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与训练科学C刊月报 | 202408

文摘   2024-08-31 23:15   上海  
为了方便国内运动(人体)科学与运动训练(学)领域的师生和同行全面了解每月国内体育学C刊中运动(人体)科学与运动训练(学)领域的相关论文。黑马科学训练坊指定了12名研究人员,每人负责1本期刊,在每月最后1天之前对该期刊本月更新的文章进行筛选和汇总。汇总信息包括更新渠道和时间、本期更新的文章总数、运动与训练科学类文章的数量、文章类别(实证类、综述类)、以及运动与训练科学类文章的标题、作者、单位、摘要和关键词。对于不能确定是否属于运动与训练科学筛选范围的文章,由12名研究者进行投票,再据投票结果确定文章类别。

运动与训练科学(Exercise & Sports Science)文章筛选范围定为:

  • 研究对象为“运动中的人”或“人的运动”;

  • 研究目的为提升Health、Fitness和Performance;

  • 研究方法为实证类研究,或对实证研究结果进行综述的综述类研究。

2024年8月1日至31日,在入选的12本期刊中8有更新,共更新文章94。本次更新的期刊中6刊发有运动与训练科学文章,共有24,文章占总数的25.5%。运动与训练科学的文章中综述类共10篇,占总数的10.6%,实证类共14篇,占总数的14.6%。中国体育科技本月更新的运动与训练科学类的文章最多,运动与训练科学类的文章10篇,其中综述类5篇,实证类5篇。其次是中国运动医学杂志体育科学,运动与训练科学类的文章均有5篇。具体信息见下文。
↑不同期刊文章的分类统计

注:文章总数为94篇,实证和综述为符合运动与训练科学的实证类和综述类文章,其它为除了运动与训练科学类之外的文章。


本期运动与训练科学文章目录
中国体育科技(10篇)
  • 眼-脑交互视角下排球运动员接发球知觉预测认知加工特征研究

  • 赛艇运动员肋骨应力损伤机制、风险因素及防治研究

  • 认知参与运动对儿童抑制控制功能和前额叶脑区激活的影响:情绪的遮掩效应

  • 基于MLP神经网络算法分析双任务下老年肌少症人群步态姿势特征

  • 双重任务对身体姿势调节的影响

  • 心率变异阈作为无创运动生理阈值识别手段的研究进展

  • 成熟度与青少年足球人才识别:方法、影响与展望

  • 不同负荷的复合式训练对男子柔道运动员下肢最大肌力、爆发力和专项体能测试指标的影响

  • 加压肌力锻炼对肌少症老年人肌肉质量与肌肉力量的影响

  • 运动因子对神经元线粒体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及机制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5篇)
  • 高强度间歇训练和中等强度持续训练对中老年肥胖女性心血管危险生物标记物的影响

  • 肥胖青少年间歇训练中的情感反应:一项随机对照研究

  • 不同方式急性运动对超重个体抑制功能的影响——基于行为和事件相关电位的研究

  • 运动干预对学龄儿童青少年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作用研究进展

  • 站桩功的中医理论诠释

体育科学(5篇)

  • 人工智能引领运动训练发展的现实需求、域外经验及中国方案

  • 运动员心理健康服务的理论溯源与实践审视

  • 苏炳添奥运备战周期体成分管理与机能状态调控策略分析

  • 米兰冬奥会我国备战参赛形势与对策研究

  • 北京冬奥会速度滑冰男子500 m冠军高亭宇的备战策略研究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篇)
  • “毒品”还是“良药”?电子竞技对大学生执行功能影响的时间剂量效应

  • 裁判员判罚决策的认知与情绪神经机制的理论探索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1篇)
  • 从“他者监视”到“自我监视”:男性花样游泳运动员的哭泣行为与自我强制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篇)
  • 我国蹦床运动员触网阶段身体重心变化的运动学研究


  • 中国体育科技,60卷5期,6期

  • 共19篇文章,其中运动与训练科学类10篇

  • 其中综述类5篇,实证类5篇

  • 来源:微信公众号,更新日期2024年8月6日,30日

  •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fnh8rWIAZN4lq7f8tWt5Yg

https://mp.weixin.qq.com/s/CBN8pH9vGpQOsaAWSnlswg


标题:眼-脑交互视角下排球运动员接发球知觉预测认知加工特征研究

作者:张文,阚超,郭丽敏,刘知和,刘阳

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摘要:目的:探究不同水平排球运动员接发球知觉预测过程中的视觉-运动认知加工特征。方法:选取21名国家一级及以上高水平排球运动员(专家组)和21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新手组),运用眼动和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同步考察不同水平排球运动员在知觉预测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及大脑神经机制。结果:1)专家组正确率显著高于新手组(P<0.05),反应时显著低于新手组(P<0.05);2)专家组瞳孔直径和眼跳幅度均显著低于新手组(P<0.01);3)专家组右侧背外侧前额叶、右侧额极区和左侧腹外侧前额叶激活均显著低于新手组(P<0.01);4)专家组正确率与瞳孔直径和眼跳幅度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专家组正确率与右侧背外侧前额叶激活水平和左侧腹外侧前额叶激活水平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专家组右侧背外侧前额叶激活水平与瞳孔直径呈显著正相关(P<0.05);左侧腹外侧前额叶激活水平与瞳孔直径和眼跳幅度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专家组排球运动员在知觉预测过程中表现出专项认知优势。其视觉搜索模式更为精简、明确;在右侧背外侧前额叶、右侧额极区和左侧腹外侧前额叶表现出较低的激活水平;视觉信息捕捉与前额叶加工和处理具有耦合性,知觉预测快速且有效,表现出认知加工自动化的特征。

