做了缜密的考察,对其思想观念做了透彻的剖析。
39
《自我:与齐格蒙特·鲍曼对谈》
齐格蒙特·鲍曼曾与塔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瑞恩·罗德邮件往来,探讨“现代人的自我”;并对当今世界最重要的概念、人类处境的基本关键词——自我,进行全面梳理;为活在不确定时代、自我时刻晃动的我们这代人在“自我与社会冲突时如何自处”提供了更内在的理解。鲍曼与罗德棋逢对手,结合他们各自的社会学、哲学、文化理论、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就“在流动的现代世界中,如何理解复杂的自我”这一核心问题,展开了引人入胜、广阔且深入的对话。
40
《虚无主义与技术》
技术始终事关人类如何生活的问题,虚无主义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则无处不在,因此本书关注的不是技术,而是人性。作者诺伦·格尔茨没有参与“技术让我们变得更好还是更糟”的无尽争论,而是考察了我们所想的“更好”和“更糟”究竟意味着什么,以及这种想法在我们创造技术世界的过程中扮演着什么角色。借助尼采的虚无主义哲学,本书探讨了人与技术的关系,试图揭示虚无主义与技术如何相互纠缠,从而创造一个充满技术催眠、数据驱动活动、快乐经济学、牧群网络和点击狂欢的世界。
41
《群众: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书写与想象》
中国从王朝帝国到民族国家的转变中,群众作为中心概念,成为现代知识分子思考自我和国家,探寻启蒙与革命的想像载体。本书通过对小说、哲学、诗歌和心理学论著的细读,分析现代中国文化与政治想象中群众的核心性和历史性,更把中国群众话语放在二十世纪上半叶的全球知识语境下,挖掘被忽视的跨国互动和差异。这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综合文学研究、思想史、批判理论和人类科学史,凸显现代人类科学知识的形式、新兴艺术的表现和不断变化的政治诉求之间的纠葛。
42
《脱了臼的世纪:中产阶级的诞生和彷徨》
本书以德语文学家施尼茨勒的私生活为切口,以精神分析的文化史方法为织线,潜入维多利亚时代一些深隐而幽闭的角落,在日记、信件、回忆录、画作、广告、房屋设计图等材料中,阐幽发微,生动细腻地勾勒了中产阶级在家庭关系、性生活态度、政治立场、心理焦虑、宗教信仰、工作态度、艺术品位、私密空间等方面的诸种情状、样态,揭示了中产阶级价值观的形成,并颠覆了过去中产阶级留给世人刻板、平庸、冷漠、邪恶的印象。
43
《部落时代:个体主义在后现代社会的衰落》
部落是人类千万年来的集体梦想,更是在当下生活中承继过去、通往未来的方式。我们当今以碎片般的身体组成的众多细小部落,早在千万年前的远古就已存在。为了更好地描述后现代社会,作者提出了“新部落主义”的概念。他认为,相比于现代、理性的社会,当代社会恰恰位于看似稀疏平常的日常生活表面之中,位于由个人组成的转瞬即逝的小部落之中,位于它们散发出的感性、温暖、亲密、强烈的生命本能之中。此时此地,重要的不再是“我”,而是抱团取暖、互助共生的“我们”。我们,因他人才得以存在。
44
《众生无束:劳动社会的未来》
本书从哲学角度帮助我们认清工作的本质,在充满未知的劳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方向。书中,作者向我们展示了工作世界的变革将如何改变我们对生活、文化、教育的理解,并最终对整个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指出,决策者将面临何种艰巨的、旨在重塑社会的任务。其中尤为关键的是,将现有的有偿劳动社会体系重塑为无条件基本收入社会。
