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札记】武汉普瑞眼科医院林珊副院长、曹玉红验光师:外斜视术后,角膜塑形镜对视功能的优化与增强探究

健康   2024-12-25 12:02   北京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临床札记】微专辑

扫描二维码

可查看更多内容


编者按


间歇性外斜视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斜视类型,对于视功能受损的患者,手术矫正眼位是治疗的第一步。术后如何重建并巩固患者的双眼视功能,同时降低眼位回退的风险,始终是研究热点。武汉普瑞眼科医院林珊副院长、曹玉红验光师分享了一则病例,该患者在斜视手术后配戴角膜塑形镜,实现了视功能提升及近视的有效控制。


专家简介



林珊

副主任医师,眼科学硕士、非公医疗机构协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视光学专委会委员、中国健康管理协会接触镜安全监控视觉健康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角膜塑形协会亚洲分会资深会员(SIAOA),武汉普瑞眼科医院副院长。


曹玉红

武汉普瑞眼科医院 视光师
国家一级验光技师 初级职称
湖北省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
中国眼视光师杂志学委会资深会员
国际角膜塑形镜学会亚洲分会高级会员
医学院校眼视光学本科毕业,从事视光检查工作十多年。擅长各种屈光不正检查与矫治,精通各类硬性角膜接触镜的定制验配,多次参加近视防控及角膜塑形镜验配论坛。


医案探微:近视与斜视并治的双重挑战


患者,女,14岁,主诉双眼视力下降4年,于2023年4月18日来我院就诊。

既往史:一年前外院行外斜视手术。否认家族史。无干眼、过敏性结膜炎等病史。

专科检查:

  • 裸眼视力:右眼0.1,左眼0.08。

  • 综合验光:右眼-4.50DS矫正视力1.0,左眼-4.75DS/-1.25DCX175。

  • 矫正视力:1.0。

  • 负相对调节(NRA):+1.75。

  • 调节反应(BCC):0。

  • 正相对调节(PRA):-1.25。

  • 眼球运动正常,眼位映光正位,无显斜,交替遮盖双眼外到中未发现明显的斜视表现。

  • 同视机检查:Ⅰ级视功能:主觉-3°他觉-2°;Ⅱ级视功能:+9°~-7°;Ⅲ级视功能:有立体视。

  • 眼前节、眼底检查未见异常。


诊断:1、双眼复性近视散光,2、调节不足,3、外斜视术后。

建议治疗方案:近视矫正及防控,视功能训练。

该患者家长自述一年前行外斜视矫正术后,做过半年的视觉训练。近半年,白天配戴离焦软镜和单焦点框架眼镜,度数增长0.50~0.75度。家长希望尝试角膜塑形镜控制患者近视发展,并期望白天摘镜能清晰视物,拒绝做视功能训练。家长近视防控诉求较为强烈,同时考虑到该患者近视度数增长较快,且已达到中度近视范畴,虽然调节能力欠佳,但眼位控制能力尚好,最后决定验配角膜塑形镜。

相关检查:

  • 眼压:右眼16mmHg,左眼15mmHg。

  • BUT:右眼16.67s,左眼19.93s 。

  • 眼轴:右眼24.92mm,左眼24.95mm。

  • 中央角膜厚度:右眼527um,左眼536um。

  • 内皮计数:右眼3649cells/mm2,左眼3600cells/mm2

  • 角膜直径:右眼11.76mm,左眼11.68mm。

  • e值:右眼0.73/0.53,左眼0.75/0.56。

  • 角膜曲率:右眼41.29 D/42.48 @86°,左眼41.26 D/43.08 @91°。

  • 8mm矢高差:右眼20um,左眼40um。


图1.角膜地形图原始图

根据试戴结果给予角膜塑形镜处方:
右眼镜片参数FK41.25/4075/475/CP1.00/10.6BC5.8JF+1.25,
左眼镜片参数FK41.25/4075/500/CP1.50/10.6BC6.0JF+1.50。
镜片定制后患者取镜,学习摘戴镜方法和护理过程。患者在配戴角膜塑形镜随访过程中,配适良好,无眼表并发症及不适感,配戴期间角膜地形图切线对比图未见塑形偏位。

图2. 角膜地形图切线对比图

配戴角膜塑形镜一年,于2024.6.2下午复查:

  • 综合验光:右眼+0.25DS,矫正1.0+;左眼+0.25DS,矫正1.0+。

  • NRA:+1.75。

  • BCC:0。

  • PRA:>-2.50。

  • AMP:OD11.50D,OS11.50D,OU:11.00D。

  • NPC:4cm。

  • 同视机检查:Ⅰ级视功能:主觉=他觉-1°L/R1°,Ⅱ级视功能:+15°~-10°,Ⅲ级视功能:有立体视。同视机检查与配戴角膜塑形镜之前比较Ⅰ级视功能主觉和他觉斜视度变小,Ⅱ级视功能融合范围变大。


通过对患者在配戴角膜塑形镜前后的视功能评估检测报告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在未进行任何视功能训练的情况下,患者的知觉眼位水平偏差与垂直偏差均有所好转,融合视功能的分开范围由原先的-8.75度扩展至-11.58度,辐辏范围由原来的+13.95度增加至+33.3度,患者的线条立体视从原先120弧秒变为30弧秒,这些变化标志着其融合视功能和立体视功能均改善。患者在持续配戴角膜塑形镜16个月,其右眼眼轴仅增加了0.03mm,左眼眼轴增加了0.09mm。这表明角膜塑形镜在控制近视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对于这样的治疗结果,患者家长表示非常满意。

