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静教授专访:深度解析视网膜下注射,共探眼内注射新纪元
健康
健康
2024-12-22 12:01
北京
视网膜下注射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给药途径,实现了将治疗药物精确输送至视网膜下腔,这一突破已成为多种眼底疾病的基因及细胞治疗中的重要治疗手段。但对于众多基层眼科医师而言,这项技术依然显得相对陌生且操作复杂。在2024年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眼科学专委会——视网膜血管疾病学组学术论坛上,《国际眼科时讯》有幸邀请到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罗静教授,就视网膜下注射技术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罗教授详尽剖析了该技术优势,以及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现状、面临的挑战、未来的发展前景。
在眼内注射的各种方式中,视网膜下注射相较于玻璃体腔注射展现出了明显的优越性。首先,在基因药物的递送过程中,如腺病毒或相关病毒转染的基因治疗,玻璃体腔注射可能会诱发明显的炎症反应,而视网膜下注射能够大幅度减少这种玻璃体腔的炎症发生。其次,视网膜下注射直接作用于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层空间,使得病毒载体能够更直接、更高效地实现细胞转染,进而达到更为确切的治疗效果。对于采用腺病毒或相关病毒药物的治疗方案而言,视网膜下注射在提升治疗有效性和确保安全性方面展现出了巨大优势。
近年来,视网膜下注射技术在眼底医学领域内的应用日益广泛,其优势备受眼底医师青睐。这一技术有望在基因治疗领域中占据重要地位,许多针对眼底疾病的基因治疗方案,特别是针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以及其他不可逆性致盲眼底疾病的治疗,均采用了视网膜下注射作为主要的给药方式。此外,在治疗AMD、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CV)、黄斑下出血以及外伤性出血等眼底疾病时,视网膜下注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或阿替普酶(rtPA)等溶栓药物已成为临床常用方法。
相较于玻璃体腔注射,视网膜下注射技术的操作难度与潜在风险确实更高。其可能伴随的风险包括视网膜脱离、出血等并发症,同时,操作不当还可能对眼前节至眼后节的结构造成损伤。针对视网膜下注射的应用,罗教授建议可以从处理黄斑下出血的病例开始,尤其是采用视网膜下注射tPA的情况。在这类出血病例中,由于患者常伴有高度的视网膜隆起,这为视网膜下注射提供了较为充裕的操作空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手术难度。
在进行基因药物治疗时,视网膜下注射对操作者的专业技能与手部控制的精确度有着极高要求。操作不当可能导致RPE撕裂、脉络膜受损等严重后果,甚至引发大出血,增加治疗风险。当前,手术机器人辅助技术正逐步应用于临床研究,这些技术有望降低手术风险并提升治疗效果。在推广视网膜下注射技术时,仍需着重考虑医师的手术技巧,确保在足够精准的操作控制下实施治疗,以期为患者带来真正的治疗益处。
视网膜下注射的操作流程严谨且精确,通常遵循标准化的三通道玻璃体腔手术程序。手术首先在中周部或后极部进行玻璃体切割,接着采用外径38G、内径41G的微注射针头,或是直接选用41G的精细针头,抽取治疗药物。通过注射三通口之一,将药物准确无误地送达目标治疗区域,如黄斑旁或下方区域,同时严格避免触及黄斑区。这一点在tPA注射、黄斑下出血的治疗以及基因药物的递送过程中尤为重要。特别是基因药物的注射,对黄斑区的避开要求更为严格。因此,选择注射的部位及深度至关重要。通过脚踏开关或其他辅助设备,医师能够进行精准的定量微控注射。此外,若玻璃体切割操作彻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有时可以灵活省略气液交换的步骤,简化手术流程并减少潜在风险。
每一次医学技术的革新,都是人类向疾病宣战、追求健康光明的勇敢探索。视网膜下注射技术的发展是人类智慧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的体现,不仅深刻影响着个体健康状况与生活质量,更是推动社会整体进步与文明发展的重要力量。相信在不远的将来,视网膜下注射技术将会更加成熟完善,为广大眼病患者点亮希望之光。
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了解最新医药资讯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站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订阅号搜索“国际眼科时讯”或“iophthal”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版权属《国际眼科时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经本网同意并在文章顶部注明“转自《国际眼科时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