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庆曙教授:不经肝肾代谢,罗普司亭或可成为治疗ITP伴肝病/肝损伤患者的新选择

文摘   2024-12-12 10:02   上海  

文章转载自医脉通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以无明确诱因的孤立性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减少为主要特点1。ITP患者伴发肝病风险大,病毒性肝炎检出率高达30.3%。临床上常见ITP合并乙肝病毒(HBV)感染,这部分患者肝功能受损,预后较差。加之部分ITP治疗药物还可能引起HBV再激活,加重肝损伤。因此,这类患者对药物安全性要求更高,用药选择上需综合考量。近年来,随着对ITP认识的不断深入,众多新型药物应运而生。其中,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TPO-RA)罗普司亭凭借肝毒性低、安全性好等优势脱颖而出。本期【声凝奇境】栏目特邀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曾庆曙教授就ITP合并HBV感染患者的治疗选择进行解读,精华内容整理如下。



ITP易合并HBV感染,综合考量为用药安全保驾护航


ITP是一种以血小板破坏增加和生成障碍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约占出血性疾病的1/3,临床以皮肤黏膜出血为主要特征。研究表明,ITP患者HBV感染率高于正常人群2,乙肝核心抗体(抗-HBc)检出率高达30.3%3。加之我国是肝炎大国,各类肝病高发,临床上常发现ITP患者合并HBV感染2


HBV感染既可能触发自身免疫促进ITP的发生,也可能在患者接受治疗后出现病毒激活或者加重肝损伤,使病情复杂化。此外,HBV感染还能抑制血小板生成、加速血小板破坏并导致血小板功能障碍。抗-HBc阳性ITP患者血小板计数较低、恢复时间延长,出血倾向和出血积分较高,出血时间和住院时间也相应延长,患者预后较差。因此,对于ITP合并HBV感染的患者,用药时需进行综合考量,同时兼顾抑制HBV复制与促进血小板生成,避免引起或加重肝损伤2


值得关注的是,在ITP治疗中,某些药物潜在引发肝损伤的风险不容忽视,这一并发症与肝病紧密相关,且严重的药物性肝损伤(DILI)可危及生命,导致急性肝衰竭甚至死亡4。尤其是一些TPO-RA药物,其常见不良反应为肝毒性,主要表现为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间接胆红素升高,这对于伴有肝脏基础疾病的患者而言,可能引起严重肝毒性和潜在致命性肝损伤,威胁生命安全5。此外,ITP的主要一线治疗药物糖皮质激素,虽为ITP治疗的基石,但也可能导致HBV感染者肝损伤和病毒载量增加,使得HBV再激活,进一步加重肝损伤2。综上,针对ITP合并HBV感染患者,选择药物时应将安全性作为重要考量,权衡治疗效益与肝损伤风险。




良好肝脏安全性,罗普司亭为ITP合并HBV感染患者带来曙光


抗-HBc被认为是既往HBV感染最敏感的血清学标志2。有研究显示,抗-HBc阳性ITP患者治疗后的初始完全缓解率显著低于抗-HBc阴性ITP患者(45.2% vs 59.8%,P=0.027)6。糖皮质激素是治疗成人ITP的首选药物,研究显示,抗-HBc阳性是糖皮质激素治疗疗效的唯一独立危险因素,这部分患者糖皮质激素治疗的疗效不佳,需尽早进行二线治疗7


目前,ITP二线治疗方案众多,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用药方案。其中,TPO-RA不仅能够促进巨核细胞生成血小板,还可以促进骨髓巨核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使血小板计数增加。60%-90%接受TPO-RA治疗的ITP患者对治疗有反应,且耐受性良好,可以减少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并且能获得更持久的反应,是ITP患者二线治疗的首选药物2。值得注意的是,在治疗ITP合并HBV感染患者时,易发生肝损伤,危及患者生命。而罗普司亭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成为ITP合并HBV感染患者的理想用药选择。


罗普司亭是一种皮下注射给药的Fc肽融合蛋白,含有两个相同的亚单位,可激活TPO受体,从而刺激巨核细胞生成,使血小板生成增加。一项关于ITP患者的III期临床试验显示,罗普司亭具有良好的肝脏安全性,无肝脏相关不良事件发生8。从药物代谢角度来看,罗普司亭通过内皮细胞上的新生儿Fc受体(FcRn)回收而被网状内皮系统清除,不经过肝肾代谢,对肝肾功能无影响9。从给药方式来看,不同于其他口服TPO-RA类药物,罗普司亭采用皮下注射的独特给药方式,避开了肝脏的首过效应,可进一步降低肝毒性风险,助力ITP患者的安全用药10


与此同时,多项临床研究已证实11,12,在早期缓解率方面,罗普司亭的SUCRA值(表示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风险)高于大部分ITP治疗药物;在总体缓解率方面,罗普司亭的SUCRA值较高。根据早期缓解率、总体缓解率以及安全性排名,对于既往治疗无反应或复发的ITP患者,罗普司亭确是上佳选择。并且,与众多ITP治疗药物相比,罗普司亭提升血小板作用较强且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较低,展现出良好的升血小板作用和安全性。因此,鉴于罗普司亭良好的疗效与安全性,目前国外共识均推荐已批准的TPO-RA药物(如罗普司亭)可作为既往接受过治疗(如激素或免疫球蛋白)的难治性慢性ITP患者的首选二线治疗方案(Ⅰ级证据,A级推荐),并强调对于慢性ITP伴有肝功能障碍的患者,肝脏副作用风险极低的TPO-RA更为合适13




总结


最后,曾庆曙教授总结到,ITP患者HBV感染率较高,导致患者接受治疗后出现病毒再激活或者加重肝损伤,使病情复杂化。目前对于ITP合并HBV感染的标准治疗方案尚未统一2。近年来,TPO-RA药物在ITP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然而部分药物存在一定的肝毒性风险,导致患者出现肝损伤。鉴于罗普司亭具有缓解率高、升血小板作用强、安全性好等优势,能够进一步降低肝毒性风险,可作为ITP合并HBV感染患者二线治疗的新治疗选择方案








曾庆曙 教授

  •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研究生导师
  •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第十届、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学肿瘤分会常委
  • 中国老年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常委
  •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血液学分会常委
  • 中国康复医学会血液病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
  •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病转化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 CSCO抗白血病联盟专委会委员
  • 中国滤泡淋巴瘤工作组委员
  • 安徽省医学会第六届血液学分会主任委员
  • 安徽省全科医学血液学分会主任委员
  • 安徽省MDS/MPN专病联盟委员会主任委员


参考文献:

1. 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2020年版).

2. 黄梦贞, 何阳阳, 王诗轩.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3,39(09):2185-2190.

3. Chen Y, et al. Am J Hematol. 2024 Jan;99(1):E22-E25.

4. 中国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2023年版).

5. 促血小板生成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版).

6. WANG L, et al. Br J Haematol. 2022 Feb;196(4):1086-1095.

7. 竺枫, 等. 临床血液学杂志, 2020,33(9)630-633.

8. Shirasugi Y, et al. Int J Hematol. 2011 Jul;94(1):71-80.

9. Brierley CK, et al. Br J Haematol. 2015 May;169(3):309-23.

10. 注射用罗普司亭说明书.

11. Yang R, et al. Hematology. 2019;24(1):290-299.

12. Puavilai T, et al. Br J Haematol. 2020 Feb;188(3):450-459.

13. Pulanić D, et al. Ann Hematol. 2023 Apr;102(4):715-727.


编辑:Eve
审校:Vera
排版:Red
执行:Quinta

本文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

 最新文章