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文学宗旨:打造最纯净的文学平台、营造最温馨的精神家园。
点击上方音频收听
作者简介:钱志良,杭州市文学学会会员、杭州市苏东坡研究会会员。退休后在朋友们的鼓励下,撰写了反映家乡特色文化和回忆往事的一系列文章。其中《陆逊海昌屯田的意义及其影响》、《盐官赋》、《难忘而珍贵的高考经历》、《跨越半个世纪的塘桥头印象》等分别见于杭州文学学会电子版会刊、《海宁日报》、《海宁发布》、海宁政协文史期刊,《钱家浜之水哺育了我》、《我的科同情结》、《重访海中话今昔》、《徐志摩旧居的新亮点》、《金庸故居参观记》、《话说金庸先生对苏东坡的敬仰》等二十多篇见于电子刊物《南湖文学》。
时值深秋,阳光和煦,单位组织我们退休职工赴余姚旅游。上午参观阳明古镇后,下午来到浙东小九寨。 两山之中,必有一水;大者为江,小者为溪。浙东小九寨位于大隐镇芝林村境内白岩山下,以长达4.5公里的白岩溪为核心。它似一条巨龙蜿蜒于山谷之中,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显得更加灵动俊秀。我们从下游溯流而上,尽情欣赏美妙景色。 澄澈的溪水随溪道宽窄和陡缓等因素的变化而呈现不同姿态:时而流水潺潺,似诗人低吟浅唱;时而水花飞溅,像孩童欢快跳跃;时而波浪翻滚,如白色骏马奔腾。每隔一段,长则数百米,短则几十米,水位会出现较大落差,因而形成两类瀑布:一类纯属自然状态,呈现不规则的参差之美,一类系人为筑坝,呈现刀切斧削般的整齐之美。而其相同的是皆银光闪闪,夺目耀眼;隆隆作响,声若雷鸣。其磅礴之气势极具震撼力,使人感到精神振奋,力量倍增。 溪中遍布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岩石。这当是由于山洪爆发从上游被激流裹挟而来,或因两侧山上巨石开裂塌方滚落而成。大自然的伟力令人不得不肃然起敬。许多石块被长年的流水冲刷“雕刻”,看上去有点像各种动物,这给人们发挥想像力提供了用武之地。如“蛤蟆望月”:相传,这蛤蟆状岩石为明朝时期一对恋人的化身。他们常常徜徉溪畔,不舍离去,因而相互依偎、共同望月的一刻,永远定格于此。这个充满浪漫色彩又略带伤感的故事,反映的是人们对忠贞爱情的肯定和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 溪水之上,时有桥梁横跨,这是观景、拍摄的极佳处。人在桥上,居高临下,前眺溪水迎面而来,后望溪水不歇而去,更觉溪水之源远流长。 两岸山坡上的大片竹林,与溪中美景相得益彰,令人陶醉。竹子在我国广泛种植,在山区并不少见。但这里的竹林比别处更惹人喜爱:一是竹子躯干十分粗壮,高耸入云;二是竹叶茂密,青翠欲滴;三是竹园广阔、望不见边。有位同事说,他夏天来过这里,漫步林间,非常凉爽惬意。想起北宋大文豪苏东坡的诗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他如果有幸穿越回来光临此地,该会写下何等优美的诗篇? 万绿丛中一点红。路旁标牌上“中共浙东临委驻地”几个红色大字吸引了我们的目光。拾级而上,我们进入陈列室,瞻仰了革命史迹。我曾几次到过四明山革命老区,参观过梁弄浙东区党委旧址,但还是第一次知道“中共浙东临委”这个机构。原来这是党领导浙东地区解放战争的重要指挥中心,今天在这里获得了新的知识,也受到了一次“初心”和“使命”的再教育。
从沿途景点中还了解到当地流传的董黯的故事。他是东汉时期的著名孝子,会稽句章石台乡(今余姚大隐镇)人,家境贫寒而事母至孝。母疾,思饮故里之水,他来回三十里到此大隐溪担水奉母。后来他干脆迁居溪滨,汲水供母,母病得以好转。这个故事除了颂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外,也说明此处水质之好。 预定的返程时间到了。回首仰望,青山连绵,层峦叠嶂。大家纷纷表示不虚此行——浙东小九寨山水秀丽又富有人文底蕴,是个值得一去的好地方。
责任编辑:汪垚卿
音乐总监:格格
文字排版:汪垚卿 吴敏
页面制图:小鱼
平台推广:李远鹏
联系我们:18057313693(微信同号)
投稿邮箱:792033346@qq.com
微信:nhwx990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