45
《人类学在中国》
本书汇集了人类学家王铭铭近二十年来以学术史为主题所做的文章和演讲,以期为“人类学中国化”这一命题提供回顾与展望的新角度,整体性地展现一位人类学学者探寻既有本土特色又有世界视野的知识体系的过程。
46
《如何走好你的学术之路》
本书以专家的视角,汇编了来自不同大学的不同研究环境的优秀学者的经验与反思,并结合作者自身几十年来的经历、观察,从实际出发总结出了100条实用建议,旨在指导学术研究者产出更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对于刚入行的博士生、青年教师来说,本书是必备的学术生活指南。
47
《文化研究》
文化研究是一门自称不是学科的学科,是理解种族、民族、社会和性别身份的一种激进的批评方法。本书提供了一次穿越这个复杂学科的旅程,描绘了它在英国的起源及后来向美国、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和南亚的迁移,研究了它的主要倡导者的想法,并介绍了它在世界各地不同的特色。全书涵盖了从葛兰西到雷蒙•威廉斯,从后殖民话语到离散政治,从女权主义到同性恋理论,从技术文化和媒介到全球化的内容,是对这一迷人研究领域的基本概念富有洞见的导引,是所有关注旧文化、新文化和新兴文化快速发展脉搏的人的必读书目。
48
《划清界限?如何对待失德艺术家的作品》
近年来,关于流行艺术家的不当言论和行为,甚至某些犯罪行为的揭露比比皆是。那么,艺术家的道德生活会影响其作品的审美价值吗?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些失德艺术家?以及,还能欣赏他们的作品吗?在本书中,作者运用哲学工具,为这一困扰我们的伦理问题提供了敏锐的洞察。作者认为,艺术家的道德生活不仅会影响公众对其作品意义的解读,而且还会影响作品的审美价值。
49
《技术封建主义》
本书认为,自上世纪90年代的“数字革命”以来以来,新经济承诺的自由和繁荣并未实现,反而让我们倒退进入了技术封建主义的时代。世界的数字化正把我们推向一个更黑暗的未来。垄断的回归、少数平台的主导、经济和政治的合谋,都象征着一种资本主义的系统性变异。信息和数据网络将数字经济推向封建逻辑的租金、剥夺和个人统治。基于此,作者深入探讨了数字技术在当今社会中的角色以及它如何重塑权力结构、经济关系和社会动态,并通过丰富的案例研究,揭示了技术巨头如何利用其市场地位和数据优势,形成一种类似封建领主与农奴之间的关系,对社会公正、民主和个人自由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50
《西方的终结,世界的诞生》
这是一本政治生态学的经典著作。作者埃尔维·康普夫以简洁、流畅、富有思辨性的语言,勾勒了人类自旧石器时代以来的发展轨迹,并重点叙述了近几百年来,西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从“大分流”走向“大汇流”的历史进程。
51
《技术与社会理论》
何谓技术?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是什么?是新技术的出现,无情地推动社会变革,抑或,技术仅仅是社会的工具,受到人类意图的摆布?本书从桥樑、录影带、脚踏车到3C产品入手,探讨了马克思、涂尔干、班雅明、阿多诺、傅柯、麦克鲁汉、拉图等人如何构思技术与物。是一本相关“技术与社会”议题的工具书。
52
《无:生命的最佳状态》
本书将佛学、禅宗智慧和神经科学、脑科学、心理学研究成果相结合,带你了解自我引发痛苦的机制,找到所有痛苦的共同点,并制订更具有普适性的对策,让你完全释放自己,从焦虑、不安、孤独、愤怒和空虚中解脱,成为不被优劣是非所困扰的真正轻松、快乐的人。
53
《空谈》
【作者】林垚
