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来备课 | 第六课

文摘   2024-10-14 09:45   北京  
在《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背景下,人民教育出版社音乐编辑室组织编写了《义务教育教科书 艺术 音乐》教科书。为使教师在一线教学时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套教科书的教育理念、促进教科书更好地发挥课堂教学的价值,“人教音乐”特开设“一起来备课”专栏,为大家解读本套教科书中不同教学内容的编写意图及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BACKPACK

一年级上册第六课

人教版《艺术 音乐》一年级上册第六课的教学内容为第二单元“麒麒的节奏密码”中的“节奏密码·休止符”。

教学内容介绍

本课建议将第二单元中的教学内容“节奏密码·休止符”和“热闹的农场”整合成一堂课,都是围绕“休止符”进行教学的教学内容。

编写意图

这堂课教学内容主要的教学任务是什么?

这堂课教学的主要教学任务是让学生通过情境游戏的方式初步感受并学习音乐中的不同的休止符,并通过合作的方式运用休止符。

对于休止符的读法是什么?

休止符统一用“kong”的读法,与日常教学用语“空拍”的语音统一,便于学生理解与记忆。在教学实验中,我们发现当通过音符已经建立了时值感后,所有休止符完全可以使用“空”。

教学建议

如何能够更快地掌握休止符?

在进行本课休止符教学前,学生已经学习过“节奏密码·音符”,大家注意观察教材中“节奏密码·音符”和“节奏密码·休止符”的节奏是完全一致的,其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快速通过学习过的音符迁移到休止符的学习。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可以先复习“节奏密码·音符”,让学生进一步巩固音符,再将其中的音符替换成相应时值的休止符,帮助学生迅速感受到不同休止符的时值。

对于休止符的介绍,是否也是遵循学习音符时的语言原则?

是的,对于休止符的教学,教师依然要注意不要使用过多的语言,不要使用比喻性的语言,只需要告诉学生不同休止符的名字、休止的长度即可。

对于音符和休止符,是不是需要学生记住它们的名字?

在学习音符和休止符时,我们第一目标是让孩子看见符号就能够读出或击打出节奏,实现这个目标,学生就可以识读乐谱中的节奏了。至于不同音符和休止符的名字,最终是一定需要学生记住的,但不要要求学生必须在一堂课、两堂课中记得特别准确,老师要做的是在教学中不断重复它们的名字,让学生不断将教学语言中的音符名称与符号对应上。慢慢地,学生就记住了。教师可以阶段性的在课堂上提问学生,掌握学生的记忆程度,并以此为基础,不断调整教学中的策略。

唱节奏和击打节奏应该怎样安排?

学生认识了音符后,一定要先会唱节奏,然后才能击打节奏。唱比击打要简单,对一个节奏型唱熟了,再击打就很容易学会。但老师要记住,一旦唱会,务必马上切换成击打,让学生形成动觉的感受,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加深学生对节奏的印象。

“热闹的农场”中涉及很多节奏的组合,又是多声部,学生能够掌握吗?

“热闹的农场”中确实涉及很多节奏,但在前面对学生进行的看见符号就读出节奏的教学要求下,完成这些节奏并不困难。但教师要注意教学方法,可以将“热闹的农场”中的休止符节奏先都替换成正常节奏,再替换成休止符节奏,设计闯关的游戏练习不同的节奏片段,让学生熟悉不同的节奏组合。最后,再完成多声部的游戏。注意,教师要不断调整看节奏的速度,锻炼学生快速观看节奏并读节奏的能力,培养他们集中注意力看乐谱、快速反应的能力,也为下一单元学习音高奠定能够快速识读有音高的乐谱的基础。

BACKPACK

七年级上册第六课


人教版《艺术 音乐》七年级上册第六课的教学内容为第二单元“多彩的音乐风格”中的“成长训练营”《茉莉花》。


教材内容介绍



《茉莉花》是第二单元项目一“中国音乐万花筒”中的教学内容,为三声部合唱。这首作品是民歌《茉莉花》为基础改编的三声部合唱,教材中对一个声部加了星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选学。

编写意图


选取《茉莉花》这个作品的目的是什么?

