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龄要旨》· 导引祛病歌(终身受益)

百科   健康   2024-10-12 13:01   广东  


关注武宗


天下武功




养生功 食补胜药补·练功百病消


以武学打开世界·智者不匹夫 武者无懦夫 


《导引祛病歌》是唐朝和宋朝时候在道教内部流传的养生歌谣和诀窍,到了明朝至正年间,被著名的养生专家冷谦收录进他所写的《修龄要旨》这本书里,之后就在民间广泛传播开来。

从明清时期开始,各行各业的人很多都按照这个方法练习,很多人因此长寿。这个方法简单易学,只要坚持练习,就能一生受益。

第一首:壮颜歌

歌诀:津液频繁在舌尖产生,平常漱口后咽下到丹田,在里面畅通无阻无凝滞,练习百日就可使面色红润。

练法说明:这个导引功法主要是用来使面色红润的,练习一百天后,可以让人面色红润有光泽,即使年老脸上也没有皱纹,有壮颜、抗衰老、延年益寿的效果。具体做法是:每天清晨起床后,不说话,坐起来用舌头在嘴里搅动,把舌头卷起来,等嘴里唾液充满时,分三次慢慢咽下,用意念送到下丹田(肚脐下一寸三分的地方)。这个方法长期坚持,可以起到使面色红润、抗衰老的作用。

第二首:养元歌

歌诀:要知道阳火是从口下产生的,阴符从上降落到黄庭。气息周流不息精神就稳固,这是真人修炼身形的方法。

练法说明:阳火就是人的元气。早在三千年前的《阴符经》和汉代的《黄庭经》上就有内功运气的养生方法。每天子时(半夜11点到1点)和午时(中午11点到1点)盘腿坐(或端坐),想象真火从左脚底的涌泉穴开始,沿着左腿内侧上行到后脑的玉枕穴,经过泥丸宫(即头顶的百会穴),再向前经过“印堂穴”、“天突穴”沿着任脉下行,降入小腹的丹田穴,这样运行七到九遍,久而久之熟练了,任督二脉就通了,逐渐百脉畅通,五脏没有阻滞,四肢百骸强健无比。这是古代医家融合道家功法而形成的养生方法,自然呼吸,用意念引导大小周天相通,方法简捷、快速。长期坚持不断,自然能体会到其中的奥妙,这种美好的感受,一般人无法知道,必须亲身实践。

第三首:益精歌

歌诀:精气不足神疲乏力欲火攻心,梦中遗精导致身体受伤;搓摩有诀窍你必须记住,断绝欲望除去贪念是上策。

练法说明:这是治疗梦遗滑精的方法。精、气、神被称为“人身三宝”。如果胡思乱想,或受黄色书刊、录像等引诱,梦遗频繁,严重的甚至看到色情内容就流精,对身体的损害最大。治疗方法首先要端正思想,加强道德修养,用礼制来约束欲望。在睡前,平心静气,端坐调息15分钟,先用左手搓肚脐14次,再换右手搓肚脐14次,再用双手搓两胁的肋骨21次,深吸气一口,咽下丹田,用力握拳几分钟。然后屈体侧卧,无思无虑,自然就进入梦乡。注:患遗精症的人最少要坚持100天才能初见成效。

第四首:防老歌

歌诀:抗衰老防衰退有别的方法,不需要到身体外面去寻找阴阳平衡,玉关谨守常常保持深沉静默,气足神全寿命就会更健康。

练法说明:人们整天奔波劳碌,追求名利,势必耗神伤身,催人过早衰老。宋代欧阳修在《称声赋》中说:“各种忧愁悲伤他的心,万事劳累他的身体,心中有动,必然摇动他的精气,更何况思考他的力量所不能达到的事情,忧虑他的智慧所不能做到的事情,理应那红润的丹田变为枯木,乌黑的头发变为白发。”孙不二祖师曾教导其弟子:“调息收金鼎,安神守玉关”(注:“玉关”是上丹田的别名,即印堂穴,两眉之间)。这首歌告诉你最简便的防老方法,就是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思虑,闲暇时“安神守玉关”,少耗气血,自然就会身体强健,神气充足而益寿延年。

