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远:什么是好的问题?什么是好的对话?—在“意义之网”中构建提问与对话 | 群岛观点

文摘   2024-10-14 17:32   上海  


顾远及近 No. 50

在“意义之网”中建构提问与对话

by 顾远

欢迎收听顾远直播音频版

以下为整理的文字版,欢迎阅读

对于教育者而言,不管你是学校的老师,还是一名父母,或是一个学习社群的主理人、一个教练、一个终身学习者,我们肯定都知道“提问与对话”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又是很有难度的,今天我们就来展开说说这个主题。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觉得一个好的问题是什么样的?提到好的问题时,你能想到曾经遇到过的哪个问题呢?

我分享三个。

第一个出自影片《惊爆内幕》,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片头的场景是美国CBS“60分钟新闻”节目的王牌主播博格曼被蒙上眼睛,在中东采访一位巴勒斯坦极端组织的领导人。摘下眼罩,博格曼一句废话没有,看着对方的眼睛,用平静的语气直接开问:“Are you a terrorist?”(你是恐怖分子吗?)
我记得当时看到这一幕的时候,身上一个激灵,太TM酷了!这才是好问题!单看平淡无奇,最多就是提问者很勇敢。只有置于场景之下,我们才能感受到这句简单的发问背后那种精准的力道、专业的冷静、自信的气度,和开放的姿态。这是一个好的问题的示例。
第二个出自《商业2.0》杂志的记者采访德鲁克,当时记者其中一个问题是“请问您在闲暇时间里都做些什么?”德鲁克的回答是:“请告诉我,什么是闲暇时间?”
一句如此简单的回答却直接点破了两种范式的区别,也揭示了德鲁克与众不同的思考方式和人生选择。这是一个好的回答的示例。
第三个出自我和朋友的一次聊天。我们一开始在聊的是面对很多现实压力的时候,人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妥协而保持其本色,妥协到了什么程度这个人就不再是原来的自己。
后来,我们又进一步引申出另一个有趣的话题。现在我们应该还都很容易区分人和机器,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已经可以制造出机械的假肢了。如果你的手臂断了,可以更换一个新的机械臂,跟阿诺斯瓦辛格演的终结者一样。
我们可以预料到,科技会进一步地发展,以后内脏器官坏了也可以换成机械的,甚至没坏都有人想换的,因为机械的更耐用更有力量。
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个问题:人体器官更换到什么程度的时候,人就不再是人,而是机器了呢?人和机器的区别到底是什么?如果我们的大脑也可以更换,或者人机接口变成了所有人的标配,那么什么又是我们 “生而为人” 所该保有的特质呢?
结合大家自己想到的那些好问题,我们有没有发现这些我们认为的好问题是有一些共同点点。好的问题并不等于古怪的、刁钻的,或者晦涩难懂的问题。相反,好的问题是清晰透彻、简明扼要,发人深省的,往往还能引发出一系列的好问题。
教育者在教学的过程中经常会用到提问。但是我们仔细一看,会发现很多问题其实并不是真的在提问,只是在确认学习者是不是记住了答案,或者是在层层引导学习者回答出那个已经预设好的答案。
而那些善于提出好问题的教育者则能够通过提问来驱动教学,驱动对话,启发学习者意识到自身的误区和盲点,发现自己的优势和特点,会激发学习者主动探究的热情。
前几天我在群岛的“绿野营”,就是教育3.0教学设计群里发了一个题目,是高二试卷上的一道题:
在北京时间春分日下午6点整,干警小李抬头38度角仰望夜空的北极星,然后领队冲进一个犯罪窝点。此时罪犯最有可能喊出的话是()。
A. 额滴个神啊!(陕西话)
B. 顶你个肺!(广东话)
C. 侬想做啥!(上海话)
D. 西吧!(韩语)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这个问题。是一个好问题吗?可能学生会觉得很有趣,出题人也很显然努力地在整合不同的学科知识点,也想让考试不那么枯燥。

