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5周年 | 让诊断“金标准”含金量更高(附视频)

健康   2024-09-19 14:20   北京  

新中国成立75周年·医学学科建设之路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75年风雨兼程,75年春华秋实,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长足进步。为了全面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医学学科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就,探讨学科的发展趋势,为未来学科建设提供借鉴,本报与中华医学会等共同策划推出新栏目——《新中国成立75周年·医学学科建设之路》。


本期,我们邀请到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主任 梁智勇,介绍我国病理学学科建设的进展与成就——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恰逢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成立70周年。回顾我国病理学的发展历程,就像打开了一幅浓墨重彩的历史画卷。前辈在峥嵘岁月中留给我们巨大精神财富,同时也激励着后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病理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一门重点桥梁学科。医学上把病理诊断作为最权威和最可靠的诊断,病理诊断被形象地称为诊断“金标准”。


病理学在我国的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一些医学院校先后开设了病理学和解剖病理学课程,并相继成立病理学系和病理科。我国最早一批病理学家徐诵明、胡正详、侯宝璋、谷镜汧、梁伯强等陆续从国外学成归国,投身病理学事业。当时的病理学科无论是在教学方面还是在研究方面,均发展缓慢,研究主要聚焦传染病、寄生虫病、地方病等。老一辈病理学家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不懈努力,为后来的病理学科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梁智勇在实验室


病理学迅速发展

深化亚专科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病理学科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成立全国性病理学术组织也提上日程。1954年12月,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在北京正式成立。当时,全国从事病理工作的中华医学会会员仅有67人。 


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组织编著了多本具有我国特色的病理学教科书和参考书;同时,大力推进国内的病理尸检、活检及科研工作,对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地方病、传染病、寄生虫病、肿瘤及心血管疾病等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举办“病理高级师资班”,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病理专业人才,这些学员中的很多人成长为我国病理学科的领军人物,为病理学诊断、教学和科研作出了巨大贡献。


70年岁月更迭,日新月盛。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逐步发展壮大,从最初的5年召开一次全国年会,到目前的每年召开一次;参会人员从最初不足百人,到最近一次会议超过6000人参会;投稿量也从最初的百余篇跃升到6000余篇,是目前的最高纪录。 


国内临床学科的迅速发展,对病理学也提出了亚专科化的要求,专科病理发展成为必经之路。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本着“成熟一个成立一个”的原则,相继成立了技术病理学组、儿科病理学组、细胞病理学组、脑神经病理学组;随后又逐步推进了淋巴造血系统、乳腺、骨软组织、女性生殖系统、头颈、心血管、消化、胸部疾病、泌尿和男性生殖系统、分子病理、皮肤、感染病理12个亚专科的建设和发展。 


此外,为了全方位开展学会工作,从2017年开始,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陆续成立国际交流与合作、病理解剖、基础与实验研究、数字病理和人工智能、中青年科主任、教学、科普7个工作组。 


目前,我国病理学界同仁在各自专科领域与临床学科深入交流合作,带头编写或参与编写百余部亚专科病理与临床学科相关书籍,组织撰写相关指南、共识,不仅推动了病理学科发展,还为促进相关临床学科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对内提升水平

对外加强交流


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推动基层医院病理诊断水平提高,支援西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自2010年开始每年举办“西部行”活动,分别在青海、广西、云南、贵州、内蒙古、陕西、甘肃、宁夏等地举办“西部行”病理学习班,为我国西部边远地区相关专业人员传经送宝,提供交流与合作平台。


2017年,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又启动了基层病理培训计划,每年组织病理专家前往全国基层医院,特别是革命老区、边疆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欠发达地区等,开展病理技术及诊断培训共计近60场,对提高基层医院病理技术与诊断水平,进一步推动基层医院医疗水平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国际交流方面,1980年,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成为国际病理学会团体会员。自改革开放以来,中日、中欧、中美业内人士在病理学领域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借助“走出去”的学术交流活动,中国病理学界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了中国病理学的特色与水平,多名专家受邀成为世界卫生组织(WHO)肿瘤分类标准的编写专家,在国际舞台发出中国声音。与此同时,百余名国际病理专家学者受邀参与国内的学术交流。

为人才搭建成长平台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我国病理学界非常重视中青年后备人才培养。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就开始定期组织全国病理学中青年学术会议,相继成立青年委员会(2019年改称青年学组)、中青年病理科科主任工作组,举办青年病理精英识图大赛等。这些活动旨在激励中青年病理人积极进取,同时也让更多的年轻人感受到病理学的魅力,更加热爱这份事业。 


在文化建设方面,为了让老一辈病理人矢志不渝、艰苦奋斗的精神代代相传,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拍摄《中国病理人物口述史》系列访谈节目,通过对老前辈的个人成长史、亲历的病理变革、见证的学科发展等经历进行采集和整理,展现我国病理学科的发展历史。 


病理学在我国的发展已过百年,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也走过了70年的风雨历程,我们共同见证了中国病理学科的繁花似锦与硕果累累。与此同时,我们更应清醒地认识到,在积极推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开展精准医疗、发展新质生产力等指引下的病理学科,正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行业前景广阔。 


近10年来,分子病理学、数字病理学和人工智能的应用已经逐渐进入到发展快车道,也为我们勾勒出新时代病理学的雏形。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病理学科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那就是加大原创研究和技术创新力度,推动基础病理研究与临床应用相结合,加速推进科研成果转化,不断提高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让我们共同努力,持续推动病理学科高质量发展,让诊断“金标准”含金量更高,确保患者获得更加精准的诊断,为实现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宏伟目标,贡献中国病理人的磅礴力量。

原文刊载于《健康报》(2024年09月18日 第 8 版)

作者: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主任 梁智勇

首席编辑:甘贝贝

视频制作:张沫

制作:王潇雨

审核:谭嘉


如果觉得内容不错,别忘了把“健康报医生频道”设为“星标”哦~


 近期好文 

关注 华西医院:科研管理离不开“有组织”的智慧

新知  补充维生素D有助于治疗儿童尿频

团队  黄宇光:麻醉科要成为有力的临床科室

实践  高难度甲状腺癌手术也能在日间完成?听术者讲述其中的“四大帮手”

健康报医生频道
《健康报》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的全国卫生健康行业报。“健康报医生频道”聚焦医学领域热点话题,医学前沿资讯和适宜技术,展示医疗机构、医学院校学科建设、医学教育、科研管理等方面的先进经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