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来备课 | 第二课

文摘   2024-09-05 14:00   北京  
在《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背景下,人民教育出版社音乐编辑室组织编写了《义务教育教科书 艺术 音乐》教科书。为使教师在一线教学时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套教科书的教育理念、促进教科书更好地发挥课堂教学的价值,“人教音乐”特开设“一起来备课”专栏,为大家解读本套教科书中不同教学内容的编写意图及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BACKPACK

一年级上册第二课

人教版《艺术 音乐》一年级上册第二课的教学内容可以有两种方案:
方案一:延续“凤鸣山谷的故事,将麒麒来到凤鸣山谷之后的故事介绍充分,增加学生对音乐课的粘度。
方案二:将丰富多彩的声音麦芽的一天“世界音乐博览会组合成一堂课教学内容。

方案一

方案二

教学内容介绍

方案一

延续开学第一课中《凤鸣山谷的故事》,重点讲述麒麒来到山谷中到处寻找能够和他做朋友的人的段落。其中穿插山谷中自然界的声音、人们生活中的声音以及麒麒用蹄子踢踏节奏、众人模仿麒麒的节奏等声音,增加一年级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

方案二

将丰富多彩的声音麦芽的一天“世界音乐博览会组合成一堂课教学内容。将“丰富多彩的声音”和“麦芽的一天”与“世界音乐博览会”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参观音乐博览会的情境,可创设具有想象力的故事情节(编者为大家提供的课件中有类似情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编写意图

这个教学内容主要的教学任务是什么

无论采用何种方案,这个教学的主要教学任务都是引导学生从关注自然、生活中的声音过渡到关注音乐中的各种声音,了解音乐是众多声音中的一种,但比自然、生活中的声音更丰富、更多样

如果选用第一个方案,有完整的故事文本吗

本故事具有完整的故事文本,在编写组老师为大家提供的课件中有对应的内容(如果老师没有拿到相应课件,请在评论区留言)。但我们同样为老师们提供了开放性,在试教试用的过程中,老师们编创了很多富有想象力的情节。教材的呈现方式正是希望给予老师们更多的开放性,大致的故事框架下,老师们可以发挥更多的主体价值

“世界音乐博览会”中有众多的展馆,为什么要将这么多展馆放在一起介绍?要完成什么样的教学目标

第一单元是一年级教学的起点,其整体目的就是极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对音乐学科的兴趣。“世界音乐博览会”是在学生对自然和生活中声音有所关注之后,首次进入到音乐领域了解音乐中的各种声音。音乐博览会的形式能够让学生通过博览会的情境,尽可能多地见到多种多样的乐器,感受到音乐世界的丰富与多彩,进而对音乐学习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教学建议

是否有比较有效的建立课堂秩序的方法

首先,教师时刻要有这样的意识——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引力本身就是形成良好课堂秩序的保证其次,教学中确实存在一些需要快速集中学生注意力的环节教师可以在一年级开始教学时就跟学生约定一个口令,比如教师说“预备”,学生说“到位但这个口令不能只是约定,需要有几次模拟场景的训练,建立学生的反馈模式,并强化他们对口令反应。教师也可以和学生约定其他口令,但口令一定要简短、有力,在模拟过程中不要过于严肃,不要让学生有压迫感,只要能够实现快速集中学生注意力的作用即可

对于“生活中的声音的教学,应该把握什么原则?如“麦芽的一天”的表演,重点应该是什么呢

无论是“生活中的声音还是“大自然中的声音的教学,首先都要引导学生专注聆听,培养他们聆听的习惯,另外要关注声音的属性——高/低、长/短、强/弱、音色等,更要培养学生积累对声音属性的描述词。同时,在聆听声音或进行结合声音的表演活动中,要尤其注意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进行想象,想象的重点在于声音受外界影响发生了何种变化(如因为麦芽一不小心把闹铃摔在了地上,闹铃响个不停等,总结哪些因素会对不同的声音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世界音乐博览会”中到底要介绍多少种乐器?每种乐器都需要详细介绍吗

这节课的教学关键是,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中让学生尽量多地见到更多的乐器,至于具体数量并没有明确的限制,目的在于引起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理。教师可依据实际教学时间,尽量满足学生“猎奇”的心理,对于不同的乐器更大可不必详细地介绍,只需要简单衔接和交代即可,比如“你们知道这是什么乐器吗?你说对了,是圆号”。最后可以让学生回顾他们分别在哪个乐器馆看到了什么乐器。如果学生没有记住也没关系,本册教材的第四至第七单元还有针对不同乐器组的专门乐器教学内