关键词:排球;接发球;知觉预测;眼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成像


标题:赛艇运动员肋骨应力损伤机制、风险因素及防治研究

作者:梁艺炜,杨海晨

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摘要:肋骨应力损伤(rib stress injury,RSI)是赛艇运动员报道最多、训练时间损失较长的伤病类型。围绕病因机制、风险因素及防治措施3个方面进行回顾与梳理,发现RSI与运动员躯干、四肢和肌肉骨骼的划桨生物力学存在关联,并提出涉及前锯肌、腹外斜肌和肩关节牵开器作用的可能损伤机制。致伤病因的关键风险因素包括:内在因素(低骨密度、性别)、外在因素(训练负荷和运动水平、划桨技术、设备类型等)和其他可能性成因。基于此,提出针对性的风险预防及管理策略,并对已有损伤症状进行诊断决策和治疗康复。

关键词:赛艇;肋骨应力损伤;防治措施


标题:认知参与运动对儿童抑制控制功能和前额叶脑区激活的影响:情绪的遮掩效应

作者:梁煜卿,王欢,徐玲玲

单位: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认知参与的急性跑步对儿童抑制控制功能、情绪及前额叶激活的影响,以及情绪在运动干预对抑制控制影响中的中介作用。方法:以90名小学四年级儿童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认知跑步组(n=30),传统跑步组(n=30)及对照组(n=30),分别进行20 min中等强度认知参与跑步、传统跑步或休息。采用Go/No-go范式认知任务和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fNIRS)考察运动干预前、后15 min儿童抑制控制功能和前额叶脑区激活的变化;采用二维情绪量表(Two-Dimensional Mood Scale,TDMS)测量儿童在运动干预前、后的情绪变化。结果:1)在传统跑步和认知参与跑步后,儿童在Go/No-go认知任务中go trail的反应时均显著缩短(P<0.01),而认知参与跑显著提高了nogo trail的正确率(P<0.01);2)与传统跑步相比,认知参与跑步更有效地提升了儿童情绪的愉悦水平和唤醒水平(P<0.05),并显著提高了左背外侧前额叶的氧合血红蛋白(oxyhemoglobin,Oxy-Hb)浓度(P<0.01);3)左背外侧前额叶Oxy-Hb浓度的增加量与唤醒水平的增加量显著正相关(r=0.31,P<0.01),与反应时的增加量显著负相关(r=-0.22,P<0.05);4)情绪的唤醒水平在运动干预与抑制控制反应时之间起遮掩效应。结论:认知参与运动可以更有效改善儿童情绪,增强抑制控制功能,其神经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与情绪反应相关的左背外侧前额叶,进而增强儿童的抑制控制功能,而运动诱发的情绪唤醒水平在运动干预对抑制控制影响中表现为遮掩效应。

关键词:抑制控制;情绪;认知参与运动;儿童;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


标题:基于MLP神经网络算法分析双任务下老年肌少症人群步态姿势特征

作者:王岑依,梁计陵,王国栋,陆阿明

单位:苏州大学;武汉体育学院

摘要:目的:运用3层多层感知机(multilayer perceptron,MLP)神经网络算法,评估双任务范式下老年肌少症步态姿势。方法:选取老年肌少症与健康老年人群受试者各30名。两组受试者被要求分别在单任务、认知-动作双任务、动作-动作双任务3种模式下进行步行动作测试,Vicon红外运动捕捉系统进行数据采集,采用双因素方差法筛选老年肌少症人群步态姿势特征指标,并运用ML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权值分析以度量各特征指标。结果:1)相比健康老年组,老年肌少症组在同任务步行下步速、步长、步宽、步态周期、步态变异性指数等25个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2)相比单任务步行,老年肌少症组在双任务下步频、步态周期、支撑期、支撑期百分比变异指数等18个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3)共计14个步态姿势指标存在组间与任务间显著性差异(P<0.05),并纳入老年肌少症步态姿势特征权值分析,显示数据集特征权值的排序前五位分别为步长、步频、右双支撑百分比、步长变异性和左双支撑百分比。结论:老年肌少症人群相比健康老年人在双任务步行中表现出更高的步态变异性,姿势控制能力下降。老年人群健康管理人员可通过关注老年肌少症人群双任务下的步态姿势控制特征表现,优化肌少症人群姿势控制调整策略,降低老年人群跌倒风险。

