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廉之州 官德辉映

文摘   2024-01-15 20:11   山西  


  每座城市都和人一样,有着独特的气质。与龙兴之地太原或塞外明珠大同相比,霍州当然算不上大家闺秀,但说霍州是小家碧玉,也不太合适。全省117个县级行政区,名字里带州的只有两个,一个是泽州,一个是霍州,因为霍州自古就是交通要道、军事要塞,大唐开基之战——霍邑之战就发生在这里。霍州最独特的气质到底是什么呢?城市的气质表现在其建筑之外,蕴藏在文化之中。我们一起到霍州城里走一走,去探寻一番吧。
  下了高速路,过了大转盘,有一条长约10公里贯通东西的笔直大道,这就是霍州城的主干大街。一路下去,你会注意到霍东大道旁边的墙面上,布满了廉政文化宣传漫画和口号。全国最优秀的廉政宣传漫画和警句几乎都在这里得以展示,可谓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发人深思。
  过了东环路十字路口,只见红绿灯旁一块巨大的石碑上书写着:“廉政文化一条街”。这一段路称为开元街,在开元街中间的交通隔离栏上,“山水霍州,熨帖之州”旁边,栏杆之间有莲花状的横接,莲花的图案,取自贾村娲皇庙的元代壁画,而这莲花正寓意着“廉洁”。开元街市政府后面,有一座小公园,名叫清雅园。小桥流水、诗情画意之中,你会发现这里的石头、亭子、牌匾上也处处展示着廉政文化。廉政文化长廊布满廉政宣传书画;“爱莲亭”“百廉亭”“清风亭”三个亭子都有廉政楹联;六座影像石雕:石鼎、石莲、石钟、司南、天平,下书写“警钟长鸣”“公平公正”“辨明是非”“廉洁奉公”等词语;历届国家领导人廉政语录石刻散布在公园内。清莲湖湖面那一朵朵莲花,出淤泥而不染,也生动喻示着“清廉”二字。莲花可谓是霍州的一枚重要的文化符号。
  在公园的西端,有一座两米高的曹端坐像。曹端被誉为明代理学家之冠,清咸丰7年(1857年),准从入祀于孔庙,成为先儒,然而其名号到了当代才广为人知,却是因为他的一段官箴:“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这段为官名箴,如今已被许多领导干部作为座右铭而效之。曹端担任霍州学正十数年,兼任霍山书院山长,桃李满天下,大都是清廉之官,尤其是西安知府的得意门生、霍州安乐村的郭晟,更是成为一代廉吏。
  顺着开元街,过了东门桥,来到鼓楼东街,这里坐落着一座千年古衙,号称“州署之冠”,可谓霍州城里的第一地标。
  这座古衙是1996年公布的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时全国共计750处。到了2019年,第九批公布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已超5000,身为第四批的霍州署衙价值可见一斑。与这座古衙相比,一路看过的那些新建的钢筋水泥大厦都黯然失色。这座古衙散发着极其浓重的历史文化气息,集中表现了霍州城自古以来所承载的文化气质,而这种气质就是清廉。千百年来,这里就是霍州的政治中枢,历代最高行政长官都在这里运筹帷幄,经营民生。他们的官德,教化着民风。正是:名联名篇四海传颂,名人名衙千古流芳。
  遍布霍州署衙的一百多副牌匾楹联上凝练着厚重的官德文化。在古衙谯楼大门上,有砖雕题额“拱辰”二字,这两个字取自孔子《论语》中的“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就是说如果为政者能有德范,大家就会像星辰一样聚集在你的周围。千百年来,国人始终把修身立德作为为人为官的根本,为官者必先修圣贤之德,然后用高尚的品行,感化百姓,引导教化民众,才会受到百姓的支持与拥戴。
  在戒石亭朝南牌匾正面书写着“天下为公”四个雄宏大字。语出《礼记》,原意是天下是公众的,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它反映了以孔子为创始人的儒家学派的政治理想和对未来社会的憧憬。这四个字也是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平生最喜欢题写的内容。据统计,在孙中山的题词中,仅目前所辑得的有受主姓氏的“天下为公”,就达32件之多。戒石亭朝北牌匾上书写着“清慎勤”三个大字,出自三国魏司马懿训长吏之言:“为官者,当清、当慎、当勤,修此三者,何患不治乎!”明清皇帝亲倡,置匾于衙署,以警戒为官者自己要做到清正廉洁、谨慎处事、勤于政务,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从此这三个字就成了对官员的基本要求。