图3.视功能评估检测报告

图4.眼轴测量记录变化

医者笔尖:探索角膜塑形镜对斜视术后患者的双重获益


临床上斜视术后重建并巩固患者的双眼视功能,降低术后眼位回退的发生风险是非常重要的。近视易引发外隐斜,外隐斜可进一步发展为外斜视[1]。Gezer[2]等认为屈光状态的变化对手术效果有显著影响,患者屈光状态向近视状态转移,术后眼位偏斜程度也增加。近年来角膜塑形镜被认为是控制青少年近视增长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它是一种根据人眼角膜形态特殊设计的高透氧硬性角膜接触镜,采用特殊的反几何设计以及独特的夜间配戴方式[3],通过中央部平坦的基弧对角膜产生机械压力,中周部较陡的反转弧产生负压吸引作用,使角膜形态发生合理的重新塑形,暂时性有效地降低患者近视度数,使得配戴者能够在白天拥有良好的裸眼视力,并且在反转弧区形成了周边近视性离焦,进而减缓眼轴增长,控制近视进展。曾有报道近视伴间歇性外斜视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后眼位恢复的案例,故认为对于有一定融合功能的患者,可以通过配戴角膜塑形镜,辅以适当的近视过矫量设计,使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既能达到近视防控,又能达到改善眼位的目的[4]


目前关于角膜塑形镜对近视伴外斜患者斜视度的影响有不尽相同的报道,有研究显示配戴角膜塑形镜后会有向外隐斜漂移倾向[5]。本案例为外斜视术后验配角膜塑形镜,不仅控制了近视度数的增长,还增强了患者的正相对调节,提高了调节的准确性,改善了患者的调节滞后,使调节更加灵敏[6]。且合并有外隐斜的患者配戴后裸眼视力、双眼同时视及正融像性集合提高,融像范围增加[7],从而可以更好的控制眼位。此案例在验配过程中,除了角膜塑形镜自身附加的JF系数(右眼JF+1.25,左眼JF+1.50)外,双眼分别设计了+1.00的过矫量,使患者在白天摘镜后,为代偿过矫部分的负球镜会动用更多的调节以达到清晰视觉的目的,从而联动更多的调节性集合使视轴内转,长此以往外隐斜会被代偿且逐渐降低,这也解释了此患者来我院后未采取任何辅助训练,单纯配戴角膜塑形镜,眼位控制很好的原因。




综上所述,斜视术后存在外隐斜合并近视增长较快的患者,调节功能和融像功能尚可的情况下配戴角膜塑形镜,其调节功能、融合功能、立体视、眼位控制能力等会有明显改善。配戴角膜塑形镜对双眼视功能的重建有较好作用[8]。此病例仅为个人案例总结,希望能为临床上对于该类患者的角膜塑形镜验配提供一定的启发和指导作用,角膜塑形镜是否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双眼视功能仍需进一步的大量研究。


*利益冲突 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
*作者贡献声明 曹玉红:资料整理、文章撰写;林珊:论文指导与修改。


参考文献

(上下滑动可查看)
[1] 洪洁,付晶,赵博文,等.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的屈光状态对术后短期立体视功能重建的影响.眼科 2017;26(3):169-173
[2] Gezer A, Sezen F, Nasri N, et al.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outcome of strabismus surgery in patients with exotropia. J Am Assoc Pediatr Ophthalmol Strabismus 2004;8(1):56-60
[3] 艾欣,张学辉,叶璐,角膜塑形镜控制青少年近视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2019 21(2): 127-134. DOI. 10.3760/cma j issn.1674-845X.2019.02 009
[4] 张利娜,于小博、贾丁:近视伴间歇性外斜视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后眼位恢复1例,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2023;25(4):304-306
[5] 王云,谢英,许多,小角度间歇性外斜视伴近视患者使用不同类型镜片控制近视及斜视的作用,国际眼科杂志,2024 24(7):1052-1057.
[6] Song Y, Zhu S, Yang B, et al. Accommodation and binocular vision changes after wearing orthokeratology lens in 8-to14-year-old myopic children. Graefes Arch Clin Exp Ophthalmol, 2021, 259(7): 2035-2045. DOI: 10.1007/s00417-021-05106-2.
[7] 李梅, 张莉亚. 角膜塑形术对外隐斜近视患者正融像性集合和调节性集合的影响. 中外医学研究, 2019, 17(32): 163-165. DOI: 10.14033/j.cnki.cfmr.2019.32.070.
[8] 尹瑞梅,刘永华,张劲茹,角膜塑形镜对间歇性外斜视合并近视患者术后双眼视功能重建的效果,国际眼科杂志2023,23(10):1760-1763


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了解最新医药资讯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站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订阅号搜索“国际眼科时讯”或“iophthal”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来源:《国际眼科时讯》编辑部)




版权声明

版权属《国际眼科时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经本网同意并在文章顶部注明“转自《国际眼科时讯》”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国际眼科时讯
同步传真国际眼科时讯最新学术进展,为眼科临床、科研人员搭建一座与国际接轨的桥梁,及时介绍眼科领域在科研及临床领域中的国际最新进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