但是这个问题本质上还是在考知识点的记忆,只是包裹了一层“糖衣”,而且题目中的这个场景也非常的生硬和做作。真实生活中,你很难想象一个警察在抓捕凶犯之前还要38度角仰望夜空。
“绿野营”群里的伙伴还补充了另外两点。一位西安的群岛伙伴指出陕西在下午六点的时候根本不可能出现星星;另一位深圳的伙伴指出广东人不会说“顶你个肺”这种话。
我们都会提问,但未必意识到问题在性质上是不同的。从问答之间的关系来看,我们可以把问题分为三类:
1. 简单问题:也就是那些清晰的、有明确的、标准答案的问题。应试教育中死记硬背的知识点就是典型的这类问题。上述那道题目看似有趣,本质上也只是一个简单问题。
2. 复杂问题: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解决的方式很多,变量多,组合多,选择多。很多项目制学习的项目、STEAM课程中的一个工程设计难题,一般都属于这类问题。复杂的问题往往可以被拆解为一个个的简单问题,再根据某种决策原则加以组合。
3. 错综复杂的问题:可以从很多视角去看待,问题的边界模糊不清,问题的内涵有待去发掘,问题的性质也有多种可能。我前面分享的三个好问题就都属于这类问题。
三类问题在教学的过程中都需要,而如何组合,如何配比,就大有讲究,和学生所处的阶段,和教学的目标与具体内容等都有关系。
从提问对话的角度,现在教育的一个大问题便是:在日常教学中,这三类问题里,第一类问题太多,第三类问题太少,甚至很多的教学是在把属于第三类的问题,也就是一个错综复杂的世界,生生地简化为了第一类问题,一个简单的只有是非对错,只有标准答案的问题。
这让我想到了有一次我去甘肃农村的一所小学听课,是语文课。老师带着孩子们读一篇文章,讲的是一条小溪从一个村庄里流过,有一户人家在上游把小溪拦住,给自己家的田浇水,后来在村干部的批评教育下改正了自己的行为。
老师问学生:“如果是你,你会那么做吗?”孩子们齐声回答:“不会!”老师又问:“如果你遇到了这样的人,你会和ta做朋友吗?”孩子们再次齐声回答:“不会!”
我坐在后面听课,看到当时有一个小姑娘没有跟着其他孩子一起喊。她的表情有一些欲言又止的样子。
下课的时候我就主动走过去问她是不是有什么话想要说。小姑娘说是的,她觉得那户人家拦住小溪也不一定就是坏人。我追问为什么呢,她说其实她也会这么做。她的父母都在外面打工,家里只有她的奶奶,每天下地干活,给地里浇水很辛苦。如果小溪能够自己流到田里,奶奶就可以不用那么辛苦了。
不知道各位的感受如何?那位老师,像所有的老师一样,是好意的,想要教给孩子们做人的道理,但是这样的道理原本应该是第三类问题,应该被置于错综复杂的情境中去理解,去实践,这才是真正的学习和成长。


上面说了这么多,都是围绕“提问”展开的,接下来我们说说“对话”。
同样的,各位不妨先在心里回想一下自己经历过的那些好的对话体验是什么样的?有没有什么共同点?
我想下面的这些共同点应该是大家都会发现的:好的对话能够引发思考,加深对话双方对彼此的了解,带给对话双方“新知”与“心流”。
“对话”这个词这几年在教育领域、心理领域、个人成长领域都相当流行,人们动辄就说“我们来一场对话吧”。这个概念本身在被普及的同时也有被滥用而平庸化的趋势。很多所谓的“对话”只是在用刻意表现出的真诚,按照固定的框架,提出程式化的问题,达到一种心理上的安慰。
或者呢,一群人在一起有来有往说得很热闹,却并不一定就是在对话。那可能是在闲聊,谁都没当回事儿。还有可能是在辩论,只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对方是错的;又或者,只是在各说各话,而无人倾听。
好的对话往往是由好的提问来驱动的。提出的问题界定了对话内容的性质和对话的走向。我们来对比一下下面这些问题会引发出怎样的对话内容:
  • “学习者要是没有学习动力怎么办?”和“我们该如何构建支持性的环境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天性?”

  • “有几个王朝曾经在西安定都?”和“为什么中国历史上几大主要的王朝都选择在西安建都?”