本书是青年学者林垚近年来哲学、科普、学术与公共讨论文章汇集,也是作者的第一部独立文集。全书由三个版块组成,上卷集中于道德哲学及政治哲学方面的探讨,中卷聚焦美国政治,下卷漫谈与科学哲学或宗教哲学相关的话题。作者行文逻辑严密,文风犀利,从哲学思辩的高度对诸多公共话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54
《黑皮肤,白面具》
掌握白人的语言,吸收白人的文化,接受白人的认知标准……几百年来,黑人竭尽全力模仿白人,希望由此变成堂堂正正的人。黑人与白人为何无法建立正常平等的关系?在本书作者弗朗茨·法农看来,这种扭曲心理源自殖民过程中产生的集体精神伤害。本书是20世纪后殖民理论的经典作品,作者对殖民问题的思考也可扩展至性别研究、民族研究等领域,带给我们无限的启发。
55
《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
本书是人类学经典著作之一,堪与列维-斯特劳斯和伊里亚德的伟大作品同列。在本书中,特纳通过在非洲恩登布部落中的田野考察,将仪式在这个群体中的地位进行了诠释。特纳拓展了“阈限”与“交融”的概念,发展了传统的结构主义。与之同时代的范热内普、马克斯·韦伯、涂尔干等都曾经试图把所有的文化行为统一在超级结构里,提出涵盖全体的普遍化模式,特纳则突破了传统静态的社会结构的研究,把仪式放在运动的社会过程中加以考察,他把社会看作交融与结构的辩证统一,从而有“分化-阈限-再整合”的过程,这是结构与反结构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56
《云端封建时代》
本書以優秀的敘事手法,告訴我們資本主義是如何把自己生吞活剝,變異成一頭完全不同種類的野獸。作者也呼籲我們,要把自己從數位農奴的奴役中解放出來。
57
《音乐认同:音乐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本书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探索并整合以“音乐的身份认同研究”为主题的内容,由来自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和音乐心理学领域的领军学者共同探讨音乐对人类身份认同感、人格特质和个人价值观的影响,同时还补充了以社会学为导向的出版物中所探讨过的许多观点。
58
《烟花女子:19世纪法国性苦难与卖淫史》
本书以19世纪法国为观察时空,从工业革命和城市化激发的欲望形式变化入手,把披着“法式制度”和“规制主义”外衣的公娼制度作为研究对象,一方面探讨了卖淫行业给女性带来的各种苦难,另一方面围绕卖淫所涉各类主体的关系,从情感、亲密关系、婚姻、空间、行为、角色、话语、风尚、结构和制度等角度开展研究,综合展现了19世纪法国社会世俗风貌变化,以及卖淫制度存废兴衰背后的政治和社会变迁。
59
《生活艺术》
在个性化社会,我们都是生活艺术家。不管我们知道与否,愿意与否,喜欢与否,这都是社会的命令,而不是我们的选择。我们被期望使用技能和资源赋予生活以目的和形式,即使我们缺乏艺术家所需的工具和材料。这本书不是关于生活艺术的设计指南,相反,它精彩地描述了我们生活设计的条件,施加在选择上的限制,以及设计、偶然性和性格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关于社会如何影响我们构建生活轨迹的研究。
60
《回音室》
在这部创新之作中,柯律格教授运用多元材料,突破固有的观念和既定的边界,以世界主义的视角重新思考艺术史的边缘和被形塑的“中国画”。书中以考古发掘般的严谨打捞史料中的细节,摒弃泛泛的传统东西二元论叙事,以全球化的眼光颠覆关于东西方艺术的固有认知,结合前沿研究方法与成果,呈现柯律格教授多年的思考结晶。