关键词:老年肌少症;神经网络;双任务;步态


标题:双重任务对身体姿势调节的影响

作者:王静,陈亮,马驰程,付婉华,王芸*

单位:天津体育学院

摘要:归纳双重任务下姿势调节的相关理论及其影响因素,并总结双重任务训练在临床和竞技体育中的应用。围绕认知负荷对姿势调节的影响,将双重任务理论从容量共享、信息处理瓶颈以及串扰等3种不同理论角度进行了阐述。针对姿势调节的诸多影响因素,重点探讨了多感觉在姿势调节中的作用以及年龄对姿势调节的影响,并重点探讨双重任务下运动对姿势调节的作用,展望双重任务在竞技体育中的应用前景。在临床上,双重任务主要应用于对脑卒中、帕金森病以及多发性硬化症患者的康复训练。

关键词:双重任务;姿势调节;年龄;运动;训练


标题:心率变异阈作为无创运动生理阈值识别手段的研究进展

作者:邓雨潇,汤春雪,曾显湘,张严焱,吴迎,石丽君

单位:北京体育大学 运动生理教研室,北京体育大学 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应激适应重点实验室

摘要:心率变异阈(heart rate variability thresholds,HRVTs)是递增负荷运动中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随运动强度变化而出现的生理拐点,是一种无创、便捷的阈值判定方法。研究通过整理汇总国内外相关研究,针对HRVTs生理机制、与传统阈值的一致性及识别定位方法等问题进行综述。研究表明,HRVTs与传统运动生理阈值一样存在2个生理拐点——HRVT1和HRVT2,基于HRV参数其判定方法可分为时域、频域和非线性分析3种。在选择适宜分析方法的前提下,HRVTs与传统阈值具有一致性,即存在可替代性:时域分析参数可能更适合判断HRVT1;频域分析参数需经适宜处理后,方可应用于判断HRVTs;非线性分析中的去趋势波动分析法是对2个HRVTs生理阈值均具有判断潜能的新方法,且可能对判断HRVT2具有更高的精度,而对HRVT1的精确判断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基于当前HRVTs存在研究异质性、HRV参数较多及人群研究差异等问题,建议未来应围绕HRV参数开展标准化分类研究,以确保研究具有可对比性。

关键词:心率变异性;心率变异阈;自主神经系统;递增负荷运动;无氧阈


标题:成熟度与青少年足球人才识别:方法、影响与展望

作者:黄蓝敏,甘建宇,孔凡明,米靖,陈永辉

单位:北京体育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摘要:青少年足球人才识别通常基于足球运动员的早期运动表现,同一实足年龄内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在成熟度上可能存在较大差异,以成熟度作为分组标准有利于确保选拔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通过系统梳理近20年国内外成熟度相关文献,回顾成熟度的评估方法及其对足球人才识别的影响,研究发现:1)国外关于成熟度及其对青少年足球人才识别的影响研究主要涵盖人体测量及身体组成参数、身体素质、技术、战术和心智能力等方面;2)提前成熟运动员在身高、体重、最大力量、爆发力、速度和无氧耐力方面具有短暂优势,但准时和延迟成熟运动员可能会在后期赶上甚至超越提前成熟运动员;3)协调素质、技术及战术能力受成熟度影响较小,建议在选拔标准中加大其权重;4)由于不同研究在测试方法及样本特征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现有研究关于成熟度对灵敏素质、有氧耐力以及心智能力的影响尚未达成共识。教练员应深刻理解成熟度在青少年足球人才识别中的关键作用,全面关注个体差异以确保人才选拔的准确性,从而为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科学发展提供指导。

