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进三出马尔康
2023.9.16 四川·马尔康·卓克基
作者 乔桂平
诵读 王丽霞
2023年9月16日上午,参观完红军长征两河口会议纪念馆之后,我们动身前往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市卓克基镇。途中翻越海拔4114米的梦笔山垭口,于中午时分到达了卓克基。
正午的阳光,映照着山谷中的藏式建筑和花草树木。白杨树下,湍急的梭磨河翻腾着白色的激浪,向川西北的大金川奔腾而去。
马尔康,在藏语中意为“火苗旺盛的地方”,自古即为咽喉要道和地域区位中心。长征时期,红军在马尔康三进三出,转战停留16个月,召开了5次政治局会议,翻越了8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走过了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
1935年6月下旬,红一方面军自懋功县两河口出发,翻越长征途中的第二座大雪山——梦笔山,抵达马尔康境内的卓克基。
7月初,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领导从两河口出发,经木城翻越梦笔山也到达卓克基,并在此停留一周。
7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卓克基土司官寨召开了著名的“卓克基会议”。会议讨论通过了《告康藏两番民众书》,号召藏族人民反对英帝国主义及国民党军阀,成立游击队,加入红军,实现民族自决。在卓克基期间,中革军委和红军总政治部分别下达了《关于粮食问题的训令》和《关于在松潘等筹借粮食的规定办法》。
在马尔康及其周边,红军筹措粮食、牦牛,进行人员补充。据不完全统计,红军筹粮2000多万斤,筹各类牲畜20多万头,还有各类生活物资。
为贯彻北上方针,中共中央和红一、红四方面军分左、右两路军北上。左路军在朱德、张国焘率领下从卓克基出发,经大藏寺翻越卡尔古山,于8月20日到达阿坝。张国焘拒不率队到巴西同中央和右路军会合,并命令滞留在马尔康一线的后卫部队原地待命。此为“一进一出”马尔康。
1935年9月中旬,左路军和右路军一部分别从阿坝和巴西地区南下,二过草地。10月初分兵两路经草登、大藏、龙尔甲等地到达木足、松岗、马尔康、梭磨一带。10月5日,张国焘在脚木足白莎喇嘛寺召开分裂党和红军的“卓木碉会议”,随后率部于10月16日离开马尔康去绥化(今金川),南下红军主力沿大金川河到绥(今金川)丹(今丹巴)一带,此为“二进二出”马尔康。
1936年7月,由董振堂率领的红五军从绥靖、崇化出发,经马尔康、卓克基、马塘向毛尔盖、包座方向前进。这是最后一批撤离马尔康境地的红军大部队,即为“三进三出”马尔康。
卓克基,嘉绒藏语的意思为“至高无上”,是原卓克基土司的驻地。卓克基历史文化悠久,是红军长征途中的驿站和后勤基地。
在卓克基,我们参观了马尔康红军长征纪念馆。纪念馆通过雕塑、展板、灯箱、场景复原等形式,再现了红军长征途经阿坝州,翻雪山过草地建立革命政权艰苦卓绝的革命史实。沉浸在珍贵的史料和文物中,那段风云跌宕的红色历史扑面而来。
在纪念馆前的广场上,一组名为“北上”的雕塑群像巍然屹立。雕塑以毛泽东为中心,三名红军战士和一名藏族小红军紧紧相随。五个人目光坚毅,脚步铿锵,坚定的向着北方前行。
红军在卓克基书写或錾刻的革命标语,历经八十多年的风雨剥蚀,至今仍完整清晰的展现在我们眼前。
到了告别卓克基的时候了。回望,梭磨河边的红军纪念馆、红军雕塑、红军树静默矗立,仍在向人们述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四川省阿坝州马尔康市卓克基镇
马尔康红军长征纪念馆
纪念馆史料陈列
雕塑“惜别”
雕塑“北上”
梭磨河在述说
编辑:胡中华 编审:乔桂平
作者 乔桂平
乔桂平:山西省霍州市人,现供职于霍州市人大常委会。(微信:行者;视频号:行者7308;抖音号:行者乔)
诵读 王丽霞
王丽霞:毕业于山西财经大学,现供职于霍州市南环路街道办事处。解说配音、文学朗读、播音主持爱好者。曾荣获山西省第三届全省理论宣讲大赛二等奖、霍州市第八届“好基地讲好故事”一等奖、霍州市纪委监委五四青年节“弘扬时代风采 锻造纪检铁军”演讲比赛一等奖等荣誉。
乔桂平||伟大转折的前夜(第二季13)
乔桂平||大渡河畔的沉思(第二季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