61
《画框中的女性》
一个完美的女人,一个陷入困境的少女,一个圣洁的母亲,一个致命的女人。长期以来,从艺术史经典到广告等图片中随处可见的一系列有限的原型扼杀了女性的身份,而女性艺术家被忽视,无法塑造更具影响力的角色。在这本慷慨激昂的书中,艺术史学家凯瑟琳·麦科马克要求我们重新审视这些图像告诉我们这些作品的创作背景、历史渊源,以及背后隐藏的意识形态。书中,作者详细分析了父权社会是怎样利用这些艺术形象来束缚女性的,以及这些形象如何在我们的文化中得以延续,为我们提供了思考女性身份、性别、种族和权力的新方式。
62
《鲜花人类学:一部关于花文化的民族志》
本书以鲜花为棱镜,对这一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做出了权威而全面的阐释,介绍了花文化在人类社会中所呈现出的传承性、多元性和变迁性,探讨花和花卉在数千年人类文化发展中的符号象征意义和价值,充分体现了他在跨文化比较时所展现的历史意识和闲情逸致。
63
《娱乐新闻小史》
本书由人类日常行为“讲八卦”入手,从人类学、历史学、传播学、社会学等角度,与大家细数娱乐新闻发展的历史,并对充斥我们日常生活的现代娱乐新闻业做了探讨、分析、批判。
64
《抽签的政治史》
本书认为,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各地背景多样化的群体、有识之士、研究者和社会实践者广泛进行了多样的社会试验,自下而上地积极寻求变革。这些试验将历史上世界多数传统政治制度中的抽签做法与商议规范相结合,与更具包容性和异质性的公共领域的话语相结合。作者认为,这种将抽签、代表性抽样和商议相结合的新式民主将是 “民主 3.0 版”,是对古代民主与19世纪和20世纪西方选举民主的一种继承与发展。
65
《黑噪音、白噪音与幽灵之声》
【作者】姜宇辉
本书是姜宇辉老师多年声音研究的哲学文选。包含了“绘画与声音”“声音与意义”“节奏”“想象理性”等多个主题的讨论,为当代国内的声音哲学研究发出了一个强有力的号召。就当下的声音研究而言,声音研究处于当下哲学领域前沿,对声音进行哲学性的探讨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自我、他人和环境,更深入地理解声音作为一种感知和表达方式的重要性,也有助于把握最新理论动向。
66
《政治的视野》
《政治的视野》为当今享誉世界的英国思想家和历史学家昆廷•斯金纳新近出版的三卷本学术巨著。在第一卷中,斯金纳在反思和批评传统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利用以奥斯汀为代表的言语行为理论,围绕如何理解和解释文本这个核心问题展开细致的研究,包括如何理解文本的意义,如何辨析著作家的动机和意图,如何把握语词、观念与现实的关系等具体问题,为思想史研究奠定了扎实的方法论基础。
67
《荒原:一部文化史》
《荒原》一书分析研究了从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的英格兰荒原观念的变化史。在本书中,维多利亚·迪·帕尔玛采取了“反风景如画”的态度,对传统上令人恐惧和蔑视的荒原风景进行了描述。她认为,18世纪英格兰的信仰、技术、制度和个人的融合导致了一种有关“厌恶”的文化态度的形成,该文化态度直至今日依然在塑造着我们评估景观的方式。此外,本书还包含的大量插图最早可追溯至17世纪,涵盖了景观研究、艺术和建筑史、地理、历史和科学技术史等多个不同的领域。
68
《叙事的危机》
当今是一个人人都在谈论叙事的时代。矛盾的是,叙事话题的泛滥竟暴露了一场叙事的危机。在“故事化”的喧嚣中,充斥着一种既无意义又无方向的叙事真空。资本主义借助故事化将讲述占为己有。它让讲述听命于消费。故事化生产出消费形式的故事。在故事化的帮助下,产品被赋予了情绪,向消费者承诺独特的体验。如此一来,我们买卖、消费的其实是叙事与情绪。“故事”被推销,故事化实为卖故事。