大单元设计需要关注什么

就本套教材而言,其编写方式即是大单元。在这样的编写体例下,教师进行大单元设计可以着眼于两个方面:一是将单元内的内容进行课时整合,很多内容可以拆分,拆分的逻辑要清晰、目的要十分明确;二是之前学习内容的延申、巩固和复习,需要将知识纵向连接起来,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不断应用于后续学习内容,真正将“新学”变为“后学的辅助手段,不断强化学生的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的学习真正从知道、了解转化为熟练应用

BACKPACK

七年级上册第二课


人教版《艺术 音乐》七年级上册第二课的教学内容为“音乐开启心灵之窗”。


教材内容介绍



项目二“音乐开启心灵之窗”包括“探索空间”和“ 创意工作坊”两个栏目。在“探索空间”中,学生可以聆听老师播放的不同音乐作品,感受音乐对情绪的影响,在不同的音乐中想象自己曾经有过的美好感受。随后,再让学生梳理日常生活中可能遭遇的负面情绪,并与同学分享能够应对和解决负面情绪的音乐作品。“创意工作坊”,请学生自己设定不同的场景和不同的情绪,制定音乐清单,引导学生有意识地使用音乐,体会音乐对不同场景和不同情绪的重要作用。


编写意图


为什么用项目制的方式编写初中阶段的教材

采用项目制的方式编写教材具有两方面的目的:首先,项目制能够较为集中地呈现相对完整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很容易地聚焦在一个学习主题上;其次,项目制的编写方式体现了问题思维,引导学生针对一个问题进行合作、探索,形成合作的意识和针对具体问题解决的能力。

这个教学内容主要的教学任务是什么

这个教学的主要教学任务是让学生通过感受不同音乐的情绪,了解音乐是能够瞬间影响人的情绪的艺术,并学会针对自己的不同情绪有意识地使用音乐。音乐课能够为学生提供最迅捷的改变情绪的工具和手段,教师要充分认识到音乐的这一巨大价值,让音乐课超越课堂教学本身,成为校园心理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了解负面情绪的形成,掌握用音乐缓解情绪的方法,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提醒自己面对负面情绪的时候可以使用音乐调节情绪,将音乐作为一种常态情绪调节手段并将其融入自己的生活中。此外,教师也应该让学生认识到任何的情绪都不能够对解决问题有帮助,在生活中遇到问题的时候首先解决情绪问题是为了更为冷静地思考,而解决问题是具有方法和途径的,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基本的方法和途径,引导学生思考

教学建议


项目制的学习必须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吗

项目制的学习方式和手段是多样的,未必必须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学习,避免对项目制形成僵化的认识。项目制只是代表可以围绕一个集中的问题展开教与学,既可以是教师主讲,安排学生解决局部的问题,也可以是教师直接教会孩子解决问题的方式和途径,还可以全部由学生通过合作来解决问题。其根本在于用恰当的方式实现教学目标,没必要将其理解为固定的教学模式

如何能让初中音乐的教学更符合初中阶段

初中音乐教学如何能够更符合初中阶段,根本在于教学内容和教师教学方式是否与初中阶段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一致。对于初中学生而言,简单地模仿或不具有规律性、原理性等具有理性梳理和启迪的教学内容,已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音乐课上,教师需要针对教科书上的教学内容,以更开阔的视野引领学生对音乐的感性体验有更为理性的认识,让学生能在学习中有更为深刻的感悟、思考

对于这个项目中呈现的作品,需要做详细的介绍吗

这个项目中呈现的作品并不需要做详细的介绍,也不需要完整欣赏,教师需要摘选每首作品中情绪最为鲜明的段落,让学生能够迅速感受到音乐对个人情绪的影响。教师在让学生判断不同音乐作品的情绪时,最好能将具有情绪对比的作品放在一起,做好音乐作品的排序,让每首作品都能给学生带来截然不同的情绪感受

如何能让学生对音乐影响情绪的效果有更好的体验

教师可以通过两种手段帮助学生产生更好的体验。一方面,教师可以为不同的场景选配不同风格的音乐,可以选择表现不同场景的具有强烈视觉感的图片,让学生在聆听音乐时仿佛置身于场景之中。同时,教师在学生聆听音乐时可以用一些对场景和在这个场景中可能有的感受的描述引导学生的听赏感受,比如“在这样开阔的公路上,如果有这样的音乐为伴,瞬间就感受到天地变得更为开阔,仿佛生命拥有了无限的可能……”等。
另一方面,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闭上眼睛,为学生播放一段减压音乐,用语言引领学生放松自己,在音乐中感受心灵的平静,让学生切身体会在音乐中可能得到的平和与释放,学习用音乐抚慰自己的心灵。


往期推荐

一起来备课 

(开学第一课


END

编辑:张   楠

设计:张   楠

复审:胡宏莉

主编:张莹莹


人教音乐
传播音乐教育理念,促进音乐教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