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渡桥横铁索寒
2023.9.14 四川·甘孜·泸定
作者 乔桂平
诵读 胡中华
1935年5月25日,红军突破安顺场渡口后,红一军团第一师和干部团7000多人靠摆渡顺利渡江。
渡口河面太宽,水深流急,不能架桥。仅有的几只渡船,根本来不及运送全军几万人马。
此刻,尾追之敌国民党军薛岳部已过德昌,正向大渡河昼夜赶来,情况十分紧急。
5月26日中午,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人抵达安顺场,在听取了刘伯承的汇报之后,当即决定,兵分左右两路纵队。右路由过河部队组成,左路由未过河部队组成,两路纵队均沿大渡河夹河而上,火速夺取上游距安顺场320里的泸定桥。
经过短暂休息,5月27日拂晓,红军两路纵队以急行军的速度向上游挺进,中革军委的命令是必须在三天内赶到泸定桥。
左路纵队的前卫是在长征途中屡建奇功的英雄部队红一军团第二师第四团,在团长王开湘、政委杨成武率领下,历经艰难,5月27日一天行进了80多里路。
此时,蒋介石急调川军两个旅增援泸定桥。军情紧迫,28日一早,中革军委发出紧急命令,要求红四团必须提前一天,坚决在5月29日早6时前赶到泸定桥,夺取桥梁,完成为红军开辟通道的任务。
接到命令时,红四团距离泸定桥还有240里,完成任务的时间只剩下24个小时。于是,“走完二百四,赶到泸定桥”立即成为红四团全体将士最响亮的口号和最坚定的信念。疲劳、伤痛、饥饿都被甩到身后,官兵们心中只有两个字:快走!快走!
就这样,在雨夜,战士们手持火把,如一条火龙穿梭在山谷中。他们一边战斗一边急行,终于在29日早晨6时许按时到达了泸定桥西岸,并占领了沿岸阵地。
泸定桥位于四川省泸定县,建于1701年,由13根铁索构成,全长102米,宽2.8米,整个铁索桥悬空于距河面30多米的高空。在红军抵达前,敌军早已拆除了桥上的木板,占据了桥楼,并用沙袋构筑起严密的工事。
经过精心挑选和准备,由二连连长廖大珠担任队长的渡河突击队组成,突击队22名勇士,每人配备一把马刀、一支冲锋枪、一支手枪、十二颗手榴弹。
5月29日下午4时,30把冲锋号一齐吹响,所有轻重武器一齐射向对岸。刹那间,泸定河谷枪弹如疾风骤雨,喊杀声震天动地。国民党的飞机在高空盘旋,扔下的炸弹在大渡河面掀起巨澜。22名突击队员跃出工事,冲向摇晃不定的铁索,向对岸攀爬。紧跟突击队的三连除携带武器外,每人夹着一块木板,边铺桥边冲锋。
驻守大渡河北岸堡垒里的川军,在红军强大而准确的火力攻击下,很快被打得抬不起头来。面对攀索而来的红军突击队,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吓得一时不知道该做什么,直到红军突击队爬出一段距离之后,才开始组织反攻。但是红军突击队员前进的速度越来越快,距离对岸越来越近。敌军被红军突击队员无畏的气概吓得魂飞魄散,纷纷溃逃。突击队员终于冲到桥头,正在这时,敌人在西城门外燃起大火。霎时,桥头烈焰冲天,一片火海。连长廖大珠高喊一声:“跟我冲!”带领突击队员冲过火海,杀向敌人的工事。紧接着,三连及后续部队也迅速过河,占领了泸定城,牢牢控制了泸定桥,整场战斗不到两个小时就胜利结束。与此同时,从安顺场渡过大渡河的右路纵队红一师和干部团在击破敌人的拦阻后,也赶到了泸定城。
英雄的红四团勇夺泸定桥,再次建立殊荣,为红军摆脱险境杀开了一条血路。
6月2月,红军全部由泸定桥渡过大渡河。红军的胜利,使蒋介石精心策划的将红军围剿于大渡河以南地区的梦想彻底破灭。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泸定桥,成为中国革命战争史中的“圣地”。
2023年9月13日晚,我们来到了泸定城。从13日晚上到14日上午,我们参观了泸定桥和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纪念碑。我们努力用手机、相机、无人机来回味、追忆、记录、还原八十八年前那场注定载入史册的战斗。
在我们离开纪念馆的时候,纪念碑下,一群小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高声诵读:
当年激烈战斗的楼房
如今成为孩子们的课堂
勇士洒过鲜血的地方
满树的梨花正在开放
人们捧着美丽的鲜花
轻轻地、轻轻地撒在这英雄的土地上……
鸟瞰大渡河
铭记史册的泸定桥
虔诚瞻仰
油画《飞夺泸定桥》
油画《飞夺泸定桥》
仰望那座丰碑
编辑:胡中华 编审:乔桂平
作者 乔桂平
乔桂平:山西省霍州市人,现供职于霍州市人大常委会。(微信:行者;视频号:行者7308;抖音号:行者乔)
诵读 胡中华
胡中华:地方文化学者。主要兼职:山西省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委会副理事长、山西省教育学会青少年科技教育专委会副主任、霍州政协委员、霍州融媒文化总顾问、霍州市博物馆首席文化顾问、临汾市作协会员、霍州市三晋文化研究会负责人、霍州市知联会副会长、霍州市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霍州市作协诵读社社长。
乔桂平||伟大转折的前夜(第二季13)
乔桂平||大渡河畔的沉思(第二季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