69
《如何思考全球数字资本主义?》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元宇宙、数字经济……万能的数字技术在资本的加持下,已全面植入人们的生活,影响着群体的命运。本书是一种抽象理论思辨层面上对数字化现实的回应,旨在穿透数字资本主义的表象与神话,抵达背后的真相。正是诸如外-主体、物体间性、剩余数据、数字生产方式等充满生命力的概念构想,成为“如何思考”数字化现实以及构想从数字洪流中逃逸的可能路径的方式。本书将其作为突破口,为读者呈现多角度、全景式的全球数字资本主义研究,深刻揭示出数字时代的本体论、存在论与伦理学,并回归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点,尝试勾勒属于当下的数字资本主义的内在结构。
70
《情绪价值》
我们几乎每天都要被迫调整自己的喜怒哀乐,以便为他人提供“情绪价值”。特别是女性群体,会被更多地要求完成这项没有报酬且令人筋疲力尽的工作。罗斯·哈克曼将案例研究和统计数据结合起来,以此揭示情绪劳动在社会中的普遍现象,并探究情绪劳动在两性间的不平等现象——女性被期待承担更多的情绪劳动。同时,她进一步阐述了女性群体在父权制社会的弱势处境。此外,她还探讨了情绪劳动背后的本质原因和解决方案,为我们指明改变现状的道路。
71
《情理法与中国人》
本书从宏观到微观层层展示了我国传统法观念的特质,首次系统地梳理了中国传统法观念的核心,即天理、国法、人情三位一体的观念的形成、发展及其种种内在逻辑,具有开创性。并且,结合古人言论和古代司法案例,对中华法系之利与弊都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论述生动,分析深入。
72
《看得见的正义》
本书把影视作品放在更为宽广的理论视野之中,诠释法律与影视的内在联系,从法律看影视,从影视看法律,用影视去思考,用影视去改变。以影视作为视角、方法、路径、素材去看法律、法理和法学,以法律作为视角、方法、背景和结构去看影视,展现两者的诸多勾连。
73
《如何有尊严地离去?》
伴随着老龄化进程加深,如何让人们有尊严地离去是我国面临的一项艰难议题。本书关注医疗场域的临终与死亡,探索个人对死亡的应对、机构对临终照护服务的设置和考量,以及社会对临终照护的政策与制度安排。“别离难”,这难在临终者难以获得合适的临终照护,难在家属难以与亲人告别,难在提供临终照护的从业者面临巨大压力,而实践安宁疗护的机构也遭遇多重困境。死亡是一个生理事件,更是一个社会文化事件。死亡质量关系着生命的整体质量,关乎医学的价值取向和社会的文明进步。临终照护体系应如何安排,以提供对于国人来说具有社会及文化意义的临终支持?对这一问题的回答需要社会学的视角,从社会文化与制度中来理解临终、死亡及安宁疗护的发展。
74
《亲密关系中的隐蔽人格》
本书一针见血地揭示了藏在人格面具后面的隐秘手段,通过精细解读、自测提示与真实案例 分享,发出了识别隐蔽人格的警示信号,并针对不同情境提供了可行建议,帮助我们走出自 我怀疑,告别创伤性亲密关系,或者改善与伴侣的互动方式,找回对彼此的爱、热情与忠诚。
75
《我在上海开出租》
这是一部被誉为出租车版《深夜食堂》的非虚构作品。作者详实记述自己在上海开出租车时的所见所闻,既囊括了形形色色的司乘故事、方寸之间的人生百态,也穿插着出租车司机的日常生活与行业状况,还点缀了对上海的城市风貌、历史切片的描写,故事丰富有趣,语言简洁幽默。
76
《棺材船》
