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忽然有点理解为什么 “看了很多书语文成绩还是不好” 这个事情了

科技   2024-10-29 12:55   上海  


这其实和我之前写过的那篇——为什么大托FCE这些考试里成绩很好的孩子,校内还是只有80多分 是有类似的地方的。

就是你的语言能力和你的语言”考试能力”,不完全是一致的。

这个事情我早上看蔡老师这篇文章的时候忽然领悟到的:

据说语文是玄学

“ 那大家有没有想过,可能不是你娃的问题,而是试卷本身的问题,或者评价标准太过单一的问题呢?”
你自己就是孩子的尺度。
你的孩子爱读书,那你就放心。阅读是训练大脑,爱读书,就没问题了。

你的孩子会狡辩,吵架你都吵不过他,经常被他抢白。这更是语文能力一流的标志。

为什么?语文能力归根到底是思维能力。吵架就是辩论啊,你辩不过他,就说明他语文能力比你强。你孩子都能上《奇葩说》了,语文能力还不强?”




我们英文的考察,特别是中小学阶段,很多时候会考察孩子对那些知识点的掌握,比如一个句子改陈述句或者疑问句怎么改?江河湖海前面有没有the? be made of 和 be made from有什么差别?

但是英文的作为一个外语的好处是:我们英语有一个其他的,独立于校内考试的测试系统来给家长提供“我孩子进步了”的抓手。

比如我们的剑桥五级,托福,AR测试,书的蓝思值等等。

即使校内成绩欠佳的学生,也可以很直观地通过参加其他测试获得对自己语言能力的认可。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这个书,买回来的时候孩子读不懂,但是学一段时间英语以后,孩子词汇量什么上去了,读得懂了。家长就会直观地感受到孩子进步了——根本连测试都不用。

所以我在给家长讲怎么平衡校内考试和英语能力提升的时候,这个观念就很好“卖”。 家长很明白地意识到,英语语言能力无非就是:看得懂——说得出。



而语文作为母语,我们没这样的检测手段,或者说,大部分人对孩子的中文语言能力的感知,大部分还是基于“校内成绩”。

比如蔡老师给的这个例子“儿子三年级写的作文,充满着灵气,但是学校老师不给高分。” 学校有学校的要求和标准,蔡老师有蔡老师自己的,因为他懂,他作为高中老师,已经看到了后面孩子真正需要的“语言能力”。

他写了:

“ 底层结构的核心有三个点:一个是审美能力;一个是逻辑思辨的能力;一个是想象力和创造力。

我们学语文目的是为什么。不是为了你考几个破分数。不要在意。语文是思维的底层结构,是母语,是文字符号,是思维的工具,也是思维本身。

所以学好语文,学好母语,我们这些爹妈,要把自己的眼光放长远一点。。。”




说实话,语文不是我的专业,我又不懂的咯!

作为普通家长,我就是只能看我孩子的分数。

我也希望我自己能获得一定的高度去看语文,去理解学习语文的终极目的是什么。

但是我没有这样的高度,我还挣扎在“儿子这次默写又错了几个”的阶段。

有的时候看群友po出的孩子的文章,我只能隐隐约约感受到——哦,这个孩子这篇文章我觉得写得还不错,虽然老师可能不太喜欢,但是我可喜欢啦!我看到了一个灵气十足的小孩。

这个要学的么。

那我学就是了。

我今天晚上学。

蔡老师说,他要先自己讲半小时他的思想和理念。

或许在今天蔡老师讲之前,大家去翻翻他的公号文章会更有收获:

晚上8点见!




上面只是我一些笨拙的理解,请大家批评指正。



顾乐婷Carrie的教育笔记
干货多,需要有一定阅读理解能力,请谨慎关注。我是老师也是妈妈,我只讲符合一般客观教育规律的事实。都是关于教育干货和大实话,谢绝自我对号入座,谢绝追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