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明清时期庐江的望族(一)

文摘   2024-10-27 07:01   安徽  
古代社会所谓望族,是指地位显要、声望显赫并享有特权的家庭或家族,一般多为缙绅官僚地主阶级家庭,其中不少的望族士大夫乃当时的社会精英和地方名流。清人张海珊说:“其耳目好尚,衣冠奢俭,恒足以树齐民之望而转移其风俗”。也就是说,望族的所作所为可以影响一方的民风和时尚,对于某个时期某个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都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
望族一般与科举入仕有着密切关系,科举入仕是普通平民家庭跻身望族或维持望族地位的不二法宝,因此望族多以文化型家族居多,“世以风雅相传,素称诗礼之家”。望族享有一定的特权或权势,他们既热心文教、造福乡梓,也乐善好施,多有救灾、赈济、修路、造桥等义举,协助官府稳定地方社会秩序。遇到战乱频发,会主动组织义勇和兴办团练,守御家园,维护地方安全。同时,阶级本质也决定了望族具有勾结官府、鱼肉乡民的负面影响。
据《光绪续修庐州府志》记载,明清时期庐江名门望族有十三家,即:文献堂宋氏(宋元徵、宋衡家族)、矾山卢氏(卢辰告、卢元家族)、松园王氏(王谟、王翚翎家族)、花户王氏(王华、王占魁家族)、砖桥刘氏(刘秉璋家族)、矾山刘氏(刘元标、刘礼章家族)、郭河潘氏(潘鼎新家族)、潜川吴氏(吴赞诚家族)、潜川吴氏(吴守仁、吴守义家族)、鳌山吴氏(吴长庆家族)、庐江章氏(章炜、章琼家族)、庐江曹氏(曹德庆家族)、庐江胡氏(胡观澜、胡稷家族)。
这其中,松园王氏与花户王氏、吴赞诚家族与吴守仁、吴守义家族实属同宗。庐江宗族资料显示,每个宗族都有一个共同始祖。始祖是宗族的“木本水源”,没有始祖即没有宗族。《尔雅》:“父之党为宗族”。学者认为,宗族是父系的亲属,是同宗同族之人,也就是以父系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社会人群共同体。在古代社会,宗族是中国社会的基层组织,家庭则是构成宗族的最小细胞。
研究明清时期庐江望族形成的历史,可以发现这样一个共同规律:每个宗族的始祖迁到庐江定居以后,经过几代子孙繁衍,逐渐形成宗族。比如潜川吴氏始祖熊显吾于明武宗正德十四年(1519年)为避祸由江西迁徙庐江黄陂湖,改姓为吴,有二子五孙,三世五人中只有一人定居庐江,四世五人,五世吴正鼎生三子、七孙、二十八曾孙,四代同堂,人丁上百,至八世“文字辈”形成若干房份,也就是支派。按照每三十年一个世次推算,经历了二百余年,在乾隆年间(1736-1795)最终形成宗族,并始建宗祠。宗谱迟至光绪九年(1883年)完成创修。
宋代欧阳修主张:“谱图之法,断自可见之世,即高祖之下至五世玄孙,而别自为世”。按照这个原则,宗族谱牒都应以“始迁者”为始祖,以上祖先“概不妄载”,修谱的宗旨是“奠世系,序昭穆”,主要内容为世系图,其中记载了一个宗族人丁繁衍的情况。具体内容包括:每一个支(男)丁的姓名、出生年月、世次、配偶、子女、官职、继嗣、迁徙、墓地等。根据谱牒世系图,人丁多寡是宗族发展和盛衰的一个重要标志。每个宗族内只有同时形成两个五服关系的家族,才标志着宗族的形成。诸如砖桥刘墩刘氏宗族形成于第六世,后裔分为四大股,刘秉璋家族属于其中的墩股。庐江松园王氏宗族形成于第八世,自洪武初至天启二年(1622年)创修宗谱,其间历经二百五十余年,而王谟、王翚翎家族与王华、王占魁家族兴起于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中间间隔二百余年,两个家族都名列庐江望族,虽然同宗却早已出了五服,所以只能通过谱牒世系才能确认同出一宗,以尊奉始祖确认为一脉相承。
纂修谱牒的目的大多有一种寻根追远的心理和愿望。有时候,找到自己的始迁祖仍然并不满足,还想知道自己的“远祖”或“先祖”到底是谁,此乃人之常情。但是,由于宗族历史文献无证,于是只能到国家历史文献中去寻找,作为中华民族历史文明的开创者和早期国家缔造者的“黄帝、尧、舜、禹”于是被许多宗族列为列祖列宗。现实社会中,其实没有多少宗族会将尧、舜、禹等真正作为先祖供奉在宗祠进行祭祀。
名门望族都非常重视宗谱的纂修。他们认为,“三世不修谱,便为小人”,“三世不修谱者,当以不孝论”。明清时期庐江的世家大族都把纂修谱牒作为宗族的根本和头等大事。他们不仅为此投入大量人力,而且不惜花费巨资雕版印刷。
刘墩刘氏自明崇祯七年(1634年)始修宗谱,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二修时四大股合修宗谱,时隔八十年之久,此后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三修,嘉庆二年(1797年)四修,道光十五年(1835年)五修,同治十年(1871年)六修,宣统三年(1911年)七修,基本维持在四十年一修,“谆谆修族谱、修茔志,近者三年五年,远则三、五十年,以其本固未不摇”。所以,望族平均每隔三、五十年纂修一次宗谱,特别是历史悠久的名门大族的族谱,大都是多卷本、大部头。
庐江曹氏宗谱创修于乾隆十四年(1749年),其后乾隆四十年(1775年)二修,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道光十年(1830年)三修,同治十一年(1872年)四修,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五修,几乎每三十年续修一次,这与曹氏枝繁叶茂,宗族繁荣发达不无关系。因为人口众多,世系大增,必然导致族人的频繁迁徙,打破聚族而居的现状,如果不及时修谱,就有可能造成世系的中断,这时候考辩初迁始祖,厘清支派源流更显重要。
大西门胡氏自始祖迁庐四百余年,先后四次修谱,五世形成四大房头,分居庐江四境,第七世胡锜有三子,八世胡观澜、九世胡稷陆续登科入仕,渐成望族。自乾隆九年(1744年)创修宗谱,二修于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三修于同治十二年(1873年),四修于民国二年(1913年),时隔由最初的七十年到后来的四十年一修,反映了宗族发展的兴盛过程。

唐时明月的风花雪月
或许做不了“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但一定活得本真纯粹;虽然经历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骨子里依旧迷恋风花雪月的今生今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