关键词:成熟度;实足年龄;人才识别;足球;青少年


标题:不同负荷的复合式训练对男子柔道运动员下肢最大肌力、爆发力和专项体能测试指标的影响

作者:李哲,任满迎

单位:北京市体育科学研究所,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

摘要:目的:观察基于力-速曲线设计的6周不同负荷的复合式训练对男子柔道运动员运动表现(下肢最大肌力、爆发力和专项体能测试)的影响。方法:以北京男子柔道队20名运动员为受试对象,随机分为实验Ⅰ组(n=7)、实验Ⅱ组(n=7)和对照组(n=6)。实验I组的干预方案为5组75% 1RM深蹲(20%速度损失阈值)结合30% 1RM负重蹲跳5次;实验Ⅱ组的干预方案为5组90% 1RM深蹲(20%速度损失阈值)结合自重蹲跳5次(PVC杆);对照组不接受实验干预,按照实验组相同时间进行队伍的常规力量训练,并随队测试。实验干预持续6周,每周进行2次训练,期间除干预训练不同,其他柔道专项训练均全队统一进行。在干预前、中、后分别进行深蹲1RM测试、纵跳测试(CMJ、SJ)。干预前、后进行专项体能测试,对比分析训练效果。结果:1)6周干预后,组内比较结果显示,实验Ⅰ组和实验Ⅱ组在深蹲1RM、纵跳和专项体能测试上均显著提高(P<0.05),对照组在纵跳测试上显著提高(P<0.05),但在专项体能测试和深蹲1RM上未出现显著性变化(P>0.05)。2)6周实验干预后,组间比较结果显示,实验I组和实验Ⅱ组的深蹲1RM测试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Ⅰ组与实验Ⅱ组之间未出现显著性变化(P>0.05)。纵跳高度(CMJ和SJ)在3组之间未出现显著性变化(P>0.05)。实验Ⅱ组的专项体能测试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其他组别之间未出现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1)两种不同负荷的复合式训练均可提升柔道运动员下肢最大肌力和爆发力,同时在专项体能测试上有较高的迁移效果,而常规力量训练在下肢最大肌力、爆发力和专项体能测试的迁移效果不明显。2)两种不同负荷的复合式训练对柔道运动员运动表现(下肢最大肌力、爆发力和专项体能测试)的影响差异较小,90% 1RM深蹲结合自重蹲跳的复合式训练在下肢最大肌力、爆发力和专项体能测试的改善幅度上略优于75% 1RM深蹲结合30% 1RM负重蹲跳的复合式训练。

关键词:柔道,复合式训练,负荷,运动表现


标题:加压肌力锻炼对肌少症老年人肌肉质量与肌肉力量的影响

作者:张明月,张林

单位:苏州大学

摘要:目的:探讨下肢肌力锻炼联合加压运动干预对增加肌肉质量,提高肌肉力量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48名符合实验条件的老年肌少症受试者随机分为3组:安静对照组(C组,n=16),不进行干预,维持原有生活状态;下肢肌力锻炼组(ST组,n=16),依次进行6种动作模式下的专项下肢肌力锻炼;下肢加压肌力锻炼组(KT组,n=16),采用专业加压仪器对大腿近端进行捆绑加压,锻炼方式同ST组。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比较10周运动干预前、后,肌肉质量及肌肉力量指标的变化。结果:经10周干预后, 1)KT组胫骨前肌肌肉横截面积、肌肉厚度均显著升高(P<0.05),且与C组、ST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2)KT组小腿围显著增加(P<0.05),且与C组、ST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3)KT组下肢肌肉质量显著升高(P<0.05),且与C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骨骼肌质量指数与C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4)ST组足跖屈时相对峰力矩显著高于C组(P<0.05),KT组足背屈时峰力矩、相对峰力矩显著增加(P<0.05),且与C组、ST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足跖屈时峰力矩、相对峰力矩极显著增加(P<0.01),且与C组、ST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5)ST组腓肠肌肌肉力量显著升高(P<0.05),且与C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KT组腓肠肌肌肉力量极显著增加(P<0.01),且与C组、ST组相比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6)KT组股四头肌、胫骨前肌肌肉力量显著增加(P<0.05),且与C组、ST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7) KT组30 s连续坐起次数显著升高(P<0.01),且与C组、ST组相比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1)单纯下肢肌肉力量锻炼能够显著增强腓肠肌肌肉力量,加压下肢肌力锻炼对提升胫骨前肌肌肉质量、增加下肢肌肉质量和提高除大腿后侧肌群外的下肢肌肉力量效果显著;2)相较于单纯的下肢肌力锻炼,加压下肢肌力锻炼对老年肌少症患者腓肠肌肌肉力量的增益效果更为显著。

关键词:老年人;肌少症;肌力锻炼;加压训练


标题:运动因子对神经元线粒体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及机制

作者:胡帅,武心茹,邢建强,沈飞,房冬梅

单位:江苏师范大学,昆山市花桥集善中学,昆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摘要:神经元线粒体功能障碍是导致神经元损伤、诱发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重要因素。运动因子改善神经元线粒体功能障碍的机制有待阐明。系统梳理了神经营养因子、生神经细胞因子、脂肪细胞因子、能量代谢产物以及Irisin和Neurturin等运动因子在调控神经元线粒体质量控制、线粒体能量代谢、氧化应激和凋亡信号中的作用,揭示运动因子改善神经元线粒体功能障碍的相关信号通路及作用机制。综述发现,运动可刺激骨骼肌、脂肪、肝脏和大脑分泌运动因子,并通过对话作用调节系统性代谢,还可通过多条外周-中枢交互路径改善神经元线粒体功能障碍。这种积极作用可能是“运动因子网络”相互作用、串扰协调的结果,揭示运动因子介导的特定运动方案与特定机体适应的精确机制可能是未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运动因子;神经元;线粒体功能障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43卷10期

  • 共10篇文章,其中运动与训练科学类5篇

  • 其中综述类1篇,实证类4篇

  • 来源:期刊官网,更新日期20248月

  • 链接:https://ydyx.cbpt.cnki.net/WKD/WebPublication/wkTextContent.aspx?colType=3&mid=ydyx



