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暗时刻
2024.4.13 四川·若尔盖·巴西村
作者 乔桂平
诵读 孙 磊
1960年10月,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在采访毛泽东主席时提问:“你一生中最黑暗的时刻是什么时候?”毛泽东毫不犹豫的说:“那是在1935年的长征途中,在草地与张国焘之间的斗争。当时党内面临着分裂,甚至有可能发生前途未卜的内战。”
毛泽东所说的“至暗时刻”就发生在四川省阿坝州若尔盖县巴西地区,著名的“巴西会议”就在这里召开。
2024年4月13日,我们第三季长征行一行八人来到这里。面对巴西会议纪念馆满目的展陈,面对巴西会议会址仅存的墙垣,那段惊心动魄的革命历史在我们脑海澎湃、汹涌、激荡……
1935年9月8日晚,在红军面临存亡危机的情况下,在牙弄村周恩来的住处,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非正式的紧急会议,会议讨论通过了致朱德、张国焘等的电文,并于当晚22时联名致电张国焘,力促张国焘北进。
张国焘焦急的等待着右路军开始南下的消息,结果等来的却是中央北上的决心毫不动摇的电报。
张国焘已经不可能回头了。9月9日,就其南下方针,张国焘再次致电徐向前、陈昌浩并转中央领导,仍然以种种借口,反对北进,鼓吹其“乘势南下”的主张。
事态急转直下。此时陈昌浩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他同意张国焘的意见,主张南下。
就在这时候,一个更加严重的事情发生了。9月9日上午,张国焘给陈昌浩发来了一份密电。电报大意是命令陈昌浩率右路军立即南下,并有“彻底开展党内斗争”这样的字眼儿。前敌指挥部参谋长叶剑英看到电报后,立刻感到了事态的严重。他趁陈昌浩正在开会,悄悄赶到了不远处毛泽东的驻地,把电报交给了毛泽东。毛泽东看完电报,眉头紧皱,匆匆在一个烟盒上抄下了电文,又让叶剑英迅速拿走了电报。
张国焘的这封电报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党内斗争超出了军事争论的范畴。
这是千钧一发的关头。稍有不慎,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工农红军前赴后继所赢得的一切都将毁于一旦。
9月9日夜,在红三军驻地巴西,包括毛泽东在内的五位政治局委员立即召开了中国革命史上著名的“巴西会议”。会议做出一个重大决定,即迅速脱离险区,率红一、红三军立即北上。并通知率红一军到达俄界的林彪、聂荣臻,行动方针有变,要红一军在原地待命。
这次匆匆开始、匆匆结束的会议,又一次将红军从危机中解救了出来。
那是一个因危机四伏而紧张忙乱的夜晚,中央率红一、红三军单独北上的工作在秘密进行着。
9月10日凌晨,中共中央率红三军和红军大学离开巴西、阿西等地,向俄界进发。
叶剑英以“打粮准备南下”的名义,带走了军委纵队,并带走了在包座战斗中缴获的一份完整的十万分之一的甘肃地图。
周恩来仍然生病,躺在担架上,被战士们抬着行军。
中央组织部部长李维汉按照张闻天的安排,分别通知了凯丰、林伯渠和杨尚昆,让他们分别负责中央机关、政府机关和红军总政治部的行动。
毛泽东和张闻天、博古等领导,一起走在红三军第十团的队伍中。
红军大学是凌晨三点接到出发命令的,命令由毛泽东和周恩来联名签发。学员们出发的时候,张国焘的亲信、红军大学政委何畏匆匆赶到前敌总指挥部,向陈昌浩报告了中央红军已单独出发的消息。陈昌浩派教育长李特带领一队骑兵去追。
李特很快就追上了红三军。见到毛泽东,李特质问:“总司令没有命令,你们为什么要走?”气氛瞬间紧张起来。毛泽东对李特说:“这是中央政治局决定的,中央认为北上是正确的。请你向张国焘同志转告我的意见,南下是没有出路的,只有北上才是真正的出路,才是唯一正确的。我相信,不出一年,你们一定会北上。我们前面走,给你们开路,欢迎你们后面跟上来。”
几乎所有当事人在后来的回忆中都记述了毛泽东的这段话,这段话具有惊人的预见性。一年之后,南下碰壁的张国焘带着历经磨难的红四方面军,重新踏上了北上的道路。
徐向前后来回忆说:那天早晨,得知中央红军已经连夜出发。前面有人不明真相,打电话来请示,中央红军走了,还对我们警戒,打不打?陈昌浩拿着电话筒,问我怎么办?我说,哪有红军打红军的道理!叫他们听指挥,无论如何不能打!
1935年9月10日夜,乌云密布,星月无光。由于不允许点火把,在泥潭沼泽和灌木荆棘中,毛泽东和他率领的部队六个小时才走了二十多里路。
9月11日,中共中央率红三军、军委纵队等部继续北进,于当晚陆续到达甘南的俄界。
此刻,即使与红一军会合,中央红军的这支部队也只剩了不足八千人。
在以后的岁月里,每每提及这段历史,毛泽东都称之为他生命中“最黑暗的时刻”。
漫长的夜晚终于过去。
东方的云翳裂开一道巨大的缝隙,血色的云霞从缝隙中喷涌而出……
巴西会议遗址
巴西会议纪念馆
翔实的史料
历史在这里回响
作者 乔桂平
乔桂平:山西省霍州市人,现供职于霍州市人大常委会。(微信:行者;视频号:行者7308;美篇:乔桂平;抖音号:行者乔)
诵读 孙 磊
孙 磊:霍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山西省巾帼宣讲员,山西省红色故事大赛十佳选手,临汾市第一、第六、第七届“好基地讲好故事”十佳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