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教你如何高效备考的小文章!

文摘   2024-04-12 12:26   广东  


这是一篇教你如何备考的小文章,但倘若你是个急功近利、本末倒置的人,想必你一定会失望的。读后,必然会愤愤而走,怒骂一句:“这狗日的究竟在说些什么。”但倘若你对哲学感点兴趣,对生活有点情调,那这篇文章我猜测必将是有用的。


我一直觉得,如果一个人对哲学感点兴趣,那么,他在备考的时候一定是苦乐参半的。而且苦应该大多数来自于英语、政治,少部分来自于专业课。这自然跟我自身的经历有关。我本科的时候英语不好,费尽心思最终也才考了66分,期间英语之于我的折磨,是可想而见的。当然,专业课也总是跳出了折磨我一下,但在某些时候,她竟然也像个小姑娘,在给你使了脸色和性子后,还是会亲吻或者给你一个甜蜜的微笑。大家可别小看了这亲吻、这甜蜜,在生活中,往往就是这一个充满爱意的东西让对方还恋她、爱她以至于甘于忍受她的小性子。


当然,这其中又以中国哲学为甚。这大概是因为中国哲学里面功夫论多,教人安身立命、修身养性的成分也多一些。我时常会对学生们讲,当你感到焦虑的时候,难道老庄还不能帮助你缓解一下焦虑么?老子的那种“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以及庄子的“悬解”、“心斋”、“坐忘”等等的浪漫和幽静,还不能让你的内心有丝毫的舒缓么?同样,当你感到失败落寞乃至于要放弃的时候,《论语》里面的“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以及“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那种略带些悲剧的精神,难道不能鼓励到你么?当然,如果你的答案是否定的,那么我就会生出个疑问:你究竟适不适合读哲学。


我们大家对于哲学,经常会发表一些类似“哲学能改变人之思维”的意见,这意见当然不错,但大多数人却如禅宗所言,永远都是在“骑驴找驴”,明明这个时候就可以改变自己的思维,将你对哲学的期望兑现一部分出来,但大多数人却将这种立马可以兑现的东西寄托在将来,总会说些:“等我考上之后,再怎么怎么”之类的话语。


这自然是在为当下的懒惰辩护。这样一种懒惰也可以表现得起早贪黑、刻苦用功。所以,我所说的这种懒惰,乃是一种思想上的懒惰,人们惯于持守着旧有的思维,大众的习惯,以至于忙忙碌碌,最终却一无所得。


西哲,尤其是近代的西方哲学,乃是一种主体性的哲学,它总是有一种高扬主体,而反对权威、“大众”的特质。如果在这个时候,我们都不敢顺随自己的心意、做一些异于常人的事情,而是畏畏缩缩,总是在心里念叨道:“大家都是这样做的,考试嘛!在中国一定是应试”等等之类的话语,那么,西方哲学所想要给予你的那种独立思考的能力,在一开始你就放弃了。


同样,你如果觉得,只要是备考,那就必须放弃一切乐趣,将自己关起来,那么,这依然是一种惯性思维在作祟,毕竟,我们的传统天天提倡一些“悬梁刺股”的东西。但在这个时候,你会想一想,备考会不会有另一种可能呢?会不会是:它并不排斥所有的乐趣与情调性的享乐并且还需要它们呢?


每次,我都会在小红书上看到诸如此类的话语,比如“总算上岸了,对得起我每天10个小时的艰辛付出了”,但有些时候,我也不禁怀疑起来,每天花10个小时全在学习上,究竟是真是假,倘若是真,我也觉得可怕。


这当然不是教大家不要苦学,而是想告诉大家,苦中有乐,而且,不要本末倒置,这正如《大学》所说的“本立而道生。”


在这个过程中,我建议大家,应当合理高效的学习,不要以每天花费多少时间学习来衡量自己的成效,而要以每天学得多少来衡量自己的成效。例如,你可以把所要学的东西分割一下,今日学一点,明日学一点,正如伊川所说的格物功夫,日积夜累的累上去,自然会有“豁然贯通”之处。


同时,在分割学习任务的时候,不可图多,应该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同时还要每天留给自己一些娱乐运动的时间。学完今日的东西,自然可以多玩一点,这算是对自己的一种奖励;规定时间学不完这些东西,自然可以少玩一点,这也算是对自己的一种惩罚。


在这里,我还要顺带向某些人发出这样的质问:你每天让自己忙碌起来,是不是要让自己在忙碌中变得麻木,让自己变得麻木来对抗你的“胡思乱想”?也就是说:这难道不可能是一种自我欺骗式的安慰么?毕竟,在生活中,我总能见到这样的人:我忙过过,我付出过,所以我也问心无愧了。同时,我也隐约的觉得,人的情绪,乃至于被我们称作是焦虑、失落的负面情绪也并非是一无是处,它们至少在向你发出警告:你的内心或者身体已经在高强度的工作中不堪重负了。那这个时候,你就应当注意,不可勉力而行。——退一步,有些时候就是进三步;勉强着进一步,有些时候就是退三步。


为此,我们应该改变这样一种思维:只要是学习,必然是坐在书桌前,看书、读书、写东西。这其实是不对的,学习有些时候是无处不在的,比如:散步就可以。据说亚里士多德的学园被称作逍遥学园,就是因为他们喜欢在散步的时候讨论哲学问题。


同样,像运动健身、看电影之类的娱乐放松方式也必不可少。以前家里人总会讲一个故事:有个傻瓜,肚子饿的时候去吃饼,吃两个还饿,为此又要了一个,当他吃完这第三个觉得满足时,又埋怨道:“先前的两个饼不如这个好,早知道就买这个了,这样就只需吃一个就饱了。”我们听完后会笑话这个人是个傻子,但我们有没有想过,在生活中,我们也经常在做这傻子做的事情。把娱乐、运动之类让我们休养生息、积蓄力量的环节视作是前两个饼,而将伏在书案前看书、背书、“学习”视作是第三个饼。


为此,我一向主张:学习,必须要找到好的方法,不能仅靠蛮力;同时,学习应当以一个好的、健康的、舒适的生活习惯为背景,或者被嵌入到这一生活习惯中去。这大概是我们的教育所缺乏的一种实践。


会饮学园哲学考研
目前会饮学园开设有中西哲学史及马哲课程。欢迎扫描二维码前来咨询!



会饮学园哲学考研
要做哲学考研届的马斯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