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 | “不信鬼,但害怕”是一种什么心理?

文摘   文化   2024-09-14 10:02   北京  


问答《“不信鬼,但害怕”是一种什么心理?》/ 作者:兔草  
正文字数:1624字 / 阅读时间:3分钟




前几日朋友在群里问我们看过《破墓》没?说太恐怖了,看了开头后,一个人就不敢看了,打算下次找个搭子把没看的部分看完。另一个朋友在群里调侃说,都三十多岁人了,怎么还怕看鬼片?难道你们真的相信有鬼吗?

这句话一瞬间把我问住了,如果说小的时候涉世不深,不确定世上有没有鬼,那么现在的我,从理性的角度来说,是绝对不相信鬼的存在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一听到“鬼片”两个字就寒毛直竖,感觉看完了会影响睡眠。

依稀记得小的时候,每看完一部日本或香港的鬼片,我总是要把卧室里所有的灯全部打开,才敢睡觉。但说是睡觉,其实脑子里胡思乱想,不断播放着鬼从床底下或者各个地方跳出来,迫害我的情节。在这样的疯狂脑补下,我已经自动把“看鬼片”和“睡不好觉”划上了等号。

仔细想来,“不信鬼,但害怕”是一种什么心理呢?我觉得有以下四个原因。

 

1.其实我们害怕的不是鬼,而是未知

长这么大,你见过鬼吗?应该没有。我们对于鬼的想象完全出于对未知和不可控的厌恶。

人类是一种天生喜爱安全,厌倦风险的动物,我们希望身边的一切都能在自己的认知范围里,且我们可以把控和解决生活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对于未知的事物,人脑就会产生一种畏惧程序,自动把这些都归为不好的。

与此同时,人脑还有着强大的脑补功能,正因为根本没见过鬼是什么样,所以每个人都可以胡思乱想,把不存在的事物想象得十分恐怖。

 

2.影视、书籍等传播媒介的影响

还记得小时候看的《聊斋》电视剧吗?片头是一个人提着一盏孤灯向着荒村走去,然后背景音是大风的呼呼声,听起来仿若鬼哭。

在那之前,我对鬼具体是什么样其实完全没概念,但经过类似于《聊斋》《午夜凶铃》《咒怨》等鬼片的洗礼后,我一旦置身于黑暗或者阴气森森的环境,便会产生不安感。

影视剧是视听语言的艺术,他们创造了一种语法,把一些特点与鬼结合在一起,比如你一到那种荒无人烟的乡村,你就会想起《聊斋》的情节,一到那种废弃的医院,也会想象出许多恐怖的场景,这都是影视剧的“功劳”。

 

3.缺乏安全感、害怕独处

人多的时候,其实我是不怕看鬼片的,甚至还觉得聚众看鬼片颇有喜剧效果。但一个人的时候就不一样了,一个人的时候,人会觉得孤独和无力。

在黑暗、独处等环境下,人比较缺乏安全感。很多时候,走在路上,感觉有鬼,可能是害怕黑暗里看不清楚的对象,或者是暧昧不明的阴影。

 

4.童年时期父母或亲人的渲染与夸大

记得很早的时候,每次睡觉前,奶奶都给我讲狼外婆的故事,还说,如果我不乖乖睡觉,狼外婆就会把我抓走。

其实,如果在幼儿时期,父母或亲人经常大惊小怪或者尖叫,孩子就会产生负面模仿,怕鬼或许是因为大人一直强调鬼很恐怖,不乖的话会被鬼抓住。

长此以往,即使成年之后,人还背负着童年时期的恐惧阴影,一想到鬼这个字就觉得难受。


如此说来,“不信鬼,但怕鬼”其实是一种十足的精神内耗。也许严重的时候,会影响到日常生活,介于此,应该想点办法来破除这种心理对我们带来的不良影响。其实我们可以做的尝试有很多。

 

1.了解具体原因

搞清楚自己怕鬼的时候是因为看了相关的影视剧,产生了联想,还是单纯的因为近期心理上比较脆弱、孤独。

弄清原因之后,对症下药。如果是电影的问题,那就尽量不要看此类片子,如果是孤独,那就多找朋友玩玩,排遣一下。

 

2.保持光线明亮

虽然开灯睡觉不是好事,但如果实在害怕的话,开一下也无妨,帮助自己把心理低潮期度过去,战胜恐惧。

 

3.转移注意力

人在闲下来没事的时候才会胡思乱想,而胡思乱想就会放大人内心的不安与恐惧。与其一直想着怎么让自己不害怕,不如多在睡觉前看看那些轻松的综艺节目,听一听舒缓的音乐。


说起来,要想真正从心理上克服这种怕鬼的情绪,还是要学着做一个精神力强大且自信的人,相信自己能处理与面对任何未知之事。如此一来,无论是面对并不存在的鬼又或者其他未知事物,我们都能理性应对,更阳光积极地看待生活。



责任编辑:舟自横 /  校对排版:一个编辑部
点击关注👇


一个
ONE一个App官方账号。复杂的世界里,一个就够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