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对校内英语的抱怨,板子不能都打在学校、老师和教材身上

科技   2024-10-25 10:10   上海  


我就说,大部分只学了校内的小朋友,到小学毕业,可以看AR5-6的英语小说了没有,《哈利波特》原版书之类的那些?

要英语学得好点的,基本上都是家里在努力,要么爸爸妈妈鸡,要么外面补课。

我觉得这是不对的呀。

学校才应该是主战场。

但是现实是什么呢?

课时少——语料少——观念老

现在你们每周有多少英语课?一节,两节?还是三节?北京有个地区低年级每周就一节英语课,这个和没开有啥区别。。。

我们的英语教材虽然改版了,但是总体语料还是少的。而且上来就是句子,真正0基础的孩子又会觉得太难了。所以视频号才有人直接说,这个教材就是逼迫大家去校外机构学。

我看了很多群友提供的英语卷子,大部分还是集中在改句型,填词这些,就是很细但是很容易被抓到错误的。小孩的错要么没有加复数,要么第三人称少了s,类似这种吧。真正考语言运用的部分很少。




我觉得板子不能都打在学校和老师还有编教材的专家身上。

大家做教育的都只有一个愿望:学生学得好点。

但是现实有太多无奈。

课时就这么多,分给这个科目,分不了那个科目。

老师在有限的课时里,能教的内容非常有限。那要有区分度怎么办?只能往准确性和稳定性上做要求。

教材内容少,大家嘲笑教材不教东西;教材内容多了,大家抱怨进度太快跟不上。(教材表示——我好难!)



我昨天看了十三邀林小英的那期节目。

他们去了县中听了英语课。

下课以后,许知远问了高中老师:这些学生会不会看点美剧?老师很不好意思地说,除了我给他们放,他们不看。(其实我觉得她在说,他们不看。)

孩子们在做什么?——在刷题,在研究什么是“派生词”。 

我们当年也是这么搞的!三十年以后还是这么搞!

但是高考的风向标很明确了呀——考语言运用,也就是“听/看得懂,说/写得出”。要求能读懂/听懂语篇的基础上,再来研究我实际使用时候这个语法怎么用,哪个词比较合适,怎么理解作者的意思和意图。



编高中教材的邹为诚教授以前教我精读的。

我印象特别深的就是他第一节课抱进来大概30本书——什么难度什么主题的都有。有些是图画书,有些是大部头。然后他说:大家选吧,选自己想看的,然后看完以后你们互相交换,学期末还给我就行。 

因为有些书特别热门,所以拿到书的人就会被嘱咐:能不能看快点,看完给我。

我还被塞过一些自己完全不会去选的书,但是塞给我的人强烈推荐,我也就勉为其难地读了。

那个学期,可能是我看英文书看得最多的一段时间。

相应的,阅读水平和速度也上去了。



我想用这个例子说明什么呢?

就是说,我们的课堂其实可以不用拘泥于课堂的。

只要觉得对学生有意义的事情,就去做。

我经常在课堂上给学生推荐书、展览、电影、纪录片等等,家长说我这个行为是“种草”。老师推荐的,学生就会比较感兴趣,即使当时不去看,以后遇到了也会多看一眼。



我孩子自己的英语老师,有布置一个非常棒的作业,就是记录reading log。我以前反思文章里写过,我之前不重视这个作业的,觉得写不写无所谓,我读了就行了。

后来发现,不写就会偷懒,少读一天混过去觉得也没啥。

但是写了,写成习惯了,就会发现,哟,漏了好几天啊,快点周末分开上下午多读几次给补上。也比较容易坚持。小孩在写的过程中,其实也是对朗读材料的复习,词汇抄一抄,喜欢的句子抄一抄,画不了多少时间,但是确实是练了写。

这也是课堂的延申。



你们有没有发现,我给的两个例子,其实都是在课外每天得接触英语这个语言,且不是去“学”而是去“用”。 

语言要学,可能,更重要的是“要用”。 

现在但凡有人问:顾老师怎么学好英语啊?

我就回答那经典的八个字:多看多说,多读多写。

作为家长而言,学校给不了的,自己补上呗。

不是去报班,是去督促孩子每天!每天!每天!把英语用各种形式用起来。

选择难度合适的材料,无论是动画片,分级阅读,书,电影,甚至是AI英语陪聊天,都行的。

关键是你把英语给用起来啊,每天接触啊!



看我文章的有很多在公立学校任职的老师。

你们的苦,我懂。

太多非教学的任务,学生水平不一致,家长观念不统一,课时太少...... 

我就是希望说,老师们可以给家长一些正确的观念上的指导,或者我们挤出点时间给家长讲一下阅读的重要性,做一些家庭阅读的示范。这样家长就大概能理解家庭该怎么做。

能听进去的就听,听不进去的也就算了。




我知道很多人会质疑说有AI了,以后还要不要学英语。

说实话我也在质疑,因为AI的语言能力真的太强大了。

所以现在折衷的方法就是:我不把这个事情认为是“学英语”,我把这个事情认为是“在了解更广大的世界”,正好用的语言是英语而已。

8月份我在给学生讲社交媒体如何通过各种心理学上的方式来控制人们,让人们更多地去使用这些应用程序。

秋季我在给学生讲一系列我们中国的话题,中国的古建筑,抓周,老干妈的商业成功等等,从外国人的视角再回过头来看中国。

我认为这些对学生而言的意义,可能远大于今天背了这个词组,记住了怎么对一个句子成分提问。

当然这些基本的语言知识是需要的——只要这些知识会影响对文章的理解,我就要讲。不影响的我就不讲。

更多的,我是希望他们跟着我看这些文章,能够“开阔视野,获得新知”。



我是幸福且自由的。

我没有任何人来约束我。

所以我选文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来选。

学校没这样的“奢侈”可以这么做,你作为家长可以啊。你只需要对你孩子负责就行了。

你给他们看啊!





顾乐婷Carrie的教育笔记
干货多,需要有一定阅读理解能力,请谨慎关注。我是老师也是妈妈,我只讲符合一般客观教育规律的事实。都是关于教育干货和大实话,谢绝自我对号入座,谢绝追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