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六”
在我们的传统观念里,六、八、九都是吉利数字,在这天,商家会图吉利放鞭炮,门板上还要贴上“开市大吉,万事亨通”等字样的红对联;上班族、外出打工者、或者要出远门的人为了讨个好彩头,“七不出八不回”,也会在这一天开始离家踏上行程,开始新的一年的辛苦,因此,几乎每年的初六也是返程高峰。此外,有的地方初六还有“送穷”的风俗:
送穷
禁忌:大年初六没有任何的禁忌,好日子,放心的宴请朋友、做客、旅游,采购……
“正月初七”
大年初七是“人日”,也称人节、人庆节、人口日。传说在女娲造人时,前六天分别造出了鸡狗羊猪牛马,第七日造出了人,因此,被认为正月初七是人的生日。
大年初七的风俗
《荆楚岁时记》中说:“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又造华胜以相遗,登高赋诗”。正月初七讲究“吃七宝羹”、“戴人胜”、“赠花胜”、“出游登高”等几种习俗。
吃七宝羹就是用七种新鲜的时令蔬菜加米粉做成羹来食用。在我国南方如广东地区,初七这天早饭要吃用七种菜(芹菜、芥菜、菠菜、葱、韭菜、大蒜、生菜等)制成的“七宝羹”。这里面的食材有着美好吉利的寓意:芹菜(“芹”,寓意“勤劳”)、蒜(精打细算)、葱(聪慧)、芫荽(缘分)、韭菜(长长久久)、生菜(生财)。
戴人胜、赠花胜是人们用彩纸、丝帛、软金银等材料制成小人的形状,戴于头上、或贴于屏风等处、或者相互馈赠。
出游登高意即在这一天全家人老幼齐出门进行登高、游园等活动。
吃面条。古人把初七、十七、二十七分别定为小孩、大人、老人的人庆日,而面条寓意为“栓腿”,也就是太平安康。初七是小孩的日子,也就是绊小孩腿;十七则是要绊住中年人的腿;二十七要绊住老年人的腿。吃面条还代表着健康长寿、诸事顺利如意。
忌遇殡葬
忌吵架、骂人
忌请医生
忌迁居
忌洗涤衣被
忌出远门
过了初六、初七,这个春节的假期就结束了,紧张的一年又开始了,让这个春节假期完美地收官,我们来年的事业、家庭、生活都顺顺利利、好运连连!
版权声明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在此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