标题:高强度间歇训练和中等强度持续训练对中老年肥胖女性心血管危险生物标记物的影响

作者:孙托托,方虹,封文平,刘琼,尚文元

单位: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渭南市体育中心

摘要:目的:比较8周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和中等强度持续训练(MICT)对中老年肥胖女性体成分及心血管危险生物标记物相关指标的影响效果,为HIIT和MICT降低心血管风险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为中老年肥胖女性选取适合高效的运动方式提供参考。方法:34名符合研究标准的中老年肥胖女性随机分为HIIT组(n=13)、MICT组(n=12)和对照组(CON组,n=9)。受试者均在干预前进行实验室VO2max测试,以此确定相应运动负荷,HIIT组以80%~85%VO2max强度运动2 min、30%VO2max强度运动1 min为1组,重复10组。MICT组以65%VO2max强度持续运动30 min。两运动组均采用功率自行车完成为期8周、3次/周的运动干预,CON组保持原有生活方式不变。在干预前后分别测试受试者体重、体脂量、肌肉量、体脂率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内皮素-1(ET-1)、脂蛋白a[Lp(a)]、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结果:与干预前相比,干预8周后HIIT组体脂量、体脂率显著降低(P<0.05),肌肉量显著增加(P<0.05),MICT组体脂量、体脂率、肌肉量无显著变化(P>0.05);HIIT组hs-CRP、ET-1显著降低(P<0.01),Lp(a)、Hcy无显著性变化(P>0.05),MICT组hs-CRP、ET-1、Lp(a)、Hcy无显著变化(P>0.05),CON组Hcy、Lp(a)显著升高(P<0.01)。干预前后变化值的组间比较显示,HIIT组hs-CRP(P<0.05)、Lp(a)(P<0.05)、Hcy(P<0.01)的降低幅度显著高于CON组,MICT组Hcy降低幅度显著高于CON组(P<0.05)。组间比较两运动组干预效果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HIIT在改善中老年肥胖女性体成分,降低血清hs-CRP、ET-1方面优于MICT,对改善慢性炎症状态及血管内皮功能有积极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中老年肥胖女性心血管疾病的患病危险。

关键词:高强度间歇运动,中等强度持续运动,肥胖,心血管危险生物标记物


标题:肥胖青少年间歇训练中的情感反应:一项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曹甍,于丰源,邹昱,唐玉成

单位:深圳大学体育学院,新洲小学体育教研室,浙江大学教育学院

摘要:目的:探讨肥胖青少年在高强度和中等强度两种强度间歇运动过程中的情感反应及动态变化特征。方法:2023年2月~7月,共招募42名肥胖青少年[年龄12.3±0.5岁,体重指数(BMI)24.0±1.1kg/m~2])随机分配到高强度间歇训练组、中等强度间歇训练组和无训练对照组。在干预前、后分别测量受试者的体重、BMI、身体成分(体脂率、内脏脂肪)、心肺适能(VO_(2max))和运动中的情感反应(情感效价、感知唤醒度、主观疲劳度)和运动后愉悦感,并比较不同指标的变化和组间差异。结果:与干预前相比,12周干预后,高强度间歇训练组受试者的BMI、体脂率和内脏脂肪显著降低(P<0.05),VO_(2max)显著提高(P<0.05);组间比较的结果显示,12周干预后,高强度间歇训练组受试者的VO2max水平显著高于中等强度间歇训练组(P<0.05)。此外,高强度间歇训练组和中等强度间歇训练组受试者均具有正向情感效价和运动愉悦感;组间比较结果显示,中等强度间歇训练组比高强度间歇训练组情感反应更积极,但高强度间歇训练组负荷期的唤醒度(P<0.01)和整个干预期间的运动愉悦度得分(P<0.05)均显著高于中等强度间歇训练组。结论:间歇训练是改善肥胖青少年身体成分和心肺适能的有效手段,较高的运动强度和唤醒度可能是影响改善作用大小的关键因素;间歇训练产生的积极情感反应和运动愉悦感能够使肥胖青少年保持较高的锻炼依从性,进而发挥长效促进作用。

