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桂平||茨日那的小木楼(长征行第三季14)

文摘   生活   2024-11-19 18:59   山西  


茨日那的小木楼

2024.4.14 甘肃·迭部·旺藏村


  作者    乔桂平

  诵读    刘荣兰



     

      茨日那位于甘肃省迭部县旺藏镇旺藏村,属旺藏村的一个村民小组。茨日那是藏语“河对面”的意思,该村海拔1950米,距县城45公里。这个依山傍水的美丽的藏族村寨,曾接待过走出雪山草地后在这里驻脚的一代伟人。
      1935年9月11日,党中央率红一方面军主力从四川巴西地区脱离险境之后,进入甘肃省迭部县俄界村。9月12日,中共中央在俄界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批判了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的阴谋,并确定了红军继续北上的战略方针。
      俄界会议后,红一方面军主力按照会议决定,于9月13日冒着雨雪交加的严寒,从俄界出发,沿达拉河向东北方向的旺藏寺进发。这段路要经过藏民聚居区和原始森林区,这些地区峰峦叠嶂,森林茂密,全是崎岖的小路和险峻的栈道,行军非常困难。一路上,红军除了要面对不明真相藏民的冷枪、弓驽和石块,还要面对没有铺板的云崖栈道。这些栈道有的横嵌于百丈悬崖之上,有的凌空架在湍急的达拉河面。从俄界启程到旺藏寺,只有50多公里的路程,但是凶险万分。
      9月13日至14日,中央红军陆续到达了旺藏寺一带。红一军团住在旺藏村,红三军团和军委纵队住在旺藏寺,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及警卫人员住在居中的茨日那村。毛泽东居住在村里尕让家的小木楼上。9月14日晚上,毛泽东在小木楼上向红一军团下达了“以三天的行程夺取腊子口”的命令。军团长林彪迅速以电报的形式将命令发给先遣部队红四团团长黄开湘和政委杨成武。随即,英勇的红四团奉命挺进天险腊子口。
      9月15日拂晓,毛泽东带领参谋和警卫人员二十余人,从茨日那村前的木架仙人桥上跨过白龙江,翻越压浪尼巴和高日卡两座大山,向北上唯一的通道腊子口方向跋涉。
      89年后的2024年4月14日下午,我们长征行第三季一行八人从迭部县高吉村出发,驱车赶往茨日那。40多公里的路程,乡村道路加省道,我们走了一个来小时。一路上,车子在迭部的崇山峻岭中行驶,早已看不到达拉河下游和白龙江悬壁上的栈道,只是依稀可见绝壁上不时出现的榫眼和榫槽。望着满眼的青山秀水,我的脑海中总会浮现出过早消失在历史帷幕后面的一张张鲜活的面容。当年天堑,今日通途,足可告慰长眠于此的红军英烈。
      下午五点多钟,我们的车子终于停在矗立着茨日那毛主席旧居纪念碑的小广场。参观了纪念碑广场、长征文化艺术墙、辣子情缘群雕之后,我们急切的寻找早在2006年5月就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那座小院子,还有那座小木楼。
      村里的农家院子一座接着一座,村容村貌干净整洁。有树枝伸出院墙,鸟儿在枝头欢唱,一派祥和兴旺。
      进村约二百多米,同行者有人惊呼:“毛主席旧居到了!”
     这是一座普通的院子,土围墙,木院门。进了院子,迎面就是一栋两层小木楼。楼前有一块石碑,上面用汉藏两种文字镌刻着“茨日那毛泽东旧居”。穿过楼门,走进楼院,我们见到了房主桑洁。通过交流,我们了解了桑洁一家四代长期守护毛泽东居住过的小木楼、守护这一片红色记忆的故事。
      距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的小木楼仍保留着古朴的原貌。一层当年毛泽东卫士住过的房子,如今陈列着红军用过的雨伞、土枪、石磨等老物件。二层毛泽东当年住过的房子被设为展室,收藏有红军用过的医药箱、标语牌等文物。房子里面最显眼的是一盘藏乡常见的连锅炕。墙上的毛泽东画像上,挂满了洁白的哈达。当年,毛泽东就是在这里下达了夺取腊子口的命令。
      桑洁今年62岁,他的汉语说得非常好,也很健谈。他说当年毛泽东在他家住了三天两夜,他的爷爷尕让以藏族人的豪放和热忱,拿出了家里珍贵的腊肉、青稞酒、酥油茶招待红军官兵。除此之外,他爷爷还捐给红军一万多斤粮食。当时,爷爷他们并不知道住在自己家里的是毛泽东,后来若干年之后才知道。桑洁还说,听爷爷讲,毛泽东临别时说的话特别亲切。毛泽东说:“在长征路上,爬雪山过草地,最艰难的日子度过了。到这里后,有了回家的感觉。”
      送别我们时,桑洁动情地说:“这个房子是祖辈传下来的,它所承载的长征精神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我是党员,守护好这座小木楼是我的责任。几十年了,已经记不清来我家参观的人有多少,也记不清自己向游客讲过多少遍毛主席住过小木楼的故事。这是我们全家的光荣,也是茨日那的光荣。守护好毛泽东旧居,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将来我不在了,我要让我儿子、孙子一代代守护好小木楼,守护好这片红色记忆!”
      傍晚时分,我们告别了茨日那。坐在车里,闭上眼睛,我的脑海中出现了一幅长长的画面。画面中,伟人迈着矫健的步伐,从茨日那的小木楼里走出来,走向仙人桥,走向腊子口,走向哈达铺,走向宝塔山,走向全中国!


走进茨日那


“辣子情缘”雕塑

夺取腊子口的命令从这里发出


依依不舍的深情



  编辑:胡中华  编审:乔桂平      









作者  乔桂平




乔桂平山西省霍州市人,现供职于霍州市人大常委会。(微信:行者;视频号:行者7308;美篇:乔桂平;抖音号:行者乔)


诵读  刘荣兰


刘荣兰:霍州市第三中学退休高级教师。朗读爱好者。












精彩回顾



乔桂平||小结长征行(第一季32)
乔桂平||小结长征行(第二季39)

乔桂平||再续长征行(第三季1)
乔桂平||四根火柴(第三季2)
乔桂平||一口铜锅(第三季3)
乔桂平||一袋干粮(第三季4)
乔桂平||一头骡子(第三季5)
乔桂平||一座丰碑(第三季6)
乔桂平||浴血包座(第三季7)
乔桂平||星火凤州(第三季8)
乔桂平||攻克剑门关(第三季9)
乔桂平||在求吉寺前聆听(第三季10)
乔桂平||生死攸关(第三季11)
乔桂平||至暗时刻(第三季12)
乔桂平||光辉的一页(第三季13)








《天南海北霍州人》是由霍州市委宣传部指导,由市三晋文化研究会、市文联、市作协、市工商联联合主办,旨在记录各行各业的霍州人不平凡的创业故事,为海内外霍州人搭建交流与学习的平台。本平台作品转发或采用,请准确署名和简介,标明出处。主编微信:344821302。投稿要求:诚信写作,切忌抄袭剽窃,文责自负。
《天南海北霍州人》微刊编辑部





天南海北霍州人
由霍州市委宣传部指导,由市三晋文化研究会、市文联、市妇联、民建霍州联合主办,旨在记录各行各业的霍州人不平凡的创业故事,为海内外霍州人搭建交流与学习的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