  • 还有,孩子放学回家,父母的几种不同问题:今天在学校有没有听老师的话?今天在学校有没有学到什么新东西?今天在学校过得开不开心?今天在学校有没有向老师问过什么好问题?……

    通过这些问题,我们甚至都可以想见这些父母不同的教育观、这些家庭里的亲子关系、日常氛围,也可以想象对孩子的长远影响。

对话中的提问也经常会影响对话双方的感受。
好的提问与对话会让对话者眼前一亮,心中一荡,“哇,我没想到哎!”“呀,还可以从这个角度理解!”“嗯,ta真的很懂我!”。
不好的提问让对话者心中一沉:“哦,原来你是这么理解的。”“嘿,你居然是这么看我的!”
在“提问与对话”课的报名表里有一位报名者是一位妈妈,她提到自己的一个烦恼是孩子不爱学习,而她不想用命令控制的方式来管教孩子,想要尝试提问与对话来启发孩子。但是孩子只要回她一句“学这些东西有什么意义?”或者“我就是不想学!”,她就不知道该怎么往下进行对话了。
这种情况想必很多父母都遇到过。很多时候,这样的对话进行不下去的原因都是父母其实并不好奇自己的孩子的感受和想法,而只想着说服孩子,所谓的“对话”更像是层层下套,在诱导孩子进入自己已经预设好的方向和结果。孩子不傻,孩子是能感知到的。这样的对话他们是不会感兴趣的。
正好昨天在群岛的“给教育者的批判性思维课”学习群里,一位伙伴分享了自己在公交车上听到一个妈妈给孩子说的话:


“别人都没问题,怎么就你一个有问题,你还不好好反省一下自己?”
“你有交作业给小组长,那ta为什么没有收到,别人也是这样交的,怎么就没问题?”
“我不管了,明天你自己跟班主任说去,说说你的问题。”



这位伙伴在群里分享道:“整个过程,感觉这位父母的输出非常密集,孩子几乎没啥机会说话。我没有听到父母对孩子的关怀和聆听,只有责备。”


那么要怎么提升自己的提问与对话能力呢?
首先我们必须意识到提升“提问与对话”的能力,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层面的问题。
什么叫技术层面,比如说问题分为“开放式和封闭式”两种,比如要区分“疑问还是反问”,要先用开放式问题打开对话,再用封闭式问题加以确认;要先询问感受,再进入主题……
这些技术性内容当然是有意义的,而且很重要的,但是它们能够有效发挥作用却首先建立在两个条件之上。
第一,是在提问与对话中对对方保有“真诚的好奇”。真诚是可以被感知到的态度,而好奇则意味着保持开放,随时准备好接受新的可能性。
带着真诚的好奇的提问与对话,不是为了显示自己比对方更胜一筹,不是为了说服别人接受自己预设好的主张,而是我想知道你是怎么想的,你为什么会这么想,这样的事情对你有着怎样的意义……
“真诚的好奇”意味着一个看起来“错误的回答”也是有意义的。
记得在群岛夏校时,有一个小组讨论关于思维的一个主题。有一位伙伴很困惑,这么专业的主题我们这些外行能讨论出什么呢?
我当时指出这个思路还是学科知识本位的,而从建构主义的角度,每个人对这个主题所做的任何分享和探讨本身都具有某种和ta自身相关联的意义,发掘出这种意义就是一种学习和成长方式。哪怕是一个从学科知识角度错误的认知,仅仅是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认知,这种认知带来的影响是什么,这本身就非常有意义。
从这个角度,对话过程中并没有什么真正是“错误的回答”,每一个回答都是有意义的,重要的是共同浮现和拓展意义之网。
“真诚的好奇”意味着错误的预判也是有意义的。
很多伙伴都学过非暴力沟通之类的内容,都被告知在对话中不要有评判心。其实,只要是人,就一定会有评判,这是本能反应。
有评判出现不必感觉羞耻,真正重要的是接下来的第二反应。把每一次的评判不当作是确定无疑的结论,而当作是一种当时当刻出现的假设,并在接下来的对话中和对方寻求验证。
这本身就是一种真诚的体现:我告诉你我当下的感受,我告诉你我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理解,我也期待听到你的反馈,我愿意修正自己的判断,也很乐意和你继续分享。
这也是真正的自信的体现。用我经常说的一句话来说就是:“真正的自信,不是来自于我确信我表达的每一个观点都一定是绝对正确的,而是来自于我当下的每一个观点都出自此刻我的审慎思考,并在当发现它不正确或者有瑕疵的情况下,有勇气去修正。”
“真诚的好奇”意味着对话的过程中可以多问一些为什么:为什么你会这么想,这么看,特别是为什么会提出这个问题。
记得在一次线下座谈会上我提到这一点的时候,现场有一位妈妈分享了自己和女儿的一次对话。


两人走在冬天上海的街头,女儿突然问妈妈:“为什么树叶会落呢?” 
妈妈想不起来初中生物课上学到的那些知识点,只得问了一句:“宝贝你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呢?”
女儿说道:“冬天树的叶子都落光了,它们会冷吗?”