在《棺材船》这部开创性的跨国历史作品中,麦克马洪对移民过程里一个至关重要但经常被忽视的部分——旅程本身提供了充满活力的新视角。全书分五个部分展开:准备、登船、海上生活、死亡、抵达。作者以三大洲的档案为基础,从移民的信件和日记出发,对海上行程进行复刻,这些移民的个人经历为我们提供了对这一关键历史的更为复杂的理解。
77
《研究的方法》
本书将通过一系列简单巧妙的练习和真实的研究案例,用轻松通俗的语言,带你以正确的方式找到一个有价值的研究项目。它不像一本书,而更像一本工作手册。你只需要按照手册里的指南一步步操作,当所有步骤全都完成的那一刻,你会发现,你不光找到了一个合适的项目,还在不经意间拥有了论文的第一稿。
78
《没人能是旁观者》
随着医疗技术进步而出现的对生命伦理的拷问,是与我们的生命息息相关的拷问,是现代社会无法回避的拷问。作者在书中针对十四个生命伦理难题,介绍了一系列引人入胜的经典案例,这些案例或悲情、或无奈、或绝望,而针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观点,又引发了我们对于生命、生老病死的深入思考。直面生与死的艰难抉择,体会悲喜交织的人生百态,在这场酣畅淋漓的生命伦理探索之旅中,没人能是置身事外的旁观者。
79
《走进酒吧的年轻女性》
作为一个社会转型期的都市休闲娱乐场所,酒吧既深受西方新自由主义和消费文化的影响,也有本土性特征,国家、市场、文化和个体在其中相互作用。进入酒吧的年轻女性既是消费主义者和享乐主义者,同时也是身处特定的性别文化历史发展中的个体。本书以唯物主义女性主义为理论视角,采用参与观察和深入访谈法,研究年轻女性在酒吧中的实践、体验、看法与感受。酒吧可以被视为一个“压缩现代性”的实验室,年轻女性在其中的实践与反思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窥探当代中国的性别、阶层与道德变迁的窗口。
80
《打破社交媒体棱镜》
本书挑战了关于回声室、境外势力和激进算法的常见神话,揭示了社交媒体的功能更像是一面棱镜,它扭曲了我们的身份认同,增强了追求地位的极端派的力量,让温和派几乎隐形;而政治部落主义的解决之道,就在我们自身深处。
81
《大西洋战争》
本书为沃尔夫森历史奖获奖作品。作者杰弗里·普兰克用宏大的语言,全景式讲述了15—18世纪在大西洋两岸,包括非洲、南美洲、北美洲和西欧等地历经几个世纪的诸多著名战争,探讨了帝国主义在殖民地建立、跨大西洋奴隶贸易和18世纪美国独立战争等方面的问题;全面、详细地展示了海上战争和陆地战争对大西洋世界的深刻影响。本书的出版对于喜爱世界史且愿意了解15—18世纪历史的读者很有价值。
82
《我不想保持正确:拉图尔队塞尔的五次访谈》
1991年,布鲁诺·拉图尔(Bruno Latour)说服米歇尔·塞尔(Michel Serres)进行了五场访谈,主题分别为“成长”“方法”“证明”“批评的终结”“智慧”,讲述塞尔的成长经历和学术思考。塞尔以特立独行的思维方式著称,他的思想总是穿梭于不同时空、学科,在看似不相干的事物之间建立联系,这让许多读者在得到启发之余不免感到困惑。《我不想保持正确》此书的一大目的即理清这些困惑,让读者更便捷地了解塞尔的思想。
83
《理性的命运》
本书对18世纪末理性遭遇的危机进行了一场巡礼,从康德到费希特之间的重要哲学家的思想以及他们之间的论战得以详尽呈现,勾连起1781年康德的《第一批判》和1794年费希特的《知识学》之间的哲学发展,展现了哲学史上最为革命性和丰富性的思想交锋,理性的权威在此间摇摇欲坠。
84
《理性之蚀》
“工具理性”概念由《理性之蚀》奠基,该书对启蒙时代以来的理性的批判奠定了整个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基调。霍克海默仔细梳理了“理性”概念及其表征内容在西方文化史中的流变。
85
《依然疯狂》