学校音乐教学对作品的选择有很多标准,针对不同单元的教学内容也有不同的考虑。选取《茉莉花》作为“成长训练营”这个具体对标技能成长的板块,有几个方面的考虑:第一,本单元是“多彩的音乐风格”,主要围绕民族民间音乐展开,《茉莉花》是中国民歌中最具代表性和国际影响力的作品,因此选用本首作品作为“成长训练营”的学习内容;第二,本首作品虽然是一首民歌,但改编颇具特点,比较符合现在孩子们的审美和听觉感受,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如果学生经过小学六年的人教版音乐教材学习,对于本首歌曲的合作方式会有多种可能(虽然目前教材的使用还在过渡阶段,但本处已经做了一体化的考虑)。 

为什么在练习提示中提出学唱片段并演奏?

七年级的学生很多处于变声阶段,并不一定适合全曲的演唱。同时,七年级的学生有个别学生具有演奏基础,在未来学生能够完整进行小学阶段的教材学习的情况下,还有可能掌握不同课堂乐器的简单演奏。因此教材为教学留出了空间。但在当前过渡阶段,教师可以灵活处理。

教学建议


如果学生之前都不具备识谱能力,如何展开教学

首先还是需要强调,如果学生(基本目前大多数学生)可能还不具备熟练识谱的能力,教师务必在七年级为学生补充识读乐谱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识谱能力,这是学生能够深入进行音乐学习的基础。本套教科书最大的教学突破之一就是在小学就重建了乐理学习的体系,通过符合心理学的知识建构方式为乐理学习搭建了高效、有趣的教学方法,使乐理学习能够快速完成。请各位老师前往“人教音乐”视频号观看我们投放的有关节奏、音高的一年级的教学课,教学逻辑是完全一样的。对于初中一年级学生而言,学会基本节奏和音高的识读用一堂课足矣,之后的每一堂课就都可以为不断熟练识读乐谱提供机会。

如果第一单元已经开始补充识谱教学内容,如何与《茉莉花》的教学相结合?

如果第一单元已经进行了识谱教学,可以将唱歌作品《茉莉花》的乐谱进行拆解,做成动画闪卡,让学生练习快速识谱,也为唱歌教学做铺垫。同时可以参考本套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组块读谱方式,练习组块快速读谱。此外需要强调的是,如果补充识谱教学,务必补充五线谱教学,其重要性在之前的推文中已多次陈述,不再赘述。
第一单元如果补充了基本的识谱教学内容,此处教师还可以补充对音程的认识。但请注意,对音程的教学程度只需要让学生知道有和声音程和旋律音程,并知道一个音到另一个音是几度就可以了(不需要讲大、小、增、减音程)。这样可以结合这首作品的声部,让学生数一数音程度数,感受不同度数组合在一起的听觉效果,积累对和声的感性经验。

一堂课无法完成合唱教学怎么办

合唱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合唱带来的美和感动,合奏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感受多人配合带来的乐队效果。因此一堂课之中完成一首合唱或合奏作品并不是我们的教学目的,尤其是学生不具备熟练的识谱和唱谱能力的情况下。教师要灵活安排教学内容,即便只能合唱、合奏两个乐句,甚至只能齐唱、齐奏一个乐段,但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了歌唱和演奏的魅力,学生才有继续进行歌唱和演奏的动力,并深入进行合唱与合奏学习的愿望。
因此,无论是齐唱、齐奏还是合唱、合奏,教师先不要把作品在一堂课中完整完成作为目标,而是应该把在有限时间让学生感受到歌唱和演奏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愿望作为第一目标。有了热情和愿望,教学效率会极大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也会增加,很多教学可能就会出现。

往期推荐

一起来备课 | 第一课

一起来备课 | 第二课
一起来备课 | 第三课
一起来备课 | 第四课
一起来备课 | 第五课


END

编辑:张莹莹

设计:董竞男

复审:胡宏莉

主编:张莹莹


人教音乐
传播音乐教育理念,促进音乐教育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