关键词:青少年,肥胖,间歇训练,情感反应,运动愉悦感


标题:不同方式急性运动对超重个体抑制功能的影响——基于行为和事件相关电位的研究

作者:孙波,任杰

单位:上海体育大学竞技运动学院,上海体育大学中国乒乓球学院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高强度间歇运动(high-intensity interval exercise,HIIE)和急性持续中等强度有氧运动(continuous moderate-intensity aerobic exercise,CMIAE)对超重个体冲突抑制功能的影响。方法:采取被试内设计,以超重个体(n=28)为研究对象,采用行为测量和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技术,记录超重个体完成认知任务(Flanker任务)时的大脑活动变化,比较急性HIIE和CMIAE对超重个体冲突抑制功能行为表现和大脑活动特征的影响。结果:1)与安静对照条件和急性HIIE相比,急性CMIAE条件下Flanker任务P3振幅显著提高(P<0.01),反应时与安静对照条件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2)与安静对照条件和急性CMIAE相比,急性HIIE条件下Flanker任务反应时缩短(P<0.05),P3振幅与安静对照条件和急性CMIAE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3)Flanker任务正确率运动条件主效应不显著(P>0.05)。结论:1)急性HIIE和急性CMIAE运动对超重个体冲突抑制具有促进作用,但行为和神经电生理表现有所不同,急性CMIAE可增强超重个体大脑唤醒水平,而急性HIIE可能通过加速认知刷新速率提升冲突抑制表现,推测两种运动对超重个体冲突抑制的调控可能存在不同机制;2)由于本研究中HIIE方案时长更短,因此推测急性HIIE对于超重个体冲突抑制的促进可能是一种更为省时有效的运动方式。

关键词:急性运动,超重,冲突抑制功能,ERP     


标题:运动干预对学龄儿童青少年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何畅爽,黄欢,郭绍瑜,金志娟,张叶涵,孙晓姣,全明辉

单位:上海体育大学运动健康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发育行为儿科,上海体育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上海体育大学体育教育学院

摘要: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学龄儿童青少年最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之一。运动干预因其无副作用和操作简便等特点,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改善学龄儿童青少年ADHD各类损害。通过系统梳理ADHD不同层次损害间的关系并综述运动干预的作用发现,ADHD由外至内的损害主要表现为核心症状、执行功能障碍和脑功能障碍,且急性与长期运动对ADHD各损害均表现出积极的改善作用。因此,建议将运动干预作为学龄儿童青少年ADHD治疗的必要辅助手段。

关键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学龄儿童青少年,运动干预   


标题:站桩功的中医理论诠释

作者:陈秋言,邹灿,万李,吴贤波

单位:成都体育学院运动医学与健康学院

摘要:中医运动养生功法是我国伟大的文化瑰宝,是中医养生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养生方法和手段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对机体进行养护与保养。站桩功属中医运动养生功法之一,其运动方式蕴含着丰富的中医哲学思想与中医学理论。本文从中医整体观、形气神三位一体生命观、动静观以及脏腑理论等方面诠释站桩功蕴含的中医理论,以期为进一步推广与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站桩功,中医理论

  • 体育科学,44卷4期

  • 共8篇文章,其中运动与训练科学类5篇

  • 其中综合类3篇、实证类2篇

  • 来源:微信公众号,更新日期2024年8月15日

  •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m7T9lthzYmpa166u04DCyw


标题:人工智能引领运动训练发展的现实需求、域外经验及中国方案

作者:陈柯行,孟令飞,Daniel Memmert

单位:德国科隆体育大学 运动信息与运动训练研究所,北京体育大学 中国田径运动学院,重庆邮电大学

摘要:随着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其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已日益显现。当前我国在天赋识别、技能评析、比赛分析、负荷调控和训练管理五大子领域存在着影响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效果的现实困境。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提升运动训练的针对性、科学性及有效性。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在英国、美国、德国和新西兰等体育发达国家正在被广泛应用于训练选材、核心竞技能力提升、运动表现分析、精细化负荷监控及运动训练管理等实践领域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借鉴上述经验,基于我国实情,提出数据化更新天赋识别过程、个性化反馈技术评析过程、可视化剖析比赛分析过程、精细化调节训练负载过程、智能化推动训练管理过程的中国方案。

关键词:运动训练科学化;人工智能;运动表现;训练监控;训练选材;训练管理


标题:运动员心理健康服务的理论溯源与实践审视

作者:石岩 ,王婷

单位:山西大学 体育学院

摘要:运动员心理健康服务是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为发挥举国体制优势,构建我国运动员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研究梳理了运动员心理健康服务释义、理论溯源并总结了国内外运动员心理健康服务实践。研究认为,国外运动员心理健康服务理论经历了由单一理论取向下的以个体自身为主导的服务,向多元理论取向下的以社会群体为主导的服务的转变,国内则经历了由参照西方理论取向提出的以解决问题为核心的服务,向在本土理论取向下提出的以预防问题为核心的服务的转变。运动员心理健康服务实践在兼顾心理服务属性与运动员特征的基础上,形成了自上而下的以专业运动员为核心的“团队本位”型、以职业运动员为核心的“个体契约”型和以学生运动员为核心的“教育主导”型3类特色鲜明的运动员心理健康服务形式;研究提出了自下而上的以运动员为核心的“主动健康”型心理健康服务模式,以期通过双向过程形成良性互动。

