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孟||全国优秀教师程国瑛

文摘   生活   2024-04-22 21:40   山西  

“全国优秀教师”,是教育教学水平在全国都特别出色的教师。万里挑一,才能进入全国优秀教师行列。能够获得国家级荣誉称号的教师,各市县人数极少。霍州煤电集团仅有一位,她就是程国瑛。

程国瑛是位女教师,曾在霍县矿务局(霍州煤电集团前身)辛置煤矿子弟学校教初中英语。1966年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附中。1968年到山西孝义县插队落户。1972年任教。1976年调入霍县矿务局。二十多年里,程国瑛以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教书育人,先后多次获得局矿“优秀教师”、“先进生产工作者”、“劳动模范”等称号。1986年获山西省煤炭系统“劳动模范”称号。1989年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

程国瑛主要事迹:

一、热爱教育事业,立志终身当教师。

只有热爱,才能奉献,这是程国瑛的思想基础。她之所以能够在教学中做出成绩,就是因为她热爱教师这个职业,感到自己当老师才能发光发热,教师是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

程国瑛出身于北京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家庭的熏陶,使她从小就感到知识的重要和知识的能量。上小学时,她品学兼优,早早就戴上了红领巾,是老师喜欢的学生。老师为她打开了一个又一个神奇的天地,揭示了一个又一个奥秘的世界。她崇拜老师,六年级时就立志长大当一名教师,去启迪更多人的心灵。

1966年高中毕业,一场对文化摧残的运动,也摧残了程国瑛美好的梦。随着全国上山下乡运动轰轰烈烈的开展。她抱着改天换地,投身大自然的单纯愿望到山西孝义县插队落户。在孝义乡村里,她过上了黎明即起,耕锄劳作的生活。脸晒黑了,手上起了老茧,想凭着美好的愿望,使贫穷落后的农村旧貌变新颜。一年过去了,她由一个普通知青成了大队妇女队长。但年终分粮食,只分到23斤麦子,还有10 斤是发霉的。尽管纯朴善良的老乡关心着她们这些知青,一年到头吃一顿饺子还忘不了她们,程国瑛从心底里感激老乡们,但也可怜他们。这些祖祖辈辈守着土地的人们,背负青天,脚踏黄土,贫穷困乏了他们的筋骨,也窒息了他们的智慧,他们麻木地生活着,无所追求。这一切刺激着程国瑛,沉重的生活负担,乡亲们靠什么来解脱?在贫瘠的文化土壤里,农村能振兴吗?

程国瑛决心以知识开辟一个新的天地。黎明的晨雾笼罩着小油灯,沉沉的夕阳伴随着程国瑛去寻找早已逝去的梦。她开始涉猎文学、数学、英语,如饥似渴地学习着。而这时的孝义县中学,正缺少英语教员,他们发现了程国瑛,请她当民办教师。程国瑛答应了,虽然有些胆怯,但不乏自信的底气。望着朝夕四年相处的老乡们含着热泪送她到村口,她暗下决心,要教好学生,要教好这些贫穷而善良的老百姓的子女。

在孝义中学,程国瑛有幸结识了一位北京大学西语系毕业的申老师,在申老师的辅导帮助下,程国瑛刻苦自学,通读了《英语日常用语》、《英语语法》等英语教学基础书籍。用晶莹的汗水浇灌绿色的土地,终于迎来一个金色的秋天,成为学生爱戴的好老师。这时,她又不得不离开孝义这片令人留恋的土地,因为爱人招工到了煤矿上,自己腹中已经孕育着婴儿。他们都需要一个家,一个较为安定的家。而煤乡的学校也在频频呼唤她,调来吧!我们矿山也需要你!

1976年7月,程国瑛调入霍县矿务局辛置煤矿子弟学校,任初中英语教师。煤矿在程国瑛心目中是陌生的,但她从爱人身上看到了矿工的辛苦。白天,顶着星星下矿井,背着月亮回来。夜晚,人们做着甜美的梦,而矿工却在煤巷里苦干。她在矿区看到了又一种精神,又一种品质。她开始关心矿井下的生产,开始注意矿山的建设。她的心系在丈夫身上,也系向了矿山。她和矿工家属交了朋友,从她们口中,程国瑛了解到矿工是多么渴望自己的孩子能多学点儿知识啊!祖祖辈辈不识字的老工人对程老师说:“孩子交给你,愿打愿骂由你,你把他教成个人!”不知ABC是哪国语的家属们,早早就把程老师春天换下的棉袄,冬天要用的被褥给拆洗了。她们说:“程老师!我们帮你干点活,你腾出时间好好教孩子们!”多好的矿工!多亲的家属!程国瑛常常含着热泪听着矿工家属感人肺腑的话语,也暗暗下决心教好孩子们。父母望子成龙,当老师的不能让学生成龙也要让他们成虎。他们不是自己的孩子,但他们是矿工的子弟,是家庭的希望,是企业的未来。正是这种崇高的爱,才使程国瑛对学生不训斥,不歧视,不挖苦,不讽刺,不伤自尊心,认认真真地教好每一个学生。