第五首:消食歌

歌诀:气滞脾虚食物不消化,胸中膨胀闷气最难调,慢慢呵气鼓腹潜通泰,疾病迅速退去身体安康莫长久劳累。

练法说明:老年人胃肠功能减退,稍有不慎进食过量时,就会感到胃脘膨胀闷胀饱满,很难受。这时可以深吸气一口,紧闭双唇,将气咽下去,听到呵气鼓腹的声音,胃中立即舒畅。如果是练功的人,可以自然呼吸,使腹部随呼吸一收一张,练习日久,每一次收张就有滞气嗝声而出,宽胸利嗝,最为畅快。

第六首:散风寒歌

歌诀:盘腿端坐面向蒲团,手握阴囊意念专一,运气叩头七遍后,顿时使寒病立刻安好。

练法说明:你如果不慎偶感风寒,这时可以盘腿端坐在椅子(或床)上,两手紧兜阴囊,闭口把舌尖卷起,弯身像叩头一样,连叩几十下,只觉周身微微出汗,风寒很快就会好了。注意:这时一定要披一件外衣,以防再次着凉。

第七首:健齿歌

歌诀:热极生风牙齿不安宁,清晨叩齿漱口自清醒;如果教你运用常无阻隔,还允许你年老时牙齿像钉子一样坚固。

练法说明:这就是“游戏道功”中的叩齿法。每天早晨漱洗后,叩齿36下,再用舌头搅动牙龈上下,就会感到津液满口,慢慢咽下。共做三次,可以预防牙病,有固齿的良好效果。

民间还流传一个方法,就是在排尿时闭口紧咬牙,撒完尿再松开,每天坚持这样做,到老时牙齿仍很牢固(像钉子一样)。

第八首:乌发歌

歌诀:神气冲和精气自然保全,存养无形之精以守有形之身为养生之先,心中杂念忧虑全都消灭,即使年到古稀须发也不会斑白。

练法说明:中华养生学认为“发为血之余”,人若气血虚弱则头发容易斑白。因此,不应思虑过度,以免精神耗损,要防止气血虚衰。要想保持先天元气,应在子、午两个时辰,端坐凝神,排除心中杂念,两手握固,两眼轻闭,意想头顶的泥丸宫。并想象体内真气聚集于下丹田,这股热气沿着小腹下行,过尾骨后沿着督脉上升,经过命门、夹脊双关、大椎、玉枕等各穴,到达泥丸宫(即百会穴),再沿着任脉从颜面、体前下降到下丹田。初学时每次使内气运行九遍(缓慢运行约需25-30分钟)。练功日久,则精神饱满,气血充足,可使黑发不白;已经变白的头发会随着功力的加深而逐渐转黑。

第九首:明目歌

歌诀:喜怒伤神导致眼睛不明亮,垂帘闭目塞兑(口)以养元精;精生气化则神来复原,五脏内的病邪之气自然消失。

练法说明:中医认为“眼睛是肾的窗口”,肾功能好,精足气旺的修炼之士,多有“眼睛明亮”的外表征象。保持目力的方法是:每日清晨起床,漱洗后,端坐凝神,闭目合唇,舌抵上腭,肛门向上提缩如忍大便的样子,然后眼睛向左、右各转动18次,紧闭片刻,忽然用力大睁。长久如法锻炼,则精生、气化、神足,侵袭五脏的病邪之气自然消退,五脏真阴不伤,目翳可愈,可保持良好的视力。切忌沉迷酒色(节制性生活),不读黄色书刊,另外,每次看电视的时间不宜过长,白天有空时多看远处的绿色树木。

第十首:治眩歌

歌诀:视听无闻意念在心,神从髓海(脑)中驱逐病邪之分,再加上精气没有虚耗,可学蓬莱仙境中的人。

练法说明:中医认为,“肝阳上亢,高血压导致的头晕目眩,可导致中风,半身不遂”。为预防晕眩症可采用以下方法:静坐于椅上,直身憋住一口气,以手掩住耳朵,将头前后俯、仰七次为一遍,心想元气逆上泥丸宫,以驱逐病邪。每日早晚各做七遍。生活中尽量做到:清心寡欲,藏精保元,以防脑血管发生意外,身体健康,赛过蓬莱岛上的神仙。(注:如血压过高者,应同时坚持服用降压药,关心血压变化,切勿掉以轻心)。