关键词:运动员,心理健康服务,理论,实践,主动健康


标题:苏炳添奥运备战周期体成分管理与机能状态调控策略分析

作者:许宝璐,何子红,姜自立,杨键铭,安楠

单位: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田径协会,暨南大学 体育学院

摘要:目的:探究优秀短跑运动员苏炳添在奥运备战东周期的体成分管理策略。方法 将整个备战周期划分为过渡期(减脂期)、准备期(增肌期)、比赛前期(体重保持期)、比赛期(赛前减重期)4个时期,基于周期化训练需求、生物力学分析、营养需求设计个性化的、周期化的营养方案,运用体重计、X射线骨密度测试仪、皮褶厚度计等设备对运动员的体成分进行定期监测,采用血清肌酸激酶、尿素氮、血红蛋白、皮质醇、睾酮、尿比重等生理生化指标对运动员的身体机能进行定期监测。结果 1)与进行营养干预前相比,苏炳添在减脂期的体脂率下降至5.9%(职业生涯最低值),增肌期、体重保持期和赛前减重期的体脂率均保持在8%左右;2)苏炳添的体重在减脂期降低至68.3 kg,增肌期增加至75.4 kg,体重保持期保持在75 kg左右,赛前减重期减重至73 kg;3)生物力学分析结果显示,苏炳添在实施体成分管理方案后,单步总垂直力需求减少3.3%,全程总垂直力需求累积减少161.7%;4)生理生化测试结果显示,在整个备战周期运动员恢复良好,血清肌酸激酶、尿素氮、血红蛋白、皮质醇、睾酮等指标保持在适宜区间内。结论 在过渡期、准备期、比赛前期、比赛期分别按照减脂、增肌、保持体重、减重的目标对苏炳添的体成分进行调控,帮助苏炳添在东京奥运会前获得了极佳的身体机能状态,为其创造优异成绩奠定了良好基础。

关键词:精英运动员;营养干预;体成分;周期化营养方案


标题:米兰冬奥会我国备战参赛形势与对策研究

作者:尚磊,陈辉,魏小斌,刘嘉俊,陈小平

单位:清华大学 体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 运动训练中心,北京体育大学 体能训练学院,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体育与健康管理学院

摘要:总结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突出成绩与经验,深入分析冬奥会后新赛季我国冰雪运动项目的表现,并与世界冰雪运动强国进行比较,是研判米兰冬奥会备战参赛形势并形成对策建议的重要渠道。研究认为:1)科学化和国际化是我国在北京冬奥会取得佳绩的重要杠杆,跨项目选材、体能训练和跨领域多学科训练团队构建等举措是展现优异表现的主要抓手;2)我国冬奥会的竞技实力和冬季项目的整体发展仍处于世界中等偏上水平,尚未形成长期、稳定和突出的优势项目,在竞技水平、人才储备和梯队建设上仍与世界冰雪运动强国存在一定的差距;3)北京冬奥会上,我国共有38名运动员在24个小项上获得前6名,与在上述项目获得前6名的201位国外运动员相比,我国优秀运动员存在人数少、厚度薄和年龄偏大等问题;4)与夏奥会不同,冬奥会东道主国的主场优势难以延续,东道主国次届客场的金牌和奖牌数量显著下降;5)北京冬奥会后的2022—2023赛季,我国优秀运动员面临参赛效益低、优势不明显、夺金数量少、运动人才断档以及金牌运动员老龄化等多重挑战。研究建议,聚焦训练,通过职能部门下沉运动训练管理,实现上下贯通、高效协同,从而稳步提高我国冬奥参赛水平;在巩固当前冬奥重点项目的同时,打造和形成我国冰雪运动竞技优势项目;高度重视冬季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冬季项目发展规划和运行机制,以及科学化训练和参赛体系。

关键词:米兰冬奥会,冰雪运动,备战,参赛形势,对策   


标题:北京冬奥会速度滑冰男子500 m冠军高亭宇的备战策略研究

作者:李卫,石煜

单位:北京体育大学 体能训练学院

摘要:为提高速度滑冰项目奥运备战参赛水平,基于优秀运动员个案分析,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践论证相结合的方式,从科技助力的视角系统分析高亭宇奥运备战冲刺阶段的训练和比赛情况。研究认为,深入分析专项运动技术、身体素质和身体机能是开展科学化训练的前提,复合型科研训练团队集约化高效运行能够实现科研和训练的一体化。技术优化和训练创新是高亭宇奥运备战工作的核心,技术优化主要通过风洞训练和分析运动员技术动作的生物力学特征实现,训练创新主要体现在理念创新(“长板效应”)和手段创新(冰上超速训练)方面。高亭宇奥运备战策略主要包括:1)深刻认识项目特征,践行科学化训练理念;2)强化复合型科研训练团队的高效运行;3)依托科技创新,实现核心竞技能力的突破。