有一个学生不好好学,程老师对他说:“家里省吃俭用供你们上学多不容易。你父亲下井那么辛苦!你不好好学习,还得让父母为你操心,你对得起他们吗?”一次又一次谈话,终于感动了这个学生,他哭起来,从此学习成绩上去了。

有一个学生离家出走两个月回来了,他父亲请程老师帮他补课。这个学生不在程老师所教的班级,程老师只得晚上备课,中午牺牲休息为他补课。当时程国瑛一人带两个孩子,在学校一个小窑洞住。中午补课只好把自己的孩子撵到外边玩。补课的学生深受感动,毕业后说起来,仍非常感激程老师。

获得“全国优秀教师”之时,程国瑛已经从教十八年,教出了两千多名学生,其中有二百多名考上了大学、中专,哪一个学生身上不倾注着程国瑛的爱!哪一个学生不感激程老师教给了他们知识,教给了他们做人的真谛!

热爱,让程国瑛赢得了尊敬,赢得了信任。她用自己的行动,在学生心目中竖起了一座不朽的纪念碑!

二、自学提高能力,坚持严谨好教风。

文凭是衡量一个人知识水平的尺码,但不是唯一。程国瑛高中毕业,没有上过大学,但每一个接触她的人,都折服她高深的文学修养和教学专业水平。这和她刻苦自修,严谨治学分不开。

调到辛置矿子弟学校后,程国瑛在以往的基础上,又自修许国璋主编的《大学英语》,研究《中小学外语教学》等杂志,读了许多文史哲方面的书籍。为增强语感,她买了录音机、磁带,反复录听。教学之余,密切注视英语的教学动态,了解英语教学的内涵,远瞩英语教学的发展。教学之中,不断探索英语教学的新路子,持续改革英语教法。她的教学,切实贯彻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练习为主线”的教改方向。她讲的课,学生能听懂,能记住,能巩固,能落实到提高能力上。

程国瑛长期探索、研究了矿区子弟的“二重性”,知道他们理解快,接受快,但也有忘得快,巩固不了的特点。她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于课堂教学中,由复习前面的,引导出新的知识,注意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理解记忆,当堂消化,当堂巩固,课后练习,一课一考,于反复强调中强化巩固。同学们反映,程老师讲课有两大特点:一是动听。听英语像听中国话,有快有慢,有停有顿,知识、趣味、配合表情,实在是一种艺术享受。所以同学们特别喜欢上英语课。第二个特点是细致。讲课细,批改作业细,辅导学生细。以批改作业为例,她不仅仅是打对错符号,而是细致改正出现的错误,哪怕是应该大写的字母小写了也要改正。每天改完作业,总有几个学生被叫到办公室,程老师会耐心指出细微的容易忽略的问题,请同学们注意。对于差等生,程老师更是不厌其烦地进行辅导,在她眼中根本没有好坏学生之分,只要你是她的学生,她就认真教。经常有学生到她办公室或家里补课。外地转来,或者一度英语落下的学生,毕业多年仍念念不忘程老师的辅导。正因为程国瑛辛勤耕耘,才桃李芬芳。从1982年矿务局八所学校,每个年级近二十个班实行统考以来,她带的班,只有一次一个班居中等。其它历次统考,成绩都在前六名之内,大多数居前三名。1986年、1987年带毕业班时,连续两年中考成绩在全矿务局排第一。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程国瑛始终不把成绩记在自己的功劳簿上,也从不咄咄逼人,给人一种盛气凌人的感觉。她是学校唯一的英语一级教师,但她时常请教别的教师,甚至比她年龄小,资历浅,总体水平低的教师。一个人不能肯定解答,就多问几个人。她经常和教研组的同事一起研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绝不把想当然的知识教给学生。同行嫉妒同行,本行唯我独尊,这些知识分子常有的毛病,在程国瑛身上连影子都看不见。这种精神深深感染带动了学校其他教师,仅以程国瑛初任组长的英语教研组为例,当时这个组除程国瑛外,其他五名教师,一名是大专毕业生,四名是高中毕业生,平均年龄不足24岁,平均教龄不足五年,但这个组的教师在程国瑛带领下互相学习,互相激励,互相促进,共同提高,成为全校最过硬的一个教研组。历次统考成绩都在中上游水平,屡屡夺回前三名,这和程国瑛刻苦自学、严谨治学、团结进步的影响分不开。