  在大堂前额牌匾上,书写着“亲民堂”三字,这是明代霍州知州褚相所题,在这样一个核心位置,这样一个重要的政务活动场所,亮出“亲民堂”牌子,表明为官者自己要做一个亲民为民的好官,同时也是告诫为官者心中应时时装有百姓,体现了民本思想。大堂内正中的牌匾上书有“正大光明”,左侧牌匾上书有“克己奉公”,右侧牌匾上书有“执法如山”,这些都是对为官者为政及道德方面的要求,即行政要正大光明,要秉公办事,公正执法,要严于律己,尽职尽责。
  在州署大堂后有一横匾,上写“尚贤”二字。“尚贤”是廉政文化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尚贤指尊重并重用有才德的人。据说古时圣王为政,不管是从事农业、手工业,还是经商的人,只要德才兼备,就选拔任用,同时给他高爵,给他厚禄,给他权力。这是因为如果爵位不高,民众对他就不会敬重;俸禄不厚,民众对他就不信任;权力不大,民众对他就不畏惧。拿这三种东西给贤人,就是要让他有条件发挥出他的智慧,把事情办成、办好。对于无德无才的庸人,也要及时罢黜,不能让他尸位素餐。任人唯贤,而不是任人唯亲,这也是为官主政者的优秀官德。
  在吏科门上的楹联为:“选官擢吏贤而举;考政核绩廉以衡”。二堂内柱上的楹联:“为政应公廉,勿尔一私,铸成冤案;做官循律度,看吾百姓,都是良民”。廉政馆内的楹联:“公正生根撑国厦;清廉执政做良才”。还有:“执法唯平一方化治;爱民若子万户笙歌”。“法合理与情,倘能三字兼收,庶无冤狱;清须勤且慎,莫谓一钱不要,便是好官”。这些楹联从不同侧面彰显着官德文化,体现了为官者应具备德才兼备、勤政廉洁、秉持公廉、公正无私、爱民如子等官德修养。
  在大堂外右侧竖有一块大理石碑刻,上有霍州当代第一才子、原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梁衡书写的“古衙犹在明镜高悬,盛世难遇更求廉吏”。2012年,梁衡结合他多年为官之感悟,在广泛研究大量案例的基础上,写出了《官德》一书,讲述如何做一个德行兼备的好官,成为中国反腐经典教材。他写道:“现在官场道德之坏主要表现是:私、贪、假、惰、媚。对症下药开了十味药方,这就是:为公、为民、诚实、敬业、廉洁、独立、坚定、谦虚、坦荡、淡泊。”此后,梁衡为全国各地机关干部作了数十场官德修养讲座。2015年9月29日,梁衡先生回到家乡,为霍州市300多名党员干部作了长达两个半小时的“官德”报告,廉政之声回响在霍州大地。
  州署廉政文化展馆展室里的第一个画像是霍州署第一任知州移剌阿里合,在金兴定年间任霍州刺史,他是霍州署衙的创建人。移剌阿里合克己奉公,勤政爱民,把霍州境内治理得井然有序,有条不紊。金兴定四年(1220年),元兵大举南下,移剌阿里合与元兵拼死决战,终因寡不敌众,兵败被俘。元兵见他英勇善战,多次劝他投降,他的回答总是:“我有死无二!”元兵叱他下跪,他总是傲然而立。元兵软硬兼施,无济于事,最后恼羞成怒,用乱箭将其射死。他廉洁奉公、忠于职守、宁死不屈的英勇事迹,在山西民间一直颂传至今。在他的行为影响下,霍州署后任官员大都是清官廉吏。
  从金代到现在700余年中,霍州署先后有两百多名州官(县官)在此任职,且这两百多名州、县官绝大部分都是清官,而且还出现了像陈钧、李绍祖、褚相、李春等一些被史志记载的著名清官。这些为官者能以德范施政,树廉洁品行,善行亲民为民之事,在百姓心中留下了永远的怀念。
  历代州官的官德交相辉映,映射着霍州古城上这片历史的天空。毫无疑问,清廉就是霍州的气质。

□胡中华

天南海北霍州人
由霍州市委宣传部指导,由市三晋文化研究会、市文联、市妇联、民建霍州联合主办,旨在记录各行各业的霍州人不平凡的创业故事,为海内外霍州人搭建交流与学习的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