关键词:速度滑冰,奥运备战,科技助力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58卷8期

  • 共12篇文章,其中运动与训练科学类2篇

  • 其中综述类和实证类各1篇

  • 来源:微信公众号,更新日期2024年8月15日

  •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g4FzHz2nPCoxjPe4IlnpSQ


标题:“毒品”还是“良药”?电子竞技对大学生执行功能影响的时间剂量效应

作者:袁诗婧,鲁长芬,马媛,罗小兵

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武汉市光谷第十八小学

摘要:为探究电子竞技提升大学生执行功能的有效和最佳时间剂量,以当下市场受欢迎度最高的移动端MOBA游戏——王者荣耀作为干预手段,先后展开两组不同持续时间的单次电子竞技游戏影响大学生执行功能的实验。预实验采用4(组别:干预30分钟、60分钟、90分钟、120分钟)×2(时间:前测、后测)两因素混合实验设计,采用Flanker、2-back和More-odd shifting任务分别测量被试执行功能三个子功能,41名大学生完成了实验。在发现120分钟组干预无效后,正式实验设计了对照组、30分钟实验组、60分钟实验组和90分钟实验组,进行干预前后两次执行功能测验,108名大学生最终被纳入分析。结果发现:单次持续30分钟或60分钟的电子竞技干预即可显著提升大学生执行功能各子功能,且30分钟效果更佳;一旦达90分钟将无效果,甚至对部分子功能有负面影响。因此,建议大学生参与电子竞技游戏的时间以每次30分钟为佳,不宜超过60分钟。

关键词:电子竞技, 动作电子游戏, 大学生, 抑制控制, 工作记忆, 认知灵活性, 时间剂量效应


标题:裁判员判罚决策的认知与情绪神经机制的理论探索

作者:马林晓,邢金明,翟泳宾,王锡营

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

摘要:认知和情绪在裁判员的判罚决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缺乏一套系统的理论框架来深入探究其背后的作用机制。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以及归纳法对裁判员判罚决策展开理论分析,认为裁判员的判罚决策存在着兼顾比赛整体利益和比赛公平性的双重考量,是认知和情绪共同参与的结果。并且,裁判员判罚是由感知系统到知觉神经再到慎思神经的决策过程,并且会调动背侧注意网络、突显网络、默认模式网络、奖赏网络以及中央执行网络等神经网络系统,共同处理情绪和认知控制,这为提高裁判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确保比赛的公正性提供了理论指导。本研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展望:(1)验证不同因素参与裁判员情绪与认知的神经机制;(2)探究裁判员专业经验与判罚决策神经机制的关系;(3)分析人工智能裁判对传统裁判员判罚决策的影响;(3)从实验角度系统验证裁判员判罚决策过程中的大脑活动模式、神经网络连接以及认知与情绪机制。

关键词:裁判员判罚决策,情绪,认知,公平感知,神经机制

  •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48卷8期

  • 共9篇文章,其中运动与训练科学类1篇

  • 其中实证类1篇

  • 来源:微信公众号,更新日期2024年8月21日

  •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UNIPH9wkL5QNLTWKFe9Rvw



标题:从“他者监视”到“自我监视”:男性花样游泳运动员的哭泣行为与自我强制

作者:杨越,胡孝乾

单位:清华大学 体育部

摘要:花样游泳曾长期仅限女性运动员参与,不仅女性运动员的体貌特点和气质特征与花样游泳的审美标准之间产生了紧密的结构性关联,而且社会中也形成了对该项目和运动员的性别刻板印象。尽管男性花样游泳运动员在国际赛事中取得了优异成绩,但他们在训练和比赛中所承受的压力和结构性束缚却鲜少受到关注。这些压力和结构性束缚不仅关系运动员的个体发展,也关系性别角色如何在体育领域内被构建和理解。针对这一现实困境,本文基于对34名不同性别花样游泳参与者的深入访谈,运用福柯的“层级监视”理论框架进行分析。通过批判性话语分析,揭示了“他者监视”和“自我监视”如何通过“羞耻效果”和“内在统治”影响男性运动员的哭泣行为,并探讨了这种影响的作用路径。认为,男性花样游泳运动员的哭泣行为受到社会性别规范和传统花样游泳知识的双重监视,这些监视在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发挥作用,形成了对男性运动员哭泣行为的结构性约束。随着社会成员对男性花样游泳运动员行为合理性的逐步认识和认同,这种社会监视有可能逐步消减。本文强调了性别规范在体育领域中的作用和影响,有助于推动体育领域性别平等的讨论,以及深化对性别与体育之间复杂关系的认识。

  •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47卷7期

  • 共11篇文章,其中运动与训练科学类1篇

  • 其中实证类1篇

  • 来源:微信公众号,更新日期2024年8月24日

  •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64El7-wuQM3bl7Eqpqvz_A


标题:我国蹦床运动员触网阶段身体重心变化的运动学研究

作者:尹  军,刘  凯,岳雷蛟

推荐阅读(点击文字或图片阅读):

黑马科学训练坊阅读量10000+的文章你是否看过?

HP研究团队中文论文下载和引用排名 (前30)+ 黑马科学训练坊10大专题

上海体育大学黎涌明团队博士后招聘启事(2024年)

黑马科学训练坊,小LOGO,大梦想

黑马科学训练坊
为竞技人群、大众人群和康复人群架起国内与国外、理论与实践、科学与艺术这三座桥梁,为健康中国贡献来自“坊”间的力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