程国瑛言传身教带动了许多教师,潜移默化影响了许多教师,从而形成了辛置煤矿子弟学校积极向上的教风和学风。许许多多像程国瑛一样的“蜡烛”发光发热,才汇聚成了人类文明“火炬”的升起。

三、良好职业道德,传帮助人促教学。

程国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有很强的事业心、责任感,不仅起到了模范表率作用,而且甘做人梯起到了桥梁作用。

爱人到北京煤炭干部管理学院进修学习时,程国瑛一人带着两个孩子,考虑到学校离家远,就把家搬到了学校临时住,又储备起许多挂面、饼子。两年丈夫很少回家,两个孩子上小学,两届都是毕业班压在身上,她硬是两次中考拿了全矿务局第一的好成绩。

平常工作,程国瑛从不讨价还价,领导分配干什么就干什么,教两个班满负荷,教三个班无怨言,教四个班照常干。即使在下肢浮肿,腰椎受伤等情况下,她也没有误过一节课,没有误过一节自习,咬着牙站在讲台上。

而对待身边和遇到的人,程国瑛又秉持“理解”两字,总是站在他人的立场上着想,理解他人,不计较个人得失,正确处理家庭关系、邻里关系和同事关系。

多少年来,无人记得程国瑛与人吵过嘴,红过脸,只记得当自己需要某件东西时,程老师会笑着说,我这儿有,你先用吧。只记得自己苦恼时,程老师会笑着问,怎么,又遇不顺心的事啦,给我说说。

许多人会记住是程老师给布置的婚房。

许多人会想起程老师半夜跑到医院拿药、请大夫。

许多人忘不了程老师帮助做饭、看孩子。

……

19894月,矿务局大比武,优胜者晋升工资。论资格,论水平,论知名度,学校立主程国瑛参加,但她坚决推荐年仅十九岁,高中毕业的郭春英参加,——为了年轻教师有锻炼机会,为了学校的未来,为了教育事业后继有人,郭春英必须参加。

大比武的课题一下来,程国瑛带病和郭春英研究了一下午,确定了讲课重点,考虑了每一个讲课的细节,帮助找来挂图和录音机。夜里11点,又让孩子给郭春英送去一个做教具的大信封。郭春英不负众望,参加大比武,取得好成绩。在程国瑛帮助下,郭春英成为合格的英语教师,优秀班主任。

像这样不争名不争利的事很多很多。1989年教师节,为表彰程国瑛在教学上的突出贡献,矿务局特奖励她个人一千元人民币,这在当年是一笔丰厚的收入,也是她的应得。但她把奖金全部捐献出来,作为全局“英语单科优秀奖”的奖学基金,鼓励更多的英语人才脱颖而出。

程国瑛,一位优秀的教师,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她好强而谦逊,质朴而大方,热情而公正,单纯而完美。她以自己的言行,树立起一个教师的形象,一个标准的人格,一个现实的楷模,一个希望的未来。

退休后的程国瑛,安居北京,与儿孙同乐,书写绘画,唱歌朗诵,生活安逸快乐,这是对一生忠于教育事业的程老师最好的回报。





《天南海北霍州人》是由霍州市委宣传部指导,由市三晋文化研究会、市文联、市作协、市工商联联合主办,旨在记录各行各业的霍州人不平凡的创业故事,为海内外霍州人搭建交流与学习的平台。本平台作品转发或采用,请准确署名和简介,标明出处。主编微信:344821302。投稿要求:诚信写作,切忌抄袭剽窃,文责自负。
《天南海北霍州人》微刊编辑部





天南海北霍州人
由霍州市委宣传部指导,由市三晋文化研究会、市文联、市妇联、民建霍州联合主办,旨在记录各行各业的霍州人不平凡的创业故事,为海内外霍州人搭建交流与学习的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