在开创性的女性主义经典著作《阁楼上的疯女人》出版40年后,吉尔伯特和古芭再度合作,聚焦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女性写作者,讲述第二波女性主义浪潮的故事。与19世纪的“阁楼上的疯女人”不同,她们的写作状态更为自由,她们的表达更为直接犀利。通过梳理这一时期的女性主义文学史,作者考察了相关的历史、政治与文化,全面展示了70年来女性追求自由与平等的历程,以及与抗争一同延续至今的厌女文化。
86
《服美役》
本书主要讲述“女性之美”是如何被定义的以及现代审美观形成的过程。制定“美丽”标准的阶层是如何利用摄影、广告、时尚杂志、电影等传媒手段去宣传标准统一的美。又怎么样利用服装尺码、消费主义对女性实施隐性的“美役”压迫。在制定规则之后,他们又怎么利用女性的消费去完成资本和权利收割。最终作者提出关于什么是真正的美,美是否存在共识的论证,并试图寻找现代女性如何在“必须美”的社会规则下找到立身之策。
87
《压缩现代性下的韩国》
现代韩国社会呈现着时间上与空间上的“压缩”:几十年的爆发式经济增长使韩国缩短了社会转型的时间,而在这一过程中,韩国大城市几乎成为复制西方文化和制度的场所。传统和现代、本土和外部,各种元素在韩国社会激烈碰撞。在这个压缩社会之下,韩国仍在强化以家庭为中心的社会秩序。教育政策、女性劳动、财阀家族……家庭关系和利益影响着社会的结构和制度变化。韩国的家庭主义促成了各种发展目标的实现,但与此同时,也让韩国社会产生根本性的问题。
88
作者坎贝尔通过讲述小黑裙、酒吧套装、裸裙等改变游戏规则的款式,或者的士裙、紧身连衣裙等不起眼的创新,审视了 20 世纪女装的历史。这些极具影响力的服装让读者看到它们诞生的时代和穿着它们的女性,同时继续塑造着当代时尚,甚至为未来裙子的性别融合打开了大门。
89
《抗争表演》
本书将集体抗争行动视为从历史经验中习得的表演,人们在不同时间和场合习得了有限的几种诉求伸张表演形式,并在需要提出诉求时,大多数人都倾向于采用这些表演形式。随着经验的积累和外部制约因素的变化,抗争表演逐渐发生变化。抗争政治的参与者习得了如何将表演同当地实际情况相匹配,在表演中各就其位、各司其职,同时出于效果的考虑调整表演形式与内容。
90
《资本主义现实主义:私人情绪与时代症候》
本书中,费舍以自己的抑郁经历、教学生涯、观影阅读记录为切入口,与弥漫在你我身边的全球氛围、隐身的资本系统进行了贴身肉搏。他毫不掩饰地分享了自己的挣扎和痛苦,将自己的抑郁经历融入观察,使得这本书不仅具有理论深度,更具有情感共鸣。这本书不仅是对资本主义现实主义的批判,更是对我们自身阅读习惯和时代病候的反思。它鼓励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阅读方式,尝试理解那些看似难啃、晦涩的内容。同时,它也提醒我们,阅读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是一种思考、反思和成长的过程。
91
《屏幕上的受苦者》
本书是史德耶尔的一部代表性研究文集,围绕作者在艺术创作和写作里稳步推进的一种强力影像政治,收录了其近年来发表的多篇里程碑式的文章,包括名作《自由落体:关于垂直视角的思想实验》《为弱影像辩护》《博物馆是工厂吗?》等。这些独树一帜、洞察力犀利的文字反映了作者对数字影像、博物馆、电影院甚至垃圾邮件等现象的思考,以及对社会问题和人类困境的探索和拷问,不断突破传统艺术批评的界限。
92
《寻求有尊严的生活:正义的能力理论》
本书最初出版于2011年,是被誉为“哲学女神”的努斯鲍姆在正义领域“能力理论”的首次全盘展示。在这本书中,努斯鲍姆想要回答的问题是:人在现实中能做到什么,又能成为什么?他们可以得到哪些真实的机会?基于这些问题,努斯鲍姆批判了以GDP为指挥棒的发展路径,陈述了能力发展模式的结构和政策意义,勾勒出一种有别于罗尔斯正义论的新政治理论,并且讨论了它的哲学渊源和脉络,在承认文化差异的前提下,论证了能力理论路径的普遍价值。