十一首:强身歌

歌诀:精气清和五脏安,四肢全固骨骼强坚,虽然未得金丹大药的辅佐,但注目人间已如“地仙”一般。

练法说明:中国是气功、武术的发源地,养生学博大精深,最少已超过五千年的历史,所以传统的强身方法很多。这里介绍的是少林《易筋经》中的一个方法,叫“双手托天”,具体练法是:取双脚站立姿势,双手用力上托(手心朝上),如举大石一般,然后两脚前踏,一步一步地往前走,每天早晚各练一次,每次5-10分钟。如果感到空举双手不够劲,可以举哑铃、铁球,或一块3-5公斤重的石板。诗中的“刀圭”,是金丹大药的别称。常练此功,自可祛病强身,延年益寿(如能学练全套《易筋经》则效果更好)。

十二首:清心寡欲歌

歌诀:寡欲清心则气自然充盈,自然五脏得以和平,衰老的面容仗此增添光泽,不羡慕人间的五等荣华。

练法说明:五荣是指古时封的“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古圣先贤劝人清心寡欲,自然气血充盈,五脏平和。《黄帝内经》说:“五脏更相平衡,一脏不平则病”。善养生者,平时对喜、怒、忧、思、悲、惊、恐“七情”之病要时时提防。

十三首:消肿歌

歌诀:气血流行不息一刻不停,一旦凝滞便令人担忧,谁知团息(聚气)能使其通畅,此外何必再另寻他法。

练法说明:气滞则痛,血滞则肿。明代医家李仕文才说:“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徐之才则认为“通可行滞消肿”。一旦身体有肿痛之处时,澄心闭息,以左手摩搓患处四十九遍,右手亦同。摩搓之后,以麝香油涂之,行此七日,肿痛可消。

十四首:呼吸歌

歌诀:丹田坚固则气归其根,气聚神凝则道合其真,“长生久视”必须从此开始,莫让光阴虚度而过。

练法说明:“久视”是“长生久视”一词的简略。这是一种“凝神聚气”、“抱元守一”的初步功夫,具体方法是:每日子、午时(或早晚空闲时间),宽衣解带,静坐于空气流畅的室内,排除心中一切杂念,意想体内真气入于下丹田,随意呼吸(每次静坐30分钟至1小时)。40天以后,丹田初步坚固,练功时会感到丹田处发热;100天后,根基好的会灵明渐通(此指未破体的青年人,如年老体弱者最少需要一年以上,有些人要3-5年)。特别要强调的是必须天天练,坚持下去,自有效果。

十六首:清静歌

歌诀:有所作为才是至关重要的,无声无息的语言方为奇妙;中秋午夜时通达消息,明月当空是造化之基。

练法说明:无声无息表示清静,不为名利声色而劳心费力,是养生的重要方法。中秋明月,是比喻心无外虑,性情开朗,明心见性如中秋明月,光明磊落。修炼到这种境界才能心如止水,一尘不染,长寿不衰。



武宗·旗下公众号











武宗·武术交流群大全

微信群·QQ群-扫码进入



养生功·往期精选

7 July 2018


武宗·短视频


视 频 号

快手号:ikunfing

抖音号:ikunfing

关注我们

《武宗》——天下武术宗成。每天分享各门派各拳种武学知识,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格式展现传统武术国粹的魅力,同时传承和发扬武术(武品、武技、武功)的实用价值。武宗“以武学打开世界”为宗旨,以“智者不匹夫,武者无懦夫”为目标。学功夫,除了强身健体,掌握真正的技击能力才是武术之魂,武学之精髓!欢迎您的加入~


2024


Read the original text and discover more

“阅读原文”  发现更多 ~ 

武宗
《武宗》——天下武术宗成。每天分享各门派各拳种武学知识。武宗“以武学打开世界”为宗旨,以“智者不匹夫,武者无懦夫”为目标。武学不仅是大道、哲学,还训练人的智、仁、勇、能。学功夫,除了强身健体,掌握真正的技击能力才是武术之魂,武学之精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