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大学 李致茜丨双向奔赴就是自我感动的答案

时事   2024-12-12 10:00   四川  

近日,黄执中的一个观点在网络上传播,凡是没有受益者的付出,感动的都是自己这句话往往被用在各种人际关系上,最典型的就是家庭关系父母与孩子之间付出受益的参差。


在许多家庭关系中,孩子往往作为父母想象中的受益者出现,正因这样的不恰接,让孩子无法认同自己是受益者,更遑论回馈等同价值的那么父母无处可归的爱就被困在被反抗的枷锁中,成为自我感动的独角戏,继而心生怨怼。那为何发自于的付出,反而使得双方摩擦呢


我不是小孩子了,你别管我了。这样的话常出现在成长情境中,看似是父母孩子地位的不平等,实则是有一矛盾隐藏其中:父母对孩子成长状况的迷失,让父母迷失在了表达爱的困境当中。满溢的爱让父母还把成年孩子当作幼年孩子去对待甚至事无巨细,但孩子此时正急于证明自己对自由及成长的绝对支配权,矛盾之下,关爱就被认为是管教和约束,孩子的反抗让父母感到迷惑无措,这是爱的表达的迷失。


除此之外,应当还有期许的偏差,当人们付出时,一般会不由自主地期待正面反馈,如果反馈落空或者被抵制,就会产生落差感,就是这样的落差感让人们觉得被辜负被无视被误解,可越是这样,越期待正面回馈,继而跳入矛盾的死循环中。


在中国式家庭,还有一种情况经常讨论,那就是没苦硬吃的付出。其实,付出有时会给他人压力和负担,比如妈妈不爱吃肉,给你吃,父母角度的爱孩子,在孩子那里的潜台词就是我这都是为了你”“我为了你不吃肉虽然受益,但这样的益处未必不比带来的愧疚多,所以我不需要这样的爱,你带给我的感动,不如你带给我的伤害大。如果孩子对这样隐性的压力做出反抗,就会被认为是不知好歹,因为父母的付出已经让他们拥有了指责的权力,这是带有枷锁的付出。


爱的表达的迷失、期许的偏差和带有枷锁的付出,让本该属于双方的交流,变成了自我感动的独角戏。但,付出受益是双方的事。


付出给出爱的那一方往往可以感受到成就感与满足感,正如父母在养育孩子的同时,也收获了参与孩子成长与喜怒哀乐的幸福,这是孩子给父母的回馈,也是孩子落到实处的受益——正是付出受益的良性链条让爱延续。


所以,不如放弃为你好这种通过话语权力强加在他人身上的关爱,放弃学校组织的给父母洗脚感恩教育这样流于形式的付出,认真沟通,去思考什么才是对方真正需要的,我这样的付出是否会给对方压力


而接收到为你好信号的人,不如别先条件反射地逆反,试着去思考其可行性,用心感知他人的关心,毕竟一昧的反抗,无法改善这种一厢情愿的爱,试着接受,也许会有意外之喜。人们不会厌恶被爱护关心令人厌烦的,不被思量的、带有枷锁的、不被需要的付出


经营好付出与受益的链条是双方的事情,我们都在付出与受益中收获爱成长,当双方达到付出与回馈的良性循环时,双向奔赴的理解,就会让爱落到实处。


(文/李致茜 辽宁大学  指导老师:王彤


*文内作品系第五季红星新闻高校评论新秀挑战赛参赛作品,仅用于展示,不代表红星评论观点。除此展示外,不得用于其他途径,违者必究。

红星评论
观点有趣、行文至软、理性有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