93
《实践乌托邦:新城镇运动思想史》
本书是从建筑学和社会学角度研究20世纪国际新城镇运动的历史著作。作者以全面的视角来看待20世纪的全球新城镇运动,揭示城市规划者和居民对他们理想的城市未来的想象。
94
《重塑:为什么我们惧怕和需要民族》
民族一词在德国的禁忌化导致了启蒙的欠缺和对德国民族的意义及角色的探讨不够深入。作者阿莱达•阿斯曼意图通过她的新作来激发这样的讨论,她主张重塑一种新的德国民族形式,这种民族将自身理解为民主、多元的公民社会,且能够以团结的方式迎接未来的严酷挑战。
95
《南方理论》
当下,社会科学的主流理论主要采用男性的、资产阶级的、受过良好教育的富人的视角来描述世界,本书作者瑞文·康奈尔称其为“北方理论”,而基于其他国家和地区(如南半球)的经验的社会知识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在此背景下,本书试图以“南方理论”一词,唤起人们对知识领域中的边缘-中心关系的关注,囊括世界范围内更为多元的声音,打破欧美知识霸权,为社会科学理论开辟一条新的理解道路。
96
《消费历史》
本书呈现的是社会如何消费历史,以及这种消费模式如何影响我们对大众文化与历史实践的认知。通过对一系列大众文化实体如影视、历史小说等进行考察,作者分析了历史在当代流行文化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作者还深入分析博物馆对遗产之争的态度,技术变革如何影响公众获取知识的渠道,公众史学与学院派史学之争,以及历史实践与理论探索的问题。虽然书中主要的案例来自英国,但作者对美国、法国和德国等国的相关历史实践做了比较分析。
97
《规则的悖论》
98
《权力》
权力是本书作者在经济学领域论证研究的中心议题之一。在这本书中,他认为对权力的反抗是化解经济权力的主要方法,也是防止权力在经济领域发挥作用的根本途径。全书从经济学家的视角审视了权力行使的三种途径,探讨了权力的三个来源,归纳了权力的演进路线及现状,并对人们寻求权力的目的和方式加以梳理,从而清晰又深刻地勾勒出权力的全貌。
99
《细节:一部离作品更近的绘画史》
一个脱离了原先画面、独自出现在人们眼前的细节,可以引发人们对艺术史业已形成的基本概念的怀疑:它们是什么?为何出现在这里?本书即是著名艺术史家阿拉斯从细节角度“破译”大师之作的一种充满想象力的探索,从达•芬奇到马奈,从凡·艾克到维米尔,从中世纪教堂到布面油画……诚如作者所言,这是一部从“近处”着眼的西方绘画史,作为回报,那些于近观处闪闪发光的细节也会给读者带来顿悟般的“惊奇之感”。
100
《批判理论与当代资本主义的危机》
本书是一部思考当代资本主义危机的学术力作。两位作者运用马克思的政治经济批判和拉康的力比多经济批判,对2008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性质、原因和后果进行了阐释与分析,对作为现代社会无意识矩阵的价值形式加以批判。
鸣谢
BOOK LEADER
各位学术匠的读者朋友们大家好!
这是学术匠2024年发布图书的精选书单,我们从过往一年发布的图书中中精选100本新书好书以飨读者,图书涉及哲学、政治学、心理学、新闻传播学、社会学、美学、艺术学、文化研究等多个学科新书好书,其中也有少量优质研究方法类图书。不过,受制于篇幅,我们还有很对推荐过的书目未能入选,请需要的读者自行查阅往期推荐历史。
今天是2024年最后一天,我们以此书单致敬读者,感谢各位读者朋友和出版机构的长期支持。2025年,我们将在“書將”微信公众号正式开启“書將書單”,我们将为读者持续精选优质哲社研究最新图书,每30本为一期,不定期发布,感谢读者和出版机构的厚爱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