在“群岛客”社群里会自发涌现出很多主题对话,有时也是从询问“为什么会问出这个问题”开始的。
记得前不久,发生了瑞士一名中国留学生袭击幼童的事件,我在群里转发了一篇评论文章。有伙伴就问了一个问题:文章中提到的个人信息是否涉及侵犯个人隐私?
我很好奇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因为在官方发布的各种案件的警情通报中同样会出现类似的个人信息,为什么那时就不会想到这个问题呢?从这个对比中是否能够洞察出些什么呢?
我把自己的疑问发了出来,也分享了自己从这个对比中形成的洞察(假设)和提醒;由此引发了群里很多的讨论,有些角度是我之前没有想到过的,哪怕是那些我并不认可的角度也让我知道了在这个场景中会有人从这个角度来思考,这也是在丰富我的认知。
说了这么多“真诚的好奇”,那“不真诚”是什么样的?有一种“不真诚”特别值得一提。
很多人都知道对话中的“yes,and”原则,却只是从技术层面加以套用,不管对方说的是什么,不管自己到底认不认可,自己的情绪感受是什么,都机械地回一句“是的,并且”,其实心里面可能是一百个不认可不舒服。
这就是不真诚,而这种不真诚对方是会感受到的。反过来,如果是真诚的对话,你甚至可以直接说:“嗯,关于你说的这一点,我可能有些不同的意见想要分享。”
除了“真诚的好奇”,还有“感知和回应”的能力。感应什么?感应场域,感应对方,感应自己,感应变化,感应那些言外之意,感应非语言的信息……
有效的提问与对话不仅看见事,也要看见人;事实上,只有看见人,才能真正地看见事,因为提问与对话所要探讨的主题往往并不是客观的第一类问题,而是在主观的意义之网中才能被准确理解和探讨的第三类问题。
在真正的对话中,与自我的对话,不是自我批评、自我攻击;与他人的对话,不是漫谈聊天、各说各话;与公众的对话,不是宣传鼓动,也不是你问我答。对话不仅仅是用语言文字,不只是为了解决问题,更不是为了证明自己说服他人。
对话是打开自己,愿意让他人走进;对话是保有真诚的好奇,去走进他人。对话其实是一扇门。通过它,我们得以发现一个更大的自我,更大的世界。
如何更好地看见人理解人?
如何在对情境的感知中提出好的问题?
如何让对话自然而然地发生,无处不在地发生?
如何通过提问与对话来浮现和拓展彼此的意义之网?
如何用对话促进关系,增进智慧,引发行动,助力成长?
这些都是在群岛即将推出的「提问与对话」线下课里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而学习它的最好方式便是在真实的提问与对话中进行。这也是我们选择将这门课在线下开展的原因。
在两天的学习中,我们会学习高质量提问与对话的原则和方法,并将有很多基于学员真实情境的案例研讨、实践练习以及现场的反馈。在群岛每一次的线下学习项目中,现场的练习与反馈都是最有收获、最有心流的体验。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将提升自己的提问与对话能力,也会在这个过程中更好地看见自己,理解自己所处的情境,发现自己在提问与对话方面的特质并加以发挥。
我们还将有机会结识一批有趣有料志同道合的共学伙伴,持续地相互练习提问与对话的能力,交流彼此的经验。
如果你:
  • 是一名教育者/父母/教练/心理咨询师/终身学习者……,想要通过和自己、和他人对话的方式来实现成长的目标;
  • 对人保有真诚的好奇,对探究问题保持开放的心态;
  • 享受和他人共学共练的体验;
那么,欢迎你的到来。


具体的时间地点:

时间:2024年10月26-27日(每天9:00-18:00,无需集体住宿)+ 一周在线社群研讨
地点:杭州市区
导师:顾远
学习费用:2,420元/人(不含食宿)

说明:
1. 群岛客社群成员享9折优惠;
2. 为了更好地支持大家推动机构内部的实践练习,群岛鼓励同一团队的多位伙伴共同参与学习,因此同一家机构如果有2位及以上同事一起报名,每位可享受9折团队价
3. 以上优惠不叠加。

扫二维码or点击“阅读原文”直接报名




 群岛大学


        教育创新是一条不容易走的路,我们希望通过记录并分享教育创新者在通往教育3.0过程中的观察、实践和思考,让读者从中获得前行的动力、思维的碰撞和实践的启发。


在群岛,我们共创学习之道

在群岛,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群岛大学
推动教育3.0,联结教育创变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