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文学宗旨:打造最纯净的文学平台、营造最温馨的精神家园。
作者简介:陈汉荣 男 任职于中元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记得我还是个中学生时,新塍中学已开展了动员毕业生走上山下乡道路的运动,我明白这可是决定人生方向的大问题。如今的知青在回忆当年这事时,都能清楚记得是哪一天走上这条道路的。我比别人更容易记住,是因为学校敲锣打鼓欢送下乡的那天,正是下学年开学的日期,加上那天上午天气还挺好,可到了下午却突然下起了雨,一下子竟使农村的小路变得如此泥泞?每走一步都需要化点力气。这让小小年纪的我,瞬间感觉抬头有阳光照耀指引下的道路,低头还得看看脚下行走的路况,用今天的话来说,要是硬件不行,仍没法达到快速前进的要求。还在校学习那会,我每天走在新塍镇那古老的石板路上,虽然街道狭小,但就算突然遇上一点雨,沿着镇上的街廊或贴着店面走,到了学校也不会淋湿。至于脚下的青石板,要不是年久失修而出现松动,这平坦的街道上来回走哪会有咯噔、咯噔的石板碰撞声? 从前小镇上没有急驶的车辆,没有前拥后挤的人流,更不知道路上还会有红绿灯?有石板路这样的道路设施,虽有些不平,但不影响交通,走起来是畅通无阻,路况良好!时间到了1965年临毕业时,那时学校也是不按常理出牌,甩开复习迎考的传统模式,重点放在了走与工农相结合道路的号召上,学校树立的董加耕、邢燕子这些榜样,更是如宣传那样,成为阳光照耀下闪亮登场的一颗颗明珠!榜样的力量一下子让几十个毕业生报名走上下乡的道路。尽管我还不过十来岁,但当将踏上这下乡这条道路时,却感到的是激情、是压力。既要进行劳动锻炼、思想改造,又要肩负起建设新农村、消灭三大差别的重任,这里面深奥的道理,就是到了今天回忆起来,我还是没法说完整。不过这没多大关系,当年能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这行动本身就是为实现梦中理想而向前迈出了一步。只是今天在说起当年上山下乡运动时,也有人指出那是出于就业安排的需要,我总觉得这不大像是真的。人们都知道,国家政策一直来强调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有一说一,来不得半点虚假。面对一群正是求知欲望强烈的中学生,如仅是就业需要,怎么会是上山下乡一条路?因而,当年如从实际出发的宣传教育是不可能把就业安排需要的意图给隐匿起来?当然,这些也是开放了的今天一些专家说说而已,就是知青自己听了,也没当回事,因为留存在知青脑海中的印象就是到广阔天地中去经受考验,到大有作为的农村去奋斗!今天,同样有人描述为是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哪会只考虑眼前生活上的小事?回忆那时读的书虽十分有限,但鲁迅先生那句“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的名句倒是能背诵出来,而且用到知青身上感觉也挺合适。我那时想,要是年青人全都响应号召,怀揣一颗红心奔赴农村,迅速实现宣传中的伟大目标还不指日可待?这目标就如前面安装了一盏盏感应灯,需要人往前一直走、走,一旦走近了便亮堂了起来,要是都不走,这灯又如何亮堂起来?
我插队落户在郊区一个叫陶家汇的村上,村民也都期盼着有畅通的道路出现。我则一直梦想着能改变一下路况,什么时候村之间的道路也能像石板路那样不泥泞?什么时候城镇间也有公路,改变延续几千年来以内河水运为主的传统模式?有资料显示,远在抗战时,曾修筑过一条从新塍直通濮院的军用公路,当地人都称汽车路,路从北往南穿过我下乡所在的高照公社。虽说是公路,过河大多建的只是简易的桥梁,尤其是要穿过大运河时,竟然在原有陡门古桥南北各砌上一个高大的水泥墩子,过河的公路就架在这水泥墩子上,然后用木板搁在古桥上。还在我小时,这条用于侵华战争的汽车路就已废弃,路况很差,只剩下窄小的一点点路基,因为上面铺了些石子碎砖块,遇到下雨天还算好走,只是过河的桥梁全已坍塌,想过河只能绕个大圈子才能走到对面。记得六七十年代我插队落户的那些年里,陡门古桥两端的水泥墩子还一直在。要是不知道原由,怎么也看不明白这两座巨大而孤零零的水泥墩子是作什么用的? 在我下乡过了四五年后,手扶拖拉机开始用于田间耕作,为此高照公社迅速组织起劳动力修建了一条机耕路。可惜的是一条看似笔直的道路,只是用泥土夯实下路基,没有那时铺路常用的碎石、没有修建过河的桥梁,也没绕开村落,结果成了一条断断续续的泥路,拖拉机想变换耕作田地,有效的办法仍得通过船来载运,让这拖拉机只能跟着船上上下下了。看来交通也好、推行机械化也好,有畅通的道路是何等重要!1978年,在政策指引下,我放弃了农村仅有的宅基地、农村的自留地,返城开始走上学工的道路。离开前的乡村,依然道路泥泞,当年曾梦想村落之间能有像石板路那样的道路,并没有出现,更不要说有能让拖拉机在生产队之间来来往往的乡村公路了,路况依然十分糟糕。能让道路面貌迅速改变的,应该归功于国家实行了开放政策,人们盼望能迅速跟上时代步伐,把早些年折腾损失的时间补回来。一时间上上下下,大干快上,虽使用的仍是熟悉的语言,但更加务实,没有了一天等于二十年、与火箭争速度等豪言壮语,而道路的变化却是有目共睹的事。记得那时的口号已更换成“要想富,先修路”,这是开放后有关道路的一个方向性变化。从前面对的是“一穷二白”的底子,国家并没有忘记要为人类作出较大贡献的使命,因而强调的是要勒紧裤腰带,没有要富起来的口号。后来情况有了改变,面对的是“百废待兴”的状况,亟待解决落后的交通,从而为富开路。我从小生活的新塍古镇也开始跟上时代的步伐,慢慢有了变化。自1980年新塍至嘉兴的一条十多公里长的公路通车后,到今天虽只过了几十年,称道路是翻天覆地的变化是一点也不过分。石板路,今天是看大不到了,但古镇公路是四通八达,尤其是城市公交的普及,让出行变得如此方便?从前那泥泞小路、雨天的寸步难行全成了历史。如站在古镇看远一点,有高速公路,再远一点看,便有称为中国名片的高铁,这交通道路硬件的改变,让昔日小镇融入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变得如此迅速?道路的变化,这个从前近似闭塞的古镇新塍,越来越现代化,要说美中不足,是宽阔的道路,让古镇原有的味道逊色不少!不过,改造或重建后的小蓬莱公园,能仁寺,已成古镇的新标志,这在我这个曾经知青的眼中如两颗闪亮登场的明珠一般!交通方便,道路畅通,要是化上点时间游一下,定会让你满意而归!责任编辑:汪垚卿
音乐总监:格格
文字排版:汪垚卿 吴敏
页面制图:小鱼
平台推广:李远鹏
联系我们:18057313693(微信同号)
投稿邮箱:792033346@qq.com
微信:nhwx990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